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倒閉,技術能為此做點什麼?

2020-12-14 芥末堆

原文:Campus Closures. What’s Tech Got to Do With It? 作者:Greg Jackson. 來源:EdSurge. 編譯:爾瑞. 圖源:unsplash.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NYU)宣布免除醫學院學生學費。無論是經濟窘迫還是沒有實際剛需,所有在校學生和未來的學生都有資格申請每年55, 000美元(43,000歐元)的學費免除(生活開支和食宿仍需自費)。據報導,NYU已經花費十餘年為這個計劃籌措資金,並希望最終能籌到六千萬美元,讓該獎學金項目永久保留下來。全美TOP10醫學院中,僅有紐約大學醫學院提供此援助。

紐約大學是一所位於紐約的世界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大學,位於紐約中心地帶。作為全美TOP30名校,它被列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這樣實力雄厚、資金充沛的私立高校相比,美國有不少高等教育機構都將面臨破產倒閉。

 圖源:EdSurge.

Greg Jackson是美國信息技術領域的資深作者、分析師,在高等教育領域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此篇文章初見於Greg Jackson的領英主頁:

最近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科爾曼大學要倒閉了。無獨有偶,擁有盈利性質大學(Argosy University,阿爾格西大學)和多所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s)的夢中心教育控股有限責任公司(Dream Center Education Holding LLC),宣布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七所學校「將不再開展線下校園學習項目」。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Moody’s)相信,每年都將會有大約15所學院或綜合性大學關閉。他們沒有進行過精確預測,但最近《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舉出了一些示例。雖然穆迪公司的預測顯得有些悲觀,但確實有一些機構正在走向衰敗。

去年是教育科技公司融資利好的一年,從國際上看,教育市場打破了它的融資記錄,共有813家公司籌集到95億2千萬美元。其中美國教育科技公司融資12億美元。這些數據證明了一些我們已經知道很久的事:無論是對於通曉用戶痛點的企業家而言,還是對想要探入這個增長市場的投資人而言, 教育科技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有一些投資將會是傳統的——比如計算機實驗室建設、教室內技術更新、網絡升級等等。但還會有一些新型的投資「可能會促使我們在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環境下,運用智能機器重構教育理念。」

將學校倒閉、投資者對教育科技的投資熱情,以及對教育文化改變的預測聯繫到一起,便引出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育技術是在延緩機構的倒閉,加速機構的倒閉,還是在對倒閉的機構作出補償?

教育科技投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影響多所學院和大學。舉個例子,在教育科技領域的投資可以達成以下一點或多點目標:

· 通過提供更優質或擴展性的學習資源,教育科技投資可以幫助機構實現創新,或是幫助機構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進。

·  通過網絡技術提供線上課程,打破校園界限,機構得以獲取新用戶,增加收入。

·  通過簡化行政或學業流程,降低機構成本——可能還能用更廉價的技術替代昂貴的人工成本。

這些作用在學校倒閉的大環境下如何體現呢?為了探索這個問題,我將會從高等教育的人口統計綜述開始,推導接下來可能面臨的一些挑戰,然後分析一些我知道的案例。

倒閉

根據下面的圖表顯示,高校倒閉並不是個全新的趨勢。根據美國教育部IPEDS調查,美國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的總數,在2001年時達到峰值,共3393所。營利高校數量在2013年時達到峰值,共1451所。

2000年到2017年間,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數量縮減約40%。營利高校數量曾翻倍至1451所,後縮減至1055所。

入學人數並不能解釋機構減少的趨勢。公立高校和非營利私立高校入學人數增長(圖中橙色曲線),但機構數量縮減(圖中黃色部分上端)。營利高校數量增長(圖中綠條部分上端)曾遠超入學人數(圖中紫色曲線),隨後下降。從2011年起,入學人數有所縮減,但公立和非營利機構數量有所增長。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表示,入學人數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會有所增長——雖然入學主體會有所改變,比如主要是非全日制學生,跨校學生,在職學生,或其他所謂「非傳統」模式的學習。

為什麼我們正在失去大學?

最主要的問題是那些大量的小院校,而且它們正處於與日俱增的危險之中。雖然每一所學校倒閉都有各自獨特的原因,但對於學校而言,核心的關鍵問題在於資金。

多年前,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分析了美國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資產負債表、收入和指出,並預計大約有20%的院校都將破產。貝恩公司指出,延期維修、變賣資產、減少支出,以及其他一些臨時的策略可以暫時延緩破產,但是並不能在實質上改變倒閉的趨勢。

據我在其他地方的觀察,高校集資的七個常規來源都背負壓力——州政府撥款、聯邦政府對學生的經濟援助、學生和家庭的支付能力、基金會的慈善救助和私人捐款、聯邦調查和其他直接為學校運作提供的資金、公司支持和投資效益。

小型機構尤其脆弱,它們主要都是私立,而且收入來源主要是學生的學費,以及為學生劃撥的經濟援助。

小型機構多是入不敷出,而且幾乎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延遲維修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積累赤字和負債,但無法支付或償還。這讓它們相比於大型機構,處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資金問題是貝恩和穆迪公司發出警告的中心。在造成高校紛紛倒閉的影響因素中,與學生相關的人口統計學資料、營利機構間的競爭,與之相比都讓了步。

那學生們呢?

穆迪和貝恩公司預測,我們將以日益增長的機率繼續失去高校,但對學生們的影響會更小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雖然小型機構佔據機構數量的大部分,但機構規模開始非常接近於帕累託分布——規模最大的20%的院校收納了73.5%的學生——所以小型院校收納的只是學生數量中的一小部分。

下圖顯示了2016至2017學年,美國高校本科招生的平均人數和累積人數,以十分位數劃分:所有機構前一半小的院校只招收到880,872名學生,佔總招生人數的4.2%。

以此作為起點,基於貝恩和穆迪公司的預測,作出最簡單的描述性統計。聚焦公立和非營利機構的本科生數量,假設那20%的破產機率只會在最小規模的院校和大學中出現——那些處於10%到50%的院校,只招收到1822名或更少的學生:

「只有小型機構會倒閉」這樣簡化的假設揭示,如果貝恩公司的估算正確,就會有20%,或619所小型機構走向破產。然而美國有54%的校園都屬小型,所以從制度上來說這樣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如果倒閉機率平均分布到整個組織,小型校園中將會有超過一半倒閉,致使476,056名學生受到影響。這相當於是公立和私立非營利機構所有學生的2.3%。五十萬學生不是個小數目,但更大型的院校和線上項目會把這個數目很好地協調掉。具體如下。

當然簡化場景可能就只是那樣,不會真的發生。倒閉可能並不僅限於小型團體,入學人數的影響可能不會平均分布,貝恩和穆迪公司可能會推翻評估,一些明顯「小型」的機構可能有招收許多研究生。

但總的觀點仍然存在:雖然倒閉可能會在制度上產生重大影響,但對學生的影響相對沒那麼嚴重。

等等,網際網路技術難道沒有幫助一些機構解決困境嗎?

當然有。

以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為例,它是一所學期為四年的公立綜合性大學,現容納6500名學生。該大學計劃直接拆除兩棟學生公寓,因為它的學生都轉移到了線上或其他非傳統上學模式。

但這裡有一些重要的細微差別,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正將技術運用到「它現在的客戶」身上,而不是擴大目標,吸引「新的客戶」。只要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很好地定義自己的用戶畫像,增強用戶粘性,它就可以期待網際網路技術投資,來幫助它處理用戶們不斷變化的偏好並生存下去。 對於其它身處相似情境的機構是如此,對於那些能夠融到更多資金的大型或一般機構來說也是如此。

此外,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不小。較小的校園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所享有的成功,所以也許「不會想要或者不能做出那種轉變」。對於擁有明確客戶和足夠規模,能為創新騰出資源的機構,網絡可以幫助緩解高校債務壓力並保持業務地位。 而對於資源匱乏,或其客戶定義不明確,與其他更大型機構業務重合的機構而言,這種可能性要小得多。

所以網際網路技術可以提供幫助,但在最令人擔憂的情況下,它可能不會。

在那些令人憂慮的情況裡,學生遭遇了什麼?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正在聖地牙哥徘徊,」《聯合論壇報》的另一篇文章說,「尋找願意花費數萬美元獲得在線學位的學生。馬裡蘭大學也在這樣做。 普渡大學,歐明道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亞利桑那大學,新罕布夏南方大學和鳳凰城大峽谷大學也是如此。「

此外,聖地牙哥地區有幾個大型,成功,廉價的公立社區學院,也渴望新生,因為來自州政府的撥款部分取決於入學人數。更不用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聖地牙哥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以及加州大學分校。

所以因為科爾曼大學、阿爾格西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聖地牙哥周邊其他院校倒閉而「流離失所」的學生,都有其他的選擇方案。對於在其他地方漂流的學生來說也是如此,無論是選擇另一個本地校園,還是遠程註冊在線課程,都可以解決問題。流離失所的學生可能不會在另一所小學校完成學業。他們會更可能留在可以存活下來,教育他們,並授予他們學位的機構。

總體而言,這種轉變只會給地區,州和國家高等教育系統或私人機構帶來最小的負擔。如果學生因為學校破產而被按比例分配到其他機構中,那麼那些倖存機構的平均入學率可能會上升3%至4%。特別是那些大型和在線機構擁有的技術投資。他們能夠有效地容納更多的學生,所以這不太可能是個問題。

那麼,教育技術是在延緩機構的倒閉,加速機構的倒閉,還是在對倒閉的機構作出補償?

不,不,是 - 或者我是這麼相信的。

· 據我所知,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網際網路技術無法解決機構的債務償還問題。所以科技並不是在阻止機構的倒閉。

· 同樣,穆迪和貝恩描述的財務問題源於員工工資和福利、學費收入、財政援助、設施維護和折舊,以及償債等大規模基本面之間的不平衡,而不是來自教育技術投資等更邊際的因素。因此技術不會促進倒閉。

· 但是,通過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越來越多的選擇,科技正在對機構的倒閉作出補償。

在過去幾年中,教育技術使高等教育從地方和區域事業發展成為國家事業。它的部分成就是,讓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等機構為遠離校園的在線學生提供教學和學位;一部分是讓純線上多機構合作平臺edX和Coursera得到發展和繁榮;另一部分成就是,讓像菲尼克斯大學這樣的國家營利實體能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場所有效地提供高度標準化的指導。

通過啟用這套國家資源,教育技術有助於減輕機構倒閉對學生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它可能會鼓勵一些受威脅的機構關閉而不是繼續掙扎。此外,它可能會鼓勵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和結構出現,如從1997年成立的美國虛擬線上大學西部州長大學,到2012年成立的慕課平臺edX。

網際網路技術投資可能無法使機構免於破產。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一事實,而不是讓機構在此之上冀以希望。

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校園倒閉不需要為學生擔憂,教育技術在保障的這方面起著核心作用,而且對教育技術的明智投資對於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至關重要。


>>聲明

本翻譯僅作了解之用,並非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決策。表達可能與原文有所差異。如需使用,請查證原文。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大學倒閉 美國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首先,對於公立學校的學生來說,由於公立學校屬於政府機構,所以在面對起訴時享有一定的豁免權,就算是走起訴政府機構的手續,整個流程也要持續很長時間,最後往往不了了之。而私立學校雖然不享有類似的豁免權,但律師稱,美國的法院向來傾向於為美國大學提供較大的靈活性,因此在審理學費退還案件時,法院很有可能具體案例具體分析,了解學校究竟為了保障教育質量作出了什麼努力。在這之中,就有很大的自由解讀的空間了。
  • 中國高校將迎絕佳契機:美國大學驚現倒閉潮,利好中國高等教育
    美國大學驚現倒閉潮在新冠肺炎疫情一浪高過一浪的持續衝擊下,美國許多大學出現了嚴重的入不敷出的財務危機,這一困境直接導致了許多美國大學的倒閉。 美國刁難不止,倒閉潮將愈演愈烈能將美國大學推入倒閉潮的,不光有疫情,還有留學生的急劇減少。
  • 歐美高校迎來倒閉潮,高等教育產業化,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近來,美國多所百年高校宣布倒閉,包括174年的麥克莫瑞學院、150年的舊金山藝術學院、107年的詹森·威爾士大學、119年的富蘭克林大學等,都作出關閉學校或部分校區的決定。進入2020年以來,美國已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美國教育委員會官員特裡·哈特爾表示,僅在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而疫情給英國高等教育也帶來很大衝擊,造成的損失最高可達190億英鎊。
  • 疫情過後,全球高等教育院校將會迎來一輪倒閉潮
    調查作者、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駐中國的研究主任杜林(Matt Durnin)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引起的危機可能會重創高等教育領域。該調查在3月27日至4月3日進行,近1.1萬名中國學生(研究生佔85%)參與。未來該機構還將繼續在中國和其他市場進行該系列調查,以幫助英國教育領域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並作出相應反應。
  • 歐美高校「倒閉潮」:高等教育產業化,考驗政府良心
    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表示,僅在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而在英國,官方預計疫情將給高等教育行業造成最高達19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733億元)的損失。
  • 當你讀的大學突然倒閉了:一個美國大學的超現實主義結局
    燈塔學院實習編輯 / 陳苒美國各地的小學校都面臨預算短缺和入學率低的問題,導致一些學校在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倒閉。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阻止這種結局嗎?也許網絡是一條出路。奇洛說,許多類似境況的大學都開始探索一種新的創收渠道。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學校本應該開發一個研究生項目。許多學生和教師稱,這所擁有 57 年歷史的大學關閉的消息既令人震驚,又在意料之中,這種不和諧幾乎無人能用語言來形容。
  • 澳洲移民政策收緊 有專門機構處理私立學校倒閉
    大型系列專題報導已採訪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英國四國。近期每逢周末,本報將推出一個國家的留學安全報導。大洋網(www.dayoo.com)同時推出留學安全系列報導的視頻,敬請讀者關注。如果有讀者想知道有關出國留學的問題,請通過此郵箱(gzrbliuxue@163.com)與本報記者聯繫。  今明兩天,本報推出首個採訪國家——澳大利亞。
  • 北京又一知名機構倒閉
    了解北京幼兒園信息,關注【北京入園】近期,因為疫情,北京許多家機構都倒閉了,為此入園君給各位家長們整理了,如何辨別校外培訓學校是否正規?
  •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經濟學人:問題一直存在,疫情使其惡化
    據美國媒體統計,從今年3月中旬到7月,全美已有106所私立k-12學校宣布秋季學期之後將永久關閉。此外,美國的私立高校也在面臨著巨大的倒閉風險。7月7日,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高級經濟研究員Charles A. Goldman與高級政策研究員Rita T. Karam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聯合刊文稱,美國大學恐將永遠改變。
  • 美國大學能重開嗎?國會在考慮高等教育更多支持時提出7個問題
    為了弄清楚聯邦政府是否應該在大學和學生適應新冠病毒大流行時向他們提供什麼額外的支持,代表們向美國教育研究協會主席肖恩·哈珀(Shaun Harper)、明尼阿波利斯社區和技術學院院長莎倫·皮爾斯(Sharon Pierce)、校長斯科特·普爾斯皮爾斯(Scott Pulsipher)以及加州州立大學校長蒂莫西·懷特(Timothy P. White)提出了問題。
  •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經濟學人:問題一直存在,疫情使其惡化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很多美國高校紛紛進入「求生存」模式,努力填補巨大的預算缺口,但是一些學校已經宣布永久關閉。美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在2020年5月30日發布文章稱,美國高校的問題其實早就存在。2008年至2012年間,美國各州都將高等教育經費削減了29%,且外國本科生的入學人數連續三年持續下降。
  • 正在倒閉的美國大學……
    秋季開學後,據美國各地方政府上報數據統計,美國50個州的高等教育機構都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全美國高校學生和員工確診新冠肺炎超過37000例。如果說線上課改變了授課方式,那麼疫情給美國大學帶來的改變或許將是長久的。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布魯金斯學會還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美國加州如果沒有國際學生,將損失4億美元,紐約將損失超過3億美元,而麻薩諸塞州也將面臨超2億美元的損失。在所有國際學生中,中國留學生的去留問題成了諸多美國高校關注的焦點。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這也意味著,我國留學生是否能在美繼續學業對美國高校的創收影響顯著。但近年來中美持續的貿易爭端和摩擦,影響了部分中國留學生赴美的決定,也讓美國高等教育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而在美國共和黨兩名參議員聯合提出禁止給在美攻讀理工科的且有軍方背景中國學生頒發學生籤證後,又給本已緊張的中美關係增加了一道新隔閡,也給本就不明朗的赴美留學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布魯金斯學會還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美國加州如果沒有國際學生,將損失4億美元,紐約將損失超過3億美元,而麻薩諸塞州也將面臨超2億美元的損失。在所有國際學生中,中國留學生的去留問題成了諸多美國高校關注的焦點。
  • 教培機構「倒閉潮」下,為何偏偏這家小機構學員猛增?
    自疫情爆發以後,便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動蕩,停課停工給教培機構按下了暫停鍵背後,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資金鍊斷裂、破產、倒閉、裁員、降薪……教培行業眾生相背後,所有業內人士都在焦慮和迷茫中度日,被疫情黑天鵝攪亂的這一池春水,此刻仍波濤洶湧。但有一家創業小機構卻在老牌有經驗的教培機構倒閉的同時,短短數月學員猛增,營收翻倍,為何這家小機構能在寒冬中逆襲呢?
  • 英國政府撥款緊縮 兒童福利機構面臨倒閉風險
    中國網8月10日訊 據英國媒體8月8日報導,近日,由於政府撥款驟減,英國境內的許多兒童福利機構都將面臨倒閉的風險。這些兒童福利機構中很大一部分都在為社會上最弱勢的兒童群體提供幫助,而如今隨著兒童慈善機構兒童公司的瓦解,這些機構也將面臨倒閉。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這也意味著,我國留學生是否能在美繼續學業對美國高校的創收影響顯著。但近年來中美持續的貿易爭端和摩擦,影響了部分中國留學生赴美的決定,也讓美國高等教育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而在美國共和黨兩名參議員聯合提出禁止給在美攻讀理工科的且有軍方背景中國學生頒發學生籤證後,又給本已緊張的中美關係增加了一道新隔閡,也給本就不明朗的赴美留學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 幫助倒閉機構孩子複課,魔奇在行動!
    10月末,福州某知名少兒英語機構突然倒閉,成為許多家長心中的陰霾。對於「為什麼會倒閉」我們不予評論,只是更深刻地理解了總裁「不盲從、不苟同,產品紮根、步步為贏」的經營理念,讓我們更堅定「用心做好教育」的決心。「倒閉」給家長帶來了經濟損失,也中斷了孩子的系統學習,更是影響了他的學習興趣和效果。而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一直在思考:究竟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 淺議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其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提升教育質量獨具特色。  第一,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美國作為信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將網絡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運用到高等教育中已成常態,如北伊利諾州立大學開設網絡課程,降低了學習成本,讓地處不同地域的學生接受到同等質量的教育,實現了資源共享。同時,網絡課程有助於學生反覆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第二,運用一體化的信息系統護航學生學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