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確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2020-12-20 百度經驗

孩子都有好奇心,正確的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的,那麼我們該怎么正確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親身示範

  爸媽首先要向寶寶展現出自己的好奇心,比如帶寶寶一起外出散步時,多多表現出對一草一木,太陽星星及其他事物的興趣和探索願望。

尊重寶寶的興趣

  寶寶能從那些能夠抓住自己注意力和想像力的東西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如果寶寶喜歡音樂,就常常放給他聽,和他一起玩樂器;如果寶寶對昆蟲感興趣,就陪他一起捉、養昆蟲。

簡單、清楚地回答寶寶的問題

  同一個問題,根據不同年齡段寶寶的理解力,爸媽應該做出不同的回答,在做出回答前請先問問寶寶是怎麼想的。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也如實告之。這能讓寶寶知道人不可能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也是鼓勵寶寶自己尋找答案的好契機。

提供適合寶寶閱讀的繪本、書籍

  書本是每個具有好奇心的寶寶快樂的最好媒介。小動物繪本也好,天文類繪本也好,閱讀什麼類型的書籍並不是十分重要,關鍵是能夠抓住寶寶的興趣,寶寶也喜歡讀。

利用好同伴的榜樣作用。

耐心溫柔的和孩子交流。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好奇心」是怎麼消失的?別用拒絕毀掉孩子五彩斑斕的世界
    1、思維靈活好奇心強大的孩子通常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他們能夠察覺到細微之處的不同,並引發思考。同時他們還有著靈活的思維,所以往往能夠跳出傳統思維的桎梏,用全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做到推陳出新。好奇心"是怎麼消失的?
  • 沒有好奇心,可能就沒有求知的欲望,該如何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有健康與不健康的區別。尤其對3~8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如何正確引導非常重要。法國大教育家盧梭曾表示:好奇心需要進行很好的引導,然後就可以激發孩子尋找知識的欲望。我們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很多成功的科學家,在孩童時期都有著異於常人的好奇心。
  • 點亮孩子的好奇心
    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一批科技後備人才,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增強國家科技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 一定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一會說話,便會經常向大人提出各種問題。如「月亮為什麼總跟著我走?」「玻璃窗上為什麼有一層冰?」「飛機是怎麼飛上天的呀?」等等,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的叫大人也很難回答,或是回答了孩子也理解不了。如何對待孩子這些問題,是年輕父母正確教育子女應學會的重要課題。經常見到一些家長被問煩了或問住了,一拉麵孔斥責孩子說:「就你問題多,等以後長大了就知道了!」一棍子悶了回去。
  • 孩子擁有好奇心是好事,好奇心有3大益處
    3、有好奇心的孩子,是不會缺少樂趣和幸福感的一個孩子沒有好奇心,基本上就等於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那他該怎麼才能讓自己和他人感到快樂、幸福呢?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相反的,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很容易發現隱藏在生活各個角落的樂趣,並且在探索好奇心的旅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有好奇心的孩子也很容易獲得幸福感,在成長過程中,更能產生正能量的想法。二、如何培養、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多提問!4多4少,讓孩子好奇心爆棚
    其實孩子是天生帶著好奇心來的,喜歡問問題,喜歡去探索,如果家長能對這種好奇心加以保護和引導,就會激發孩子主動學習與繼續探索的欲望,讓孩子輕鬆學習、接受新事物、獲得新知識。常常見一些父母擔心孩子受傷,阻止孩子嘗試任何需要小冒險、小挑戰的遊戲,孩子被阻止慣了,也就不想再嘗試了,他失去了對挑戰新事物的動力。想讓孩子對新鮮事物保有好奇心,父母需要站在讓孩子有足夠空間,又能給予他保護和幫助的位置,還特別需要積極地鼓勵他。「那麼高的攀登架你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媽媽看得出來,你對這個山洞很感興趣,我們一起去看看裡面有什麼好玩的!」
  • 您家孩子都有哪些好奇心,怎麼合理培養寶寶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某種事物或事件對孩子產生的吸引力,對孩子吸引力程度越深,好奇心就越大;吸引力程度越淺,好奇心就越小。好奇心這個大家都有,那麼,好奇心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孩子好奇心強的好處1、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發展起重要作用好奇心是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
  • 點亮孩子的好奇心(創新談)
    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一批科技後備人才,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增強國家科技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
  • 孩子們的好奇心是怎麼消失的?
    他們一定是想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看看孩子在困難面前是怎樣應對的。 如果換了溺愛孩子的父母,同樣的場景,也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比如,小女孩的媽媽發現女兒醒了,馬上跑過去把她抱起來;或者,看到孩子把被子推到地上,還是夠不到地時,媽媽會忍不住過去幫忙;或者把她抱下床並告訴她,怎麼能把被子扔到地上呢?多髒啊?
  • 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原標題:盤點孩子好奇心強好處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某種事物或事件對孩子產生的吸引力,對孩子吸引力程度越深,好奇心就越大;吸引力程度越淺,好奇心就越小。好奇心這個大家都有,那麼,好奇心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孩子的好奇心,擁有著創造世界的力量
    父母不一定能夠完全解答,也不要隨意給出答案,更不能敷衍孩子。而是要耐心細緻的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可以提供各類工具如圖書、網絡等方式,讓孩子可以自己去尋求答案,引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好奇心。還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討和研究。孩子由於好奇心提出問題,當問題得到解答時,不但能獲得知識,在精神上也會得到滿足。這種強烈的精神愉悅感促使他會更進一步去探求相關的其他問題。
  •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前幾天,隔壁家的寶媽跟我訴苦:每天被4歲的孩子追問到崩潰,到處求救,到底該怎麼對付愛問「為什麼」的寶寶你可以從五個方面去幫助孩子:不要急於給孩子答案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爸爸媽媽應當先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然後根據他的理解和年齡,給出一個較為清晰簡單的回答。
  • 對待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做到這幾點效果更好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對這個世界探索的重要動力,通過認識這個美好的世界,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情,孩子才有可能具備樂觀、勇敢、堅強等品質。另外,好奇心重的孩子,會通過接觸不同事物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雖然成績很重要,孩子的好奇心重要性並不比學習差。對待孩子的「好奇心」,我們不要隨意敷衍,甚至不耐煩地認為孩子在「沒事找事」。雖然他的問題很多,只要我們能耐心地和孩子討論、探索,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孩子的好奇心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孩子從小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隨著他們慢慢長大,就會慢慢的減弱。那我們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持續的擁有這份好奇心,至少作為家長的我們能夠盡力維護好這份好奇心,讓他們保持更長的時間。01.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去破壞他們的求知慾。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在他們剛剛會爬的時候,他們會到處爬。因為他們在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她營造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讓他自由自在的爬行。而不是一味地告訴他,這裡危險不能去,那裡危險不可以。
  •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的探索能力
    媽媽看著這幅畫笑著說:「寶貝,海洋應該是藍色的才對,怎麼能用粉色畫海洋呢?」依依好奇的問:「那海洋為什麼是藍色的,不是粉色的呢?」媽媽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只好對女兒說道:「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長大你就知道了。」
  • 點亮孩子的好奇心: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
    (原標題:點亮孩子的好奇心(創新談)) 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
  • 如何面對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才能不要傷害孩子的好奇心
    小孩子的好奇心比較重,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麼,心理學家認為好奇心是由新鮮事物引發的一種注意力,是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探究和反射,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而人的思維活動則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 好奇心不是孩子「犯錯」的藉口,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你做對了嗎?
    王先生被問的啞口無言,實在不知該怎麼和女兒解釋,只好擺出嚴厲的樣子:「你要看動畫片就專心看,不想看就去練琴。」相信這一幕在很多家庭都上演過,孩子的好奇心發作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都只能敷衍過去或者繞開話題。事實上,這種方式反而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變成了孩子犯錯的推手。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童心包括好奇心和想像力,我深以為然。其實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自帶童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世界的未來充滿想像。但是有很多孩子漸漸對新鮮事物失去了興趣,沒有了當初的靈動,這跟父母沒有及時滿足他們好奇心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們沒有從好奇心和想像力中享受到樂趣,也就停止了好奇,不再敢天馬行空的想像了。
  • 好奇心重的孩子,更聰明
    做家長的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從小就不斷地在探索,在模仿著大的。孩子漸漸長大,對世界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什麼東西都想去嘗試。帶過小孩子的媽媽肯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一歲多的孩子,什麼東西都想往嘴裡送,什麼東西也想把它吃到肚子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