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北京的橋梁不僅數量眾多,類型多樣,而且藝術和文化價值極高。可以說,北京的古橋是人類建築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寶藏之一。
在北京眾多歷史古蹟中,有一處的古橋平均建築年齡久遠,古橋數量也相對較多、較集中,你知道是哪裡嗎?
猜猜看,答對可得該地半日遊哦!那個聰明絕頂的你能否破題呢?別浪,來來來:
謎題
很難?想要半日遊?那好吧告訴你吧(誰讓我這麼心軟)
它就是——鏘鏘鏘!
北 海 公 園!
北京皇城內的古橋,樣式最為精巧華麗。尤其有著900多年歷史的北海公園內保留下來的古橋,更是成為皇家園林景觀建築的一部分,觀賞性與實用性並存,飽含古人橋梁建造的智慧和審美理念。同時,北海公園及周邊是北京老城古橋相對集中區域,北海公園內的古橋亦是北京老城古橋文化的典範之作。
發現北京印跡,探訪北海公園古橋文化。
北京印跡文化探訪小分隊,特組織這場特別的文化探訪活動,跟隨古橋專家梁欣立先生,一起探訪吧!
「北京印跡·文化探訪路」之北海古橋招募
時間:2019年7月5日 14:00-17:00報名時間:2019年7月3日--2019年7月4日地點:北京市北海公園南門年齡:18周歲-60周歲(限滿15人)專家:著名古橋專家梁欣立帶隊,實地旅遊講解費用:免費(舉辦方將為參加者購買當日門票和人身意外險)
遊覽古橋 :北海大橋、永安橋、三折玉帶橋、煙雲盡態亭石板橋、小昆邱亭石橋、陟山橋、濠濮間七折曲橋、畫舫齋西小石橋、淾祥橋、靜心齋三橋、五龍亭七石橋、小火車橋、極樂世界四平橋、琉璃牌坊前石橋
報名須知:
① 適合18周歲~60周歲參加。② 天氣炎熱,現場發帽子、瓶裝水,建議穿舒適的鞋子、戶外防曬服裝、遮陽傘、身份證件等,少負重。③ 活動開始前1天,工作人員將進行簡訊通知,請注意查收。④ 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先天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病患者,冠狀動脈患者及嚴重心律不齊者,對粉塵、空氣改變嚴重過敏者。⑤ 現場準備有防中暑藥、腸胃疾病藥、創可貼等,需要時請及時向工作人員申請;如遇突發疾病應第一時間聯繫工作人員,並撥打120急救電話。⑥ 活動拍攝的照片、形象或音聲等版權歸北京印跡編輯部所有,獲得的內容可能會被用於未來的傳播,如有異議請提前告知,過期視為同意。⑦ 現場來往人員流動量大,請妥善保管好個人物品。⑧ 因不可抗拒因素導致活動不能如期進行,我們將對活動進行調整或者取消,並第一時間通知報名者。
北海公園 環水而建,古橋成了園中必不可少的設施,它們是可直接接觸的 "活歷史"。
這裡大大小小的 古橋 在近幾百年裡,踏足過無數風雲人物,見證了多少人世間的繁華……
為了讓大家對北海古橋有個更直觀的感受,給大家瞧瞧北海公園古橋文化探訪路線圖,給您嘗個鮮兒先~
北海大橋
又叫「御河橋」、「金鰲玉蝀」橋,1956年橋體被改造,名字也換「北海大橋」了。
別看它鋪上了柏油,車水馬龍一副現代大橋的樣子,人家的底子可是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古橋,橫跨在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中國古老堤障式九孔石拱橋。
永安橋
永安橋和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標誌。
這座古橋在元代是一座木橋,明代時叫「太液橋」, 連接南岸與瓊華島,到乾隆年間改造成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橋。橋兩端有古石獅、古牌坊,橋長85米,是北海公園內最大的橋梁。
三折玉帶橋
獨特的三曲折石拱橋,起浮轉折的橋身、橋望柱、欄板狀如玉帶。是觀遊魚、賞荷景、品茶飲依山鄰水的好地方。
它還有一別名——「羅鍋橋」,你知道為啥嗎?
煙雲盡態亭石板橋
亭中八柱八額滿刻乾隆帝的七言詩文26首。
水中亭,兩橋接,真正一步即可跨越的入亭古橋!它是北海公園最短的古橋,也是北京市最短的古橋。猜猜它的跨度有多少?
實地瞧瞧,石橋寬要比橋長長:2.27米x 1.04米。
小昆邱亭石橋
其貌不揚的一塊青石板,人家卻是建於清代中期的古橋!當時皇帝、后妃們遊瓊華島後山,常經過此橋到亭中歇息。橋身比煙雲盡態亭石板橋略長。
陟山橋
據《輟耕錄》記載,原橋建於元至元年間。清乾隆五年(1740年)拆舊改建。此橋直對陟山門,據說它最特別之處是能引水上瓊華島後山,以用於前山龍口噴水,供皇帝、后妃們娛樂。
具體如何引水上山、儲水噴水呢?小編也是好奇得很!
原來,水從什剎海入北海分兩路,一西拐進太液池;二東穿蠶壇石槽引水過陟山橋,山腳下設小水池,太監人力用木鬥水車提升水到山頂儲水缸,利用水壓,水從鑲嵌在石龍口中的管子噴出。(註:故宮後花園假山現有一樣原理的石獅噴水實物。)
濠濮間七折曲橋
北海公園中此橋最是文藝,乾隆題詩:
南面:
坊額橫聯:"山色波光相罨畫"。坊柱聯:"日永亭臺爽且靜,雨餘花木秀而鮮"
北面:
坊額橫聯: "汀蘭岸芷吐芳馨"坊柱聯:"蘅皋蔚雨生機滿,松嶂橫雲畫意迎"。
畫舫齋西小石橋
時稱小紅橋的就是它了。
橫跨在北海太液池的第二進水河道上,在畫舫齋西配殿「觀妙」與碧海樓之間,很古樸的小石平橋。現水道無水,橋加寬改造。
淾祥橋
北海公園北門,水閘下方,最容易引人駐足欣賞的橋。
這裡的魚兒總是企圖「鯉魚跳龍門」,水閘放水產生的譁譁響聲,層層細浪花,引得魚兒逆水而遊,飛身越出水面。
橋歷年改造多次,老橋礅新橋面。
靜心齋三橋靜心齋是靜、雅、閒、潤,建於清乾隆年間,後成慈禧太后專屬休憩之處。其內水面積佔整個院落三分之一,水面橫跨著三座古橋:小玉帶橋、沁泉廊橋、青石板五折曲橋。三橋結構不同,造型各異。
小玉帶橋
高石拱,坡橋面,漢白玉石護欄,四石獸靠柱護橋,經典園林石橋。
沁泉廊橋
八柱支撐卷棚頂,下設茶座,聽山瀉水聲,觀水中紅錦,滿目山水亭閣。
青石板五折曲橋
橋位於沁泉廊橋西,橋南端正對畫峰室後廊,形成一頭接建築,一頭連假山的景致。閒暇漫步度曲橋,留戀美景人不倦。
三橋的鋪設使得富麗典雅的院落別有一番江南水鄉韻味。
五龍亭七石橋
北海沿湖景點中最吸引遊人的地方之一。七座古石橋將太液池西北岸邊建在水中的五座龍亭以及湖岸聯繫在一起。這裡是觀湖賞景的好地方,很多遊人喜歡坐在這裡欣賞湖景、唱歌、跳舞等。
小火車橋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皇城御苑開工建鐵路,南起點中南海的瀛秀園,終點北海靜心齋,全長1510.4米。在五龍亭西建鐵路橋鋪軌。
從法國引進火車機車和豪華車廂,為慈禧太后的專列。後鐵軌拆除,石橋保留。
極樂世界四平橋
極樂世界殿內是古人想像的「天堂」,眾多仙人齊聚神山上。
殿外四方水池,在正南、正北、正東和正西的四個方向建有一模一樣的四座石平橋,造型大氣精美,用料講究。
四座古橋對整個極樂世界殿建築,起到了四平八穩的對稱平衡作用。
琉璃牌坊前石橋
此橋無名,就叫琉璃牌坊前石橋,為單孔石拱橋,是皇帝與后妃們來極樂世界參拜的必經之橋呢!
保留下來的北海古橋,是北海公園皇家園林景觀建築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的價值。它們包涵著古人建造橋梁的智慧和審美觀念,北海古橋是北海公園園林建築中的精華,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
怎麼樣?是否意猶未盡、蠢蠢欲動呢?讓我們跟隨著名古橋專家 梁欣立 先生,一起探訪北海古橋~
來吧!搓起小手手,迫不及待想踏訪當年皇帝后妃們漫步過的古橋印跡哩!
特別鳴謝:感謝梁欣立先生對本文的指導和斧正。
參考資料[1] 梁欣立 著 . 北京古橋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7-1.[2]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 . 橋塔 . 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4-9.[3] 中國橋官網, http://www.china-q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