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恆大又出風頭了!
恆大老闆許家印深夜開會並宣布啟動今年第二次價格戰,全國市場新房7折!消息一出,浮躁的樓市又是一片雞飛狗跳。
這個7折看著很誘人,主要內容是:恆大全線七折,覆蓋全國619個樓盤;恆大總部與地區公司部門負責人以上領導,在7折基礎上,有額外96折特權;2000元抵扣2萬優惠繼續有效;難賣的樓棟還可以最高88折優惠;所有樓盤每天推10套特價房,再給97折;新客戶還免收三年物業管理費。
疫情後恆大75折,許老闆嘗到甜頭了,這次更狠,直接7折,房產界價格屠夫的美譽已經有了不二人選。
那他為什麼要打折?
恆大房子賣不掉?顯然不是,今年上半年,恆大銷售各項指標創新高,總銷完成3488億,同比增長24%,回款3120億,同比增長67%,回款率89.4%。這樣的成績單還不滿意?做老闆的都要哭死。
老許這麼做肯定不是良心發現,說到底還是因為負債壓力。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集頭部房企來開會,給他們套上了「三道紅線」緊箍咒:
1、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2、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3、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一句話就是要求房企降低負債,尤其不能靠負債拿地,否則引發金融風險,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據說還要求在10月前拿出具體辦法來降低負債,恆大、綠地、中糧等一批大佬全部都踩線。
根據恆大的中報,恆大總資產22991億元,總負債19826億元,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是83%,淨負債率是159%,現金短債比是0.6。如果再不降低負債,銀行收緊融資,導致資金鍊緊張,那對企業長遠戰略發展將是個沉重的打擊。
恆大這幾年逆襲萬科、碧桂園,成為中國房企500強第一,就是靠負債式擴張。從2013年到現在,恆大每年的經營性現金幾乎都是負的,賣房賺來的錢根本不夠拿地造房子,只能貸款發債,撐起了今天的規模。這樣的擴張是飛快,但風險也在累加,尤其是遊戲規則改變的情況下,如此龐大的房地產帝國,高槓桿、高負債引發的風險波及面是難以估量的。
所以,恆大內部發展戰略已經調整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力爭2020年到2022年,有息負債平均每年減少1500億元。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許老大今年兩次打折,心裡在滴血,但必須咬牙忍了,保住根本才是第一位的。打地盤的時候狠,關鍵時刻會低頭,看得清時勢又敢於壯士斷腕,這就叫江湖老大。
行業老大打折賣房了,據說碧桂園也在籌劃大規模優惠。進入9月,樓市的金九銀十來了,在調控升級背景下,寧波樓市還無動於衷?會不會形成房價打折下跌的連鎖反應?
我結合8月份行情,從市場、政策和土地三方面來簡單聊聊。
首先,總體市場上呈現量價上漲趨勢。說到房價打折,我覺得寧波人都快忘記還有這個詞了。疫情之後,寧波樓市量價齊升一路走高,哪怕調控升級,也沒有明顯回落。根據房管中心8月份的數據,寧波市六區新房成交8493套,去年8月份才5000套,同比增幅達70%。價格呢,又創歷史新高,8月份市六區新房備案均價突破25000元/㎡,這還是平均了奉化後的均價。
但在局部市場上,冷熱分化嚴重。8月份樓盤網上認購登記後,從公開的認購數據上,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樓盤或板塊更受歡迎,哪些被冷落。尤其要關注的是無房戶的數據,無房戶的主力是剛需,跟著剛需群體走,從投資角度來說是安全的。
相比上半年動輒「日光」,最近兩月開始兩極分化。以8月為例,日光的新盤只有6個,且以慈城新城和奉化板塊的低總價樓盤為主;而海語天下、映海潮苑、灣麗苑等樓盤無房戶認購數竟然為0,無房戶數超過優先認購房源的樓盤不到6個,不少樓盤剩餘房源較多。
二手房方面,8月份寧波市六區的二手房成交只有8000套左右,比7月份下跌了21%。可見,新房市場拉走了不少無房戶,影響到二手房成交下滑,此消彼長。
從需求端看,剛需增長乏力是現實,但寧波市場依然保持一定購買力,尤其是改善型和投資需求較旺盛;除非接下來供應量突然放大,上半年拍的地,年底前大量上市,否則打折優惠仍是奢望。
其次,政策改變也會在短期內影響市場波動。7.6寧波樓市調控升級已經出臺,調控目的也很明確,一是控制地王、日光,別刺激人,房產新聞上央視不光榮;二是壓一壓投資,讓無房戶能買到房;三是承諾加大土地供應,地價慢點漲。
調控的本質是穩定市場,不是限制市場,寧波還會不會像杭州出臺調控新政來打補丁?我也不知道,出臺又能怎樣?
一城一策的調控,有越來越精細化的趨勢,量體裁衣,穿得都越來越漂亮,但不會有觸及靈魂的一刀,因為誰也擔不起那責任。
反而「三道紅線」等資金監管方面的變化,更能影響房企打點折扣。比如恆大,但凡有其他融資辦法,誰會用打折換銷量?但也別高興太早,有晚報記者詢問恆大在寧波的4個項目,答覆基本是沒有,還是寧波人民太有錢。
再次來看看土地。根據好地網的數據,8月份寧波成交28宗經營性用地,總出讓建面289.1萬㎡,出讓金343.8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樓面均價11892元/㎡,平均溢價率24.51%。其中建面環比增加54.4%,出讓金環比增加68%,樓面均價環比漲8.87%,土地市場又量價齊升。但接下來一批高負債房企暫時退出拍地遊戲,玩家洗牌,隨著土地供應增加,土地價格就不會漲得太快。
7.6寧波調控新政解釋,下半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1萬畝,注意是計劃,不是掛牌,實際完成情況要打問號。土地供應量會逐漸增加,但應不會急劇放量衝擊市場,賣地在寧波絕對是一門藝術。
可見,從8月的市場、政策及土地情況來看,寧波樓市還是穩穩的。除非樓市政策突變,或企業遇到資金難題,一般很難會出現大規模折扣優惠,但也不排除個別樓盤促銷讓利。
昨天,有朋友問,天津的房價傳出一平方米下跌5000元,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雖然有些新聞純粹是博眼球,但中國城市走向兩級分化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是天津,北京郊區早已傳出房價下跌,整個京津冀這兩年的房價都不怎麼堅挺。
所以都市圈的未來,我更看好長三角和粵港澳。京津冀不堅挺的原因很多,核心還是人口增長較慢,經濟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透支嚴重。當然,新區太大、太多也是直接原因,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區,天津的濱海新區,還是那句話,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寧波的新區也不少,但好在人口持續流入,經濟保持增長,有錢人多,樓市也呵護的很穩。但人口和經濟的優勢有多少,大家心裡都有數。
中國房地產經過20多年不停歇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定高位,大多數城市或地區的房產都會失去投資價值。有人說,未來中國只有不到10%的城市有投資價值,而一座城市只有不到10%的地段有投資價值,說的誇張但有道理。
對你來說,關鍵還是要認清趨勢規律,建立自己的底層投資邏輯。
否則,就像最近的股市,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小編輯,竟然能讓成千上萬的股民虧得找不到北,你說到底怪誰?
—END—
以上為裘老師觀點,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