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位畫家討論過「減法」跟「加法」。畫家說:畫畫就像是做加法,在一張空白的紙上,畫上山、畫上水、畫上藍天、畫上小鳥,只要跟主題有關,就往上加。我說:攝影就像做減法,景色就在那兒,你來與不來,攝與不攝,它就在那兒,但你要攝的時候,就要做減法,凡與主體無關的就要從構圖中想法去掉,去掉一切幹擾、影響主體的、與主體無關的東西。
個人感覺,不管「加法」還是「減法」,其實主要講構圖。攝影,就是從繁雜的大千世界中,擷取出個人認為美的那一部分,畫面中的主體是表達主題的,能突出主體的、烘託主體的、渲染主體就要留,影響主體、幹擾主體的、跟主體搶「鏡」的堅決不要留。攝影,少就是多,簡就是精。
首先說做「減法」!減法怎麼做,為什麼做?為什麼做減法,很多時候是為了讓關注點在你想拍攝的主體上,去掉有可能影響到觀看者的多餘因素。有很多現實的例子,特別是黑白作品,一些構圖比較「乾淨」的畫面會讓你感到深深的震撼.
再說加法。我的想法裡是可以做的,為何?因為加法不是胡亂添加,舉個算數加減法的例子吧1+2+5+7毫無規律,只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數字相加而已,再來看一個1+3+5+7這個看起來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練習——單數相加,就如同攝影,你做的加法必定是有一定的練習,而且並不會讓人覺著突兀,就如同單數相加的例子,看似都是數字相加其實是它的單數就是他的內容,只是讓它按照排列相加了而已。同時有了一定的序列對比的效果。
所以加法可以做,只是做加法需要十分的嚴謹,不能隨意添加無關的元素讓畫面真的亂起來。很多人文大師的作品你可以看到很雜亂的畫面內容,但越是細心觀察你越是會發現他的不同。甚至於你最後會發現一個道理——大繁至簡!從紛繁複雜中找到你的目標,那才是真正的攝影眼!
攝影是減法藝術,既然這麼提出來,就是有其道理的。其實也是針對繪畫而提出來的。繪畫是從一張空白的紙上作畫,自然是「加法」。而攝影是在一片實景中選擇,需要減去無用的、影響主體突出的因素。所以說攝影是減法藝術。
最近,也看過一些攝影文章提出攝影做「加法」的概念。其實大多數是指的尋找陪體、尋找著眼點的,只是為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其實那只是一種錯誤的改正,一種說法而已。說攝影要用「加法」並不準確。
關於藝術的理論,是比較容易被更改,甚至顛覆的。尤其是注入一些所謂「大師」的想法以後。但是已經深入人心的、符合人們普遍審美的藝術理論並不容易改變。比如三分法構圖,許多人都說爛大街,都來挑戰,事實上,挑戰那些人,大多數照片也都在用三分法構圖。
首先攝影和美術同屬視覺藝術,有共性也有異性的存在,構圖上美術是在觀察了景物後,在畫布上,展開創作是散點構圖,是點線面的相互襯託,形成一幅統一和諧美的作品。攝影是用取景框,去在已有的景物中,通過點線面,用焦點去找一個視覺中心,哪個是主體,哪個會干擾主體,通過焦距,角度,光圈和快門速度,光線的運用,明暗的對比,色彩的互補,構圖的法則,來取捨以達到主體突出,也就是視覺中心,要表達的立意也就在這點上。雖然如此,但也不是絕對的,美術和攝影藝術是姊妹相連的藝術,攝影藝從美術那裡得到了很多理論的知識,它們之間相互借用,如簡潔的美術作品,大場景的人文民俗攝影作品,等等。所以說,加減法的原則,不是絕對不變的,要根據主題來靈活運用。祝您拍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