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古橋:從盧溝橋到金鰲玉蝀橋,從盧溝曉月到太液秋風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橋,水之梁也。在北京,像永定河、通惠河、沙河這樣大大小小的河流有80多條,同時,還有什剎海、積水潭、北海、昆明湖等諸多姿態萬千的水域。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有人的地方就有智慧。千百年來,古人用橋解決了河流對交通的阻隔,也為北京留下了一道道巧奪天工的驚世美景。

北京的古橋源起何時?由於缺少史料記載,已經無從考證。現存的古橋中,最早的橋梁應該是金代建造的盧溝橋。這座橋建於1189年至1192年,為聯拱大石橋,全長266.5米,寬9.3米。盧溝橋有橋孔11個,橋墩10個。多少年過去,每當月明星稀之時,人行橋上,憑欄遙望,兩岸樹木鬱鬱蔥蔥,垂柳搖曳,遠處的青山若隱若現;近觀橋下,水面波光粼粼,清波浩渺;回眸橋上,點點月光如銀,形成古時的 「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

「太液秋風」是另一處燕京八景之一,指的是金鰲玉蝀橋所在地太液池的景色。金鰲玉蝀橋,位於北海公園南門西側。它北倚瓊島白塔,南望瀛臺,東臨萬善殿、千聖殿,西連金碧輝煌的紫光閣。勝景如斯,讓乾隆皇帝親題「太液秋風」四個字。

金鰲玉蝀橋的北側,是北京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北海公園。進入公園南門,首先映入遊客眼帘的是一座宛如玉制長虹一般的漢白玉石橋,這便是北京的另一座古橋,有700多年歷史的永安橋,也叫堆雲積翠橋,堆雲積翠,僅從如詩如畫的名字就能想像出一幅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

包括這些橋在內,以及通惠河上的永通橋、鎮守京北五百年的朝宗橋,保存至今的京城古橋約有200多座,這些橋歷時數百年,飽經滄桑,現在仍在使用。夏末秋初,行至橋上,可見水之靈氣、橋之精巧、時空之變遷,秋色之瀰漫,周末閒暇,不失為覽古閱今、觀時賞月的好去處。

 

更多閱讀

北海公園裡的永安橋:始建於元代,堆雲積翠橫太液

古時盧溝橋是送親別友之地,又經歷「七七事變」洗禮

北京琉璃河古橋連接南北交通,與新橋相望,更顯滄桑

北海金鰲玉蝀橋,除了一覽太液池美景,還兼具實用性

通州八裡橋留著鴉片戰爭的痕跡,「不落桅」的說法如何產生?

天壇丹陛橋堪稱古典「立交橋」,明清時嚴禁走人

 

來源:北京晚報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圓月」照進園博園 中秋節帶您共賞「盧溝曉月」
    天上雲遮月,不過在園博園一輪「圓月」已經掛了起來,永定河水在園博湖中流淌,人們在這裡共賞「盧溝曉月」。豐臺區2019年「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在「月」下舉行,把人們帶進來歡樂的海洋中。
  • 北京古橋知多少
    至於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已建有梁橋和木浮橋。遠古時北京平原形成五大水系在《說文解字》中橋字註解為:「橋,水梁也。從木,喬聲。駢木為之者。」從古代人類搭建的簡單木構或石制橋,到今天建造的恢弘壯麗之現代化大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時間中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
  • 北京盧溝橋賞月攻略(時間+門票預約)
    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871421582789050426)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在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橋的美妙之處不僅僅在於賞月,遠山、近水、曉月、美橋之情趣相互映襯,渾然一體,除了欣賞美景,橋上還有造型不一的數百石獅,姿態神情栩栩如生  ➤盧溝橋開放時間:8:00—17:00(16:30停止售票)  》》2020北京盧溝橋景區中秋不開放夜場公告  ➤盧溝橋門票:成人票20元;軍人、學生票
  • 北京古橋有皇家橋和民用橋之分?還有這些事老北京人也不見得知道
    從古代人類搭建的簡單木構或石制橋,到今天建造的恢弘壯麗之現代化大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時間中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這些橋分布在河川和阡陌山澗之上,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有水的地方必有橋,有橋的地方必有景,橋往往是中國古代園林、河道景致形勝之處,也是古人別離親朋眷屬之處。
  • 京城視野|回憶歷史,訪盧溝橋、拜潭柘寺、攀北京屋脊(二)
    、拜潭柘寺、攀北京屋脊……準備好,就出發吧~壹盧溝橋 北京現存最古老、最長的聯拱石橋盧溝橋(Lugou Bridge)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在《馬可 ·波羅遊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後來外國人都稱它為 " 馬可波羅橋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 「盧溝曉月」照亮京城中秋夜 現代燈光音效再現古代燕京盛景
    2019年9月13日晚,2019年「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在北京市豐臺區園博園舉行,當地居民和遊客歡聚一堂,共同歡度中秋佳節。「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作為北京市中秋文化活動主場活動之一,整場演出以「月」為主題,主舞臺設計明月造型,配合聲光電效果華麗呈現。這次「盧溝曉月」中秋文藝演出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愛國愛家為表達切入點,上演《明月謠》《月是故鄉明》《明月幾時有》等歌舞、器樂、誦讀、戲曲原創節目。
  • 北京的古橋 | 北京古橋發展史
    北京的古橋歷史上北京的橋梁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式多樣,別具風採。可以說,北京的古橋是人類建築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寶藏之一。「北京的古橋」欄目將展現北京古橋的歷史與文化,並向公眾介紹北京古橋保護的工作進展與成果,從而喚起更多人對北京古橋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橋,水梁也。
  • 2019北京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賞月攻略(開放時間+地址+門票)
    2019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賞月攻略11月1日 - 3月31日 (淡季) 早8:00 – 17:30  門票:盧溝橋門票>20元10元(老人年齡65歲以上免票,60—65歲半價)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橋賞月應該是北京城中最經典的賞月方式。遠山、近水、曉月和美橋的互相映襯,仿佛跨越千年,和古人一同賞月一般。
  • 從《豐臺區分區規劃》看北京豐臺區如何打造文化空間格局
    通過南中軸(一軸)和永定河文化帶(一帶)統領文化空間結構,構建蓮花池-金中都、南中軸-南苑、盧溝橋-宛平城-長辛店三大文化板塊;打造「航天逐夢」、「南苑秋風」、「紅門錦繡」、「中頂花鈸」、「中都溯源」、「宛平烽火」、「盧溝曉月」、「園博飛花」、「長辛槐蔭」、「南宮疊彩」豐臺文化十景。
  • 詩詞中的「曉月」:一輪特殊的月亮
    見此奇觀,我們趕緊拿出手機拍攝,但沒等拍到,它就消失了,天也突然大亮了。更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夢中景色很美。又想到古人詩詞中也寫過這種早上的月亮,別有一番風味。那就來看看古詩詞中的「曉月」吧!說到寫曉月,最經典的還是溫庭筠這首《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寥寥十字,便將一片圖景勾勒出來,令人拍案叫絕。清早天未亮,一切還是朦朧的、未甦醒的,幾聲雞鳴讓少人的道路更加寧靜。這樣孤獨的氛圍,讓遠行的遊子心裡更加悲涼。
  • 北京最古老的橋「盧溝橋」,見證了中國的歷史,也是必去的景點
    去北京旅遊時,你不僅要參觀長城和故宮,還要參觀盧溝橋。相信你也會有同感,到了北京好像很少有人會去參觀盧溝橋,但絕對可以肯定的是,去北京旅遊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盧溝橋的。去過幾次北京,打算去盧溝橋,但是到現在去了兩次,每次感覺都不一樣。
  • 「古蹟探真」「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北海公園裡藏著哪些古橋
    公園內擁有眾多年代久遠的古橋是皇家園林景觀建築的一部分古人橋梁建造的智慧和審美理念今天,文旅君就帶您一起了解北海公園的那些「橋」始建於至元元年(1264年),後經多次改建、維修,保持了原橋的風格,中間一孔用於通水,其餘封堵作為裝飾。整個橋身如同一條潔白無瑕的玉帶,是中國古老堤障式九孔石拱橋的典型代表。明弘治二年(1489)五月西海子九孔石橋建成,石橋兩端立有牌坊,東邊牌坊曰金鰲,西邊牌坊曰玉蝀,故名金鰲玉蝀橋。
  • 文化探訪路|北京古橋多,哪裡最鮮活?
    北京皇城內的古橋,樣式最為精巧華麗。尤其有著900多年歷史的北海公園內保留下來的古橋,更是成為皇家園林景觀建築的一部分,觀賞性與實用性並存,飽含古人橋梁建造的智慧和審美理念。同時,北海公園及周邊是北京老城古橋相對集中區域,北海公園內的古橋亦是北京老城古橋文化的典範之作。發現北京印跡,探訪北海公園古橋文化。
  • 北京城的三大名橋
    在古都北京,有護衛京師的三大名橋:東面有鎖控運河通州糧道的永通橋(八裡橋);北面有扼守去明十三陵要道,而且北控居庸關、兼扼古北口的朝宗橋;西面則有扼守通往西山之路,而且總攬南下中原之路的盧溝橋。八裡橋,因在通惠河上,距通州城八裡之處而得名。
  • 2020十一國慶北京豐臺去哪裡玩最好?旅遊地點及線路推薦
    ➤打卡地NO.1:盧溝橋文化旅遊區之「曉月盧溝千年韻」  金秋時節,豐臺最具特色的打卡地,就要數有著800多年歷史的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了,這裡也是全國最知名的賞月地之一。2020年國慶期間正值中秋佳節,當曉月高掛西天,晨光微熹,極目薄霧疏星,曉月如夢如幻。
  • 北京古橋中的八裡橋
    八裡橋在北京通州區。此橋因在通州之西八裡之處而得名,地鐵八通線的八裡橋站又因八裡橋而得名。有心於北京古橋建築、古橋文化、古橋歷史的遊人,可在此站下,去看一看通惠河上的這座明代古橋,它以結構嚴謹技藝精湛而著稱於京師,並且晚清時兩次壯烈的反外敵侵略戰役在此展開,而被稱為英雄橋,名垂青史。
  • 美到窒息!中秋賞月何處去?最美月亮在這裡!
    ▁▁02北京 盧溝曉月半鉤留照三秋淡,一練分波平鏡明盧溝橋,一座飽經歷史風霜風霜的古橋,馬可波羅停此駐足,乾隆皇帝遊覽作詩,日寇侵華的標誌地點,經歷了八百多個春夏秋冬,仍舊巋然不動。200多根漢白玉橋墩上有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獅子。民間傳說「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 北京擬啟動修繕573歲八裡橋 未來將建紀念館
    作為北京現存三大古石橋之一,這座俗稱「八裡橋」的573歲古橋目前仍服務於市政交通,這也為它積存了不少傷病。為延長文物壽命,文物部門計劃今年啟動對八裡橋的修繕工程。而在老橋西側,作為「接班人」的八裡橋新橋建設工程已近尾聲,預計今年5月可正式通車。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朝陽區文委了解到,目前八裡橋的修繕方案已報國家文物局進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