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焦慮
對紐澳、印尼的老師們、甚至有的泰國學校,新學期即將開始,或已經開始,相信很多老師內心的焦慮更多了。平常我們在教室內都知道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疫情到來,我們看不到實體的人、看不到學生臉部表情或身體語言,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幻想」或「假設」學生乖乖聽話呢,因為為了掌控秩序,我們甚至將全班都靜音了。
我覺得有必要跟老師們分享一些建議,讓新學年/期輕鬆一些。
新學年即將開始,請記住孩子們會對學期開始抱有既期待又怕被傷害的矛盾心情,這一樣會反映在我們老師的心中。
新手老師可以去看《Jessy老師國際漢語教學加油站》第一、二章,提醒大家如何迎接準備新學年的開始。
對新學生該有的破冰,對老學生可以做的熱身複習還是照舊。而面對網課,讓我們也不得不與時俱進、同步成長,學習新技能來應對疫情的變數。
A.保持原有的好方法
厲害的老師第一周就記住學生的名字了
挑戰自己記住每一個學生!不是光記住名字,甚至能說出一個特殊的連結,例如Leo的弟弟今年也要進學校了? 問他是不是照顧弟弟了? 帶弟弟上學了? 怎麼來的?
暑假裡Maxine從英國回來了,在家隔離的時候做了什麼?在英國時感受到隔離的無奈了嗎?.....
為了快速記住今年的新學生, 老師們該如何高效記下學生的資料呢?
比如準備紙卡:一面是學生的相片,另一面放關於這個學生的個人資料。資料可以從校方記錄去搜尋,可以是給學生的問卷調查內容摘要。例如:喜歡什麼網上遊戲或韓國明星....
另外將全班的學生名字一一抄寫到自己的記錄本子裡加深印象,隨時測試自己,直到可以背出每個學生的臉、名字和訊息為止。
這個目的是為了讓師生雙方更快進入狀況,試想,如果有個人在乎我們,才會記住我們的名字,不是嗎?
記住名字讓學生即使在熒幕前、自家裡,也能感受到這個老師是和自己有連結的。
聽聽學生有什麼wishlist,希望老師怎麼教他們,給什麼樣的功課.....
以上這些都是小事,但可以讓孩子/學生覺得我們是關心他們的。
來個破冰活動
*可以讓學生去建議別人隔離時看什麼書或電影;
*可以是在便利貼上寫下他們希望成為的一個角色( 從看過的書或喜歡的明星、偶像中找);
*如果不是實體教室,就用 Padlet / Google slides/ Google form讓學生在網上列出自己的答案。
不要錯過任何能用的免費的平臺哦!
做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
說說他們的興趣或心願,愛吃的東西,喜歡的書,...
專業形象
盡己所能去表現自己是一個溫暖,有權威,值得信賴的老師,你在乎他們的學習、心情與感覺,你是一個有信用的老師。
與家長溝通
跟每一位父母或家長寫一個電郵或打一通簡單的電話去分享你看到他們的孩子有哪些讓你欣賞的事情,開始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
老師自己要做一個記錄,給自己一個月內完成這個任務。
如果我們沒有疫情,沒有網課,原本會花多少時間去建立自己和學生的關係和上課模式?
不要因為是網課就隨便忽略了:如果小學老師從頭到尾一個人教大部分科目,他們朝夕和同樣學生相處,尚且要花兩周以上的時間去記住全班所有同學的名字和特點;那麼,換到專科老師在網課的狀況下恐怕需要更久的時間,我們可能就要花一個月的時間讓學生慢慢認識我們,了解我們的要求與對他們的期待,並建立該有的秩序與規矩。
對新手老師或剛剛換工的老師們,尤其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熟悉學校自己的Intranet 系統,可能是Seesaw、Google Classroom、可能是 Moodle 或 Firefly......清楚了,才可以輕鬆指派每周的學習任務、收集學生給我們的作業和反饋。
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假期熟悉所有可以收集學生意見的網上工具,如Padlet, Google form; 網上可以拿來練習的或提升學習動力的Apps,如Quizlet、Wordwall,Quizizz、Gimkit (我心中的四大金剛) ,課堂管理用的 Class Dojo 或 Class 123。
B. 聽聽專家怎麼說的?
這裡我推薦老師們去看由Douglas Fisher, Nancy Frey 和 John Hattie等專家寫的系列書籍,教我們如何精進自己的遠距離教學技巧。我非常喜歡他們的名言「Every student deserves a great teacher, not by chance, but by design."
非常推薦老師們至少挑一本來讀,沒有什麼比投資自己更值錢的了。什麼買名牌包、開名牌車,在買進來的那一剎那就已經開始折舊、降價、沒有那個價值了, 但讀一本書,尤其在疫情嚴重時,這一系列提升自己教學技巧的專業書籍給我們增添的光環和底氣就不只千百倍了!
希望大家平常就有類似收集一些小故事,可愛的video clip的習慣。 不用長, 最好和上課的主題有些關係, 在上課、下課前或要讓學生做獨立學習活動前給學生看。老師要記錄好他們看過了什麼,不要下周又拿出來,結果被學生告知說他們看過了, 這是很尷尬的。
一點小幽默常常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放鬆學習的疲累感。 學習不一定要隨時緊張地繃緊神經。我們希望學生能感覺到我們不是一個只要他們成績、成績、成績的老師,學習與個人關係間應該有一個平衡。
學生離開我們教室的時候,應該覺得自己學到了東西,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因為老師在乎他、尊重他,他能夠從我們的課堂帶走一個成就感。這樣的感覺也會對我們班級有一個歸屬感,不管是英文裡的 Inclusive 還是 belongingness,都是我們老師必須努力的目標。
遠距教學時,原本我們在教室會做的一切是仍然要保持的,該點名就點名,要用白板就用白板,不同的是我們要如何讓學生在原本一、兩分鐘內就有的互動,可以用更有創意的方式讓學生去重複或回應。
在Hattie, Fisher and Frey's《The Distance Learning Playbook》一書中建議我們:每個星期給3-5個家長打一通簡短的電話,去肯定他們孩子的努力與長處將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好處,沒有一個家長不珍惜一個認真願意在乎他們孩子的老師的。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個方法,只是走過這麼多學校,發現各校有不同的政策,這一點還是要先跟學校領導確認一下,以免誤觸地雷。
在第51頁他們還提到遠距教學時,記得:
1. 時裝整潔, 自己也要乾淨、專業地出現在熒幕前。
2.總是用愉悅的心情與形象、肢體語言來迎接家長和學生。
3.記住從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得到的訊息,將這些資料融進我們的備課中。
5.鼓勵學生說出他們的意見與想法,而不是老針對課文做閱讀理解的調查或檢查。
學期快開始, 我還有三周左右的時間, 我已經開始緊張了。寫這一篇也是為了安撫自己換學校、換國家的緊張情緒。希望能給老師們一個提醒。老師們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