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大學(NYU)宣布免除醫學院學生學費。無論是經濟窘迫還是沒有實際剛需,所有在校學生和未來的學生都有資格申請每年55, 000美元(43,000歐元)的學費免除(生活開支和食宿仍需自費)。據報導,NYU已經花費十餘年為這個計劃籌措資金,並希望最終能籌到六千萬美元,讓該獎學金項目永久保留下來。全美TOP10醫學院中,僅有紐約大學醫學院提供此援助。
紐約大學是一所位於紐約的世界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大學,位於紐約中心地帶。作為全美TOP30名校,它被列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這樣實力雄厚、資金充沛的私立高校相比,美國有不少高等教育機構都將面臨破產倒閉。
Greg Jackson是美國信息技術領域的資深作者、分析師,在高等教育領域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此篇文章初見於Greg Jackson的領英主頁:
最近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科爾曼大學要倒閉了。無獨有偶,擁有盈利性質大學(Argosy University,阿爾格西大學)和多所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s)的夢中心教育控股有限責任公司(Dream Center Education Holding LLC),宣布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七所學校「將不再開展線下校園學習項目」。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Moody’s)相信,每年都將會有大約15所學院或綜合性大學關閉。他們沒有進行過精確預測,但最近《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舉出了一些示例。雖然穆迪公司的預測顯得有些悲觀,但確實有一些機構正在走向衰敗。
去年是教育科技公司融資利好的一年,從國際上看,教育市場打破了它的融資記錄,共有813家公司籌集到95億2千萬美元。其中美國教育科技公司融資12億美元。這些數據證明了一些我們已經知道很久的事:無論是對於通曉用戶痛點的企業家而言,還是對想要探入這個增長市場的投資人而言, 教育科技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有一些投資將會是傳統的——比如計算機實驗室建設、教室內技術更新、網絡升級等等。但還會有一些新型的投資「可能會促使我們在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環境下,運用智能機器重構教育理念。」
將學校倒閉、投資者對教育科技的投資熱情,以及對教育文化改變的預測聯繫到一起,便引出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育技術是在延緩機構的倒閉,加速機構的倒閉,還是在對倒閉的機構作出補償?
教育科技投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影響多所學院和大學。舉個例子,在教育科技領域的投資可以達成以下一點或多點目標:
· 通過提供更優質或擴展性的學習資源,教育科技投資可以幫助機構實現創新,或是幫助機構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進。
· 通過網絡技術提供線上課程,打破校園界限,機構得以獲取新用戶,增加收入。
· 通過簡化行政或學業流程,降低機構成本——可能還能用更廉價的技術替代昂貴的人工成本。
這些作用在學校倒閉的大環境下如何體現呢?為了探索這個問題,我將會從高等教育的人口統計綜述開始,推導接下來可能面臨的一些挑戰,然後分析一些我知道的案例。
根據下面的圖表顯示,高校倒閉並不是個全新的趨勢。根據美國教育部IPEDS調查,美國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的總數,在2001年時達到峰值,共3393所。營利高校數量在2013年時達到峰值,共1451所。
2000年到2017年間,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數量縮減約40%。營利高校數量曾翻倍至1451所,後縮減至1055所。
入學人數並不能解釋機構減少的趨勢。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入學人數增長(圖中橙色曲線),但機構數量縮減(圖中黃色部分上端)。營利高校數量增長(圖中綠條部分上端)曾遠超入學人數(圖中紫色曲線),隨後下降。從2011年起,入學人數有所縮減,但公立和非營利機構數量有所增長。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表示,入學人數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會有所增長——雖然入學主體會有所改變,比如主要是非全日制學生,跨校學生,在職學生,或其他所謂「非傳統」模式的學習。
最主要的問題是那些大量的小院校,而且它們正處於與日俱增的危險之中。雖然每一所學校倒閉都有各自獨特的原因,但對於學校而言,核心的關鍵問題在於資金。
多年前,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分析了美國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資產負債表、收入和指出,並預計大約有20%的院校都將破產。貝恩公司指出,延期維修、變賣資產、減少支出,以及其他一些臨時的策略可以暫時延緩破產,但是並不能在實質上改變倒閉的趨勢。
據我在其他地方的觀察,高校集資的七個常規來源都背負壓力——州政府撥款、聯邦政府對學生的經濟援助、學生和家庭的支付能力、基金會的慈善救助和私人捐款、聯邦調查和其他直接為學校運作提供的資金、公司支持和投資效益。
小型機構尤其脆弱,它們主要都是私立,而且收入來源主要是學生的學費,以及為學生劃撥的經濟援助。
小型機構多是入不敷出,而且幾乎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延遲維修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積累赤字和負債,但無法支付或償還。這讓它們相比於大型機構,處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資金問題是貝恩和穆迪公司發出警告的中心。在造成高校紛紛倒閉的影響因素中,與學生相關的人口統計學資料、營利機構間的競爭,與之相比都讓了步。
穆迪和貝恩公司預測,我們將以日益增長的機率繼續失去高校,但對學生們的影響會更小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雖然小型機構佔據機構數量的大部分,但機構規模開始非常接近於帕累託分布——規模最大的20%的院校收納了73.5%的學生——所以小型院校收納的只是學生數量中的一小部分。
下圖顯示了2016至2017學年,美國高校本科招生的平均人數和累積人數,以十分位數劃分:所有機構前一半小的院校只招收到880,872名學生,佔總招生人數的4.2%。
以此作為起點,基於貝恩和穆迪公司的預測,作出最簡單的描述性統計。聚焦公立和非營利機構的本科生數量,假設那20%的破產機率只會在最小規模的院校和大學中出現——那些處於10%到50%的院校,只招收到1822名或更少的學生:
「只有小型機構會倒閉」這樣簡化的假設揭示,如果貝恩公司的估算正確,就會有20%,或619所小型機構走向破產。然而美國有54%的校園都屬小型,所以從制度上來說這樣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如果倒閉機率平均分布到整個組織,小型校園中將會有超過一半倒閉,致使476,056名學生受到影響。這相當於是公立和私立非營利機構所有學生的2.3%。五十萬學生不是個小數目,但更大型的院校和線上項目會把這個數目很好地協調掉。具體如下。
當然簡化場景可能就只是那樣,不會真的發生。倒閉可能並不僅限於小型團體,入學人數的影響可能不會平均分布,貝恩和穆迪公司可能會推翻評估,一些明顯「小型」的機構可能有招收許多研究生。
但總的觀點仍然存在:雖然倒閉可能會在制度上產生重大影響,但對學生的影響相對沒那麼嚴重。
當然有。
以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為例,它是一所學期為四年的公立綜合性大學,現容納6500名學生。該大學計劃直接拆除兩棟學生公寓,因為它的學生都轉移到了線上或其他非傳統上學模式。
但這裡有一些重要的細微差別,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正將技術運用到「它現在的客戶」身上,而不是擴大目標,吸引「新的客戶」。只要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很好地定義自己的用戶畫像,增強用戶粘性,它就可以期待網際網路技術投資,來幫助它處理用戶們不斷變化的偏好並生存下去。 對於其它身處相似情境的機構是如此,對於那些能夠融到更多資金的大型或一般機構來說也是如此。
此外,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不小。較小的校園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所享有的成功,所以也許「不會想要或者不能做出那種轉變」。對於擁有明確客戶和足夠規模,能為創新騰出資源的機構,網絡可以幫助緩解高校債務壓力並保持業務地位。 而對於資源匱乏,或其客戶定義不明確,與其他更大型機構業務重合的機構而言,這種可能性要小得多。
所以網際網路技術可以提供幫助,但在最令人擔憂的情況下,它可能不會。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正在聖地牙哥徘徊,」《聯合論壇報》的另一篇文章說,「尋找願意花費數萬美元獲得在線學位的學生。馬裡蘭大學也在這樣做。 普渡大學,歐明道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亞利桑那大學,新罕布夏南方大學和鳳凰城大峽谷大學也是如此。「
此外,聖地牙哥地區有幾個大型,成功,廉價的公立社區學院,也渴望新生,因為來自州政府的撥款部分取決於入學人數。更不用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聖地牙哥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以及加州大學分校。
所以因為科爾曼大學、阿爾格西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聖地牙哥周邊其他院校倒閉而「流離失所」的學生,都有其他的選擇方案。對於在其他地方漂流的學生來說也是如此,無論是選擇另一個本地校園,還是遠程註冊在線課程,都可以解決問題。流離失所的學生可能不會在另一所小學校完成學業。他們會更可能留在可以存活下來,教育他們,並授予他們學位的機構。
總體而言,這種轉變只會給地區,州和國家高等教育系統或私人機構帶來最小的負擔。如果學生因為學校破產而被按比例分配到其他機構中,那麼那些倖存機構的平均入學率可能會上升3%至4%。特別是那些大型和在線機構擁有的技術投資。他們能夠有效地容納更多的學生,所以這不太可能是個問題。
不,不,是 - 或者我是這麼相信的。
· 據我所知,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網際網路技術無法解決機構的債務償還問題。所以科技並不是在阻止機構的倒閉。
· 同樣,穆迪和貝恩描述的財務問題源於員工工資和福利、學費收入、財政援助、設施維護和折舊,以及償債等大規模基本面之間的不平衡,而不是來自教育技術投資等更邊際的因素。因此技術不會促進倒閉。
· 但是,通過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越來越多的選擇,科技正在對機構的倒閉作出補償。
在過去幾年中,教育技術使高等教育從地方和區域事業發展成為國家事業。它的部分成就是,讓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等機構為遠離校園的在線學生提供教學和學位;一部分是讓純線上多機構合作平臺edX和Coursera得到發展和繁榮;另一部分成就是,讓像菲尼克斯大學這樣的國家營利實體能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場所有效地提供高度標準化的指導。
通過啟用這套國家資源,教育技術有助於減輕機構倒閉對學生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它可能會鼓勵一些受威脅的機構關閉而不是繼續掙扎。此外,它可能會鼓勵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和結構出現,如從1997年成立的美國虛擬線上大學西部州長大學,到2012年成立的慕課平臺edX。
網際網路技術投資可能無法使機構免於破產。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一事實,而不是讓機構在此之上冀以希望。
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校園倒閉不需要為學生擔憂,教育技術在保障的這方面起著核心作用,而且對教育技術的明智投資對於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至關重要。
>>聲明
本翻譯僅作了解之用,並非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決策。表達可能與原文有所差異。如需使用,請查證原文。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