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王」之:中國茶葉VS.瀾滄古茶,A股「茶葉第一股」花落誰家?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市值風雲

作者 | 關爾

流程編輯 | 小白

甜度這種東西給人帶來的幸福感容易讓人「上頭」、「上癮」,要舉例的話,飲料中風雲君認為奶茶就是最好的代表。

據媒體報導,2020年3月新式茶飲品牌「喜茶」迎來最新一輪融資,投資方中不乏高瓴資本、美國對衝基金蔻圖資本等投資界明星基金的身影。

同時,「喜茶」的最新估值也在一年內暴漲至160億元,頻頻刷新新式茶飲行業單個品牌的估值紀錄。此前「奈雪の茶」最新估值僅為60億元(2018年3月A+輪融資)。

回顧一下成立時間,不少新式茶飲頭部品牌或網紅品牌(如「奈雪の茶」、「茶顏悅色」、「樂樂茶」等)都在2015年前後湧現。近幾年,標榜著「天然+高品質原料」的新式茶飲以其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傳統茶葉的銷量提升。

是的,今天風雲君不講新式茶飲,一起來聊聊它們背後的傳統茶葉行業。

一、茶葉上市公司少,背景大不同

(一)誰將成為A股「茶葉第一股」?

我國有著悠長的種茶、制茶及飲茶歷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也是全球唯一一個生產六大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黃茶)的國家。

與這種盛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港股市場上只有屈指可數的三家茶葉上市公司——天福(06868.HK,本系列研報的下一期主角,請下載市值風雲App第一時間接受研報推動)、龍潤茶(02898.HK)和坪山茶業(現名為區塊鏈集團,00364.HK)。

龍潤茶曾被譽為「普洱茶第一股」,但卻自2017年6月開始停牌,並於2019年9月被港交所強制摘牌。雖然從公告看龍潤茶還在努力復牌,但目測遙遙無期。

而坪山茶業則早已「改頭換面」,玩起了區塊鏈,成為了廣大「仙股」中的一員。

另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茶葉生產廠家扎堆在新三板掛牌。其中,龍生茶業(871313.OC)、松蘿茶業(838465.OC)和謝裕大(430370.OC)等都是至少覆蓋了研發→生產→銷售茶葉產品等環節的茶葉公司。

而偌大的A股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家茶葉(傳統原葉茶)上市公司。這麼看來,茶葉公司的上市之路似乎都頗為坎坷。

如今,在註冊制大背景下,這個僵局終於開始起了變化:今年6月中下旬,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分別向上交所和深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二者在業內都算是規模較大的全產業鏈覆蓋茶葉生產商,究竟誰能打破前輩的「魔咒」先行一步,成為A股的「茶葉第一股」呢?

下面風雲君將依次解析兩家公司。

(二)長在蜜罐裡VS小城茶廠

先來看看兩家公司的股權背景。

1、中國茶葉:長在中糧集團的「蜜罐」裡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中國茶葉前身系中國茶葉公司,是我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專業總公司。

在經過混改、股改和歷次股份轉讓後,中國茶葉引入了新股東並形成了以下的股權結構。其中,中土畜持有中國茶葉40%股權,而中土畜是中糧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註:中土畜指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下文同)

也就是說,中國茶葉此次上市,是中糧集團對旗下傳統茶葉業務的布局和規劃。為此,中土畜在2017年5月還相繼完成了對中國茶葉對中茶廈門的收購以及對原非茶葉業務的剝離。

2、瀾滄古茶:小城茶廠員工接手,多為自然人持股

和背靠雄厚資本大股東的中國茶葉不一樣,瀾滄古茶前身只是一家小小的瀾滄縣茶廠。

1998年,瀾滄縣茶廠破產後,原茶廠老員工集資接手了茶廠。經過多輪增資轉讓,2018年公司整體變更為瀾滄古茶。

因這段特殊的發展歷史,瀾滄古茶的股東除後來引入的外部投資者以外,多為自然人股東,且部分股東之間還存在著親屬關係。

截至2020年6月末,瀾滄古茶創始人杜春嶧和王娟共同持有、控制公司合計50.36%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

在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中,自然人石艾靈是杜春嶧的女兒。

杜春嶧在瀾滄縣茶廠幹了幾十年,擁有嫻熟而豐富的制茶經驗。

二、行業情況

(一)茶葉行業總體供過於求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唯一生產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六大茶類的國家。

據國際茶葉委員會數據,2018年我國茶葉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44.4%。

目前,我國茶葉產業多年存在產大於銷、出口結構失衡的痛點。

2010年~2019年我國的茶葉產量及銷量均呈上升趨勢,產銷缺口一直在擴大,行業整體供過於求。2019年,我國茶葉銷量對應產量的缺口為75.16萬噸,較2018年增加7.39%,創下新高。

產業環節上,經銷環節「囤貨」現象不少,產業鏈去庫存壓力明顯。

(二)內外銷均以綠茶為主

按照茶葉類別,2019年我國六大類茶葉產量排序情況為:綠茶>黑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

內銷上,2019年仍延續以往的銷售格局,綠茶在內銷的茶葉類別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黑茶、紅茶和烏龍茶。這四類茶葉的內銷銷量佔比均大於10%。

出口方面,2019年我國出口的茶葉以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和普洱茶為主。其中,綠茶、紅茶、烏龍茶在出口總量中佔比分別為82.9%、9.6%、4.9%,普洱茶在我國出口的茶葉中佔比不足1%。

(三)行業集中度低,市場佔有率低

如今我國的茶葉行業是一片紅海,茶葉生產企業數量多,且多為規模較小或家族小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除名山、名寨產地以外的一般品類茶葉,銷售競爭十分激烈。

按照國內茶葉消費總量計算,中國茶葉2019年在我國黑茶、烏龍茶、紅茶和白茶品類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15%、1.74%、1.67%和0.77%。

同樣的算法下,瀾滄古茶2019年在我國黑茶市場上的市場佔有率不足0.01%,佔比極低。

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市場,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定位的競爭對手也不盡相同,大部分以原料茶葉聚集產地的知名茶企為主。比如:

三、多品類經營VS單一品類經營

(一)茶葉品類基本all in的中國茶葉

中國茶葉的茶葉產品囊括了除黃茶以外的綠茶、白茶、烏龍茶、花茶、黑茶、紅茶等多個種類,基本可以算得上是all in了。

其中,黑茶主要包括普洱茶、安化黑茶和六堡茶三種。

再細分下去,中國茶葉的茶葉業務還可進一步劃分為原料茶業務和品牌茶業務:

1、原料茶業務——直銷為主,直接向客戶銷售經初加工的優質原料茶,主要下遊客戶為統一、農夫山泉、三得利、今麥郎等國內外飲料生產企業;

2、品牌茶業務——經銷為主、直銷為輔,通過傳統批發/零售渠道、門店渠道、電商渠道、商超渠道、特通渠道向終端客戶銷售最終加工完成的茶葉產品。旗下品牌包括「中茶」、「猴王牌」、「蝴蝶牌」、「海堤」等。

2017年~2019年,中國茶葉銷售佔比超過七成的主要是烏龍茶、普洱茶、紅茶和花茶。

品牌茶業務收入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從2017年的74.23%,上升至2019年的80.54%。

(二)瀾滄古茶:普洱茶單一品類運營

1、地理位置造就的運營策略

與中國茶葉從種植、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產業鏈環節全覆蓋、產品種類豐富多樣不同,瀾滄古茶就只生產、研發並銷售一種茶葉:普洱茶,這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不無關聯。

2017年~2019年,普洱茶構成了瀾滄古茶92%~93%的主營營業收入,普洱茶種類包含生茶、熟茶和調味茶(如陳皮普洱等)。

瀾滄古茶位於雲南省瀾滄江邊上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裡有著迄今1300多年、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景邁山古茶林,出產的普洱茶品質比一般普通山頭的普洱茶要好,當然也更貴。

雲南省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氣候和悠久的制茶歷史成為我國的主要產茶區。普洱茶則是由雲南特有的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發酵而成,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臨滄、勐海、普洱、易武、永德、勐庫等地。

2018年,雲南省產出的普洱茶為14.3萬噸,佔全省成品茶的47%。靠山吃山,瀾滄古茶順勢就近取材於普洱茶,很好理解。

不過,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選擇了不同的運營策略,二者的收入規模差距較大——2019年,中國茶葉的營業收入是瀾滄古茶的4.28倍。

2、銷售渠道略少

銷售渠道上,瀾滄古茶還是以傳統經銷渠道為主,以線下B2B直營(集團客戶)、線上電商平臺直營渠道為輔。

2019年經銷渠道貢獻了瀾滄古茶84%的營業收入。在瀾滄古茶的銷售渠道中,線上直營渠道收入增長迅速,2019年該渠道創造的營業收入是2017年的6.4倍。

而中國茶葉的銷售渠道更為多樣,覆蓋面無疑更廣。除原料茶業務的直銷渠道外,中國茶葉品牌茶業務有五個主要銷售渠道。其中,2019年特通渠道為中國茶葉帶來了7357萬元的收入。

截至2019年末,瀾滄古茶的籤約經銷商有649家。

雖然中國茶葉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披露經銷商數量,但從其向經銷商收取的保證金2019年突增2145萬元,增幅32.7%來看,中國茶葉的經銷商交易金額或經銷商數量在2019年應該有所增長。

四、存貨周轉率普遍偏低

如果仔細留意的話,能注意到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存貨周轉率普遍偏低、應收帳款周轉率相對偏高。

這是茶企的行業共性嗎?

(一)存貨周轉率普遍偏低

對於這一特點是否是行業共性,多對比幾家茶企就能知道。

在綜合考量了數據披露的完整性、可比性、業務重合度等因素後,風雲君為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選擇了2019年業績規模大於5000萬元的天福茗茶、龍生茶業、松蘿茶業和謝裕大作為可比對象。

一輪比拼下來,能明顯看到營業收入結構類似的公司,彼此的存貨周轉天數基本落在一個區間內。比如松蘿茶業和謝裕大的綠茶業務對營業收入均貢獻50%以上,二者的存貨周轉天數都在110~150天左右。

不同種類的茶葉有不同的保質期,根據近期主要銷售的產品進行備貨,從而形成的存貨結構對存貨周轉效率指標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其中,瀾滄古茶主要銷售普洱茶,普洱茶具有(尤其是生茶)需要存放幾年(陳化)以擁有更好口感的特點,產品本身可長期保存。消費市場上,保存、陳化良好的普洱茶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也就是說,普洱茶業務佔比較大的瀾滄古茶存貨的庫齡可能更長,因此導致公司的存貨周轉效率最低。

反之,以保質期最短的綠茶為主業的松蘿茶業和謝裕大在六家公司中存貨周轉最快。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會造成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存貨周轉較慢?

(二)採摘季節性導致的行業特點

首先這與茶葉行業本身的特點有關。

茶葉行業比較特殊,除華南少數茶區以外,我國大部分茶產區的茶樹生長和採摘有季節性。茶葉採摘季主要分為春、夏、秋三季,對應所得即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一般在穀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間採摘,產量約佔全年總產量的40%~45%。6月初~7月上旬採制的為夏茶,7月中旬以後採制的為秋茶,霜降以後採制的是冬茶,冬茶產量很少。

也就是說,茶葉行業上遊、中遊基本都有季產年銷的特點。大部分茶企都有囤積一定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庫存來應對採摘淡季(一般從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初)銷售的習慣。

在財務報表上,體現為存貨期末餘額較大、存貨周轉率偏低。

(三)新增生產基地

其次,對中國茶葉來說,還有兩大因素導致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變長:

1、六堡茶作為中國茶葉的核心產品,需要3 個月的發酵期、6 個月的陳化期和 6 個月的窖藏期才能達到出廠條件。和普洱茶一樣,六堡茶也具有存放時間越久陳香越明顯的特性。

中茶梧州六堡茶產能項目、中茶湖南綜合產業園分別在2018年、2019年陸續投產,相應的六堡茶和花茶產能增加。新廠開放,為了滿足未來的銷售需求,需要提前儲藏六堡茶(半成品)用於陳化。

2、花茶每年的加工高峰期為5-10月,銷售期卻為全年。為滿足加工淡季的銷售需求,飲料原料業務可能需要拓展,中國茶葉對已窨制加工好的花茶半成品也採用「囤貨」模式。

以上原因也導致2017年以後中國茶葉的半成品存貨迅速增加,2019年末公司的半成品、庫存商品較2017年末分別增長了65.34%和72.53%。

總地來說,行業採摘季與全年銷售錯期、細分業務產品結構、不同品類茶葉的保質期、擴產備貨等因素都能讓茶企最終形成存貨周轉率偏低的特點。

五、應收帳款周轉相對較快

在低存貨周轉率的襯託下,茶葉企業的應收帳款周轉效率相對較快。行業六家公司中,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最少。

報告期內各期末中國茶葉、瀾滄古茶應收帳款淨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最多不超過5.7%,即公司絕大部分的收入都能即時回款,不會形成應收帳款。

這得益於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對下遊經銷商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中國茶葉:對經銷商先款後貨,一般只對原料茶客戶產生應收帳款;

瀾滄古茶:經銷商需提前足額繳納保證金,一般只參照保證金繳納程度、以往的信譽對少量經銷商給予一定的信用期。

2019年,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逐漸趨於一致,在13天~16天左右。

六、擴產需求不同,中國茶葉產能利用率較低

(一)中國茶葉:不斷擴產,產能利用率不足50%

收現效率這麼高,公司的資金狀況應該還不錯吧~~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一組中國茶葉的數據其實已經說明了不少問題。

顯然,2017年以來中國茶葉就一直沒有停下擴產改建的步伐。公司自由現金流不是為負就是絕對值很小,淨現比的指標也遠遠小於1——掙來的錢都被用來支付工程設備款了。

2019年末,中國茶葉仍然在建的擴產項目還包括中茶安化改擴建項目、中茶福建白茶產能擴建項目和中茶黃山茶產業園項目。

因此也造成公司的融資壓力(主要是銀行貸款)大增,2019年中國茶葉的有息負債從2017年的365萬元迅速增加至1.17億元。

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國茶葉的設計產能超過3萬噸。同時,2019年中國茶葉的產能利用率只有58.71%。

按照公司目前的擴產進程,如果產品銷售跟不上、新增產能無法被消化,那麼接下來的產能利用率還會更低。

(二)瀾滄古茶:擴產需求相對較小

風雲君在前面說過,瀾滄古茶比中國茶葉整體缺少茶葉種植環節,毛茶原料全靠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採購。加上公司成品茶葉總銷量增長不如中國茶葉快,2017年~2019年瀾滄古茶在擴產上的需求沒那麼迫切。

近三年瀾滄古茶的固定資產投資淨增加額明顯小於中國茶葉。

2018年,瀾滄古茶擴大了原材料儲備的採購規模、稅務支出增加導致當年的經營性淨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雙雙為負,淨現比指標出現偏移。

近三年,瀾滄古茶的產能利用率、產銷率尚可,現有產能基本可滿足生產所需。

因此,在IPO募投項目的資金分配運用上,瀾滄古茶明顯更偏向於搭建營銷網絡,拓寬現有銷售渠道。

資金方面,2018年起瀾滄古茶陸續引入外部投資者,積累了不少資金,帳面貨幣資金因此有所增長。同時,為支持業務擴張,瀾滄古茶持續通過銀行貸款來補充經營周轉資金。

2019年,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的流動比率分別為3.57和2.36,短期償債能力較強。

七、盈利能力分析

回到風雲君關注的問題上來,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各自的盈利能力如何?

(一)銷售毛利率

為了剔除運營模式帶來的幹擾,風雲君在這裡把六家公司重新分為多品類茶葉運營公司和單一普洱茶業務運營公司進行比較。

在多品類茶葉業務的三家公司中,中國茶葉的銷售毛利率最低。

而在普洱茶單一業務的毛利率對比中,瀾滄古茶表現優異。

為什麼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在行業銷售毛利率上會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表現?根據以往經驗,除了產品結構,風雲君認為銷售單價也是影響毛利率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風雲君將分別從銷售單價入手進行進一步分析。

中國茶葉各類茶葉平均銷售單價的對照組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披露的2019年各類茶葉的內銷均價。

在可比的五類茶葉產品中,中國茶葉的烏龍茶、綠茶、紅茶銷售單價距離國內市場均價仍有一段距離。這意味著中國茶葉的烏龍茶、綠茶、紅茶子業務可能包含附加值低、毛利率較低的原料茶業務,從而拉低了公司的整體茶葉業務毛利率。

在普洱茶業務銷售單價的對比上,瀾滄古茶以持續上升的平均銷售單價輕鬆獲勝,可能與瀾滄古茶產自名山頭、名產區的茶葉比例更高、產品具有一定的產地/品質溢價有關。

(二)原料平均採購單價上漲

近三年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都面臨著主要原料採購價格上漲的問題。

從瀾滄古茶的實際平均銷售單價結果看,原料漲價為瀾滄古茶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已被上調的銷售單價抵消。

對此,中國茶葉選擇加大對售價較高的六堡茶、普洱茶子業務上的布局。

據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公布的數據,2019年梧州市六堡茶在國內的銷售均價為150元/kg,同比增長20%,分別是當年我國茶葉內銷均價、黑茶國內銷售均價的1.11倍、1.60倍。

2018年,中國茶葉子公司中茶梧州在梧州新設的六堡茶新廠正式投產。同時,中茶梧州推出多款熱銷的新廠慶典紀念系列產品並持續完善六堡茶營銷網絡和推廣。

普洱茶子業務上,中國茶葉2019年收購了雲南六大茶山子公司51%股權,收購後標的合資子公司更名為中茶鳳慶,在雲南省臨滄鳳慶縣新增了一個普洱茶生產基地。

2019年,中茶鳳慶工廠投產後,中國茶葉向雲南六大茶山採購的普洱茶規模從2017年的1450萬元下降至2019年的672萬元。

在此次IPO募投項目中,中國茶葉擬投入2.9億元繼續加碼中茶鳳慶後期的普洱茶產能擴建。

(三)銷售淨利率

銷售淨利率方面,同為多品類茶葉、多品牌運營的十億元級別茶葉廠商,中國茶葉的銷售淨利率與天福茗茶的差距越來越大,2019年前者比後者低約4個百分點。

失去2017年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加成,2018年中國茶葉的銷售淨利率明顯回落。

與天福茗茶相比,中國茶葉更集中在純茶葉成品的銷售和品牌推廣上。在茶葉衍生品開發方面,主要通過入股兩家茶飲料公司分享終端茶葉相關產品的開發成果。

中國茶葉的茶葉衍生品開發還處於初期起步摸索階段,而天福茗茶早已開發茶葉點心、自主開設連鎖茶飲料品牌,如今茶膳、茶點業務已頗具規模。

在這一點上,和混有低毛利率原料茶業務的中國茶葉相比,天福茗茶花式開發的茶葉衍生產品附加值更高,拉高了自身的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

瀾滄古茶方面,2017年~2019年期間淨利潤穩步增長。

2019年瀾滄古茶新產品江山貢和生茶原料涵蓋28座古茶山導致採購價格升高進而壓縮毛利空間,還加大了營銷推廣力度,廣告營銷支出增加,當年銷售淨利率較2018年出現下滑。

中國茶葉的銷售淨利率比瀾滄古茶低主要因彼此的毛利率差異導致。另外,中國茶葉員工人數居多、公司改制所需支付的中介費用增多等原因也造成中國茶葉管理費用率高於瀾滄古茶。

(四)盈利質量

至於中國古茶和瀾滄古茶的盈利質量,風雲君這次用扣非後淨利潤與歸母淨利潤比率來衡量,該指標越接近1,說明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歸母淨利潤的貢獻越小。

經對比,2017年中國茶葉因清算原聯營公司中茶猴王獲得投資收益8,345.25萬元,佔當年淨利潤的46.22%。

2017年後,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在該指標上的表現都逐漸向1靠攏。

相比之下,瀾滄古茶的盈利質量比中國茶葉更穩定、更好。

八、其他小問題

1、甜蜜的負擔

中國茶葉在國內的品牌知名度比較高,2017年中國茶葉在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全國企業品牌評價組委會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茶行業品牌50強」中名列第一。

中國茶葉旗下的多個產品(如中茶特選海堤紅茶、中茶海堤金磚、中茶西湖龍井綠茶等)曾多次被國際會議列為官方指定用品。

在享有品牌讚譽的同時,中國茶葉也深受假冒偽劣產品的困擾:2017年~2019年,因產品甚至門店高仿造假、商標侵權、貨款未及時償付等原因,中國茶葉作為原告涉及多起訴訟。

對於中國茶葉來說,需要付出的打假和品牌維護成本更像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2、關聯交易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7年~2019年中國茶葉的前五大客戶中,常年排名第二的原料茶客戶三井物產持有中國茶葉3%股份,是公司的第八大股東。

無獨有偶,瀾滄古茶個別經銷商的實控人是公司高管的親屬,瀾滄古茶已逐漸取消和部分關聯經銷商的合作。

2017年~2019年,瀾滄古茶對關聯經銷商的銷售額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小於0.6%,佔比較低。

九、結語

分紅方面,作為資金更雄厚、業績規模更大的一方,中國茶葉的分紅力度較瀾滄古茶明顯更大:2017年~2019年,中國茶葉的累計股息支付率高達87.91%。

不同的股權背景、發展歷史讓中國茶葉、瀾滄古茶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經營策略。兩家公司都專注純茶產品,在開發銷售終端的茶葉衍生品上仍處於初期。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瀾滄古茶憑藉著古茶樹產地的優勢維持著高售價、高毛利,雖然只做普洱茶生意但業績和淨利潤穩步增長,沒有迫切的擴產需求因此負債壓力較小,但存貨周轉效率低,銷售渠道較少。

中國茶葉則在主要茶產區設置生產基地,通過多品種的策略擴大業績規模,增幅明顯,背靠中糧集團融資渠道也比瀾滄古茶多。目前銷售毛利率、淨利率較低,盈利質量不如瀾滄古茶,近幾年業務、產能持續在調整,產能利用率不足。

大環境上,長期供過於求的行業格局、各產業環節上積壓的茶葉庫存仍然是擺在所有茶葉廠商面前的難題。

如何在紅海中繼續找到未來的出路,將一直會是中國茶葉、瀾滄古茶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前資本市場上規模茶葉上市公司極少的情況下,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分別作為大而全、少而精兩種茶企的代表,若能成功上市,對國內茶葉行業正在進行輔導或未來有上市計劃的茶企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對整個中國茶葉市場和行業,也都有很良性的引導作用。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年收16億,中國茶葉A股IPO,瀾滄古茶緊隨其後,誰是茶葉第一股
    6月18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遞交了申報稿,數日後的6月22日,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洱瀾滄)也報送了申報稿,兩者均於7月3日在證監會網站進行了披露,那麼誰會是A股茶葉第一股呢?
  • 茶企缺席A股27年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如何破局?
    自1993年以來,包括浙江綠洲股份、福建安溪鐵觀音、河南信陽毛尖集團、四川竹葉青茶業等在內的數十家茶企衝刺A股,至今仍無一家實現A股上市。近期,證監會同時發布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茶葉」)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瀾滄古茶」)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再次引發「A股茶企上市第一股」的猜想。
  • IPO雷達|中國茶葉、瀾滄古茶爭奪茶葉第一股,為何普洱茶售價越拉越...
    6月18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遞交了申報稿,數日後的6月22日,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洱瀾滄)也報送了申報稿,兩者均於7月3日在證監會網站進行了披露,那麼誰會是A股茶葉第一股呢?
  •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招股書獲披露 茶企開啟資本化徵程
    來源:麵包財經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的招股說明書獲證監會披露。中國茶葉擬在上交所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9375萬股,即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12%。中國茶葉是我國茶產業的先行者,公司前身系成立於1949年11月的中國茶葉公司。2006年中國茶葉(註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無獨有偶,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的招股說明書也在7月3日獲證監會披露,茶企有望掀起上市熱潮。
  • 「中國茶王」之天福茗茶:港股碩果僅存的茶葉股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關爾流程編輯 | 小白風雲君曾在介紹中國茶葉、瀾滄古茶時為各位老鐵們小小地科普了一番目前我國茶葉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下載市值風雲APP搜索「中國茶葉」、「瀾滄古茶」獲得更多茶葉IPO公司研報)比較遺憾的是,除了扎堆在新三板規模較小(近三年營業規模均小於3億元)的茶企,和兩家剛剛在主板申請了IPO的生力軍外,目前港股裡碩果僅存的只有天福(06868.HK)一家。
  • 3000億茶葉市場無一A股公司 中茶股份、瀾滄古茶能否破局?
    對比而言,整個茶行業的資本化表現顯得十分黯淡。雖然國內茶葉內銷總額逼近3000億元大關,但整個A股竟找不到一家以茶葉為主營業務的公司。7月初,伴隨著中茶股份和瀾滄古茶招股書(申報稿,下同)的先後披露,A股茶企的空白局面再一次有了改寫的希望。
  • 中國茶葉,永遠不會出現一個茶中茅臺?
    中茶、瀾滄古茶上市的新聞,在茶行業沸沸揚揚,如今也沒了聲音。 - 01 - 中國茶葉很尷尬? 2008年,新華社記者發聲:7萬家茶企不敵一個立頓。從此,立頓成了中國茶企的噩夢。
  • 中國茶葉為什麼幹不過星巴克
    作者:董小薇/姚書恆來源:遠川商業評論(ID:ycsypl)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但在A股中,雖然不乏白酒紅酒奶茶等飲料公司,卻唯獨沒有茶葉和茶飲公司的身影。「中國六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已經成了中國茶企心中縈繞的魔咒。近期,中糧集團旗下的中茶股份、民營的瀾滄古茶公司先後遞交招股書,揭開了茶葉與茶飲市場的隱秘一角。
  •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產茶大國,為什麼每年要花2個億從印度進口茶葉?
    眾所周知,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飲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並且成功將茶文化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我國的茶葉不僅種類多,而且產量大,可以說是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是舉世聞名的,世界第一茶葉生產大國。2019年,中國幹毛茶的產量高達279.34萬噸,位居世界首位。
  • 第十六屆中國茶葉經濟年會及第十二屆勐海國際茶王節將在勐海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3日訊  中國茶業經濟年會自2005年初次舉辦至今已舉辦了15屆,是中國茶界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會議和重要的交流平臺。本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2020第十二屆勐海國際茶王節以「健康中國?科學飲茶、茶王勐海?
  • 年入16億,A股即將迎來「茶企第一股」,中糧實控,厚樸為第二大股東...
    如若奈雪の茶上市,將會是中國茶企市場第一股。而今,這一「預備第一股」悄悄被另一傳統茶葉品牌截了胡。投中網7月24日消息,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日前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並已獲得受理。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募資金額5.4億元。
  • 國色天香;老友茶局首場,尋瀾滄古茶七公主之味
    0085源於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那裡是地球的物種基因庫,平均海拔1500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爛漫,果實纍纍,山間雲霧繚繞,山下雲海茫茫,為0085的原料生長提供最合適的環境。0085堅持用景邁山古樹茶進行發酵。
  • 位於龍井茶之鄉的中國茶葉博物館,遊杭州必不可少的打卡之地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茶經》是我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記述了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等,推動了漢族茶文化的發展。中國茶在遠古時期就被發現利用,經歷了藥用、食用和飲用階段。
  • 「臺灣茶王」親制:這口茶,聞如梔子花,味藏牛乳香
    來源:中國經營報世間值得品味的飲品大多強調香氣,有時,香氣甚至代表了品質,茶葉當然也不例外。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茶,它聞如夏天甜甜的梔子花香,輕柔、乾淨;喝到嘴裡,是一股飽滿的牛乳香,嘗過的人,無不被它的「天然奶香」驚豔。
  • 中國最貴茶葉排行:西湖龍井排行第三,第一名價格1040萬元/公斤
    我相信很多喜歡喝茶的朋友都清楚自己喜歡喝的茶葉價位,作為茶葉愛好者,不清楚你有沒留心一下茶葉市場的行情變化,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乃至世界最貴茶葉排行榜,你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為什麼一片普通的樹葉,怎麼可能那麼貴?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中國立頓?
    7月3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茶)、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普洱瀾滄)的A股IPO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其實從2012年開始,就不斷有茶企提交招股書,但是「茶葉第一股」的位置卻一直空缺。目前A股現有的幾千家公司,也還沒有一家主營原茶葉業務。第一股若是出現,它能否成為茶企進軍資本市場的風向標?然後,出現中國的立頓和茶葉中的茅臺?
  • 第九屆秋季茶王擂臺賽專家審評結束:新「兩岸茶王」出爐
    本屆「茶王賽」邀請了全國頂級專家前來嚴格審評。由魯成銀(國家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牽頭組成的專家組,在茶王賽現場石室書院盲評、現場公布獎項。
  • 作為茶葉之鄉的中國竟然花費了2億多元從印度進口茶葉?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與不生產茶的國家(如英國,斯裡蘭卡和印度)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作為茶葉之鄉,為什麼中國現在需要從印度大量購買茶葉?從識別和區分茶葉到喝茶和品嘗茶,再到茶葉貿易,再到確立茶的統治地位,中國花了一千年的時間。
  • 普洱茶葉底十問(鑑茶手冊)
    品鑑普洱茶是一門需要經驗的技術活,我們很多剛入門的新手常常被各種古樹、單株、茶王等概念所迷惑,味蕾也還未形成固定的標準,所以光靠舌頭去品,得到的答案或許並不可觀。這時候,還有一個參考維度將成為我們判斷茶葉好壞的指標,那就是查看普洱茶的葉底。
  • 中國最貴的6大茶葉,堪稱天價,第一種你有錢也喝不到
    中國茶葉生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茶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傳承千年,現在仍舊具有非凡的魅力。茶有很多種,不過真正頂尖的茶葉是不多的,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最貴的6大茶葉,一般人喝不起~金瓜貢茶金瓜貢茶也稱團茶、人頭貢茶,是普洱茶獨有的一種特殊緊壓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長年陳放後色澤金黃,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專為上貢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