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會降嗎?開發商大佬:降價弊大於利,人民日報怒批為何不能降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光宇吐樓市

自從房地產進入全面分化格局後,多元化的思想或者策略正在成為樓市的主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度,所以也會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應對市場。

我發現,樓市基本上呈現兩個極端,一個是頭部房企主動打折促銷,比如恆大,為了迎接2020年的「金九銀十」,可以說恆大再次先發制人,打響了樓市促銷的第一槍,全國「全線7折」,可謂力度之大。

另一種就是一些小房企可能也會跟風,這種多屬於被動型,因為只有快速回籠資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說,這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出路。至於結果怎麼樣,那是後話,當務之急,就是要把房子賣出去。

而中部的一些房企則處在一種猶豫的狀態,要不要跟風搞打折促銷或者降價?實際上很多機會就在猶豫之間錯過。據了解,深圳一家房企的營銷部門負責人表示,各種各樣的促銷口吻都是正常營銷行為,但未必會有大降價,目前還沒有看到有明顯的價格變化,也不是所有項目都會參加。

我覺得如果都是這樣的心態也未必是壞事,至少顯得很淡定,希望都能泰然處之。但是也有的開發商則表現得非常不冷靜,看著人家一波一波的收割,既要維護好自己的面子,還得儘量讓自己別受損失。

近日,「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發布《穩地產,不帶頭降價!胡葆森、張敬國等河南房企掌門人發聲》的文章,針對「房企打折促銷」話題,河南房企表示降價促銷弊大於利。

作為河南省房地產第一方陣的與會副會長企業,兩家企業掌門人:商會創會領袖、名譽會長、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商會高級顧問、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在會上都表示,不帶頭降價。

他們達成一致結論,降價促銷對於整個行業發展,弊大於利。第一,會使得已購房者的資產縮水,可能導致部分人出現過激行為,不利於穩定;第二,房價大起大落,對金融業、建築業、建材業、服務業等相關行業都將造成巨大影響;第三,可能會造成一大批房企倒閉,一旦倒閉,會導致爛尾樓不斷增加,資金鍊斷裂可能致使債務危機爆發;第四,消費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心理,即使降價,房企也難達到預期目標。

他們說得對不對呢?不能說錯,因為他們說的話是我贊同的。但是他們的背景是錯了。他們以大跌為背景,我想問哪家開發商大幅降價了。這也是這麼多年,開發商並沒有真正形成降價潮的原因所在。

我想說,很多人看到開發商大幅打折促銷,表示有點不敢相信,我聽到問的最多的是,這是真的嗎?這肯定是真的,沒有人傻到明面上去騙你,但是你要心裡有根弦,什麼樣的房子才會打折促銷,是不是所有的,這也是我希望購房者能夠清楚的事。如果是剛需,其實或許是個買房的機會,至少會優惠很多。

但是絕對談不上大幅降價。而且從官方房地產定位來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價以穩為主,不會大起大落,這是主題,既然要穩定,就不意味著降價是洪水,千萬不要覺得降價就是大降,試問如果過去猛漲了那麼多,不降價又何談穩定呢?只有讓房價慢慢回歸,這才是穩定。

另外,我相信,即使不會大跌,只要有小幅下跌,也會有老業主找茬的,但就因為這樣就要縱容?怕房企破產倒閉就縱容?如果都是這樣,那房企你覺得還會有進步思想?還談什麼整個行業發展?

胡葆森說的幾個弊大於利恰恰相反,這是利大於弊。弊大於利你能說出100個理由,利大於弊他也能講出100個理由,我們談穩定不是怕優勝劣汰,也不是怕降價,而是怕不能處理好淘汰和降價的後果。

人民日報也曾針對禁止降價嚴厲喊話,發文譴責為什麼不能降價?違背經濟規律,逆勢而為,不可取。這種做法,也只能緩解一時之急。未來,如何既能擺脫土地財政,又穩定地方財源、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任重而道遠!

所以,我們應該弄清楚降價和大降是兩碼事,不要一聽到降價就聯想到大降。只要可控,適當降價並非壞事。至於提到的幾個弊大於利,也不用過多擔心,都是因為這些年被慣出來的毛病。

央行參事盛松成也曾表示,目前我國房價平穩或小幅下降是好事。我們不希望房價大幅下降,事實上也不會大幅下降,但目前更需要扭轉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

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家形成了房價只能漲不能跌的思維定式,所以必須破除這種思維漩渦,從中走出來,才是真正推動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做法。

相關焦點

  • 不準降價!又一個城市對房價發出聲音,權威媒體早已怒批
    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桂林的房價這幾年頗受外地炒房客的青睞,房價也節節攀升,但是今年以來,桂林的房價開始入冬。前兩天,桂林碧桂園的一個樓盤進行降價促銷,二期的房子比一期的房子每平米便宜了3900元。這引起了一期業主的不滿,於是他們找到開發商要求退差價,認為自己為房地產商做出了貢獻,如果自己不買一期,就沒人買二期了。這段視頻在網上曝光後引起了熱議。
  • 「降價促銷弊大於利」:「穩房價」不是搞行業綁架的理由
    河南房企掌門人發聲》的文章,針對「房企打折促銷」話題,河南一些房企表示降價促銷弊大於利。文章對此結論,還提出了四點理由:第一,會使得已購房者的資產縮水,可能導致部分人出現過激維權行為,不利於社會穩定;第二,房價大起大落,對金融、建築等相關行業都將造成巨大影響;第三,可能會造成一大批房企倒閉,進而導致爛尾樓不斷增加,還可能致使債務危機爆發;第四,消費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心理,即使降價,房企也難達到預期目標。
  • 高考英語降分利大於弊
    英語降分是一項政策是針對於英語這一學科考生一年內可以進行兩次考試且可以重複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同時其滿分從150份降至100分。針對當下教育領域內的問題,今天我方評判利大還是弊大的標準是能否很好的通過解決當前教育問題,來逐步實現教育的最根本價值,即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發掘,完善,引導,促使個人自我價值的形成。
  • 好消息,地價連續6月漲幅回落,房價還能撐多久?任志強:這樣能降房價
    今日降價房源1766套。每日更新推送全國各城市新房二手房房價漲跌動態,幫您快速找到好房,有問題可私信。   為了穩定房價可以說招數盡使,現在的調控雖然說也在讓房價逐漸回歸穩定,但是畢竟沒有從根本上去斷掉房價上漲的根源,那房價上漲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幾乎沒有不說是地價上漲推動房價上漲的,就是所謂的麵粉貴過麵包還指望麵包賣便宜?
  • 疫情之下,北京的房價會降嗎?
    面對諸多不利影響,房企紛紛採取措施自救,開發線上售樓處、置業顧問直播賣房、期限內無理由退房、降價促銷等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其中部分房企推出的降價幅度駭人聽聞。 面對開發商的巨額優惠,購房人怦然心動,認為疫情之下,房價終於迎來了大跌,對購房人是絕對利好。甚至部分媒體人開始鼓吹,疫情時期是買房的絕佳時機。
  • 高房價到底是什麼造成的,高房價的背後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如今我們都知道房價越來越高。房價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高房價到底是什麼造成的。高房價的背後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在2017年之前,除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比較高以外,剩下的三四線城市包括五縣縣城,房價都是在大家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一般的情況下,三四線的城市價格在五六千左右。那個時候的首付不是很高,基本上一個家庭能拿出來10萬到20萬之間就可以買一套房子,其實那個時候的中介是挺難做的。因為在過去幾年內,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波動性太小。
  • 房價一直不降,會產生不良結果,這些你都知道嗎?
    什麼情況之下房價不會下降呢?生活中有下面幾種情況,一是開發商手中積壓大量的商品房,儘管想要降價出售儘快賺回成本,但只能在腦海中閃過這種念頭,之前購買房子的業主一旦上門鬧事事情就不好解決了,所以只能放棄。
  • 開發商大降價賣房,老業主憤怒要求退房,誰在阻攔房價下跌?
    對於「開發商降價業主退房潮」的洶湧澎湃,當年任大炮在微博上還痛罵過一番,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幹出這些事的絕對不是掏「血汗錢」買房自住的人,他們要臉,相反都是那些靠房子掙錢的主,為了錢他們早就不管不顧了。大炮雖然未挑明,但我們都知道他想說的就是那些惡貫滿盈的「炒房客」。大炮說得很對,「按照這個陣式哪個開發商還敢降?」
  • 多地降價甩賣,有人直降百萬賣不掉
    三年前,當馬雲說出那句「8年後房價如蔥,房價會逐漸回歸理性」的神預測時,很多人一定覺得特別可笑。因為當時樓市一片紅火,房價絲毫沒有要降的意思。馬雲一個搞電商的局外人也來對房地產評頭論足,實在是貽笑大方。
  • 一句「房價不能降」,道出多少「冷汗」,房價所趨,已有先「音」
    搭建舞臺的過程中,養活了不少的「工人」,讓不少人都「胖」了不少,於是還有人天真的認為會繼續「胖」下去。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舞臺」如今已經搭建完成,下面的任務不是繼續搭建舞臺,而是如何將合適的「演員」請到這個「舞臺之上」。如今的樓房數量明顯超標,中國14億人口,卻造出了30億人居住的房子,房價卻還遲遲不降,為何?
  • 房價只準漲不準跌?曹德旺戳破房價真相,老幹部開出管用「藥方」
    房價真的「只準漲不準跌」嗎?對於這一點,其實黨媒經濟日報此前已經發表評論文章駁斥且批揭露過真相了:房價屬於「市場經濟行為」,漲跌自有其合理因素;人民日報也定調過,「大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房價也如此。」言外之意,房價漲跌是正常的市場行為,這是誰也阻攔不了的。
  • 房價降不下去的阻力在這裡
    為啥降這麼狠?其實也是沒有辦法。這麼賣虧嗎?虧,這塊宅地拿地的樓面價就已經6000多了,賣12000都不算賺,賣8000肯定是虧,但是當地房價已經跌成不少,不降價也不好賣啊。降價賣房也不行?不行,這價不是你想降就能降的。第一道阻力就是來自已經買房的業主,他們堅稱「你降價我賠錢,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而合同也只是合同而已,投訴算是文明的,這些年打砸售樓處的事兒也沒少幹。阻力只來自老業主嗎?當然不是。
  • 網絡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成都小學生這樣回答
    「網絡帶給我們的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19日上午,一場輕鬆活躍的網絡安全主題活動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開講,來自學校六年級四班的40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苟利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同學們則在辯論中各自闡述著各自對於網絡安全的理解。
  • 寵物絕育手術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些知識要知道
    很多鏟屎官可能會有疑問,為何不進行輸精管結紮?事實上,犬只的生殖器官跟人類並不一樣,它們的輸精管兼具存儲精子的能力。如果僅僅進行了輸精管結紮手術,只是精液中不含精子,雄性激素依然分泌,發情期的各種暴躁症狀仍會出現。因此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摘除兩個睪丸。
  • 廣州珠江新城房價暗降 二手房無奈「跟風」(圖)
    時報記者 黃亦民 攝影  珠江新城房價暗降 生意依然「有點冷」  二手房也受其影響租價和售價均有下跌 專家稱房價回歸理性 或因購房者認為性價比不高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田桂丹 李東元 童丹 朱蕾  見習記者 徐 鳳  專題攝影 時報記者 黃亦民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珠江新城的房價降了
  • 大學生兼職是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
    面對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做兼職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兩方面探討一下~一、利大於弊凡事都有利弊,先看看大學生兼職有哪些好處:1.那麼做兼職相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豐富了自己、拓寬交際圈,還了解了大學以外的世界。4.
  • 明年威海的房價會不會繼續再降?
    快到2020年農曆年底了,大多數開發商都在打折促銷,面對眾多優惠利好,昨天又有客戶問現在買房時機怎麼樣?一旦買了明年會不會再降價?不買吧又怕錯失購房良機。明年房價怎樣?會不會繼續降價?根據個人看法,淺談三點:一、威海房地產已經挺過2020千載難遇的疫情的嚴刑拷打,不可能出現比2020還難熬的因素,繼續降的概率很小。二、葉檀博士威海財富論壇上,已數據分析外需持續恢復,固定資產投資已走出深V持續恢復。
  • 高房價壓制消費,為何不能降房價?
    以財富效應為例,雖然中國城鎮家庭住房自有率高達96%,但通常只有多套房家庭才能更直觀地受益於房價上漲,唯一住房家庭不可能賣房交易,房價上漲的感知效應有限。同時,55%的戶籍人口在農村,其擁有的農村住房不能流轉,房價增值對他們並不會產生財富效應。
  • 大學生真的適合兼職嗎?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那麼對於大學生兼職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兼職的好處兼職的確是大學賺錢的直接途徑,雖然錢不多,但是日常生活費大概足夠了。這筆錢就可以在別的地方發揮作用。尤其是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來說,完全可以嘗試一下。從另一方面來說,一般願意做兼職的同學在某些方面是有潛力的,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 D站觀點: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和大家一樣嗎?在《D站觀點》,做出你的選擇,發表你的觀點。本期議題: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為何說衡水中學「變態」?高考成績優秀到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