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癌症的診斷、治療到康復或臨終關懷,覓友們都會經歷巨大的心理變化,並表現出一些消極情緒,如悲觀、抑鬱、恐慌、抵抗等。這些心理變化與癌症造成的生理影響有關,但大多數因素是間接的,可以通過護理得到改善。
健康的精神狀態可以使身體保持良好狀態並改善免疫功能。因此,癌症病人的家屬應掌握病人常見心理變化的特點並提供相應的護理,這有助於癌症的治療。
接下來,來看看互助君整理的關於癌症病人的心理變化和應對的策略吧。
圖片來源:圖蟲網
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後,出現的心理反應主要包括六個階段,即體驗期、懷疑期、恐懼期、幻想期、絕望期和安靜期。
體驗期:震驚
大多數癌症病人在第一次了解診斷結果時都會感到震驚,會突然感到茫然甚至暈厥。這種暈厥在醫學上稱為「應激性休克」,會出現類似於低血糖的症狀,並且大腦感到空白。
這個階段相對較短,從幾分鐘到幾天不等,但是大多數患者通常會持續經歷數小時的震驚。
此時,病人的思維是混亂的,可能包括對事實的不滿、對未來期望的崩潰以及對過去經歷的遺憾等。
這時候家屬需要與病人建立信任並成為其依靠,要對病人表達情感上的慰藉和關心,確保長期的陪伴,並保持適當的身體接觸。例如,輕輕握住病人的手或擁抱等,使病人有一種安全感,並使他們意識到自己面對不幸時並不孤單。
另外,家屬應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恐慌或緊張情緒,並幫助病人冷靜下來。
圖片來源:圖蟲網
懷疑期:拒絕
接著患者的心理狀態會轉變到懷疑期,他們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聽錯了,或許並不是惡性腫瘤,是個良性腫瘤呢?
這種情況下,有些病人還會要求多去幾家醫院進行檢查,甚至假裝是家屬來諮詢醫生和護士,以期獲得不同的信息或結果。
這種拒絕不能簡單地評估為負面的心理狀態,因為這種拒絕接受事實的心態是人們面對創傷或休克時的正常應激和保護性反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恐懼和痛苦,進入接受和適應變化的過渡期。
這時家屬不應該急於讓病人接受現實,因為這樣可能讓病人遭受更大的打擊。應根據病人的個性和接受能力,逐漸使他們理解並接受事實。
通常,家屬首先可以告訴病人該疾病並不是無法治癒,並且癌症的治癒率逐年提高,你已經做好了治療的準備,包括生活調整和醫療保險等。還可以讓患者儘可能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病人協商以便他們最終接受治療計劃。
圖片來源:圖蟲網
在勸導過程中,要讓病人始終感到自己是主人,保持病人的自尊心,滿足心理和治療需求,並提供精神力量來支持病人。
恐懼期:行為和生理反應
當病人無法改變診斷並且強烈否認時,這時的心理狀態就進入了恐懼期。這時候病人會產生恐懼,包括對疾病的恐懼、對疼痛的恐懼、對社會關係變化的恐懼(遠離親戚或朋友)以及對死亡的恐懼。
病人可能會表現出驚恐、哭泣、警惕、衝動和憤怒等行為,並產生一系列生理功能變化。例如震顫、尿頻、尿急、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皮膚蒼白和出汗等。
這時候家屬該怎麼辦呢?首先,要讓病人表達出自己產生恐懼的過程或原因,並了解他們擔心或恐懼的事情;另外,家屬應盡力了解此類癌症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並糾正病人誇大或錯誤的概念。
還可以通過病人和家屬的社區當中,比如覓健APP中的患者社區,找到相同類型的病人或家屬,向他們請教了解這些恐懼的原因,還可以邀請他們分享經驗,以增強病人的安全感和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
幻想期:期待奇蹟
在病人經歷了恐懼期的痛苦之後,他們會逐漸接受現實,但是他們也有可能出現幻想,這就是幻想期。
圖片來源:圖蟲網
例如,他們可能希望自己創造奇蹟,希望一種新藥可以治癒他們的疾病,或者希望專家們能夠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幻想並不是不利條件。這可能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使得病人希望生存而不是放棄治療。
此階段,家屬可以順應病人的情緒,支持其與疾病鬥爭,增強自信心,提高應對能力並消除恐慌。同時,應注意的是,順應病人情緒的目的是使抗癌治療和護理順利進行,以便讓病人了解到:發生奇蹟的可能,是在接受規範治療的前提下。
絕望期:抗拒
如果各種治療方法均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則當病情進一步惡化或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和難以忍受的疼痛時,病人將感到絕望並表現出強大的抵抗力。
此時,病人將對治療失去信心,不會聽取醫護人員、家人或朋友的勸說。具體表現為煩躁、挑釁、不遵從醫生的建議。
圖片來源:圖蟲網
病人此時需要發洩情緒,當他們生氣時,家屬不要急於控制,而應留出一定的空間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釋放或滿足。家屬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他們停下來,承認他們的痛苦並給予安慰。
安靜期:冷漠
此時期病人已經接受了現實,承認了自己是病人的角色,情緒穩定、行為聽話、配合治療並且不懼怕死亡,但這只是一個積極方面。
另一方面,患者處於被動應付狀態,表現出冷漠,不再考慮對家庭和社會的義務,而是專注於症狀,常常感到無助和麻木。
可以看出,積極的一面使患者可以接受治療,但是此時家屬應與病人保持緊密的聯繫,以了解並滿足病人的一些內部需求。
家屬還應注意區分冷漠和抑鬱症狀,避免出現抑鬱症,導致某些極端行為。可多了解一些相關資訊,為病人提供充滿希望的信息,並與他們一起共同決策和承受。
圖片來源:圖蟲網
大多數癌症病人都會經歷這些心理變化,但是具有不同心理特徵的人在心理變化的階段也有差異,並且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出現的順序或反應程度也有所不同。
醫務人員的主要職責在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而家屬在病人的心理疏導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可以幫助病人減輕痛苦並順利接受治療。所以,家屬們要行動起來,和病人一起共同抗癌,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封面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責任編輯:乳腺癌互助君
參考資料:
1、癌症病人心理變化應對關鍵,中國抗癌協會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