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宣布民間借貸利率不得高於LPR的4倍。
消息一出,整個金融圈頓時就炸開鍋了。
衝擊最大的,肯定是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幾乎是滅頂之災啊!
但我們最關心的,當然還是信用卡。
有人會說,文件的適用對象是民間借貸,銀行、小貸、消金不適用。
小貸消金咱不管,但中國的銀行貸款利率,是絕對不可以高於民間高利貸的。
這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要知道,中國的銀行向來講政治,特別是大銀行。國家說讓利1.5萬億,銀行二話不說就立馬執行。
雖然銀行的形象一向不討喜,罵銀行會人人叫好,誇銀行就容易被罵。
但請大家認清一個現實,我們跟銀行是利益共同體。
信用卡業務賺到錢了,銀行才會做更多的市場活動,我們才有更多的信用卡優惠。
所以我關心銀行,實際就是關心飯碗。
那銀行的錢哪裡來,當然是客戶身上賺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玩卡的群體,分為融資黨、羊毛黨、機酒黨。
廣義上來講,機酒黨也屬於羊毛黨。
銀行主要是賺融資黨的錢,而羊毛黨又賺銀行的錢。
於是有人戲稱信用卡是「劫窮濟富」,但這說法有失偏頗。
融資的不一定是窮人,好多人就是靠借錢發家的,越有錢越愛借錢;
羊毛黨也不見得是富人,真正的有錢人是不屑於玩卡的。
扯遠了,說回正題吧。
早在7月底,業內傳來政府要調整貸款利率上限時,我就擔心信用卡了。
當時我的預測是18%,因為低於18%好多銀行就觸碰紅線了。
即便是18%,其實有幾家銀行也已經超出了。
《重磅!借款人、貸款人都要注意》
但沒想到,政府這麼狠,一下子降到15.4%。
有人會問,那信用卡的利率,有沒有超過15.4%呢?
大草作為信用卡行業沉浸多年的老手,明確告訴大家:毋庸置疑,肯定有!
就拿我們最熟悉的「信用卡取現」和「最低額還款」,
日息萬分之5,那年化就是18%了,這是全國銀行統一的標價。
並且年化18%只是利息,還沒算取現手續費。
大家都知道,信用卡收入中,分期業務最賺錢。
年費、POS機回佣都只是小頭,大頭是分期的收入費和最低額還款的循環利息。
以招商銀行為例,2019年信用卡收入799.88億,其中利息收入539.99億,佔比67.5%。
說明一下,招商是將分期業務統計到「利息收入」,有些銀行則統計為「手續費收入」。
取現和最低額還款,是全行業統一,但分期手續費就不一樣了。
信用卡分期的利率,國有銀行是相對便宜的。特別是工行,較LPR僅上浮0.5%。
重點自然是股份制銀行了,於是我找了4家現金分期比較突出的股份制銀行,平安浦發中信民生。
奇怪的是,我的浦發萬用金沒資格,聯繫了好幾個朋友也都沒資格。
於是我放棄了浦發,換成了相對小眾的浙商銀行。
左為平安,右為中信
我驚奇的發現,這4家銀行的分期手續費,竟然都在打折!
打折後的費率,都落在15.4%以內,而我印象中好像不是這樣的。
特別是平安,費率0.75%,掐的真準。
左為民生,右為浙商
我的信用卡基本不分期,所以不敢確定,這手續費打折,是之前就有還是剛出現的。
所以各位朋友,如果你有分期過,歡迎留言。
另外我相信,LPR的4倍必將成為銀行業的紅線。
這是個好現象,分期手續費處於合理範圍,也有利於信用卡行業的良性發展。
同時我也預測,取現和最低額的日息萬5計息規則,監管部門也會予以調整。
順便給大家普及個知識點:APR和IRR 。
APR (Annual Percentage Rate) 是名義利率,其計算的年利率=息費總額/借款本金。
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內部收益率,是指借款現值總金額與償還本息現值總金額相等時的利率。
目前主流司法判決,認同的利率計算方式就是IRR。
舉個例子,我向銀行借了12000,分12個月償還。每月歸還1100元,其中本金1000元,利息100元。
那麼總還款13200元,本金12000元,利息1200元。
按照APR方式來計算,
息費總額/借款本金=1200/12000=0.1,即APR利率=10%。
可若按照IRR來計算,
12000=(1100/(1+IRR)+1100/(1+IRR)^2+……+1100/(1+IRR)^12
計算結果是17.97%,即IRR利率=17.97%。
現實操作中,信用卡分期往往只告訴你分期費率,對應的就是APR。
而實際年化利率,之前銀行都不會主動告知,近年來情況日漸好轉。
比如上面民生的現金分期,就直接告知折合年化是11.97%
而農行更合規,直接在公告裡將年化手續費率給寫明了。
最後多嘴一句,這次利率上限的調整,肯定會引來一場大動蕩。
不管是信用卡,還是小貸消金,已經有人在磨刀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