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應該做「加法」還是「減法」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炒基蛋

對於基金投資,無論是剛入門的投資小白,還是曾經的你,都可能有過下面情形:

□基金買著買著,數量就飆升,自己持倉一看十幾隻,甚至20多隻。嘴裡還說著「不是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嗎」

如果雞蛋放在同樣的籃子裡,還是容易碎。大把持倉基金,是不是有將其投資策略分類,看看有多少只是同質化的基金。

□我要大類資產配置,所以我買了股基、指數基金、債券基金、海外QDII型、滬港深基金、黃金基金、商品基金。

並不是購買了各類基金,就是資產配置了。面面俱到,反而賺不到錢。一定的資產配置能力,會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獲取更多的收益,還是要靠根據行情重倉一類資產,當然這風險很大且難。

□指數火我就買指數,主動強我就買主動。醫藥活了就去買醫藥基,科技賺錢就買科技基。消費基開始發力,又開始猶豫了。

這山望著那山高,手裡攢了一堆不賺錢的基金。市場總會有熱點,你怎麼會知道下個接盤的不是你。

上面的情況,大家多多少少會遇到。投資上,投資理念可以多接觸,但具體到投資上也做「減法」。

就拿上面基金持有數量來說,每人投資5-8隻基金就可以了,再多的話可能就出現「同質」基金了。

選擇一類投資理念。如果你認為主動基金能取得超額收益,就選主動;如果你覺得指數基金更能把握趨勢,那就選指數基金。切記就是飄忽不定、心猿意馬。我們在選基金的時候,也是更傾向於風格穩定一致的基金經理。

作為投資者的我們,大可以去接觸不同的投資理念和邏輯,但最後落實到投資上,你還是會做出個選擇。選擇與你投資思路相近或者說你認可的基金,才比較舒服。

基金銷售平臺的加法與減法

基金銷售平臺的使命就是把基金「賣」出去。銷售為導向的基金銷售平臺往往不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體驗。

於是,你看到大部分的平臺都是將高收益或排行榜的基金擺在「貨架」上,而投資者就像一個在超市裡的購物者,東瞅瞅細看看,可能也是處於好奇,就買了。也不知道這件到底實不實用,適不適合自己。

為了留住存量用戶,這些平臺開始做「加法」:基金主題、基金組合、智能投顧、智能定投、基金診斷等等,內容形式上也再加,海報、文章、圖文、直播等等。

能夠駕馭這些東西的,能從中篩選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確實很多平臺推出的數據、小工具都是很有用的。

但一批剛入門,或者沒太多時間和精力去鑽研的投資者,反而是「一臉懵逼」。

少數平臺在做「減法」。減去基金超市類似的貨架、基金列表、排行榜等一些列東西。而是減少投資者「選擇」的過程,直接讓投資者手裡的錢放到適合的產品裡。當然,這是建立在投資者對平臺的信任上。我想你也知道說的是哪個平臺了。

大道至簡還是化簡為繁,做「減法」還是「加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雅思詞彙的做加法與做減法
    這個工作有兩個方面,我們不妨稱之為「做減法」和「做加法」。   做加法的意義是補充我們所欠缺的詞彙。大量的實例告訴我們,具有大學英語CET6英語基礎的考生之中拿到已經成為出國基本要求的雅思閱讀6分甚至更高的分數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你沒有達到和CET6要求相當的詞彙量(教育部大綱要求為5,500),則可能需要在雅思考試之前進行一定的詞彙記憶工作突破詞彙障礙。
  • 如何做對人生的減法,思維的加法?
    」表面上看,我們可能覺得這是一個關於人年齡對應該做的事情,仔細琢磨一下,這是一個從生到老的規律,換個字來表示:「命」。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生活的家庭不如意,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命。第二個減法:減掉選擇項,專注做一件事。
  • 做加法難,還是做減法難?
    我還是來說說我的這兩杯。   一瓶呢,是尚 馬爹利至尊。熟悉馬爹利的人應該知道,這是馬爹利的頂級系列,我其實也是第一次喝到。每一瓶都來之不易:精選400多種陳年超過70年的生命之水進行細緻精確的調配——真是充分展現了幹邑是一門調和的藝術。
  • 計算機居然是用加法器做減法的!?動手做個減法器吧!
    自從上次帶著Vita哥哥用邏輯電路模擬器做了一個二進位加法器之後,他就問我那減法器應該怎麼做呢?
  • 疲於做加法的大學生們,人生要有減法教育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當今大學從學校到學生都在忙著做加法,卻少有靜下來做減法、叩問自己究竟需要什麼的時刻。一直以來,大學被期望成為使學生自由發展、拓展眼界、挖掘潛能、探索自我專長的知識殿堂。然而遺憾的是,儘管大學提供了數不盡的名師課堂、先進的技術、多元的機會供學生遨遊探索,但學生面對豐富的資源往往並不懂得怎樣取捨。
  • 蔡英文「便宜的加法」與「偷懶的減法」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發表署名黃丙喜的評論指出,改革的大旗不是那麼好揮舞的,蔡英文一切施政不是「偷懶的減法」,就是「便宜的加法」,而施政只會加法或減法所造成的後遺症就是捉襟見肘、隨波逐流,結果自然也是績效不佳,讓民眾大失所望。
  • 素萬寢具,給人生做減法,給睡眠做加法
    晚上回家,沒做什麼事情,但還是感覺累得不行,仿佛身體和靈魂都被掏空。  大部分的人會將「休息」等同於「讓身體休息」,其實「身體疲憊」和「大腦疲憊」是兩種不同的情況。  相比起身體,我們大腦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和壓力。大腦的一天,精神滿滿應對8h工作,下班後,累得葛優躺,想著好好休息,找些事情放鬆一下吧!
  • 加法(時間做減法,人生做加法)
    經常看到朋友圈轉發這一段話:人生是在做減法。這段話從時間意義上表示我們的生命有限,過了一天,生命就少了一天的時間,且行且惜!好友紛紛點讚或感嘆時光易逝、人容易老!讀到這句話,感觸良多!不知不覺,已進入而立之年中段!
  • 新一輪開放瞄準「三個更」 市場應在減法中做足加法
    筆者認為,我國經濟體量快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已不需要主要依靠外商投資市場準入限制來保護國內產業發展。為了實現對外開放的上述「三個更」,市場主體紛紛在減法中做足高質量發展的加法。首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做減法」,吸引外資「做加法」。
  • 人生不只需要加法,也需要減法;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有時,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識、追求成功、追求富,這都沒有錯,但有時也需要用減法,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豐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欲望,減去心靈的負擔,減去環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使人生更健康。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 別小看這些「簡單」的作品,因為攝影永遠是「做減法比加法難」!
    前幾天跟一位畫家討論過「減法」跟「加法」。畫家說:畫畫就像是做加法,在一張空白的紙上,畫上山、畫上水、畫上藍天、畫上小鳥,只要跟主題有關,就往上加。我說:攝影就像做減法,景色就在那兒,你來與不來,攝與不攝,它就在那兒,但你要攝的時候,就要做減法,凡與主體無關的就要從構圖中想法去掉,去掉一切幹擾、影響主體的、與主體無關的東西。個人感覺,不管「加法」還是「減法」,其實主要講構圖。
  • 攝影應該加上思想減掉繁雜,9種減法與8種加法,讓你的照片更出彩
    經常有人說,攝影是做減法的。你也可能聽到另一個聲音:攝影是需要做加法的!那麼問題來了,攝影是要做加法呢,還是要做減法呢?兩種說法看似非常矛盾,但如果我們認真去思考,會發現它們有著各自的道理。野馬哥認為,攝影從大的層面來看,是做減法的過程;而在主題表現的時候,是必須做加法的。這兩者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攝影,並無對與錯,而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可以統一,可以融會貫通。接下來就讓我們在這個加加減減中,更好的理解攝影的真諦吧!
  •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列算式,如何快速準確判斷用加法還是減法
    這道一年級的題為啥都錯了 老師:難道真的看不出加法還是減法大家爭議就很大,有支持用減法的;也有支持列加法算式的;也有認為這種看圖列算式不嚴謹的因此這題是減法算式。10-4=6(個)。在小學階段檢驗列算式對不對,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如果算出來的得數比總數還大,那顯然就是錯誤的。如果知道多個部分要求總數,用加法。看到題目中出現「一共」有多少這種情況一定是求和,也就是用加法。
  • 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首先找符號
    也就是說,要從這節課開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求孩子能清晰地分辨,到底應該,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如何讓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是用加法還是用減法。首先要做什麼?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是,首先找符號,再根據符號所在的位置,立刻判斷出用加法還是用減法。
  • 三問泛海融創大交易:盧志強的減法和加法
    這筆交易也讓外界生出不少疑問,泛海控股的業務版圖橫跨地產、金融、戰略投資,但地產行業是泛海的「龍興之地」,北京東風鄉、上海董家渡地塊更是一線城市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泛海控股是否到了「斷臂求生」的危急關頭?泛海的戰略轉型是否步入「去地產化」階段、「輕資產」運營會是泛海的一條康莊大道嗎?
  •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該做加法還是減法?
    那麼,我們自己偶爾也可以思考一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該對自己的人生做加法還是減法?我們是應該做加法多聽,多看,多學,多試一下才能解決那個迷茫中的自己嗎?我們還是應該減去心中那一個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那些身外之物,才能專注的去做一件事情呢?
  • 一年級數學上冊,簡單的減法題,孩子卻老是用加法做,哪裡卡殼了
    我們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但是,一年級有些孩子做下面這類減法題,卻老是用加法做,孩子的思維到底在哪裡卡殼了?而學生要想解決這類問題,第一要理解減法的意思,就是「分」具體可以生活中的飛走、拿走、吃掉等等;第二就是理解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說課稿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7-26 15:0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做好「加減乘除」 破解發展難題-加減乘除 加法 乘法 除法 減法...
    「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他強調,老工業基地要通過創新實現優化升級、脫胎換骨,進行深入改革創新,實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這一重要論述深入淺出、全面辯證地分析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得與失,為新一輪東北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  去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明顯回落,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親子英語——做算術,加法,加號,和, 減號,減法
    數字 Numbers加法 Ad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