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專門幫寶寶設計的食品林林總總,上面都會標滿各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寶寶有哪些重要性及功能?媽媽又該如何幫寶寶選擇適合的食品呢?當然,你若先能了解各種營養素的話,就極易為寶寶挑選了!
認識營養素──鈣
「鈣」是醫學中最常談到的營養素,它對發育中的孩子為何如此重要?主要是因為「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人體骨骼就是需要鈣來發育及增強。
孩童期應多攝取鈣
由於人體中的鈣有99%是存在於骨頭及牙齒之中,一旦鈣質不足,骨頭就會變得易碎且不夠堅固,極易產生骨折現象。骨質疏鬆症雖是成人疾病,但發生原因可遠朔至童年及青少年期的鈣質攝取不足。所以,孩童期應多方攝取鈣質,才能保存骨本,以備日後使用。
牙齒發育也需要鈣
其實,寶寶的牙齒發育也需要鈣質,足夠的鈣可保持牙齒及牙齦的健康,並減少日後蛀牙的機會。除了骨骼及牙齒外,還有剩餘1%的鈣質分散於各種軟體組織和體液中,這些鈣質在成人體內雖不超過10克,卻在人體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它與神經傳導、肌肉興奮與收縮、血液凝固等作用息息相關。因此,人的生命中實在不能缺鈣。
鈣質的食物來源
眾所皆知,鮮乳是鈣質的最佳來源,由於國內患有乳糖不耐症者十分普遍,不喝鮮奶者大有人在,除了牛奶之外,還有許多食物也能提供豐富的鈣質,例如:豆腐就是極佳的鈣質來源,它的鈣來自於製作過程中所添加的凝固劑。因此,以硫酸鈣來當凝固劑的豆腐,會比用氯化鎂當凝固劑的豆腐,含有更多的豐富鈣質;不同品牌及不同的製作過程,含鈣量也會不同。當然,也有一些廠商會特別針對寶寶設計含鈣飲料,也是寶寶攝取鈣質的極佳來源,下列表格中,所列的常見含鈣豐富食物,爸媽不妨為寶寶選購食用。
聰明錦囊
增加鈣質吸收之因
爸媽除了要了解食品中的鈣質含量外,也應關心會影響人體鈣質吸收率的因子,一般會增加鈣質吸收的主要原因有三:
1、當人體對鈣質有需求或飲食中鈣質較缺乏時,吸收反而會變好,例如:生長發育中的嬰幼兒、孩童、青春期的少年、懷孕及哺乳婦女等對象,對鈣質的吸收反而會增強。
2、由於活性成分的維生素D會刺激小腸,會讓鈣質吸收更好。
3、胃酸所產生的酸性環境,會增加鈣質吸收,乳酸也會幫助鈣質吸收。
降低鈣質吸收之因
在了解增加鈣質吸收的原因後,爸媽也要知道降低鈣質的吸收原因有哪些?
1、當活性維生素D不足時,會抑制鈣的吸收。
2、食物中若有草酸,則會和鈣在消化道中,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因而降低吸收,例如:菠菜中的鈣,只有5%會被吸收;製造巧克力的成分──可可,雖含有高量草酸,但爸媽不必擔心喝巧克力奶時,會導致鈣的攝取量不足,因為奶中的草酸含量,並不足以大到會影響鈣的吸收。
3、食物中的植酸會降低鈣的吸收,因為植酸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它可以和鈣形成不溶性且無法被腸道吸收的植酸鈣。
4、茶葉和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讓鈣吸收降低。所以,喝茶和喝咖啡的時間,最好是選在兩餐當中。
寶寶容易缺乏的5種營養素
小孩子缺鈣、纖維素、鎂、維生素E和鉀這五種營養素會對他們的發育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看看你的小孩是不是缺這五種營養素,學學怎麼幫他們補充營養吧。
鈣:促進骨骼發育
鈣不僅能促進骨骼的健康發育,血液循環中的鈣也至關重要,能幫助調節心跳頻律。小孩子應該從健康的飲食中攝取足量的鈣才能使骨骼發育正常。根據年齡不同,小孩子所需的鈣量也不同,以下這個標準能供你參考:
1至3歲的小孩子需要500毫克
4至8歲的小孩子需要800毫克
9至19歲的需要1300毫克
(每杯牛奶能提供300毫克的鈣)
讓寶寶成為有「骨」氣的帥哥美女
當你完全了解鈣質的重要及食物的來源會影響吸收的因素後,爸媽可在飲食中,每天幫寶寶找到高鈣食物,讓寶寶從小即做好保存骨本的動作,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有「骨」氣的帥高美女哦!
喝足鈣質小秘訣
1、鼓勵孩子多喝含鈣質的飲料(如:鮮奶、酸奶、添加鈣的飲料)。因為飲料是寶寶接受度最高的高鈣食品。
2、平常煮湯時,媽媽可多選一些大骨頭來熬湯,再加幾滴醋,更可增進鈣質吸收。
3、黑芝麻是便宜又好吃的植物性鈣質來源,爸媽應讓孩子常吃黑芝麻製品,如:芝麻糊、黑芝麻糖、芝麻湯圓等食品。
4、由於豆乾類製品的製作過程中會添加石膏,這也是鈣的最佳來源,爸媽可選擇豆乾來當孩子的小零嘴,在補充鈣的同時,也可補充蛋白質。
5、選擇蔬菜時,每天應至少挑選1-2種含鈣量高的蔬菜,而煮菜的湯汁也很重要,千萬不要倒掉,最好能讓孩子連湯汁一起喝完。
6、如果孩子喜歡吃肉鬆類的食物時,可多選擇含鈣較多的魚鬆來代替肉鬆。
纖維素
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防止便秘,幫助人體排出體內的毒素。纖維素還能讓人容易覺得飽肚。纖維素還能預防糖尿病、減少心臟病等。高纖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根據年齡不同,所需纖維素含量不同。5歲的小孩子需要10克的膳食纖維。
補充纖維素:
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麵包、燕麥、通心粉和其他穀類食物。多吃豆類,還能提供鉀和鎂。
鎂
鎂是小孩子肌肉、神經、心臟正常發育所必須的元素,也是免疫系統、骨骼發育的「助推器」。事實上,小孩子體內的鎂元素有一半是被骨骼所吸收。剩下的在細胞和血液中。
1至3歲的小孩子需要80毫克的鎂
4至8歲需要130毫克
9至13歲需要
240毫克
14歲至18歲男孩子需要410毫克
14歲至18歲女孩子需要360毫克
補鎂
給小孩子多吃深綠色的蔬菜,各種豆類堅果,全麥食物就能幫他們補充所需的鎂元素。
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能防止細胞病變,促進新陳代謝,抵抗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也同樣也增強免疫系統。
很多高脂肪的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但是會可能導致小孩子吃太多脂肪導致肥胖。多吃豆類是補充維生素E的好辦法,除非小孩子對豆類食物過敏。
補充維生素E
菜油、麥芽、深綠色的蔬菜像菠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30克左右的杏仁也能為4至8歲的小孩子提供足量的維生素E了。1/4杯的葵花子能為9至13歲的小孩子提供足量的維生素E。
鉀:促進心臟健康
很多食物都含有鉀,為什麼小孩子還會缺鉀呢?因為很多小孩子不像大人,經常不吃瓜果蔬菜和全麥食品的。
補鉀
奶製品和新鮮的肉類、海產品都含有豐富的鉀,一般來說,食物加工得越精細,其中含有的鉀元素就會流失得越多。一杯純果汁所含有的鉀是果汁飲料的四倍。
1至3歲:需要3000毫克的鉀
4至8歲:需要3800毫克的鉀
9至13歲:需要4500毫克的鉀
4至18歲:需要4700毫克的鉀
補充鉀:
每餐至少吃一份蔬菜或水果,多鼓勵小孩子吃新鮮的肉類或海產品。
八種營養素寶寶的大腦最需要
我們不僅要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一個有用的孩子。所以特別介紹幾種對大腦的健全發展起重要作用的營養素,為調配孩子的飲食作參考。對腦的健全發展起重要作用的營養素有8種:脂肪、維生素C、鈣、糖、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A、維生素E。
還要掌握好孩子大腦發育的幾個重要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要給予孩子相應的營養補充:
孕期是孩子大腦細胞分化、數量增殖、結構形成的關鍵時期。
胎兒在出生前已形成有140億個神經細胞,細胞數量已達到頂點,出生後不會再進行增加,而只能是細胞質量的發展和提高。也就是說,胎兒如果在細胞增殖分化期就營養不足,出生後即使餵養再好,腦細胞數目也不可能達到正常水平。所以說,孕期補充營養是切實可行的改善胎兒生長發育條件的有效途徑。
嬰幼兒期是腦細胞數量調整、體積增大,功能完善,神經聯結網絡形成的關鍵時期。
均衡營養有利於孩子的腦發育:嬰兒大腦發育十分迅速,腦重量從出生時的390克到9個月時已達到660克,而脂肪和類脂質(膽固醇、腦磷脂、卵磷脂)是神經細胞發育和增殖的基本物質。
還要注意飲食中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攝入是保證孩子大腦正常發育的基礎。
(責任編輯: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