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未造成嚴重損害也可主張懲罰性賠償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三審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對比今年四月審議的二審稿,三審稿擴大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範圍,即便未造成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後果,也可主張懲罰性賠償。

二審稿規定:生產假藥、劣藥或者明知是假藥、劣藥仍然銷售,造成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者或者近親屬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要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對於上述規定,有的常委委員、專家和社會公眾提出,應合理規定懲罰性賠償的條件和數額。

據此,三審稿擴大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範圍,不限於「造成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後果,並明確懲罰性賠償的數額為「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新京報記者 王姝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懲罰性賠償簡介
    若消費者欲向生產者主張懲罰性賠償,須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七條的規定。2. 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所受損害須達到嚴重程度,即「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食品安全糾紛解釋(一)》第十條: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未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解讀】1. 消費者可以向食品生產者或食品經營者要求賠償,但只能擇一行使,不得同時主張。2.
  • 消費領域懲罰性賠償如何認定?看法院的審理思路與裁判要點
    合同請求權和懲罰性賠償請求權是兩個獨立的請求權,在同一案件中消費者基於自願原則可同時主張也可擇一主張。實踐中,消費者往往要求經營者返還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價款並主張懲罰性賠償,對合同效力問題卻未涉及。消費合同如果不撤銷或不解除,消費者返還價款的訴請則無法實現。
  • ...法實施條例》、新修訂《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
    對具有故意實施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性質惡劣、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後果情形之一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給予單位處罰外,要對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其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
  • 律道|從消費類糾紛談起: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如何界定?
    實踐中,消費者在主張懲罰性賠償時多存在未造成實際人身或財產損害後果的情況,經營者往往以此抗辯不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因此,是否造成消費者實際損害後果並非經營者三倍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  在旅遊領域,依據《旅遊法》第70條規定,有關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如下:一是旅行社具備履行條件;二是經旅遊者要求履行合同後仍拒絕的;三是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滯留等嚴重後果。旅遊者在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主張旅遊費用一倍至三倍的賠償金。
  • 什麼是懲罰性損害賠償,買房存在欺詐,該如何要求賠償?
    大家都知道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非違約方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損害賠償,但是可以提起哪些賠償呢?除了請求違約方彌補損害外,是否可以主張另外的賠償責任呢?本文以商品房買賣為例簡析懲罰性損害賠償。而懲罰性損害賠償是指在彌補實際損害之外,根據法律規定,另行主張的賠償責任。相比較補償性損害賠償而言,懲罰性損害賠償限於我國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情形,且均要求特別的構成要件。懲罰性賠償具有補償受害人損失,懲罰、遏制不法行為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功能。
  • 不合格食品未造成損害,生產者要賠償嗎?最高法明確
    《解釋》明確,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未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介紹,《解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一是明確責任承擔主體,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藥品管理法》不可忽視的系列制度創新(二)
    第一百零九條,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未履行職責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上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未履行藥品安全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被約談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採取措施,對藥品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整改。約談情況和整改情況應當納入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工作評議、考核記錄。
  • 浙江擬取消GMP/GSP認證 新《藥品管理法》落地
    近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藥品管理法》自1984年頒布以來,2001年2月修訂,除在2013年12月和2015年4月因「放管服」改革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改以外,此次是18年以來進行的首次全面修訂。
  • 「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
    典型案例既為經營者依法劃定了應該承擔的責任,提高其違法成本,惡意及嚴重不負責任的經營者將背負懲罰性賠償;也是為消費者「撐腰」,鼓勵選擇合理方式依法主張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人身損害為前提  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有權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在有些類似案例中,生產者或經營者為了逃避責任,往往以未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為由進行抗辯。對此,最新司法解釋明確,這種「逃避」人民法院堅決不支持。
  • 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對假藥、劣藥做出重新界定,刪除按假藥論處情形
    8月26日上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假藥、劣藥、藥價高、藥品短缺等突出問題,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體現了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精神,進一步健全了覆蓋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全過程的法律制度。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對假藥劣藥作出了哪些更改?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
    原標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王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草案規定,故意侵害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明確食品安全案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消費者人身...
    不安全食品經營者提出的賠償承諾,比如「假一賠百」,遠超過《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十倍懲罰性賠償標準,此次《解釋》要求法院支持消費者主張按經營者所承諾的賠償標準索賠。  針對食品安全案件司法解釋  亮點1  電商平臺誤導消費者相信銷售的食品系自營,消費者可主張平臺承擔賠償責任  亮點2  食品已過保質期仍銷售等情形,消費者可要求價款十倍賠償  亮點3  不以人身損害為懲罰性賠償要件,消費者買到不合格食品即便未受到人身損害也有權索賠
  • 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問題研究
    由於財政資金的分散性導致懲罰性賠償金上繳國庫後可能無法完全實現其補償功能。第二種模式是替代補償,即將懲罰性賠償金以其他實物替代用於補償受害消費者。該種模式雖然能最大程度補償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消費者,卻無法對未主張賠償的消費者予以救濟。第三種模式是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建立專門懲罰性賠償金帳戶,賠償金用於支付訴訟費用、賠付消費者或其他公益維權開支。
  • 《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
    2019年3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愛滋病防治條例》等的修訂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藥品管理法》和《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對藥品註冊的重要修訂
    而新《藥品管理法》顯著提高了未按照要求開展非臨床研究的處罰力度: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機構等未遵守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範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機構等五年內不得開展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
  • 醫藥輿情: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引關注 雲南白藥牙膏遭質疑
    【醫藥行業輿情熱點解讀】 近日,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強化全過程監管、明晰藥品監管職責、全面加大處罰力度、實施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成為草案修訂的四大亮點,藥品管理法修正進一步體現了法治的進步。
  • 精神損害賠償可與違約責任同時主張?
    精神損害賠償可與違約責任同時主張?現行法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造成對方嚴重精神損害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如果要請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只能主張侵權責任。但民法典改變了這個規定,違約行為損害他人人格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害人請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因此,如果你去影樓拍攝的私人藝術照片,被攝影人故意發布到網上,造成你的精神被嚴重損害,你可以向影樓主張違約責任,同時要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 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條第一款:藥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藥品等。
  • 坐牢不算完,要十倍懲罰性賠償!製售假藥的全都跑不了……
    201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中 對藥品研製、生產、流通環節予以嚴格管理 在大幅提升處罰額度的同時 還明確「處罰到人」 對嚴重違法的責任人甚至終審禁業
  • 《民法典》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主觀要件的認定
    民法典第1185條規定,「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由此可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包括,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和情節嚴重的客觀後果。對於客觀後果而言,可以從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和侵權行為本身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構成「情節嚴重」,未來法律適用中的難點將集中在「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這一主觀要件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