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晚8點,北京大學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第二場活動在線舉辦。「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務部、研究生院、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第二場沙龍面向北大學生,哈佛大學寫作課資深授課教師Lusia Zaitseva博士以「美國大學的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為主題,分享了美國大學的學術寫作概況、培養模式、訓練方法、資源使用等,近400位北大學生參加了活動,並積極進行線上交流與討論。同時,本次活動也以公開課的形式面向教師開放,將近100位北大教師和兄弟院系的教師通過直播的方式觀摩了本次活動。
沙龍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馮菲老師主持,她首先向Lusia Zaitseva表達了感謝和歡迎,並就沙龍目的、內容設計、師生互動等事項進行了會前說明,希望同學們通過主題演講與互動活動理解寫作訓練的重要性,並從論點、結構和資源使用等多方面掌握系統的寫作方法。
馮菲主持沙龍
Lusia Zaitseva的演講主要圍繞「大學生為什麼寫作以及如何進行寫作」展開,她首先提出寫作是提升思考廣度和深度的關鍵方式,也是形成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互動性思維的重要過程,並以相關數據和研究成果說明了寫作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其次,她從明確論點、關照讀者、理順結構、資料使用等四個方面,簡要說明了學生寫作開展的重點內容。同時,Lusia Zaitseva強調了論點的提出交織著情緒、象徵主義、暗指等三個影響因素,並強調了論點的真實性和可論辯性,相應地,她提出了論點驗證的測試要點,即需要考慮問題的真實性、論題的必要性、論據的充分性和對受眾的吸引力。她認為,論點對結構有著重要影響,由論點延伸出的若干主題句實際上構成了論文的基本框架。
Lusia Zaitseva分享論文寫作要點
Lusia Zaitseva指出,寫作動機既是進行寫作管理的要素,也是評價作品效果的標準,可以考慮將論文語境置於更大的時代背景下,從歷史、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思考,還可以從既有理論體系、學術成果、傳統觀點中去尋找一些突破口,或者訴諸於實證研究來發現問題,從而確定寫作論點和框架。Lusia Zaitseva強調了參考文獻的使用規範,相關資源有主要和次級之分,並提出了「BEAT/BEAM」框架模式,即文獻使用包括Background(真實的背景信息)、Exhibit(一手文獻呈現)、Argument(既可以作為論據使用,也可以加以辯駁)以及Theory of Method(正確的引用方法、轉述方式、規範格式等)。
整場沙龍穿插多次小組討論、投票以及問答活動,Lusia Zaitseva與參會師生進行了深度交流與積極互動。參會學生就論文結構組織、寫作動機確定、英文寫作方法、文獻綜述要點、學術規範識別等方面提出問題,Lusia Zaitseva逐一做了解答,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Lusia Zaitseva通過在線投票的方式與同學們展開互動
北京大學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牽頭主辦,旨在加強北大本科生寫作教育,學習並借鑑國內外知名高校學術論文寫作指導工作的成功經驗,探討並推動北京大學相關工作的設計與實施,目前已舉辦兩場活動,由Lusia Zaitseva分別於6月22日、6月24日帶來了「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美國大學的學術寫作」講座。此外,北大媒體資源服務平臺也開設「北大學術寫作指導沙龍」的視頻專欄,將歷次活動的資源收錄其中,供北大師生回看學習。
北大首屆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的最後一場活動將於6月29日下午在線舉行,由香港理工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總監陳小華博士帶來「培養基本和高級的學術寫作能力&建立寫作中心」,歡迎師生們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