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宇吐樓市
自從房地產進入全面分化格局後,多元化的思想或者策略正在成為樓市的主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度,所以也會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應對市場。
我發現,樓市基本上呈現兩個極端,一個是頭部房企主動打折促銷,比如恆大,為了迎接2020年的「金九銀十」,可以說恆大再次先發制人,打響了樓市促銷的第一槍,全國「全線7折」,可謂力度之大。
另一種就是一些小房企可能也會跟風,這種多屬於被動型,因為只有快速回籠資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說,這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出路。至於結果怎麼樣,那是後話,當務之急,就是要把房子賣出去。
而中部的一些房企則處在一種猶豫的狀態,要不要跟風搞打折促銷或者降價?實際上很多機會就在猶豫之間錯過。據了解,深圳一家房企的營銷部門負責人表示,各種各樣的促銷口吻都是正常營銷行為,但未必會有大降價,目前還沒有看到有明顯的價格變化,也不是所有項目都會參加。
我覺得如果都是這樣的心態也未必是壞事,至少顯得很淡定,希望都能泰然處之。但是也有的開發商則表現得非常不冷靜,看著人家一波一波的收割,既要維護好自己的面子,還得儘量讓自己別受損失。
近日,「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發布《穩地產,不帶頭降價!胡葆森、張敬國等河南房企掌門人發聲》的文章,針對「房企打折促銷」話題,河南房企表示降價促銷弊大於利。
作為河南省房地產第一方陣的與會副會長企業,兩家企業掌門人:商會創會領袖、名譽會長、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商會高級顧問、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在會上都表示,不帶頭降價。
他們達成一致結論,降價促銷對於整個行業發展,弊大於利。第一,會使得已購房者的資產縮水,可能導致部分人出現過激行為,不利於穩定;第二,房價大起大落,對金融業、建築業、建材業、服務業等相關行業都將造成巨大影響;第三,可能會造成一大批房企倒閉,一旦倒閉,會導致爛尾樓不斷增加,資金鍊斷裂可能致使債務危機爆發;第四,消費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心理,即使降價,房企也難達到預期目標。
他們說得對不對呢?不能說錯,因為他們說的話是我贊同的。但是他們的背景是錯了。他們以大跌為背景,我想問哪家開發商大幅降價了。這也是這麼多年,開發商並沒有真正形成降價潮的原因所在。
我想說,很多人看到開發商大幅打折促銷,表示有點不敢相信,我聽到問的最多的是,這是真的嗎?這肯定是真的,沒有人傻到明面上去騙你,但是你要心裡有根弦,什麼樣的房子才會打折促銷,是不是所有的,這也是我希望購房者能夠清楚的事。如果是剛需,其實或許是個買房的機會,至少會優惠很多。
但是絕對談不上大幅降價。而且從官方房地產定位來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價以穩為主,不會大起大落,這是主題,既然要穩定,就不意味著降價是洪水,千萬不要覺得降價就是大降,試問如果過去猛漲了那麼多,不降價又何談穩定呢?只有讓房價慢慢回歸,這才是穩定。
另外,我相信,即使不會大跌,只要有小幅下跌,也會有老業主找茬的,但就因為這樣就要縱容?怕房企破產倒閉就縱容?如果都是這樣,那房企你覺得還會有進步思想?還談什麼整個行業發展?
胡葆森說的幾個弊大於利恰恰相反,這是利大於弊。弊大於利你能說出100個理由,利大於弊他也能講出100個理由,我們談穩定不是怕優勝劣汰,也不是怕降價,而是怕不能處理好淘汰和降價的後果。
人民日報也曾針對禁止降價嚴厲喊話,發文譴責為什麼不能降價?違背經濟規律,逆勢而為,不可取。這種做法,也只能緩解一時之急。未來,如何既能擺脫土地財政,又穩定地方財源、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任重而道遠!
所以,我們應該弄清楚降價和大降是兩碼事,不要一聽到降價就聯想到大降。只要可控,適當降價並非壞事。至於提到的幾個弊大於利,也不用過多擔心,都是因為這些年被慣出來的毛病。
央行參事盛松成也曾表示,目前我國房價平穩或小幅下降是好事。我們不希望房價大幅下降,事實上也不會大幅下降,但目前更需要扭轉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
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家形成了房價只能漲不能跌的思維定式,所以必須破除這種思維漩渦,從中走出來,才是真正推動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