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之梁也。在北京,像永定河、通惠河、沙河這樣大大小小的河流有80多條,同時,還有什剎海、積水潭、北海、昆明湖等諸多姿態萬千的水域。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有人的地方就有智慧。千百年來,古人用橋解決了河流對交通的阻隔,也為北京留下了一道道巧奪天工的驚世美景。
北京的古橋源起何時?由於缺少史料記載,已經無從考證。現存的古橋中,最早的橋梁應該是金代建造的盧溝橋。這座橋建於1189年至1192年,為聯拱大石橋,全長266.5米,寬9.3米。盧溝橋有橋孔11個,橋墩10個。多少年過去,每當月明星稀之時,人行橋上,憑欄遙望,兩岸樹木鬱鬱蔥蔥,垂柳搖曳,遠處的青山若隱若現;近觀橋下,水面波光粼粼,清波浩渺;回眸橋上,點點月光如銀,形成古時的 「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
「太液秋風」是另一處燕京八景之一,指的是金鰲玉蝀橋所在地太液池的景色。金鰲玉蝀橋,位於北海公園南門西側。它北倚瓊島白塔,南望瀛臺,東臨萬善殿、千聖殿,西連金碧輝煌的紫光閣。勝景如斯,讓乾隆皇帝親題「太液秋風」四個字。
金鰲玉蝀橋的北側,是北京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北海公園。進入公園南門,首先映入遊客眼帘的是一座宛如玉制長虹一般的漢白玉石橋,這便是北京的另一座古橋,有700多年歷史的永安橋,也叫堆雲積翠橋,堆雲積翠,僅從如詩如畫的名字就能想像出一幅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
包括這些橋在內,以及通惠河上的永通橋、鎮守京北五百年的朝宗橋,保存至今的京城古橋約有200多座,這些橋歷時數百年,飽經滄桑,現在仍在使用。夏末秋初,行至橋上,可見水之靈氣、橋之精巧、時空之變遷,秋色之瀰漫,周末閒暇,不失為覽古閱今、觀時賞月的好去處。
更多閱讀
北海公園裡的永安橋:始建於元代,堆雲積翠橫太液
古時盧溝橋是送親別友之地,又經歷「七七事變」洗禮
北京琉璃河古橋連接南北交通,與新橋相望,更顯滄桑
北海金鰲玉蝀橋,除了一覽太液池美景,還兼具實用性
通州八裡橋留著鴉片戰爭的痕跡,「不落桅」的說法如何產生?
天壇丹陛橋堪稱古典「立交橋」,明清時嚴禁走人
來源:北京晚報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