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法院判決:專職律師與其他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合法有效

2020-09-10 光遠律訊

來源:民商法律事務

何以琛是深圳某律師事務所的在職律師,擔任專職律師期間加入深圳奧特曼公司,從事法律相關事務。後公司解除合同,雙方發生爭議。

何以琛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47500元及2016年8月1日至8月18日期間的工資6114.94元、加班工資28500元等費用。

仲裁委認為雙方不屬勞動關係,駁回了何以琛的全部請求。

何以琛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何以琛是律師事務所的在職律師,雙方是提供及接受法律服務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係,並非勞動關係。對於何以琛基於勞動關係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何以琛不服,向深圳中院提起上訴。

二審判決:法律並未禁止律師在事務所執業的期間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深圳中院認為,本案的焦點是何以琛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係是否屬於勞動關係。

關於專職律師能否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問題,公司主張,何以琛是專職執業律師,不能與公司建立勞動關係。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及相關法規規定,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且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但上述法律法規並未禁止律師在事務所執業的期間,向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並與之建立勞動關係。

本案中,雙方確認的考勤記錄顯示,何以琛在工作日需要在公司打卡上班考勤,出勤時間與正常上班時間相同,何以琛接受公司的管理,為公司辦理法律事務,公司則每月向何以琛支付相對固定的勞動報酬,雙方之間的以上特徵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所規定的條件,故本院認為,何以琛與公司之間屬於勞動關係。

綜上,二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判決公司支付:2016年8月1日至8月18日期間的工資6114.94元、加班工資28500元、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的賠償金47500元、2015年度及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的工資6988.5元。

申請再審:根據律師法規定,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禁止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公司不服二審判決,向高院申請再審,理由如下:

(一)何以琛在起訴狀、上訴狀及庭審中均陳述其為我方的法律顧問,且始終否認與我方籤訂勞動合同,二審法院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直接認定雙方為勞動關係錯誤。

(二)何以琛為專職律師,根據《律師法》和《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二審法院認定專職執業並未禁止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是適用法律錯誤。深圳市律師協會曾認定專業律師在執業期間與公司建立勞動關係違規並予以處罰,各地法院多份判決也認定專職律師不得與律師事務所外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其中包括省法院(2015)粵高法民申字第224號民事裁定。

高院裁定:法律並未禁止律師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同時,為律師事務所以外的其他用人單位提供勞動

廣東高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為勞動爭議糾紛。從公司的再審申請理由看,本案爭議焦點為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何種法律關係以及相關合同的效力。

關於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何種法律關係的問題。民事法律關係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係,雖然何以琛起訴時主張雙方當事人之間是法律顧問聘用關係而非勞動關係,公司也認為雙方不構成勞動關係,但雙方之間究竟屬於何種法律關係,除考慮雙方的陳述外,還應結合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作出判斷。

根據雙方確認的考勤記錄,何以琛在工作日需在公司打卡上班考勤,出勤時間與正常上班時間相同,何以琛接受公司的管理,為公司辦理法律事務,公司則每月向何以琛支付相對固定的勞動報酬,上述特徵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所規定的條件,二審判決認為何以琛與公司之間屬於勞動關係,符合客觀事實。

雙方之間既存在勞動關係,則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本院分析如下:勞動合同無效的事由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該條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

對照本案,何以琛在與公司建立勞動關係時,沒有向公司隱瞞自己的律師身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條規定「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並沒有禁止律師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同時,為律師事務所以外的其他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律師執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雖然規定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但《辦法》屬於部門規章,並非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故當事人之間的勞動合同不因違反《辦法》而無效。除此之外,雙方的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其他無效事由,故應為有效合同。何以琛根據有效的勞動合同向公司主張合法權利,二審法院予以支持,符合法律規定。

本院(2015)粵高法民申字第224號案件中勞動者入職時隱瞞律師身份,存在過錯,與本案事實不同。律師行業協會對專職律師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進行處罰,屬於行業管理行為,法院不作幹涉。綜上,公司的再審申請缺乏理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高院裁定如下:

駁回公司的再審申請。

案號:(2017)粵民申9200號(當事人系化名)

小編後語:專職律師與其它用人單位到底能不能建立勞動關係?這個問題在司法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不能建立勞動關係,理由是專職律師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違反律師應當專職執業的強制性規定。

比如:北京高院(2018)京民再89號裁定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的規定,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但兼職律師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可以申請兼職律師。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根據本案再審查明事實,本案被申請人李某是專職律師,其與博某公司籤訂勞動合同,違反了律師應當專職執業的強制性規定,因此勞動合同中涉及雙方建立勞動關係的部分應為無效,雙方之間糾紛可以按照勞務關係處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律師法規定「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並未禁止律師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同時,為律師事務所以外的其他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本案廣東高院就持此觀點,另外四川高院(2019)川民申4286號裁定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條規定內容並非適用有律師執業證人員與企業建立勞動合同的情形,且該條規定也並非認定勞動合同效力的強制性規定。

相關焦點

  • 專職律師能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嗎?
    申請再審:根據律師法規定,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禁止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公司不服二審判決,向高院申請再審,理由如下:(一)任萬龍在起訴狀、上訴狀及庭審中均陳述其為我方的法律顧問,且始終否認與我方籤訂勞動合同,二審法院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直接認定雙方為勞動關係錯誤。
  • 專職律師能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嗎?(高院再審)
    (一)何以琛在起訴狀、上訴狀及庭審中均陳述其為我方的法律顧問,且始終否認與我方籤訂勞動合同,二審法院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直接認定雙方為勞動關係錯誤。(二)何以琛為專職律師,根據《律師法》和《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二審法院認定專職執業並未禁止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是適用法律錯誤。
  • 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律師不能與律所以外的其他單位形成勞動關係
    律師剛入行時其實是特別困難的,要想維持律師之路,首先要生存及生活下去,那律師到底能否兼職?能否與其他單位形成勞動關係?具體可以形成怎樣的勞動關係呢?案例:何以琛是深圳某律師事務所的在職律師,擔任專職律師期間加入深圳奧特曼公司,從事法律相關事務。後公司解除合同,雙方發生爭議。
  • 律師也可以做「斜槓青年」嗎?看一下這份高院判決吧
    ,且始終否認與我方籤訂勞動合同,二審法院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直接認定雙方為勞動關係錯誤。(二)何以琛為專職律師,根據《律師法》和《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專職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二審法院認定專職執業並未禁止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是適用法律錯誤。
  • 用人單位單方續訂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勞動合同的訂立,需要雙方共同協商,那麼用人單位單方續訂勞動合同是否有效員工如何維權,關於用人單位單方續訂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天津津瑞律師事務所的黃興友律師做出了詳細解答:案情簡介:某化工廠於1998年3月21日與楊某籤訂了為期6年勞動合同。2004年3月21日合同期滿後,楊某向廠裡提出辦理終止勞動合同關係手續時,該廠領導說,廠裡已決定與其續訂合同兩年,拒絕為楊某辦理終止勞動合同的有關手續。
  • 最新判決:律師與律所之間不形成勞動關係
    原告取得執業律師資格後,於2015年11月11日與被告籤訂了《聘用合同》,約定:合同期為2015年11月11日至2017年11月10日;被告聘用原告為其專職律師;原告月工資3000元,每月5日發放;原告受聘期間的義務主要為遵守律師法及律師執業紀律的規定,接受被告的日常管理,完成工作任務,維護被告形象及利益,保密商業秘密,愛護被告財產,由被告統一籤訂委託代理合同,接受其指派開展律師業務,
  • 案例探析:未籤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勞動關係效力確認情節
    勞動權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不受非法剝奪和限制,被上訴人雖處於緩刑考驗期,但仍然享有勞動權,上訴人是合法的用工單位,被上訴人接受上訴人的工作安排和管理,因此雙方存在著勞動關係。和益包裝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和益包裝公司與張某奇之間不存在勞動關係;2、訴訟費用由張某奇承擔。
  • 為獲取政策支持聘任腦癱患者 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有效麼?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但假如企業聘任沒有勞動能力的人,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有效麼?我國某地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一定要賠償嗎?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一定要賠償嗎?相信大多數人都認為,肯定要賠償啊,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卻改變了人們的這一既有觀念。法院認為:首先,北圖中心有與卓某某續籤勞動合同的意願,並且通知卓某某,卓某某亦予以認可收到通知;其次,根據微信記錄顯示北圖中心不是首次作出與卓某某續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在微信溝通之前已經有過先行通知,因卓某某仍未來辦理,所以微信之中進行再次通知;再次,根據微信通知內容顯示,被通知的其他同事已經續籤勞動合同,北圖中心亦不存在假通知之名實則不予籤訂的情況。
  • 法院判決:虛構學歷及工作經歷入職,勞動合同無效,按市場平均標準...
    裁判要旨:勞動者負有如實向用人單位告知真實學歷及工作經歷的基本誠信義務。李城虛構學歷(以中專冒充碩士)及工作經歷的行為,導致用人單位樂易電商公司基於對其簡歷的信任而做出錯誤選擇,與其籤訂了月薪高達80000元/月的勞動合同。
  • 勞動者履歷造假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必合法
    於某向某公司提交虛假學歷證明的行為顯然屬於以欺詐手段使得公司與其建立勞動關係的行為,其具有提供虛假信息的主觀過錯。因此,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最終,法院判決駁回於某訴訟請求。釋法所謂欺詐,是指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導致對方基於錯誤判斷作出意思表示。
  • 職工在入職時填寫了入職申請表,就意味著已經籤訂了勞動合同嗎?
    該案先後經過勞動仲裁、一審判決,二審調解的方式結案,張某最終拿到了該筆雙倍工資,案結事了。二、實踐困惑:填寫入職申請表能否視為已經籤訂書面勞動合同?1.法院觀點:入職申請表無工作內容、工作時間、社會保險等涉及勞動者基本勞動權利的內容,缺乏法律所規定的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實質條款,因此XX公司提出的雙方籤訂的入職申請表視為雙方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主張不能成立。
  • 勞動者應聘時學歷造假,勞動合同一定無效嗎?
    2008年12月23日,原、被告雙方籤訂《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約定原勞動合同有效期限順延至2011年12月31日。並且綜合雙方當事人舉證情況分析,可認定唐某對其入職時提供虛假學歷一事一直採取隱瞞的態度,唐某亦無證據證明其提供虛假學歷之行為已為公司知悉並已獲得了諒解,故唐某在2008年12月續籤勞動合同時仍然構成欺詐,用人單位可以據此解除勞動合同。我國勞動法律在充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的同時亦依法保護用人單位正當的用工管理權。
  • 僅有「勞動合同」之名而無「用工」之實該「勞動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系屬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應為無效合同。另,孫某某稱承諾書為林某某於2014年12月31日書寫,但事實上,林某某在2014年12月31日並不在中國大陸地區,孫某某稱時間記憶錯誤,但無法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法院有理由認為孫某某陳述虛假,故對孫某某主張工資款項及經濟補償金的主張難以支持。據此,對孫某某的訴請不予支持。
  • 只要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就可以要求二倍工資嗎?法院:不一定
    工作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籤訂書面勞動,但按月向該男子支付工資、繳納社保等,並對該男子的工資、崗位情況在企業錄用備案表進行了詳細的記載。此後,在勞動爭議調處中心日常走訪企業時發現該名員工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要求用人單位引起注意。公司隨即要求該男子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但男子當時辯解,可能隨時離開,不同意籤訂。
  • 最高院裁定:勞動者可以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但我國現行法律並未禁止勞動者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之間的勞動關係成立與否,不影響原判決對其與再審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的認定。原審法院沒有適用前述證據規則,逕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認定中遠公司與張立飛籤訂的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成立且有效,雙方在此期間內的勞動合同關係合法有效,適用法律錯誤。故中遠公司請求依法再審本案。張立飛提交意見稱:(一)中遠公司提交的新證據不足以推翻原審認定的事實。
  • 謊報學歷籤訂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辦?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 員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籤訂解除勞動關係協議要慎重,小心被坑了
    從該條文的意思來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籤訂解除勞動合同協議後,任何一方可以反悔不履行該協議,但前提是該協議存在違法違規,或者籤訂協議時有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如果沒有這些情形的,雙方籤訂的協議是有效的,必須按該協議履行。並且,有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形,協議仍然有效,但是可以向法院請求撤銷該協議。
  • 法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法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2016-03-07 20:39: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保護女性職工合法的勞動權益,一直是廣受社會關注的話題。記者7日獲悉,女職工黃珊(化名)因先兆流產請病假,卻被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上海一中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2014年3月31日,黃珊進入上海人橋公司從事招聘工作,雙方籤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當年8月,黃珊確診懷孕,因長期身體不適,遂於2015年1月17日向公司請病假,回鄉就診。
  • 勞動合同不籤訂 法院維權顯正義
    近日,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判決江西省某傳媒有限公司支付劉某二倍工資差額3.6萬元以及經濟補償金6000元。 2019年8月10日,江西省某傳媒有限公司聘請劉某為其公司員工,從事自媒體部長崗位工作,雙方口頭約定工資為6000元,自聘請劉某後,一直未與劉某籤訂勞動合同,也未為劉某繳納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