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栽培北蟲草高產穩產技術
摘要:北蟲草也叫蛹蟲草,俗稱不老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是上等的滋補佳品,也是珍貴冬蟲夏草的理想替代品。隨著人們對北蟲草的認識與重視,北蟲草的開發利用炙手可熱。目前一些大型食用菌企業也正在加快進軍北蟲草工廠化栽培的步伐。然而北蟲草對生長條件要求比較苛刻,對栽培原料及環境變化比較敏感,以及菌種極易出現退化不出草的現象。為此,筆者對北蟲草工廠化栽培技術及生長環境調控技術進行綜合評述,以滿足企業工廠化栽培北蟲草的需求。
1 篩選優良菌種
目前能夠進行人工栽培的北蟲草菌株有40多個,從北蟲草的子實體外形進行分類,大多分為孢子頭、圓頭、尖頭三種,其中孢子頭和圓頭北蟲草栽培較多、較廣,且較尖頭穩定、高產、抗逆性強,圓頭、孢子頭商品性(形狀、色澤)更深得消費者喜愛。
目前由於沒有統一的食用菌種質管理評價單位,許多菌種存在同種多名現象,且菌種質量、品性沒有有力的保障。因此生產者應從正規的或有資質的菌種生產單位引進北蟲草母種,避免誤購一些劣質的菌種,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進行大面積栽培前,須進行北蟲草菌種的品性、出草栽培試驗。由於北蟲草遺傳物質極易發生變異,在栽培中一般傳至6~7代的菌種出現出草少、草型劣、畸形草和不出草的現象。為了避免上述現象,應先進行小規模的栽培試驗,鑑定北蟲草菌種品性後,挑選出優良菌種,方可應用於生產。
2 製備優質菌種
2.1 製備母種 母種一般採用試管或培養皿進行培養。配方為土豆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腖4 g,酵母粉 2 g,KH2PO43 g,MgSO41.5 g,VB110 mg,瓊脂20 g,加水1000 mL水。採用高壓蒸汽滅菌,115℃壓滅菌30 min。待滅菌後冷卻好,即可利用接種棒在超淨工作檯中進行接種。
選取無汙染菌絲優良的試管菌種,用接種棒劃取帶培養基的小塊菌種接到斜面培養基或培養皿中,放置生化培養箱中,22℃、避光培養12 d左右。待菌絲鋪滿試管斜面或培養基平面,打開光源,見光培養2~3 d,選取轉色好、無汙染的作為栽培母種,用於製備液體菌種。轉色好、無汙染的母種。
2.2 製備液體菌種 液體菌種具有生長點一致,接種均勻、生長迅速的優點,北蟲草栽培一般採用液體菌種作為原種接種栽培料。工廠化栽培北蟲草液體菌種一般採用發酵罐培養。液體菌種的培養基配方為土豆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腖4 g,酵母粉 4 g,KH2PO41.5 g,MgSO40.5 g,VB110 mg,加水1000 mL。
採用三角瓶培養液體菌種時,置恆溫搖床,22℃,135 r/min,避光培養7 d左右,待出現顆粒菌球,均勻懸浮在液體培養基中,即液體菌種培養良好。若出現顆粒少、且沉入底部、均勻度不一致,液體黏稠度低,出現惡臭或刺鼻氣味都是汙染了雜菌的結果。液體菌種轉接栽培料前需要先剔除汙染雜菌的液體菌種,選取生長狀態較好的液體菌種進行接種栽培料。
2.3 製備栽培種 一般在方形或圓形的塑料盒栽培北蟲草。塑料盒深度約15 cm,寬度或直徑可根據需要進行定製。栽培主料一般是選取無黴變、新鮮、質量優的小麥、大米、莜麥等。配方為小麥或莜麥∶水為1∶1.7(質量比),大米∶營養液為1∶1.3,其中營養液成分為豆粉75 g,蛋白腖2 g,KH2PO41.5 g,MgSO40.5 g,維生素B110 mg,加水1000 mL。
將長好且無雜菌汙染的液體菌種用無菌水稀釋5~10倍,每個栽培盒接入稀釋後的液體菌種10~20 mL(根據栽培盒的大小確定不同的接種量)。接種後蓋上栽培盒蓋子,轉入發菌室進行菌絲的培養。
3 菌絲生長及出草期環境調控技術
3.1 菌絲階段培養 轉入發菌室培養菌絲控制溫度為18~20℃,黑暗培養7~8 d。培養期間每天進行觀察,及時剔除汙染雜菌的栽培盒,待菌盒表面菌絲茁壯緻密,菌絲吃透整個栽培料,標誌菌絲達到成熟狀態。
3.2 菌絲轉色 將發好菌的栽培盒轉入栽培室,進行菌絲轉色。控制溫度18~20℃,利用光源調節箱和調控設備調節LED燈照明強度,設定光照強度300~400 lx,時間24 h/d,2 d左右,至菌絲由白色轉為黃色,即轉色完成。
3.3 原基誘導 原基是北蟲草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的標誌,也是能夠順利出草的前提。北蟲草為變溫結實食用菌,為了加快原基的形成,一般會採用機械搔菌和溫差刺激兩個因素來誘導和加快原基的形成。
3.3.1 機械搔菌 搔菌是誘導分化原基的一種方式,通過機械劃破菌絲表皮,使菌絲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對搔菌棒進行消毒水浸泡或酒精燈灼燒等方式進行滅菌處理,在菌絲表皮均勻劃線,相鄰線間隔1 cm左右,深度5 mm。搔菌後,用保鮮膜覆蓋栽培盒保溼,膜上均勻打直徑0.5 cm孔5~8個,以利菌絲呼吸透氣。
3.3.2 溫差刺激 北蟲草能夠承受的生長溫度範圍為14~24℃,在這範圍內,創造5~8℃的溫差刺激,誘發原基的分化。
3.4 出草管理 北蟲草出草分為三個階段:原基期、幼草期、成草期,每個階段的光照、溫度、相對溼度及CO2濃度都要根據其生長的狀況進行調節。
原基期:控制溫度18~20℃,光照亮度為250~350 lx,LED燈光照24 h/d,利用加溼器控制相對溼度為80%~85%,利用新風系統通風3~5 min/h,使CO2質量濃度不高於500 mg/kg。溼度較之後幼草(子實體)、成草階段大,目的是為了利於原基更好的萌發。
幼草期:控制溫度16~18℃,微控制子實體的生長速度,使子實體粗細合適,否則子實體生長速度過快、過細,後期容易出現倒伏。光照強度為30~50 lx(LED燈,18 h/d),降低光照亮度,使草的顏色為淺黃色,適宜生長,如果光照過強,將使草顏色加深,抑制生長,過早的進入成熟期,降低品質和產量。空氣相對溼度70%~75%,CO2不高於500 mg/kg,通風3~5 min/h。同時微降相對溼度,保持75%左右,控制氣生菌絲及黴菌的萌發。
熟草期:溫度控制16~18℃,光照強度為50~170 lx(LED燈,18 h/d),提高光照強度促進草的顏色加深,轉成橘紅色,使草進入成熟期。相對溼度70%~75%,CO2不高於500 mg/kg,通風3~5 min/h。
在草生長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氣生菌絲和黴菌,導致草根部的腐爛。因此,出草中,避免相對溼度過高,保證新鮮空氣,以及及時剔除出現氣生菌絲或黴菌的栽培盒,將減小一定的損失。
3.5 採收 待草的顏色慢慢由淺黃色變深,高度長至約10 cm及以上時,草的中上部開始出現成熟的孢子,孢子即將彈射時,進行採收。採收時,可連同栽培料一塊進行裝瓶銷售,這樣可以保持北蟲草的生命活力及新鮮度,也可只採收子實體,分等級保藏,也可進行子實體凍幹保藏。採收完,需對栽培室進行徹底清掃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