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0-08-09 花開荼靡LY

為積極響應黨希望大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號召,我參加了以「決戰脫貧攻堅在廣東鄉村落實狀況調查」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調研實踐活動,所在隊伍為「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

  時光荏苒,轉瞬間我們的社會調研活動便已經接近了尾聲,這一刻,我感慨頗多。

  其實,在報名參加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之前,我曾多次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參加這次活動,因為自身能力平平無奇,沒有什麼特別擅長的。我一直都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雖然安全,但是我得到的,除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得更遠外,再沒有其他的了。想起了曾經紅極一時的臺灣電影《練習曲》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我覺得必須做出改變了,趁著年輕,多去奮鬥和努力,多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多去在實踐中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即使有許多阻礙和挫折,我也應該要勇敢地去嘗試,所以我參加了這次調研活動。正是因為參加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加入了「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首先,在這次的調研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受教育」了:

  一、了解了許多關於廣東的決戰脫貧攻堅的知識

  我所在小組的工作主要是圖文編輯和線上調研。前期工作主要是在知網等網站上查看查閱相關資料,且與線下調研組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農」發展、「鄉村整體面貌的改變」三方面進行線上和線下問題的設計。中期負責分析線上調研問卷的實驗數據,整理和編寫問卷調查報告書並給出合理的建議。後期參與調查報告的書寫。在寫報告之前我們要先大量查閱別人發表的文章,觀察他們的寫作思路,然後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寫作思路。而查閱資料、設計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過程。

  二、對團隊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是大局意識。隊長在指導老師——董春慶老師的指導和隊員們的討論下,迅速我隊的調研課題的主題——「廣東鄉村決戰脫貧攻堅落實狀況」,然後確定隊伍的調研方式,最後將我們隊伍分為策劃組、線下調研組、圖文編輯+線上調研組,再結合每個隊員的實際情況分配組別。從總體規劃,再到個體分配,隊長都有條不紊,我想,這是我們隊伍能夠順利完成調研任務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協作精神。從我們明確知道自己的任務開始,每個隊員都盡全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小到取隊名、想口號,大到新聞稿的發布等等,處處都體現了隊員之間的協作精神。前者各隊員積極配合,各抒己見,隊長集思廣益,不偏不倚,營造民主環境;後者在調研期間,線下隊員每天上交調研資料,負責對接的同學撰寫新聞稿,完成後再移交到審稿部進行反覆的審核和修改,最後再進行投稿。這些都離不開隊員之間的團結合作。

  三是服務精神。在隊伍中,是缺少不了服務精神的。每個隊員都在為這次的調研活動服務,哪怕再苦再累,哪怕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大家依然堅持了下來,繼續為我們的課題調研服務。

  三、在這次的調研中我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做事認真但不夠細心;對於分配的任務會竭盡所能做到最好但總是避免不了抱怨一番;有些悲觀消極,分配到任務時總是條件反射地認為自己不行;不夠勇敢,不夠自信;遇事的第一想法是逃避而不是解決等等。所幸,這些缺點我都一一改正了過來。參加這次的課題調研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勇敢的正視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地改正它們,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其次,在這次的調研社會實踐活動中,我「長才幹」了:我了解了許多關於廣東的決戰脫貧攻堅的知識,學會更快更好地上網查找資料,初步了解了推文的製作。此外,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和與人交流溝通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還有我在審稿的過程中,我的耐心和細心也見長,這些都是我參加這次活動的收穫!

  最後,在這次的調研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做貢獻」了:前期參與線上問卷調查問題的設計;中期和隊員一起審核新聞稿,分析線上調研問卷的實驗數據,整理和書寫問卷調查報告書並給出合理的建議,後期參與調研報告的書寫。

  當然,事情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在調研活動期間,我們隊伍也經歷了一些挑戰:有的隊員在閱讀通知時不夠仔細,對於通知上已經寫的明明白白的事情還是要去詢問隊長,浪費時間;隊長已經反覆強調上交的調研證明材料的注意事項,有的隊員上交的材料還是不合格,導致隊長需要重新再收集他們的材料,增加隊長的工作量;有的隊員在工作時不配合,比如在發動大家填寫線上調查問卷時,竟是只有線上組隊員進行轉發宣傳,而其他小組的隊員沒有參與其中;還有的隊員積極性不高等等。但是上面的問題在提出來之後,我們也在慢慢地改正:上交材料的合格率漸漸達到百分之一百,各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參與到問卷的轉發宣傳中來,越到後期,我們的積極性越高,工作效率也就越高,整個隊伍的成員都在成長!

  在這次活動中,我嘗到了歡樂的甜、無奈的澀、困難的苦……各位隊員和小組之間在經過磨合之後,從剛開始工作時的生澀到後來的日漸熟悉,或許中間有許多的阻礙和困難,但最後我們都成長了,還收穫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我們總要勇敢去嘗試,才會接觸到更精彩的世界。調研的這段時光讓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精彩世界,也感謝嶺南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介紹及前期工作安排
    2020年的暑假已經悄悄溜走了一半,假期期間有了同學選擇離家打工,有同學居家學習,但也有一部分同學積極參與學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嶺南師範學院眾多隊伍中,有一支名為「系夢鄉行」的調研實踐隊伍。「系夢先行」調研社會實踐隊是一支對廣東鄉村決戰脫貧攻堅落實狀況調查的三下鄉實踐隊伍,這是一支以董春慶為指導老師,由30名飽含活力,刻苦耐勞的17、19級學生組成的隊伍,該隊伍分為策劃組、線下調研組、圖文編輯+線上調研組。隊伍採用雲問卷與線下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對部分貧困家庭進行調查,並對村中扶貧現狀進行深入了解,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力量,奏響青春華章!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線下調研社會實踐活動
    8月5日上午,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社會實踐隊線下組組員鍾卓玲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章班村進行了線下調研。上午,鍾卓玲同學來到了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章班村,開始了每天5個小時的線下調研之旅。在調研過程中,村民們反映,村裡的交通比以往便利了許多,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此外,村裡還設置了專門收集垃圾的地點,政府招聘專人每天把垃圾拉走,保持了村莊的整潔。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的介紹及前期準備
    炎炎夏日,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如期而至。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學校的三下鄉形式較之往年大有不同,可供選擇的方式較之前多,分別有理論宣講實踐活動、疫情防控宣講活動、課題調研實踐活動、扶貧支農實踐活動、文化支教實踐活動和「多彩鄉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嶺師系夢鄉行實踐活動感想
    嶺南師範學院2020年暑期「三下鄉」隊伍「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自8月1日開展實踐至今,除了少數隊員在這期間犯一些實踐照片和實踐視頻的小毛病外,其他一切進展地順利。 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這幾天內,線上調研組和線下調研組的同學互相配合,線下調研組的負責下鄉走訪村民並完成紙質版關於「精準扶貧」的問卷,線上調研組的同學負責完成「精準扶貧」的雲問卷並根據線下調研組的同學提供的調研內容撰寫新聞稿。鑑於大部分隊員都沒有撰寫新聞稿的經驗,所以新聞稿發布前經過多組同學的層層審稿,多次修改才最終定稿。
  •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龍湖古寨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龍湖古寨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是一支積極激進的調研隊伍,為宣傳廣東省鄉村建設成果。7月30日,隊員林爍同學決定調研家鄉附近的一個傳統村落——龍湖古寨。
  • 嶺南師範學院|「輕舟逐夢」實踐隊:走進南塘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疫情後的鄉村旅遊業發展情況,7月28日至8月6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輕舟逐夢」社會實踐隊將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南塘鎮彭村和柳村進行為期10天的課題調研。7月31日,「輕舟逐夢」社會實踐隊第二次走訪柳村和彭村,隊員們對當地村民進行有關疫情後村子旅遊現狀問題的採訪,同時拍攝兩村旅遊景點和建設風光。
  • 嶺南師範學院文傳院「乘風破浪」實踐隊揚帆起航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我校2020年大學生「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採取全新的線上「雲支教」與線下支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線上「雲支教」方式由學生進入「嶺南師範學院萬人志願者」小程序報名參與,志願者隨機匹配學生並利用智能設備於線上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線下教學由志願者遵循就近原則,進入當地中小學對學生進行線下指導。
  • 「系夢鄉行」下鄉心得
    滿滿的期待拉開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序幕,我放棄了支教,選擇了調研,加入了「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在隊伍中,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職務;在隊伍實踐活動開展期間,我抓住線下調研組的每一個機會,認真鍛鍊,努力完成工作,爭取收穫珍貴的勞動果實,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眾所周知,調研是比較辛苦的,但我樂在其中,為什麼呢?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實踐隊線上「三下鄉」,服務他人
    為了響應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嶺南師範學院在2020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青年大學生結合相對貧困地區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工作要求,在家鄉就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 「新新向榮」實踐隊籌備並開展關於新農村的調研實踐活動
    7月21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發布關於202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面對新形勢要求,本著就近就便原則,今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注重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新模式。 根據學校文件通知的要求並結合現代社會關於建設「新農村」的熱點,「新新向榮」實踐隊確定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時期的情況對比」這一實踐課題並決定採取以線上調研為線下調研為輔結合起來的調研方式進行本次課題的調研。 7月24日,團隊成員共同線上討論並確定本次關於 「新農村」調研的具體內容及如何實施調研等方面問題。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隊線上實踐 桃李滿園!
    7月31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在史習斌老師的指導下正式舉行為期十天的線上「三下鄉」活動,隊長易慧玲帶領29名成員一起給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公益輔導。我們「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的30名成員每人都會輔導一個兩個甚至多個學生,有的輔導對象是小學生,需要訓練他們的思維方式;有的是初中生,需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還有高中生,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自身的經驗給他們進行心理輔導減輕備考的壓力。無論輔導對象是誰,成員們都會抱著負責、認真、堅持的態度進行輔導。
  • 三下鄉|嶺南師範學院「啟明星」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培養語感
    日期:2020-8-9 來源:嶺南師範學院「啟明星」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 作者:揭丹靈 語感,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一種經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其中牽涉到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情感經驗,包括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想能力等諸多因素。
  • 不辭辛苦,為愛而生—嶺南師範學院「萬花筒」社會實踐隊支教日誌
    世間萬物在不斷運動,歲月風雲在不斷流逝,我們的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也在忙碌的時光裡不斷有所收穫,經受的也許是艱辛熬夜的持續工作,但收穫的卻是來自成員們的肯定、來自孩子們的熱愛、來自家長的讚許。2018年7月19日星期四,已經是嶺南師範學院「萬花筒」社會實踐隊三下鄉支教實踐活動的第四天,有序進行的活動讓成員們感到無比的欣慰,在對小朋友們的授業授教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成員們感受到了小朋友們渴望求知的熱切嚮往,他們敢於與老師們聊天溝通、詢問問題、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尤其是在手工勞動課上,同學們積極地聽取老師如何去製作手工作品,他們認真細緻
  •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鳳凰村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院廣泛發動和引導學生和教師深入廣東鄉村調研、走訪村落名人、重溫村落歷史、記錄鄉村發展、展示鄉風文明。我院廣大同學積極投身「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特長,以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奉獻力量! 我十分榮幸成為「雲梭社會實踐隊」的一員。
  • 「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前期準備工作
    同時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不僅在舉辦形式上有所創新,在內容更是與當前的「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主題緊密聯繫,鼓勵同學積極進行「雲支教」、「雲輔導」、「雲調研」等活動。 今年七月,嶺南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子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用心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鳳凰村5
    訪古村,品古韻 為了感受新時代鄉村的發展變化,同時為建設新農村出一份力,我校廣泛號召同學們深入鄉村調研、重溫村落歷史、記錄鄉村發展。彭煒婷同學積極響應號召,在7月29日來到了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的鳳凰古村,近距離地感受歷史文化古村之美。
  • 嶺南師範學院尋粵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尋」汕頭龍泉巖之美
    嶺南師範學院「尋粵」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將以分組形式來尋找新舊的迷人之處。一組尋「新」——深圳大芬油畫村,另一組尋「舊」——汕頭蓬洲村和龍泉巖。 現在讓我們一起隨著汕頭小分隊的腳步,來到了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的龍泉巖。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龍泉巖吧!
  • 2016年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宣傳...
    >   3 王力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王力等赴貴州畢節社會實踐   4 付饒 中國民航大學 大學生記者團暑期社會實踐隊   5 韓露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經濟系分團委學生會   6 強萌萌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能源化工系團總支   7 郝夢迪 河北醫科大學臨床學院 閨蜜愛學習   8 張宏偉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狀元故居之旅——「森林木」實踐隊
    8月3日下午,嶺南師範學院「森林木」社會實踐隊到達了調研的第三站——林紹棠狀元居。、在這次調研中,「森林木」實踐隊的隊員們看到了著名的林紹棠故居,感受到了本地人們對歷史文化遺址的重視和保護在這裡,「森林木」實踐隊看到了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僅看管這裡,還向來到這裡參觀的遊客解說。「森林木」實踐隊的隊員們在這裡能夠更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林紹棠這一位狀元,對他產生了更加強烈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