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曉月」照亮京城中秋夜 現代燈光音效再現古代燕京盛景

2020-12-23 狗頭牛眼看世界

2019年9月13日晚,2019年「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在北京市豐臺區園博園舉行,當地居民和遊客歡聚一堂,共同歡度中秋佳節。

「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作為北京市中秋文化活動主場活動之一,整場演出以「月」為主題,主舞臺設計明月造型,配合聲光電效果華麗呈現。這次「盧溝曉月」中秋文藝演出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愛國愛家為表達切入點,上演《明月謠》《月是故鄉明》《明月幾時有》等歌舞、器樂、誦讀、戲曲原創節目。

盧溝曉月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點之一,古時候,盧溝橋一帶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成為人們賞月的最佳地點之一。如今,以現代燈光和音效呈現給觀眾的不只是古代燕京盛景,更彰顯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和美好前景。

相關焦點

  • 「圓月」照進園博園 中秋節帶您共賞「盧溝曉月」
    天上雲遮月,不過在園博園一輪「圓月」已經掛了起來,永定河水在園博湖中流淌,人們在這裡共賞「盧溝曉月」。豐臺區2019年「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在「月」下舉行,把人們帶進來歡樂的海洋中。
  • 盛世古景與品牌文化相融 燕京八景精釀啤酒全系列集結亮相
    燕京八景,即老北京最著名的八處景點,最早出現在宋、元時期,得名於明代。經過幾次變更,終在清代由乾隆正式欽定為: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秉承「以匠心,敬初心」的創新精神,「燕京八景」在創意上結合古人的描述和景色自身的特色,傳達出中國古代山水的秀麗;在設計上借鑑了古代山水畫的造型特點;顏色上則採用具有北京代表的景泰藍的上色方式,描邊採用金色,突顯皇家貴氣。與此同時,借意於古代「詩」「酒」不分家的美談逸聞,燕京啤酒選擇了自有成熟精釀產品搭配「燕京八景」的書畫設計,為文化創意理念賦予新的消費品內涵。
  • 探訪北京古橋:從盧溝橋到金鰲玉蝀橋,從盧溝曉月到太液秋風
    多少年過去,每當月明星稀之時,人行橋上,憑欄遙望,兩岸樹木鬱鬱蔥蔥,垂柳搖曳,遠處的青山若隱若現;近觀橋下,水面波光粼粼,清波浩渺;回眸橋上,點點月光如銀,形成古時的 「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太液秋風」是另一處燕京八景之一,指的是金鰲玉蝀橋所在地太液池的景色。金鰲玉蝀橋,位於北海公園南門西側。它北倚瓊島白塔,南望瀛臺,東臨萬善殿、千聖殿,西連金碧輝煌的紫光閣。
  • 中秋賞月何處去?最美月亮在這裡!
    ▁▁02北京 盧溝曉月半鉤留照三秋淡,一練分波平鏡明盧溝曉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古時,這裡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其最著名的特點當是「一天三月」,即天上一個,盧溝橋南北兩側各倒映一個月亮,美麗的月亮倒映水中,更顯明媚皎潔。
  • 詩詞中的「曉月」:一輪特殊的月亮
    曉月正掛在天邊,「月亮走,我也走」,不知是增添了孤寂的氣息,還是給了行人一點陪伴?盧溝曉月,是老北京「燕京八景」之一。當天光已明,月影倒映水中,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伴著十孔長橋,頗為壯觀。甚至有傳言說:「每當舊曆的月盡頭(晦日)天快曉時,下弦的鉤月在別處還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橋上,他偏先得清光。」橋頭有康熙、乾隆皇帝御筆的「盧溝曉月」碑。
  • 北京國慶中秋長假十大網紅打卡聖地
    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這幾處也是遊玩天壇公園,值得重點關注的地方。晚上的奧運塔、鳥巢、水立方的燈光秀、廣場噴泉都很有特色。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國潮花燈秀、潘多拉燈海秘境、粉色沙灘、國潮夜市、爆火光影遊藝,感受滿園詩畫震撼人心,火樹銀花照亮夜空!世界花卉大觀園迅速成為引領南城夜經濟、引爆朋友圈的網紅打卡地,讓我們一起來世界花卉大觀園共同為祖國71周年華誕慶生吧!
  • 江蘇揚州打造「夜經濟」三部曲 再現「夜市千燈照碧雲」盛景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6月18日電 (記者 崔佳明)6月18日,蜀岡-瘦西湖景區舉行新聞發布會,蜀岡—瘦西湖景區黨工委副書記劉馬根宣布,即日起,蜀岡—瘦西湖景區正式推出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瘦西湖夜市活動,瘦西湖景區將通過打造夜遊、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推動揚州「夜經濟」發展,再現古代揚州「夜橋燈火連星漢」「夜市千燈照碧雲」的盛世繁華。
  • 中秋將至,江浙滬最適合的幾個景點,旅遊攻略備起來!
    1 蘇州石湖串月石湖串月,是江蘇蘇州石湖著名景觀,是與平湖秋月、盧溝曉月、三潭印月相齊名的四大賞月勝地。石湖景區有座行春橋,橋身有9個環洞。洞與洞相連,倒映水中,相當美妙。三個石塔立在湖面上,每逢月夜,特別是中秋佳節,在塔裡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倒映在湖中。4 上海外灘中秋之夜,看一輪圓月倒映在黃浦江上。
  • 燈光炫麗映古城 ​南頭古城「魅力古城中秋之夜」華麗上演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日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許永生)金風送爽,果滿枝頭,為慶祝南頭古城蝶變綻放後的第一個國慶佳節與中秋節,增強南頭古城在深港澳文化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10月1日晚,南頭古城「魅力古城中秋之夜」主題系列活動華麗上演。
  • 夜照亮了夜 也照亮了歌手萬芳的路
    這張《ONE芳》中最為吸引我的,無疑是《夜照亮了夜》,一點都不誇張地說,這是我在今年上半年所聽到的最好的一首華語女歌手的歌。春節前後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說來偶然,當時在網上搜索最新的歌曲下載,「萬芳」這個名字,以及《夜照亮了夜》這個明顯文法不通的歌名,同時吸引了我。
  • 中秋| 又是中秋月圓時
    也只有此時,你才能領悟到「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意趣。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賞月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的《秋有月》傳世。而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說。
  • 京城視野|回憶歷史,訪盧溝橋、拜潭柘寺、攀北京屋脊(二)
    上一期【京城視野】我們一路穿越時空遊故宮、登長城、賞皇家園林……感受了千年古城的燦爛文化藝術今天,文旅君邀大家一起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在《馬可 ·波羅遊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後來外國人都稱它為 " 馬可波羅橋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 十餘場燈會「扮靚」京城鬧元宵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張漫子、孫琪、宋美黎)年畫、剪紙、花燈、歌謠……19日,十餘場融合年味民俗、傳統花燈、節日場景等文化元素的燈光視聽盛宴,綻放在景山公園、圓明園、大觀園、朝陽公園、永定門公園等地,在元宵之夜「扮靚」京城。今年的燈會充滿「非遺」元素。
  • 京城花鄉,北京豐臺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豐臺位於北京市西南,地處華北大平原北部,為北京市市轄區,是北京市的城六區之一,是首都中心城區和首都核心功能主承載區,清代是京城花木供應地,被譽為「花鄉」。永定河由北至南貫穿全區,將豐臺分為河東、河西兩大地區,沿河由北向南形成了蓮石湖、園博湖、曉月湖、宛平湖,賦予了豐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