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達尼布新臨床研究SENSCIS結果發布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2020-12-16 美通社
  • 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SENSCIS®試驗的結果於今日在《新英格蘭雜誌》發表,並在美國達拉斯舉辦的2019年美國胸科學會年會上公布
  • 間質性肺疾病(ILD)是系統性硬化病(SSc)(也稱硬皮病)患者死亡的關鍵驅動因素,由於缺乏獲批的治療選擇,治療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1][2]
  • FDA授予尼達尼布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註冊申請優先審評資格

德國殷格翰2019年5月21日 /美通社/ -- 勃林格殷格翰今日宣布,SENSCIS®臨床試驗達到其主要終點:降低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a])年下降率。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尼達尼布可減緩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 SSc-ILD )患者的肺功能減退。接受尼達尼布治療的患者中,肺功能下降率降低了44%(根據52周期間評估的 FVC測得)[1]。這些新數據現今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中,並在美國達拉斯召開的2019美國胸科學會(ATS)年會上向醫學界展示。

SENSCIS®研究是在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患者中開展的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之一。(目前尚無針對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的藥物獲批)[1][3][4]研究結果還顯示,尼達尼布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徵與在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中觀察到的結果相似[1],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腹瀉。尼達尼布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含中國)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IPF)。這些研究結果構成了勃林格殷格翰於2019年第一季度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所提交的尼達尼布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 )註冊申請的基礎。最近,FDA授予尼達尼布用於治療 SSc-ILD 的註冊申請優先審評。遞交這些註冊申請是公司持續致力於改善肺纖維化患者生存的努力的一部分,尤其是針對那些需求遠遠未能得到滿足的罕見病患者。

系統性硬化病,也稱硬皮病,是一種影響結締組織且無法治癒的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4][1]它可引起皮膚和主要器官(如心臟、肺、消化道和腎臟)的瘢痕形成(纖維化),並有可能危及生命。[2][3]約25%的硬皮病患者在確診後3年內出現顯著的肺部受累。[2]

SSc影響肺部時可引起間質性肺疾病(ILD),稱為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2][3]它是硬皮病(SSc)患者死亡的關鍵驅動因素,約佔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3][4]

SENSCIS®是一項 III 期、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納入了32個國家和地區的576例患者(含中國患者)。其主要終點是52周期間用力肺活量( FVC)(毫升/年)的年下降率。[1] 52周試驗結束時,尼達尼布治療組患者校正後的 FVC 年下降率(毫升/年)為-52.4,安慰劑組為-93.3(絕對差異為41.0 mL/年[95% CI 2.9, 79.0];p =0.04)。這相當於減緩了肺功能下降44%[1],與IPF中 III 期  試驗INPULSIS®的結果相似。[12] FVC 是肺功能既定的測量指標,隨著肺間質性疾病( ILD) 的進展,肺功能逐漸呈現不可逆地惡化。[1]

「由於目前尚無獲批的療法,SENSCIS試驗結果為硬皮病相關肺間質性疾病( SSc-ILD)患者及其醫師提供了利好消息,」來自蘇黎世大學醫院的風溼病學教授兼該試驗的牽頭研究者Oliver Distler教授解釋道,「肺功能下降44%表明疾病進展顯著減緩,尼達尼布對患有尼達尼布對於患有這種致命卻罕見疾病的患者,會產生非常大的獲益。」

「我們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重要的SENSCIS 試驗的積極結果,該試驗與特發性肺纖維化(IPF)資料庫非常一致,它構成了2019年2月和3月勃林格殷格翰向FDA和EMA遞交的尼達尼布新適應症註冊申請的基礎,」 勃林格殷格翰呼吸領域醫學副主管Susanne Stowasser博士表示,「肺纖維化疾病(包括 SSc-ILD)持續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毀滅性的影響,我們的重點仍然是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改善那些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的疾病領域中患者的生活。」

SENSCIS® 試驗

SENSCIS® 研究是在 SSc-ILD 患者中進行的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納入了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576例患者(含中國患者)。其主要終點是以52周期間評估的 FVC(毫升/年)測量的肺功能年下降率。[1]試驗還收集了其他疾病臨床表現的數據,關鍵次要終點確定為皮膚厚度(通過改良 Rodnan皮膚評分(mRSS)較基線的絕對變化測量)和健康相關生活質量(通過第52周聖喬治呼吸問卷(SGRQ)總評分測量)。[1]入選標準包括確診 SSc伴7年內首次非雷諾症狀發作,通過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證實的ILD顯示纖維化累及至少10%的肺,FVC預測值≥40%,肺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預測值30-89%。[a][1]患者隨機接受尼達尼布150mg 每日兩次或安慰劑。允許接受麥考酚酯或甲氨蝶呤穩定治療和/或使用潑尼松達10 mg/d的患者參加研究。[1]

尼達尼布

尼達尼布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含中國)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IPF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疾病,表現為肺功能下降。全球已有超過70 000例IPF患者接受了尼達尼布治療。

系統性硬化病的更多背景 

系統性硬化病是一種罕見疾病,歐洲每100,000人中估計有15-24人患有該疾病。[10]由於硬皮病影響結締組織,症狀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區域,包括皮膚、肌肉、血管和內臟,使其難以診斷。[2][3][11]該疾病累及的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四倍,通常在年輕時發病(25-55歲)。[11]

參考文獻

[1] Distler O, et al. Nintedanib for Systemic Scleros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N Eng J Med. Published 20 May, 2019. NEJM.org. DOI: 10.1056/NEJMoa1903076

[2] Solomon JJ, et al. European Respiratory Update: Scleroderma lung disease. Eur. Respir. Rev. 2013; 22: 127, 6–19.

[3] Denton CP, Khanna D. Systemic sclerosis. 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13 April, 2017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0933-9. Last accessed March 2019.

[4] Cottin V, et al.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SSc-ILD). Respir. Res. 2019;20(1):13.

[5] Kowal-Bielecka O, et al. Update of 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sclerosis. Ann Rheum Dis. 2017;76(8):1327–39.

[6] McNearney TA, et al. Pulmonary involvement in systemic sclerosis: associations with genetic, serologic, sociodemographic,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thritis Rheum. 2007;57(2):318–326.

[7] Tyndall AJ, et al.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 systemic sclerosis: a study from the EULAR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 (EUSTAR) database. Ann Rheum Dis. 2010;69(10):1809–15.

[8] Steen VD, et al. Changes in causes of death in systemic sclerosis, 1972-2002. Ann Rheum Dis. 2007;66(7):940–4.

[9] Ley B, et al. Clinical course and prediction of survival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183:431–440.

10 Mayes MD. Scleroderma epidemiology.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2003;29(2):239–54.

11 Scleroderma Foundation. What is scleroderma? Available at: http://www.scleroderma.org/site/PageNavigator/patients_whatis.html#.V%20hgSaPlViko. Last accessed March 2019.

[12] OFEV®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October 2018.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a] FVC is Forced Vital Capacity, an established measure of lung function.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周刊啟動兒科板塊 助力中國兒童醫學研究...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2017年度影響因子 據悉,《NEJM醫學前沿》由嘉會醫學研究和教育集團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合作創辦,旨在幫助中國臨床醫生了解最前沿的醫學研究成果,建立中國醫學科研人員與國際醫學界交流的橋梁。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聯手北大
    本報訊(實習生盧禹弛 記者諸葛亞寒)近日,北京大學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舉行合作籤約儀式,宣布將聯手推動我國臨床及轉化醫學研究。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學術界也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加入了戰場。《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世界級著名醫學雜誌單獨為疫情開設了專欄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中國學者的名字也頻頻曝光。 《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又有怎樣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9最佳論文揭曉,中國研究上榜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編輯部公布了2019年度12篇最佳論文,NEJM新任主編Eric Rubin博士撰文向讀者舉例介紹了最佳論文評選標準。這是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徐文東教授《健側頸神經移位術治療上肢痙攣癱的臨床試驗》入選2018年度NEJM最佳論文後(詳見「我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養成記」),中國研究連續第二年入選。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肝癌一線治療研究突破瓶頸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文章稱,一項臨床III期試驗IMbrave150的完整數據表明,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成功。
  • ODYSSEY OUTCOMES研究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研究人群包括614...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5日獲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總編:高福等人論文「有急迫公共衛生需要」
    1月29日,題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初期傳播動力學》的論文在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官網上發表。論文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密切接觸者之間發生了人傳人。
  • 尼達尼布兩項新適應症在華提交上市申請,實現註冊申請全球同步
    INBUILD®研究結果證明,尼達尼布使研究整體人群的用力肺活量年下降率減緩了57%,也表明尼達尼布對各類進行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PF-ILD)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與安全性。SENSCIS®研究結果證明,尼達尼布可減緩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年下降率,延緩SSc-ILD患者的病進程。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探討兒童新冠感染:比成人輕,無症狀不少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探討兒童新冠感染:比成人輕,無症狀不少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3-20 15:26 來源: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重磅研究:貓高度易感新冠病毒,無症狀且會貓...
    5月13日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報告,在實驗室裡,貓很容易感染SARS-CoV-2病毒,而這種病毒會導致新冠肺炎,而且貓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貓。這項研究由威斯康辛大學獸醫學院的病理學教授Yoshihiro Kawaoka領導,研究人員從一名人類患者身上分離出來的SARS-CoV-2病毒接種到三隻貓身上。第二天,研究人員擦拭了貓的鼻腔通道,並在其中兩隻貓身上發現了病毒。3天之內,他們在所有的貓身上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在研究人員給前三隻貓注射病毒後的第二天,在每一個籠子裡放了另一隻貓。
  • 首個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克力芝未能顯著加速症狀改善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臨床試驗結果今日公布。 北京時間3月1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中國團隊關於使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重症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臨床試驗結果。
  •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完成,牛津疫苗臨床中期結果發布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完成7 月 20 日,《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 II 期臨床試驗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是安全的牛津疫苗臨床中期結果發布7 月 20 日,《柳葉刀》發表了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臨床實驗中期結果:近千名被試能夠產生免疫反應,但也有 60% 的被試者存在發燒、頭痛、肌肉酸痛、注射部位反應等輕度或中度副作用,可以自行緩解。該疫苗名為 AZD1222,是世衛組織公布的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 23 種潛在新冠疫苗之一。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報告:單獨用不能治癒新冠患者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近日來,美國多州分發藥物瑞德西韋來對抗新冠病毒。不過,《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3日發布的一份主要臨床試驗的初步研究發現,單獨使用它,不能治癒出現嚴重症狀的新冠患者。
  • 2017年北大醫學在世界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數量居全國高校...
    Lancet、JAMA、NEJM和BMJ是世界上公認的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據統計,2017年北大醫學共在這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文章26篇,第一/通訊文章17篇,以研究文章形式發表的第一/通訊文章數達全國總數的25%以上,居全國高校首位。
  • ...你一定要知道|病毒|冠狀病毒|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利託那韋|洛匹...
    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發表的文章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與已知的冠狀病毒相比相似度均小於90%,判定其為一種前所未知的新病毒。而新發現毒株包含ORF3和完整的ORF8基因區域,這是蝙蝠源冠狀病毒的特徵序列。至於蝙蝠和人之間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目前尚未有答案。
  • 歐盟已批准尼達尼布第三項肺纖維化適應症[1]
    [1] 此項決定以INBUILD®試驗所取得的結果為依據,這是首項評估具有各種廣義慢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ILD)及進行性疾病行為患者的研究。[2] 尼達尼布已在80多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並在40多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
  • 拯救「小黃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cell》在線發表了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方面的突破,這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取得的研究新成果,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