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如何出貴子:教育從來辛苦,學習沒有捷徑

2020-09-19 我有二畝三分地
  • 有一段時間那篇《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很紅火,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那段時間我也問過一些老師,也問過一些家長。大傢伙兒給出的答案都差不多:&34;今年清華的招生狀況公示之後,相信社會上很多人的態度會發生一定的改變。



  • 我對寒門出貴子這件事情是抱有一定的期望的,我對於教育公平的達成同樣有著強烈的期望。也因此,我有一段時間就一直在看布迪厄的《再生產》這本書,想要了解破除文化資本再生產發生的一些方法。接下來我會說明這個方法是什麼,請不要抱有得到仙丹的期望,同時,請做好承受思想負擔的準備。

如何寒門出貴子?簡單。孩子努力學習,家長監督垂範。

  • 是不是覺得是廢話?但這也是最大的大實話。接下來我想要做的不是說明什麼學習的捷徑和方法,是給諸位講明白你為什麼應該有信心。
  • 寒門再難出貴子,究其原因,不外乎再生產。關於再生產理論,我在我寫的關於清華招生的文章中有所提及,因此不再贅述,感興趣的可以出門爬樓找來看看。於是很多家長就覺得:完了,放棄吧,沒啥希望了。
  • 簡單說明一下達成再生產的方式:無非就是有一定優勢的家庭通過投入資源多,然後獲得產出也就多。寒門可以投入的資源相對要少很多,因此產出也就少。就像是同樣種二畝三分地,別人家種子、化肥、地膜、除草劑、滴灌管等等都是好的,而且投入的足足的,你自己家的地種子不夠,化肥捨不得放,地膜嫌麻煩,除草劑噴不起,滴灌管覺得是白費,同樣的年頭,同樣的地塊,你們家地的產量肯定是比不過別人家的。
  • 那為啥我還認為寒門絕對可以出貴子呢?因為你們兩家同樣都是二畝三分地!誰家會上不足化肥種不起種子嗎?還是說沒了滴灌管就沒法澆地只能靠天吃飯啊。對這塊地的投入是有一定的邊際效應的,過了一定的投入量之後,繼續投入對土地產出的影響是很小的,會呈現出內捲化的趨勢。



  • 因為我本身出身農村,本身就真的有地,也因此對於想要放棄掙扎的家長們真的有些怒其不爭。也因此,以下的表述將會比較情緒化。

不要和我扯什麼智商啊基因什麼的。

  • 基因這東西如果你和別人的差距有那麼大,是你不是人類還是他不是人類啊?生物演化這麼久,能存在下來留在人體內的基因九成九以上的以上都不會存在太大差異。然後就那麼寸,這麼一點點點點的差異還點在智商這個屬性上了?
  • 再說智商。我不想說這東西是個玄學概念,畢竟是真的有人搞出了一套標準化的程序來測定這東西。但是同樣的標準化程序,同樣是一個地區的黑人測試,因為監考員是黑人還是白人的這一點點變化,被測試者的智商平均水平就能夠有十幾分的差距,這是天才和白痴的距離。再有一點我想問的是,天才很多嗎?一個三千人的學校裡面有一兩個天才我是相信的。就只是一個四五十人甚至二三十人的班級,你們孩子的運氣就那麼好,就遇到一個天才?這概率和你孩子本身就是天才的概率差不太多吧。

為啥孩子成績差?因為他就沒學到位!

  • 天才我見過,那種學習時間大概是我們的五六分之一,但是分數輕鬆碾壓我們的傢伙,我真的見過一個。但是,就是這個天才,在最後高考的時刻,被努力的平凡人甩在了身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的成績應該連全校前五都沒進。那些開始平凡最終不凡的孩子為什麼可以達成那個結果?因為人家努力了,把該掌握的知識全部都掌握了。
  • 我們以高考的題型結構建立一個理想化模型。高考當中九成的題,有足夠紮實的基礎知識都能夠解決。九成是多少分?以我所在的西部地區為例,總分750分,九成就已經是675分了。這675分就不要讓智商背鍋了。事實上,剩下的那75分當中,智商背鍋的分數應該也不會是全部。

我是很相信一個道理的:多數的技巧都是熟能生巧。

  • 那麼問題在於,一個空洞的&34;對於孩子而言是沒有意義的。所謂&34;,就是模仿,&34;就是練習。想要學習好,那麼借用啟功先生對練字的一個說法:要做到精準的模仿,在這個前提下大量的練習。老師們很知道題海戰術的威力,不然幹嘛搞那麼多作業給孩子做。現在多數孩子面臨的問題不是題量不夠,而是精準程度差得遠。初中數學的例子最好說明:有多少孩子寫不出來完整的證明步驟?又有多少孩子覺得應用題無從下手?哪怕證明題只是基礎的證明題,應用題也只是常規的練習。

請給孩子足夠的模仿的量,同時輔助以適量的練習來鞏固和矯正模仿的準確程度。達到一定的精準程度之後,再增加訓練的量,讓孩子們可以刷題刷個痛快。

  • 覺得刷題很殘忍?如果你所有的題都會做,只是訓練你的反應能力的話,你覺得刷題會很痛苦嗎?我當年最痛苦的是我根本就不會做題。如果題我都會做,那麼刷題就沒有那麼痛苦,因為不會有那麼強的挫敗感——每一筆下去都感覺老師會畫一個叉,做題真的會做出悲壯的情景出來。

以上說的是學習,但是沒有談努力。

  • 請讓孩子適應一定的壓力環境。不要讓他太舒服了。我明白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寶貝,但是也請讓他們養做事成持之以恆的性格特徵。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最後大家拼的根本就是一個熟練度的問題。持續的刷題是很費毅力的,誰熬到最後,誰就能笑到最後。努力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詞,這是一種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養成的習慣。

再說一下家長監督垂範。



  • 所謂監督,實際上是為了形成一種他律的環境。現在某乎上每天都有一堆人在問怎麼樣才能自律這種問題。實際上,自律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其養成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他律的一種內化。克制自己的衝動,這種事情本身就是與本能相牴牾的,人並非是天生自律,而是天生的自由散漫。孩子在身體素質能夠和家長進行正面對抗之前,對於家長其實都具有一定的恐懼敬畏,這是一種天然的本能。這種敬畏就會促使他服從他律的安排——你監督他學習,他按道理來講就是會怕,因為你是具有懲戒他的力量和能力的。
  • 如果他違反了你的要求,結果沒有任何後顧之憂,而且不止一次。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誰也管不了了,更不用指望老師。以前的老師是敢收拾小傢伙兒們的,現在的老師們很多時候根本不敢懲戒孩子。如果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恐怕你是需要好好地想一下你該怎麼做了。
  • 師範大學裡面基本上都有類似&34;這樣的校訓。理由很簡單: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他會學些什麼?會學你走路的姿勢,會學你說話的語氣聲調,會學你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學你的下意識的小動作……現在的問題在於,很多的家長,認為教孩子的老師的事情,家長只要疼愛孩子就夠了。在家裡可勁慣著,因為到學校裡就該&34;了。孩子學習不好,學習不努力,老師負全責。我不想過多評價傾向於這種態度的家長,我只是想說:我理解你的選擇,但是這種選擇,除非你還是是天才或者以後運氣超凡,否則就不要指望什麼&34;這樣情形的出現了。
  • 囉嗦了一大堆,最後還得謹慎的說一句: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觀點僅供參考。如果喜歡,請留下你看過此文的印記。如果不喜歡,也很歡迎留言討論相關問題。

相關焦點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最近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上了熱搜,而寒門難出貴子又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些條件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誠然寒門難出貴子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調查。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更何況向高手學習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和學費的,對寒門學子來說比較辛苦,也是一個跳不過的尷尬的坎;但對豪門來說,他們本身就熱愛學習,有這個基因,又有錢有優勢,要付出這些代價還不是輕而易舉。馬克思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是目前很多網民爭論較大的一個話題。在有些人看來,當下隨著教育改革和中高考改革的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誕生貴子的概率越來越低,即便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學畢業以後在社會裡也未必能一路順風。
  • 貴子大多出寒門
    好的生活環境,優質的學習資源,文化層次高的父母家人,是家境貧寒的學生所不具備的。但是,寒門學生與生俱來的坦誠、好學、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是生活環境好的學生無法比的。不要說自古以來寒門多貴子,就是現今有多少優秀學生是出自豪門的。古今中外豪門能有幾家幾代,創造社會財富的還不是廣大的寒門子弟。
  •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狀元告訴你,現實並非如此!
    就在大家紛紛認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時,有媒體報導了一位高分的寒門貴子,在低矮逼仄的家中,說她想當一名法官。肖澳彬,2018年巨鹿縣高考文科第一名,634分。她的家在河北巨鹿夏舊城村。進入低矮的小院,院裡擺滿了各種農具,客廳裡沒有家電,只有兩個破舊的沙發和一張桌子。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光明日報》曾在《「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一文中指出,中國有句俗話,「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今天,我們自然不會為苦難粉飾、亦無須為逆境歌唱。「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在這個容易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竭盡心力,為孩子爭取最優質的教育。價格不菲的課外班、擠破頭的優質民校、天價的學區房,不時成為爭議的熱點。
  • 山東寒門貴子的成才之路:每天都會寫光一支原子筆芯!
    山東寒門貴子的成才之路:每天都會寫光一原子筆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之後,對於擁有「寒門貴子」這個稱號的人可以說越來越少了,畢竟寒門學子所享受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條件都與城市中孩子有著天差地別,但越是有這種差距,作為寒門的孩子則更應該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來自山東的寒門貴子。
  • 寒門不易出貴子
    我自己的條件不好,從小我就是在家長的寒門出貴子的教育理念中努力的學習,功夫也是不負有心人,勉強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當年我們班只有兩三個上了本科),我躊躇滿志的奔向了我的希望,可是很快被現實打擊的潰不成軍。
  •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看看老梁的回答。網友:原因太真實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許多普通家庭的子女被稱為「寒門貴子」。也有統計表明,往往世界名流成功企業家均不是這些寒門貴子。在從前所謂寒門出貴子而當今時代寒門貴子卻很難成功。老梁曾用一期節目專門為這個問題做出了分析。
  • 這對考上哈工大的姐弟,讓我明白了:什麼樣的寒門,才能出貴子?
    如果不是姐弟倆父母精神上的「富足」,他們在學校就不會「根本不用老師管,學習特別專注,特別用功」。所以這幾年,「寒門難出貴子」、「階級難以逾越」、「起跑線決定孩子一生」的觀點一次又一次讓人認同,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在原生家庭,也不是在孩子,而是在父母身上。
  • 寒門也好,豪門也罷,好的人生從來都是代代積累
    最近常聽到一句話:寒門難出貴子。「你在路上走,人家坐高鐵。」的確如此嗎?雖然大家都喜歡寒門逆襲的勵志雞湯文,個人認為很多寒門學子的經歷和言論確實是中肯且勵志的。但殘酷的事實是大多數寒門弟子終守寒門,富貴子弟仍享富貴。「農村孩子不存在素質教育,到不了那個層次。」俞敏洪如是說。
  • 感謝你讓我們還相信,寒門還能出貴子
    熊軒昂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活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答案是否定的,告訴你寒門教育的三個真相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幾天前,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分別以687和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當社會各界帶著懷疑和羨慕的眼光走進這個家庭後,不得不承認了寒門教育的三個扎心真相。在那麼艱苦的學習環境中,仍然考出這麼好的成績。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採訪中,他說到: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教育的問題一直受普羅大眾的關注,學區房能夠炒出天價,也都是因為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基礎教育極其重視。教育一直都是中國家長的心頭大事。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
  • 寒門再難出貴子,出身決定未來?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
    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寒門出貴子。古時候寒門學子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然而現在的社會卻不是足夠努力讀書,就能成為「貴子」。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敗更看重個人能力,人脈,資源,錢財,影響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