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做到這幾點效果更好

2020-10-03 知雲影視剪輯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對這個世界探索的重要動力,通過認識這個美好的世界,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情,孩子才有可能具備樂觀、勇敢、堅強等品質。

另外,好奇心重的孩子,會通過接觸不同事物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好奇心有哪些表現?

1)對新奇事物敏感,能夠注意到它,特別想去了解。

2)有探索的行為,願意去觸摸和觀察,想知道這個新事物到底是什麼。

3)整天問問題,試圖從成年人那裡得到未知新事物的答案。

孩子好奇心強就是壞事嗎?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家長應付的方式往往就是網上搜索後告訴孩子答案。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最終目的為了獲得答案。可從孩子自身成長來說,知道原因,並有一個實際的探索和發現過程,這遠比直接得到答案重要。

父母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其他的問題就認為「無關緊要」。雖然成績很重要,孩子的好奇心重要性並不比學習差。

對待孩子的「好奇心」,我們不要隨意敷衍,甚至不耐煩地認為孩子在「沒事找事」。雖然他的問題很多,只要我們能耐心地和孩子討論、探索,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怎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怎麼做?

1)不敷衍孩子的問題

孩子們小時候認知能力有限,可能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有些父母會回答「你長大以後知道了」。如果你這樣敷衍孩子,他們就會錯失培養孩子好奇心、引導孩子學習的機會。

家長不應敷衍孩子的問題,尊重孩子的疑問。對孩子們的問題要有耐心,因為很多孩子會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氣勢,不耐煩的態度或語氣會打退他們的好奇心。

2)不以成人角度看待孩子問題

孩子的世界總是天馬行空的,他們會從不同於成年人的角度看問題。父母的經驗和認知水平高於子女。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有很多想法和問題顯得幼稚和愚蠢。

家長應該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傻」問題。孩子們會問問題來表明他們在觀察事物的同時也在思考。

3)滿足孩子好奇心

提問是兒童好奇心的起點,也是兒童積極探索新事物的開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其實是孩子學習新事物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儘量不告訴孩子答案,用建議或修辭的方式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地探索和尋找答案。這樣,既培養孩子動手和用腦的能力,也幫助孩子在不依賴父母的情況下探索新事物。

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怪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查書、收集資料、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增進雙方的感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奇心重,父母該如何引導
    還有網友說,看來這好奇不僅能害死貓,還能滅掉我的食慾啊!也有網友表示,額,這雞爪和手是不一樣的,可這該怎麼和孩子解釋呢?的確,這麼小的孩子,認知能力缺乏,語言能力有限,可這好奇心卻膨脹的厲害,總是會問家長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有時會直接上手去觸摸、感受,有時會默默去思考,這時就是家長引導孩子提高認知能力的最好時機。
  • 如何和孩子相處 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一時間和孩子多了不少相處的時間,有些家長連連叫苦,希望孩子早點上學,其實做好到這幾點,家長和孩子可以和諧相處,而且對教育孩子幫助也很大。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生活節奏。對為人父母者來說,如何在相對狹小的空間與孩子朝夕相處,可謂是一個大挑戰。 建議父母們做到「三個三」。
  •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與異性之間的感情?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出現對異性感興趣,對異性表示好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加之現在的孩子由於個性差異,有的孩子性成熟比較早,但他們對異性產生的愛慕之情也不能完全視作早戀。父母應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
  • 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叛逆?
    做為家長,在日常生活,總是會遇到一些孩子叛逆從而不知如何來引導正確方向,許多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期時候常常與父母對著幹,不聽父母的話,上課也不認真,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對於這些問題可能許多家長都面臨著,父母在身邊的孩子還好,許多農村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從小爺爺奶奶帶著,被爺爺奶奶嬌生慣養,青春期也缺少正確的溝通,缺少父母的關愛,從而造成青春反逆。
  • 好奇寶寶令人頭痛,好奇心很重要,家長要懂得引導
    媽媽回家後,奶奶說,要不是她及時回家,自己簡直想上手打孩子了。媽媽這時候趕緊制止奶奶說:「別別別,這說明他進入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了。千萬別打,我們得好好保護他的好奇心。當然還是要用一些辦法引導他,可別讓他再拆家了。」
  • 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引導孩子,培養孩子思考和動手能力
    通過牛頓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當孩子在生活中出現了好奇心的時候,一定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維來約束孩子。我們應該做的反而是在滿足孩子好奇心、求知慾的同時,努力為孩子進行解釋,幫助他們去尋求正確的答案。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對孩子的解答肯定不可能讓孩子完全滿意,也不可能消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善於藉助這樣的機會,適當地「裝裝傻」,想辦法創造條件,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研究,在親子交互之中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進一步濃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 會撒謊的孩子其實是天才,父母應該正確對待
    的演講中提到,多倫多大學心理學兒童研究所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結果發現:2歲的孩子中,有30%會撒謊;3歲時,將近一半的孩子會撒謊;而大於4歲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會撒謊。我們可以從這項研究中看出來,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撒謊行為非常普遍。當爸爸媽媽們遇到孩子撒謊時,可千萬別先急著批評,嘗試理解孩子為什麼撒謊,加以正確的教育,才能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 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性教育?別讓你的保守害了孩子
    也許正是這種思想,讓孩子對它產生了好奇,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逐步的成長中,越是對他們遮掩的東西,也許他們越是想知道,那麼可能他們就會以他們的方式來明白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到時鑄成了大錯,怪誰?孩子?還是父母呢?記得有則調查,就是孩子獲得性知識的有關途徑,主要在於漫畫、影視、網絡。這麼說來,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 想讓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家長已經提前知道了結果,這是因為家長閱歷豐富,但是不能以此來扼殺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的"走捷徑"對孩子不好。不論孩子提出多麼簡單的問題,家長都應該給予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 開學了孩子自制力差咋辦?這幾方面找原因,父母提早幹預效果更好
    一個自控力能力強的人,通常會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能夠管理好自己,時刻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得不說,自控力強的人確實更容易成功。大部分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很難控制住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們及時的去引導孩子,去教孩子如何能夠提高自控力。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由此可見,孩子有好奇心對他們的成長有著許多的好處,所以這也就表示家長應該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妨試用「狼性法則」,會讓許多家長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一些小狼在好奇心的引導之下,會不斷地去學習,不斷的成長,學會應對各種緊急事物。而孩子就如同這些小狼一般,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對這些事物產生了許多的興趣,產生了許多的疑問。他們在好奇心的引導之下,也會學習到很多東西。所以說,狼性法則確實有著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效果,而家長應該要如何去做呢?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因為好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影響,可以使孩子更好的去成長。由此可見,孩子有好奇心對他們的成長有著許多的好處,所以這也就表示家長應該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妨試用「狼性法則」,會讓許多家長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孩子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進入叛逆期了。在小編看來,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不要過分限制他們,要多接納多引導。當孩子開始逆反時,可以提供兩個選擇。放棄「或「專制」,多和他們商量,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時,引導其朝正確方向前進。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這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糾正這個現象。那麼我們一般造成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有以下幾點:1、家長對於寶寶說話的要求太過於嚴格,導致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非常害怕出錯,久而久之形成結巴。2、孩子在學說話的過程中,模仿了身邊有結巴習慣的人的說話方式。
  • 孩子小小年紀就愛「頂嘴」,聰明的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
    這種現象表明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屬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也是孩子自主意識逐漸完善,家長尤其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反抗期,對孩子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正確認識孩子的」頂嘴「孩子出現」頂嘴「是正常現象,家長要正確對待。
  • 用這9個方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智商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因此,在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的時候,父母需要懂得去幫助扶持,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給父母添「麻煩」。用心的父母能適時肯定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改邪歸正」。小學生的好奇心需要得到父母理解和啟發,才能向正確方向發展。如果任其發展、自生自滅,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父母的正確引導,能使孩子的好奇心向正向發展,不知不覺中就改掉了原來的一些缺點和錯誤。
  •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才是正確的
    現在社會如果誇讚誰是高情商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肯定,孩子如何培養高情商?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是對父母一個很大的考驗,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寶寶,我們家寶寶現在五個多月,我也是在摸索中,我大哥家的小侄兒今年九歲,我覺得他就是一個高情商的寶貝。
  • 二孩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這幾個辦法應該早點知道
    在當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親情冷漠的情況呢? 今天我們來剖析一下。一、生娃要謹慎,多子女家庭不要忽視老大的心理變化前幾天一對廣西的90後夫妻上了熱搜,因為他們在深山中生下9個孩子。只有父母的情緒穩定了,二孩生活適應了,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孩子們。
  • 當孩子哭鬧,父母應該怎麼做?做到這幾點很重要
    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到底是應該哄還是應該走?面對這一問題,很多家長都難以進行最終的抉擇,採取哄方式的家長,即使在之後後悔自己不該一時心軟,但是在看到孩子不哭之後,心裡還是感到安慰很多。因此,在決定是哄孩子還是直接無視孩子的哭鬧時,家長需要先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的過程當中,在可以平復自己情緒能夠進行理智處理的前提之下,家長可以允許孩子進行哭鬧。
  • 孩子破壞欲重?了解動作思維發展三階段,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物品
    後來嫂子也很苦惱的問我,最近孩子越長越大,可是也是越來越能破壞東西了,喜歡把東西推、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多家長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這些破壞性動作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孩子正是通過與周邊事物不斷互動中形成認知,當一個孩子不斷地搭積木、推倒又再重建,他們不斷對積木的大小、重量和空間概念加深理解。這是一個從二維到三維的感官探索。因此,只要在不影響環境和其他人的影響下,我們可以抓住孩子不同階段的遊戲特點,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不斷發展動作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