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清華學子被矽谷收割:國內高端人才流失,因為待遇還是現實?

2020-08-28 文人墨鶴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

美國共有50個州,僅僅加州的矽谷便有我國清華高材生兩萬人,那麼可想而知我國的人才流失情況有多麼嚴重。

一、對於祖國來說,人才流失是必然感到惋惜和遺憾的

1.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在祖國的愛和呵護下

清華的畢業生一般來說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在接受著中國的教育。且不談九年義務教育和每年給予優秀學生的補助和獎勵,每年國家在給予普通大學生的教育方面的經費就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根據官方公布的《教育經費執行情況公告》數據,2017年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是20298元,比上年的18747.65元增長8.27%。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是8506元。

當然全國教育投入更是讓人驚嘆:

雖然義務教育是到初中,但每個普通公辦學校裡的學生,從高中到大學所繳納的學費是遠遠不夠維持一所學校正常運轉的。我們現在所享受的師資,乾淨的校舍,先進的教學設施全部都來自於國家的扶持。

所以說,大多數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不只是父母在呵護,還有祖國的悉心培育。

2.付出不一定要求回報,尊重每個人的人生選擇

一些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們最終卻會選擇到國外繼續深造,畢業後甚至會選擇留在國外企業工作甚至定居到國外。這種現象就好像母親精心呵護的孩子終於長大成材了,有能力奔向遠方,追逐夢想,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是異國他鄉。

可有些孩子卻忘記回頭看一看那個盡心盡力培養他長大的老母親,忘記了其實現在他的老母親也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

母親儘管有惋惜有遺憾,但卻不曾埋怨,因為母親始終保護著他們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利,並且會為他們永遠敞開回家的大門。

二、面對故土和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人生的抉擇尤為艱難

1.先輩們對故土的熱愛,成就了我們現在生活的美好

一邊是培育自己二十餘年的祖國,故土的呼喚承載著家的想念,那裡還等著他們去建設;一邊是世界前沿之一的科技國土,在這裡能夠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有豐厚的待遇,更大的發展空間。故土和前程該如何抉擇呢?

1950年,祖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之際。

當時正在美國的錢學森決定帶著家人回國,準備投入到祖國建設中來,但是回國的歷程阻礙重重,這樣的物理人才每個地方都需要。面對金錢和名利的誘惑,錢學森不為所動,面對那些不正當的手段,錢學森也剛正不阿。就這樣,歷時五年,他終於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他曾面對鏡頭堅定地說:"我將竭盡全力和中國人民一道,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此時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地位相較以前也有大幅提高。我們的生活在先輩的努力和無私奉獻下在以想像不到的速度變美好。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前進的步伐永遠不能停止,我們不再落後,但仍需取得長足的發展,這一切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

2.後浪們的人生如何選擇,都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當然也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兩萬清華畢業生最終選擇了美國矽谷,一部分原因是美國給予他們的待遇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並且給了他們一些「無法拒絕」的承諾;

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對科研的熱愛超越了世俗的情理,誠然在矽谷有著先進的高科技技術,世界各地的人才雲集。

在那個地方不僅可以為自己的科研事業構建一個良好的平臺,還能享受最優厚的待遇。這種近乎完美的條件讓那些留學生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倒也可以理解。遵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活從道德層面上來講也沒有什麼錯。

所以,祖國不會幹預他們的選擇,並且永遠為他們的歸來敞開懷抱。在危難之際,這些在海外的人們依舊能夠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正如疫情期間。

三、「人才流失」是一個損失,值得深思

1.人才為何會流失,為什麼他們寧願選擇異國他鄉?

古有百家爭鳴,通過各家思想的碰撞呈現了一片繁榮的文化盛景,不僅理論方面如此,科研領域同樣如此。

​矽谷的優勢在於人才濟濟,美國不僅收納中國高材生,同樣也廣納其他國家的有才之士,廣納天下賢士是他們一貫的風格。不同國家的學者受不同文化的影響,所產生的思維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在矽谷可以發現各種各樣新思維新方式,這種「新」往往就能引發你靈感的湧出。

與各國頂尖學者能夠進行交流,不僅能夠讓自己受益匪淺,也能成為一種精神享受。

人往高處走,大多數人都喜歡更繁榮的地方,選擇發達國家就業從其個人角度來講無可厚非。並且在發達國家還能享受最高的人才待遇,面對這樣的誘惑,難免會選擇更好的生活,既能發展自己,又能過上優渥的日子。所以,結合待遇和現實,很多人都想著出國發展。

2.面對嚴重的「人才流失」怎樣才能變成「人才留住」呢?

其實,高素質人才需要的不僅是優厚的薪酬和生活待遇,還有就是活躍度高,能夠進行思想碰撞的科研氛圍。這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是精神上的滿足,一個是生活上的保障。如果這兩者都能夠到達一定的標準,想必誰會不想在自己的家鄉故土上發光發熱呢。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科研環境與國際上相比確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近幾年我國的科研成果卻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直到今天,無論是中國高鐵,還是5G網絡領先於全世界的研發成果,還有拿下諾貝爾獎的屠呦呦。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中國的科研力量不曾落後。

我們需要人才來研發出更多的科學技術,但並不是缺少了一些人就停滯不前了。可是,在人才競爭這場浪潮中我們始終不能退讓。

吸引力是雙向的,我們需要優秀的人才為祖國添磚加瓦。祖國也在建設得更加美好,科技軟實力的提升和經濟的穩步發展都無不在向所有人宣告,此時的我們已今非昔比,在這個科技的舞臺上,誰都有大放異彩的時刻。

實力是最好的競爭手段,在這同時也需要人們卸下曾經的刻板印象,重新端詳一下這條東方的巨龍。

如果留學成為教育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徑,那將會成為教育的悲哀;如果國外科研機構成為留學生們做科研最好的歸宿,那也是我們科研事業的一種失敗。

這種現象已經發生,在惋惜和遺憾之餘,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國內的吸引力到底差在哪裡?還有那些從中國走出去的孩子為何不能重新回到祖國的這一片土地?

曾經排除萬難也要回到祖國的先輩精神去哪了?

為何國內生活條件得比以前更好了,人才反而走了?

我們在變得更強盛,但科研事業的發展道路依舊任重道遠,人才依舊是祖國需要的。或許這種「求賢若渴」的態度也值得我們一學。

相關焦點

  • 美國僅矽谷一地就有2萬清華學子!人才流失問題何時才能解決?
    為何美國矽谷從1978年到2015年,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就能吸引超過2萬名的清華北大的同學在那裡繼續工作和生活,我國的人才都流失到了國外,這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呢?有一個突出的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這一部分特別優秀的人,尤其是在國外學業有成時,看到國外的薪資待遇和科研環境比國內更好時,可能大部分同學就會留在國外工作。那麼從這些人才流失的現狀中又暴露出一些什麼問題呢?
  • 清華每年超16%畢業生被美國矽谷收割,醒醒吧青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近日在訪談中講:「美國一直在全球77億人中收割人才,僅1978年-2015年期間,美國加州矽谷便吸納了將近2萬清華大學畢業生。」金燦榮教授這是什麼概念?僅一個矽谷,每年「吸」走清華超16%優秀人才。這僅僅只是一個矽谷,若算上其他外國機構呢?清華每年多少人才外流?
  • 2萬多清華學生在矽谷不願回國,看看中科大尹志堯,會不會臉紅?
    根據調查,2萬多的清華學子留在美國矽谷,不願回到祖國。看著這些人的行為,再反觀中科大的尹志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臉紅的無地自容。細細想來,清華作為我國頂尖的學府之一,每年培養出如此的多的人才當中,有多少是流向了外國資本主義呢?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動力之一,而如此多的人才流失,對於中國的發展又意味著什麼呢?工科實力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學府的清華,每年面對如此龐大的流動數據,又是如何的心境呢?
  • 國家每年撥付清華北大上百億,培養的人才呢?金燦榮:矽谷有2萬
    國家每年撥付清華北大上百億,培養的人才呢?金燦榮:矽谷有2萬近來,美國拖著個病身子還充大尾巴鷹,不光制裁華為等實體經濟,制裁360等網絡公司,還把我國13所高校列入實體名單。在被列入實體名單的13所高校中,大家都看到了,沒有清華,也沒有北大。眾所周知,提起我國的高校,最頂尖的自然就是清華北大,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大量的人才底蘊,讓其一直佔據著中國頂尖高校的前列。這兩所高校,就教學質量來說,在我國也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本身就自帶光環。
  • 今年高考放榜後,又有多少高考狀元四年後被美國收割?答案很殘酷
    而且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這些高考狀元,他們頂著國內高考狀元的頭銜順利進入了我國最頂尖的高級學府,四年之後他們留在中國,為推動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還是被美國收割去服務美國了,這個尚不得知,而這個問題,現在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 如何留住清華北大的狀元們?
    從在美工作的清北畢業生數量,從美國的制裁清單,從大國工程負責人的畢業院校,清華北大實在是沒有性價比的投資,貌似錢打水漂了,收割的狀元們難道都泯然眾人矣?事實果真如此麼?看看我的高中同學,一個清華,一個北大,清華的留在國內成為某研究院院長,北大的博士畢業去了美國,並移民定居美國,50%的比例啊。
  • 清華教授年薪百萬?所以人才流失、精英出走是為何
    看來大家看待清華大學確實都自帶光環,直到清華曾經最年輕的女教授顏寧有次不小心透露我們才知道清華的真實工資。清華教授年薪僅10萬前段時間的國內工資水平調查報告新鮮出爐,在中國月薪超過6000就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這樣看來年薪1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與清華教授聯繫在一起,讓不少人感到不值。
  • 美國:不好意思,我們矽谷就有兩萬清華學子哦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10年人才流失將近30萬。每個省市狀元才有機會成為的清華學子,美國矽谷就至少有兩萬。這還沒算上其他如北大一些高校的數據。這是因為國家及地方財政的支持,為培養出一個人才,國家有形無形中耗資不菲。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尖高校,歷年經費預算都穩居第一。就算是2020年清華大學的財政撥款比去年減少了8.12億,北京大學也比去年直接減少了10.69億,加起來教育經費被砍掉了19億。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淺談高端科技人才待遇問題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淺談高端科技人才待遇問題 近來,媒體關於人才外流的議論比較多,比如有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僅清華北大畢業生在美國矽谷就業的就多達2萬人。對此,有國人痛心疾首地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成了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了!有人建議削減這兩所大學的經費,轉撥給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其它院校。還有人批評這兩所大學教育導向有問題,導致學生自私自利,建議以後要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云云。出現這許多言論也難怪,因為在國人的心目中,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是國內的最高學府,是許多中學生與家長夢寐以求的神聖殿堂。
  • 清華北大年年流失人才,為何學問越高,越不愛回國?
    而持贊成意見的人則表示,清華北大培養的眾多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都會選擇去美國進行深造,且留學生進入美國項目後,部分學生會選擇永遠留在美國工作生活。高端人才流失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為別的國家服務,其中五萬多人在國外從事重要行業;北京大學也有2萬多人選擇了留在美國工作和生活。
  • 清北的天才學子去了哪裡?人大教授:美國矽谷和金融
    網友質疑清華和北大中國的華為公司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特別在電信通訊領域,華為的5G技術全球第一,作為一家1987年才成立的企業,華為能迅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500強企業,靠著就是不斷投入科研經費,特別是對高端科技人才,由於華為目前已經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核心晶片技術構成了挑戰
  • 為什麼北大清華人才流失的那麼大?
    清華北大是我國的兩所頂尖學府,在近代為中民族站起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們在我們心目的地位建立起來了,王冠寶座就屬他們倆了。新中國建立後,清華北大的生源幾乎是各地的尖子,可以說是收割了全國各地的天才。國家也是傾盡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就希望他們能為我們的祖國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 中國人才流失多嚴重?矽谷2萬清華學生不願回國,為外國培養人才
    而且出國首選地是美國,佔比為10.2%。中國人才流失多嚴重?矽谷2萬清華學生不願回國,為外國培養人才根據美國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僅美國矽谷目前就有多達2萬多清華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分布在谷歌、蘋果等各大高科技公司,由於他們能力出眾,很多人都已對擔任公司經理、技術骨幹或總裁等要職。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應該如何應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收割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矽谷有超過2萬多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美國收割人才主要採用兩種手段:一是豐厚的待遇。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應該如何應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收割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矽谷有超過2萬多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美國收割人才主要採用兩種手段:一是豐厚的待遇。美國一直採取高薪的方式,收割全世界的頂尖人才。
  • 僅矽谷就有兩萬多清華學子,為何美國能從我國得到這麼多優秀學子
    美國是眾所周知的科技強國,自然也是世界優秀學子的聚集之地,而且因為美國的實力科技都位於世界首位,自然就吸引了大量的國外的優秀人才到美國進修,例如我國的清北等等名校,基本上每一年都會有一些畢業生選擇赴美留學,繼續深造,那麼有些人在美國的學習結束之後,會有選擇回到國家發展,建設祖國,也會有選擇留在美國工作生活的。
  • 裁減清華北大財政撥款引起熱議,任正非:讓中國的雞回中國下蛋!
    說到高考狀元的去向,大家第一想法一定是清華北大,但是,最近清華北大成了網絡熱議的對象,不是因為高考狀元,而是因為清華北大財政撥款被裁減了,網絡上很多爭論與熱議。當然除此之外,還有3個原因。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清華北大的「人才流失」問題,越來越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二是清華北大對外招收研究生問題,只面試不筆試;三是清華北大並不位列被西方大國列為的清單中。
  • 【清華和北大為美國輸送多少人才讓國人痛心】
    至今有2萬清北生,25萬華人,在矽谷工作,不願回國。據2018年數據統計顯示:清北大學2018屆一共有7243人畢業生,而出國留學的共計1146人,達到了總數的16.5%。在這些赴美留學中,有超過80%的清北畢業生,選擇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國內的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