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雲遮月,不過在園博園一輪「圓月」已經掛了起來,永定河水在園博湖中流淌,人們在這裡共賞「盧溝曉月」。豐臺區2019年「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在「月」下舉行,把人們帶進來歡樂的海洋中。
作為北京市中秋文化活動主場活動之一,「盧溝曉月 中華圓夢」中秋文藝演出以「月」為主題,主舞臺就設計成明月的造型,在聲光電的配合下精彩紛呈。適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此次「盧溝曉月」中秋文藝演出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愛國愛家為表達切入點,上演《明月謠》《月是故鄉明》《明月幾時有》等歌舞、器樂、誦讀、戲曲原創節目。
演出中,來自豐臺區幹部群眾代表還通過微視頻講述了自己對中秋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並在永定河畔、盧溝橋頭、麗澤金融商務區、豐臺科技園區等地錄製祝福微視頻,傳遞家國團圓、國富民強的美好祝福,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
除園博園的演出外,今年豐臺區「盧溝曉月」中秋文化活動亮點頗多,節日文化活動異彩紛呈,豐富百姓假日文化生活。在盧溝橋畔,盧溝橋、宛平城地區景區燈光全面開放,眾多市民在此感受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的美景。「盧溝曉月」主題郵局還推出盧溝曉月首日封、郵票、燈籠等文創產品,盧溝橋頭廣場上還設置了卡通兔爺牆和祝福祖國留言板,遊客們紛紛寫下對祖國美好的祝福,並以盧溝橋宛平城為背景,留下賞月時最美的影像。
中秋節當天,宛平城地區舉辦第二屆特色中秋文化活動,宛平居民在24小時特色空間「曉閱時光書屋」中,開展「讀中秋繪本」親子活動,「品詩詞 聽中秋」「聞書香 看中秋」「猜詩詞 迎中秋」等活動,在賞月、讀書、品詩中感受中秋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中秋節期間,豐臺區近60個社區(村)組織製作月餅、猜燈謎、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節日文化活動。在王佐鎮,敲響了怪村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鼓舞太平,表達了農民對豐收和太平的期盼,共祝中秋快樂,在太平橋街道、右安門街道、南苑鄉,「百姓周末大舞臺中秋專場」、「慶中秋」非遺傳承課程送到百姓之中,為居民們營造出濃厚的中秋氛圍,讓居民過一個豐富多彩的中秋節。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穎 劉平 吳鏑攝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