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鳳凰村5

2020-09-03 雲梭實踐隊

訪古村,品古韻

為了感受新時代鄉村的發展變化,同時為建設新農村出一份力,我校廣泛號召同學們深入鄉村調研、重溫村落歷史、記錄鄉村發展。彭煒婷同學積極響應號召,在7月29日來到了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的鳳凰古村,近距離地感受歷史文化古村之美。

深圳鳳凰古村落位於寶安福永鳳凰山山腳下,始建於宋末元初大德年間,是深圳僅有的幾個古村落之一,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

鳳凰塔

走進鳳凰古村,高高的鳳凰塔映入眼帘。相傳鳳凰巖棲鳳,後有道士潛修,當地建廟塑其像供奉。經嘉慶年間(1796-1820年)重修,成為當時名勝。因勝跡毀於戰亂,1984年鳳凰圩當地群眾和港澳同胞捐資重建此塔。

文天祥紀念館

鳳凰塔旁邊就是著名的文天祥紀念館。彭煒婷同學在這裡了解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生平事跡,感受到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

隊員調研

彭煒婷在當地人的介紹中了解到鳳凰村大多數人口姓文,現有古建築約360座,有祠堂、書室、家塾和民居4種類型,這些古老的建築大多數都重修過,但卻都保留著原始的味道。

結束調研時,彭煒婷表示像鳳凰村這般古老且有富含文化的村落已不常見,保護古村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撰稿人|林秋霞

圖片|彭煒婷

供稿單位/雲梭社會實踐隊

相關焦點

  •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龍湖古寨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龍湖古寨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是一支積極激進的調研隊伍,為宣傳廣東省鄉村建設成果。7月30日,隊員林爍同學決定調研家鄉附近的一個傳統村落——龍湖古寨。
  • 「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鄉村」雲梭社會實踐隊之調研篇鳳凰村
    訪歷史文化名村,體驗鳳凰村之美! 驕陽似火的7月,「三下鄉」的鐘聲已經敲響!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院廣泛發動和引導學生和教師深入廣東鄉村調研、走訪村落名人、重溫村落歷史、記錄鄉村發展、展示鄉風文明。
  • 嶺師學子三下鄉調研:多彩鄉村,多彩遺址,古建築依存
    嶺南師範學院學子響應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積極加入「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的隊伍。嶺南師範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多彩鳳凰村社會實踐隊開展多彩鄉村調研。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進行調研,開展為期十天的線上和鄉下相結合的調研活動。疫情期間,實踐隊員們做好防疫工作,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鳳凰村的調研。多彩鳳凰村社會實踐隊根據個人的情況分工明確,互相合作調研。
  • 廣東學子三下鄉:深入鄉村生活,助力鳳凰村發展
    鳳凰古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8月3日嶺南師範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多彩鳳凰村」社會實踐隊奔赴該鳳凰村,開展為期9天的鳳凰村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調研活動,實踐隊旨在了解鳳凰村狀況的基礎上,為鳳凰村的發展提出可行的建議
  • 嶺南師範學院尋粵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尋」汕頭龍泉巖之美
    嶺南師範學院「尋粵」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將以分組形式來尋找新舊的迷人之處。一組尋「新」——深圳大芬油畫村,另一組尋「舊」——汕頭蓬洲村和龍泉巖。 現在讓我們一起隨著汕頭小分隊的腳步,來到了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的龍泉巖。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龍泉巖吧!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介紹及前期工作安排
    2020年的暑假已經悄悄溜走了一半,假期期間有了同學選擇離家打工,有同學居家學習,但也有一部分同學積極參與學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嶺南師範學院眾多隊伍中,有一支名為「系夢鄉行」的調研實踐隊伍。「系夢先行」調研社會實踐隊是一支對廣東鄉村決戰脫貧攻堅落實狀況調查的三下鄉實踐隊伍,這是一支以董春慶為指導老師,由30名飽含活力,刻苦耐勞的17、19級學生組成的隊伍,該隊伍分為策劃組、線下調研組、圖文編輯+線上調研組。隊伍採用雲問卷與線下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對部分貧困家庭進行調查,並對村中扶貧現狀進行深入了解,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力量,奏響青春華章!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遇見更好的自己
    為積極響應黨希望大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號召,我參加了以「決戰脫貧攻堅在廣東鄉村落實狀況調查」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調研實踐活動,所在隊伍為「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  時光荏苒,轉瞬間我們的社會調研活動便已經接近了尾聲,這一刻,我感慨頗多。
  • 嶺師學子三下鄉:邂逅鳳凰村的「文天祥」
    圖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文天祥紀念館的雕塑。高大的雕塑猶見當年文天祥的威嚴。圖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文天祥紀念館的教育展門票。嶺南師範學院的多彩鳳凰村實踐隊隊員參展,學習文天祥的精神品格。圖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文天記念館的門口。嶺南師範學院的多彩鳳凰村實踐隊隊員進館參觀學習。
  • 嶺南師範學院|「輕舟逐夢」實踐隊:走進南塘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疫情後的鄉村旅遊業發展情況,7月28日至8月6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輕舟逐夢」社會實踐隊將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南塘鎮彭村和柳村進行為期10天的課題調研。7月31日,「輕舟逐夢」社會實踐隊第二次走訪柳村和彭村,隊員們對當地村民進行有關疫情後村子旅遊現狀問題的採訪,同時拍攝兩村旅遊景點和建設風光。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調研社會實踐隊的介紹及前期準備
    炎炎夏日,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如期而至。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學校的三下鄉形式較之往年大有不同,可供選擇的方式較之前多,分別有理論宣講實踐活動、疫情防控宣講活動、課題調研實踐活動、扶貧支農實踐活動、文化支教實踐活動和「多彩鄉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曦望」多彩鄉村實踐隊談課程選擇
    通訊員(陳文靜)8月4日,嶺南師範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曦望」多彩鄉村實踐隊三下鄉的第四天。今天的課程有四個,分別為趣味數學,音樂小天地,瘋狂英語和禮儀之邦。四個課程上課都很順利,課堂體驗活躍。談及開設這四個課程的初衷,都是隊員們不斷商討的結晶,每一個課程的開設都具有實際意義。眾所周知,數字是魔力的代表,每一個數字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
  • 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線下調研社會實踐活動
    8月5日上午,嶺南師範學院「系夢鄉行」社會實踐隊線下組組員鍾卓玲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章班村進行了線下調研。上午,鍾卓玲同學來到了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章班村,開始了每天5個小時的線下調研之旅。在調研過程中,村民們反映,村裡的交通比以往便利了許多,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此外,村裡還設置了專門收集垃圾的地點,政府招聘專人每天把垃圾拉走,保持了村莊的整潔。
  • 廣東學子三下鄉:以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相機記錄鄉村美好
    圖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的整體俯瞰圖。街道整齊,屋舍儼然。圖為廣東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鳳凰村實踐隊隊員在調查鳳凰村的路上圖為廣東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鳳凰村實踐隊隊員在參觀鳳凰村的文化廣場圖為廣東嶺南師範學院多彩鳳凰村實踐隊隊員在用相機記錄鳳凰村。
  • 「溫故」極浦——「森林木」實踐隊
    8月3日,嶺南師範學院「森林木」實踐隊迎來了小雨天氣,也迎來了第二次線下調研活動。在這次調研中,「森林木」實踐隊有兩個目的地,第一個就是吳川出名的舊文化遺址——極浦亭。在這次的調研中,熱情的村民們講解了有關極浦亭的建設和發展歷程,讓隊員們受益匪淺。
  • 嶺南師範學院文傳院「乘風破浪」實踐隊揚帆起航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我校2020年大學生「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採取全新的線上「雲支教」與線下支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線上「雲支教」方式由學生進入「嶺南師範學院萬人志願者」小程序報名參與,志願者隨機匹配學生並利用智能設備於線上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線下教學由志願者遵循就近原則,進入當地中小學對學生進行線下指導。
  • 狀元故居之旅——「森林木」實踐隊
    8月3日下午,嶺南師範學院「森林木」社會實踐隊到達了調研的第三站——林紹棠狀元居。、在這次調研中,「森林木」實踐隊的隊員們看到了著名的林紹棠故居,感受到了本地人們對歷史文化遺址的重視和保護在這裡,「森林木」實踐隊看到了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僅看管這裡,還向來到這裡參觀的遊客解說。「森林木」實踐隊的隊員們在這裡能夠更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林紹棠這一位狀元,對他產生了更加強烈的敬佩之情。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實踐隊線上「三下鄉」,服務他人
    為了響應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嶺南師範學院在2020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青年大學生結合相對貧困地區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工作要求,在家鄉就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 嶺師「三下鄉」|「新興科學」多彩鄉村實踐隊隊員心得5
    很早就聽聞了嶺南師範學院的「三下鄉」活動,但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能嚮往年一樣對貧困地區的小學進行支教活動,不過今年我們卻迎來了更多更有意義的「三下鄉」活動主題,而「多彩鄉村」主題教育就是其中一個。
  • 嶺南師範學院「深藍夢」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八月三日,為了進一步加強「深藍夢」社會實踐隊對中英街歷史的了解,進一步豐富實踐隊活動的多樣性。「深藍夢」實踐隊七人由隊長劉洋、副隊長謝澤希組織帶隊參觀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環城路9號的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是由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其展樓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隊線上實踐 桃李滿園!
    7月31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在史習斌老師的指導下正式舉行為期十天的線上「三下鄉」活動,隊長易慧玲帶領29名成員一起給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公益輔導。我們「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的30名成員每人都會輔導一個兩個甚至多個學生,有的輔導對象是小學生,需要訓練他們的思維方式;有的是初中生,需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還有高中生,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自身的經驗給他們進行心理輔導減輕備考的壓力。無論輔導對象是誰,成員們都會抱著負責、認真、堅持的態度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