《民法典》實施後,對婚姻產生的10大致命影響,大家必須知道

2020-12-10 秋楓vlog

《民法典》實施後,對婚姻產生的10大致命影響,大家必須知道。

這是新中國的第一部《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實施,裡面的新規定太多了,大家看不過來。可能看了,每一個字都懂,但串在一起,就迷糊了,今天就談一談民法典中關於婚姻裡的一些變化。

一、離婚冷靜期,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

雙方協商一致,就可以到民政局申請離婚。申請離婚後,有30天的冷靜期,30天到期後才可以去領離婚證。冷靜期內有一方不想離婚的,可以撤回離婚申請。

30天冷靜期後面還有一個30天領證期,領證期內有一方不去領,就當撤回離婚申請。要注意,只要有一方不去領,離婚申請就作廢,因此,離婚冷靜期是變相有了60天。

二、婚前隱瞞重大疾病,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撤銷婚姻。

以前的婚姻法規定,患有醫學上禁止結婚的疾病,結婚後還未治癒,這類婚姻一律無效。現在民法典刪了這條規定,新增第1053條規定。也就是說,重大疾病的範圍比禁止結婚的疾病寬廣,而婚姻是否無效,主動權在另一方手裡。

三、明確家庭成員的範圍。

第1045條明確家庭成員的範圍,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家庭成員的明確,主要是配合認定家暴使用的。因為家暴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

四、明確家事代理權。

第1060條規定,一方因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實施的民事行為,對另一方有約束力。這一條其實是吸收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17條,只是換了一個更精準的表述。

很明顯,一方開了信用卡,平常的花銷都是小額生活所需的開支,就是共同債務了。民事行為不僅包括借款,還包括籤訂其他合同,比如租房子、交租金,只要是為了家庭日常生活而產生的,一個人去籤訂就可以了。

五、夫妻債務的範圍。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實行「共債共籤」的基本原則,即確認夫妻共同債務原則上要由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追認,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也可認定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原則上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債權人提出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六、不離婚的情況下,可分割財產。

第1066條規定,一方隱瞞、轉移、變賣、揮霍、損毀夫妻共同財產、偽造債務,或一方的父母、子女患病,另一方不同意支付醫療費的,可以起訴法院分割財產。

七、父母和子女之間,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可以起訴確定是否具有親子關係。

八、「有重大過錯」,「判決不離婚後分居一年,又再次起訴」是法定離婚理由。

現在民法典新增了一條兜底條例「有其他重大過錯」,也就是說除了重婚、同居、家暴、遺棄、吸毒、賭博外,還可以有其他過錯可能會被認定為重大過錯,比如雖然沒有同居,但有私生子,出軌,等等。

另外,民法典還明確了「判決不離婚後,雙方分居一年,一方再次起訴離婚的,法院應當判決離婚。」

九、離婚經濟補償。

第1088條規定了,婚姻中付出家務勞動較多、照顧小孩老人較多的一方,在離婚時可以要求一筆補償款。

十、創新了一個居住權。

居住權有什麼用?毫無疑問,當你有了居住權,就可以在約定的期限裡一直居住在裡面,比如,登記約定的居住權是10年,則可以住10年,就算房子的產權發生了變化,你依然可以住裡面,直到居住權結束為止。

假設你老公有一套婚前個人房產,結婚的時候設立了居住權給你,期限為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一天,你老公想偷偷把房屋賣了,不給你居住。買家買了這套房屋,能不能把你趕出去?答案是不行。

除了以上,2021年開始還有太多的規定發生了變化,同時還有9部相關法律作廢,全部以民法典為準。民法典是一部保護我們每個人的法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歸它管。

所以我們必須熟悉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法典,(了解民法典中的各項新規定),關鍵時刻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及時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還能避免生活中的陷阱,減少損失。

如果家裡還沒有《民法典》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去購買,一本才28塊錢,官方正版,而且還是大字版,字體清晰,看著不累。

相關焦點

  • 婚姻家庭學校·微課堂|民法典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生活
    婚姻家庭學校·微課堂|民法典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生活 2020-12-23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9年離婚率超過43%,2021年開始,《民法典》對婚姻5大致命影響!
    離婚率連續17年上漲,年輕人離婚率越來越高,更多90後甚至不願意結婚生子。2019年的疫情,離婚率已經超過43%,90後的離婚率會更高。2021年1月1日《民法典》開始實施,這次民法典裡關於婚姻家庭的條款,有了一些看似細微但其實影響巨大的改動。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10大亮點
    只有與具備了法律上親屬身份的人才可能發生婚姻家庭編中的權利義務關係,家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眼光下,看待家,不僅僅是夫妻雙方和一家三口,而是「大家」。亮點三:新增請求撤銷婚姻的有關規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律十大變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將有如下十大變化,大家不可不知:一、夫妻共同債務規定傾向於保護債權人,更未規定「共債共籤」原則。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我國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關於婚姻與家庭這些方面,要知道!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其中,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規定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協議離婚設置三十天冷靜期。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這些你必須知道!
    第七條 未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訴訟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 【《民法典》解讀三】婚姻家庭篇
    從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到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草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民法典》的編纂工作持續了5年多。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也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婚姻家庭編的內容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它與現行的婚姻立法關係如何?
  • 《民法典》的實施,對房產有多大影響?
    自2021年1月1日起,國內的《民法典》已經正式生效。民法典到底是什麼,跟我們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1、《民法典》是什麼《民法典》從2015年開始編寫,在2020年5月28日通過。《民法典》其實就是九部法典的合集,包括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和侵權責任法。自《民法典》生效之日起,上述九部法律也同時廢止。《民法典》的內容包含了國人衣食住行、成家立業、生老病死等各方各面。其中涉及到房產的內容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2、新設立「居住權」首先,《民法典》創立了一項新權利,即居住權。
  • 民法典的實施,對我有什麼影響?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民法典》和新冠疫情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可能有很多人不明白:《民法典》的實施對我有什麼影響?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在《民法典》出臺之前,公民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權利,就必須要了解各行各業相關的法律。這樣的弊端很容易顯現出來,一來是十分麻煩,二來是如果自己查錯了法律,後果也只能是自己承擔。
  • 《民法典》對刑法的影響與刑法對《民法典》的回應
    因此,憲法是部門法的制定依據,部門法是憲法實施的具體途徑,部門法的實施必須要以憲法為根本皈依。 (二)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的輔助關係 程序法的重要功能是輔助,即依法實施。
  • 新《民法典》出臺後,同性婚姻產生的糾紛該如何處理?
    同性之間產生戀情並不是現代社會的新現象,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只不過很少為外人所知罷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同性戀愛甚至婚姻的現象也變得尤為常見。很多國家在法律上都對同性婚姻予以承認,比如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比利時、哥倫比亞、丹麥、芬蘭等等。
  • 《民法典》正式實施後,離婚需要什麼條件?
    根據最新《民法典》規定,設置了離婚冷靜期,離婚可反悔!下面針對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的條件進行不同分析。1、協議離婚夫妻如果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籤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夫妻雙方籤訂的離婚協議,應當寫明雙方是自願離婚的,而且應該對離婚後孩子的撫養、夫妻財產的分割以及結婚期間產生的相關債務進行明確自願的約定。在協議離婚存在以下情形的不得離婚:(1)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非自願離婚,離婚協議必須是雙方自願的意思,有任何一方不同意或者受脅迫情形的,不準予離婚。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五)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民法典》規定:"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適用《民法典》第一編、第五編和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民法典》"第四編 人格權"人格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 淺析《民法典》實施後的遺囑效力衝突現象
    在遺囑效力方面,《民法典》繼承編作了一定的修改,主要體現在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二種遺囑形式;規範了遺囑形式要件的法律規定表述;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在法律規定的層面明確遺囑人可通過實施相反意思表示的行為撤回遺囑。《民法典》實施後,遺囑的效力衝突裁判規則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
  • 《民法典》開始實施!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你關注了嗎?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因與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息息相關,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但是,林林總總的關於婚姻、家庭等案件何其繁多複雜,直接從《民法典》法條中去看盡這些人間百態,難免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的出臺,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原文法條進行明確闡釋便顯得尤為必要。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公安建設 2020-08-10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姐妹學法 | 《民法典》這些問題你必須要知道!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充分保障公民婚姻自由權利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而婚姻是家庭的最主要構建和衍生方式。家庭關係影響著每個人的成長和生活。我國民法典對婚姻制度進行了調整,完善了家庭關係,並對離婚制度、收養制度等作出修正。  在訴訟離婚中,夫妻感情破裂是法院判決離婚的條件。然而,法律上是如何認定感情破裂呢?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很難提供夫妻感情已破裂的證據。
  • 頒布的《民法典》,有啥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關於民法典在備考選調生考試的過程中你必須掌握的內容,小編在此匯總哦~一、民法典的性質和意義1.民法典是新中國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並不是《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被稱之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
  • 【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婚姻家事十大亮點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小編將圍繞《民法典》中婚姻家事的十大亮點進行整理和解析,供大家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