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硬拉腰酸背痛?那是你沒做對!進來手把手教會你

2020-12-20 健身教練Ason

如果有一個動作能刺激到整個身體後側的肌肉,而且非常高效,那麼這個動作非硬拉莫屬。

不過問題是,哪種硬拉最好?一般來說,我們有三種選擇:傳統硬拉、相撲硬拉和六角槓鈴硬拉。

有關這三種硬拉的爭論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每一派都有自己的觀點。事實上,你適合哪一種硬拉主要取決於你的解剖結構和個人喜好,以及你最想練哪塊肌肉。

今天的文章就給大家仔細介紹一下相撲硬拉。

什麼是相撲硬拉?

相撲硬拉是硬拉的一種變式。與傳統槓鈴硬拉不同的是,相撲硬拉的站距會更寬一點,像這樣:

而傳統硬拉是這樣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撲硬拉的站距是傳統硬拉站距的2-3倍。

除了站距之外,相撲硬拉中腳尖外展的幅度也越大,雙手握距會窄一點。

相撲vs傳統:哪個更好?

理論上來說,傳統硬拉的增肌效果會比相撲硬拉更好。這是因為,相撲硬拉中槓鈴移動的距離會短20%[1],這就意味著肌肉發力更少。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你不應該做相撲硬拉呢?並不是。

首先,關節活動幅度的差異其實不是非常大,不太可能很顯著地影響長期的效果。

其次,研究發現相撲硬拉和傳統硬拉能夠帶來相似的肌肉活性,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方法做到[2]。

相撲硬拉對於股四頭肌的刺激更大,而傳統硬拉更側重於膕繩肌和豎脊肌。然而,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差異也不是非常大,大約也就在10%左右,而且肌肉活性與肌肉增長之間的關係也還沒有完全明確。也就是說,更高的肌肉活性並不意味著更多的肌肉增長。

因此,總的來說,相撲硬拉和傳統硬拉之間的差異並不是非常大,我們很難說哪個對於增肌或者發展力量更好。

你適合哪種硬拉?

我們的身體是由相同的解剖結構組成的,但是它們的排列方式會稍有不同,這就會使一種硬拉方式比另一種更為合適某些人。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股骨的長度和它與髖的連接方式。

如果你的股骨較長,那麼你會發現傳統硬拉更加困難,因為關節活動幅度延長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個子更喜歡做幅度稍微小一點的相撲硬拉。

股骨連接到髖的部分稱為「股骨頸」,看起來是這樣的:

如下圖,每個人的股骨頸角度是有很大差異的:

如果你的股骨頸角度是像左邊這樣較小的鈍角(135度左右),那麼你會覺得兩種硬拉方式都很舒服。然而,如果你的股骨頸角度是像中間這樣接近直角,那麼你會覺得相撲硬拉非常不舒服。這是因為,當你試著以較寬的站距硬拉時,股骨的頂端會碰到髖骨。

如果你的股骨頸角度很大,在大約160度左右,像右邊這種,那麼你就會更喜歡相撲硬拉。

你可以輕鬆地評估自己的股骨長度,但是卻無法知道自己的髖部解剖細節,因此你只需要自己嘗試一下,感覺哪種做的最舒服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如果一種類型的硬拉會帶來疼痛、緊張和不舒服,那麼就切換到另外一種看看會怎樣。

如果兩種你都感覺不錯,那麼你就選自己喜歡的變式。

如何相撲硬拉?

第一步:設定站距

走向槓鈴,雙腳分開比肩寬一點,腳尖打開,像這樣:

接著,屁股下沉,彎曲膝蓋,與腳保持在一條線上,背部挺直,像這樣:

如果你很難在不彎曲背部的情況下「坐下去」,你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站距和腳尖的朝向。這裡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人喜歡腳剛好在手臂外面,有的人喜歡將腳接近槓鈴片。

如果你無論怎麼做都無法設定好姿勢,那麼你需要改善下肢的靈活性了。

在正確的姿勢下,你應該能夠舒服地握住槓鈴,並且小腿跟地面垂直,像這樣:

第二步:握住槓鈴

硬拉有幾種不同的握距,但是大多數練相撲硬拉的人一般都喜歡雙手正握和鎖握。

雙手正握是這樣的:

鎖握是這樣的:

兩者的區別在於,鎖握時,大拇指是在其他手指下面的。另外,雙手正反握也是可以的:

這種握法能夠更容易握住槓鈴,但是對於相撲硬拉來說有一個缺點。具體點說,當在相撲硬拉正反握住槓鈴時,你的身體會自然旋轉到手掌朝下的方向,這會讓你在拉起來時失去平衡。這對於傳統硬拉來說並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更寬的站距會讓你更難保持平衡。

就握距而言,大多數人喜歡比傳統硬拉稍微窄一點的握距,但你還是應該找到自己最舒服的點。

那麼在該階段,你應該保證下面這些標準:

小腿與地面垂直膝蓋的方向與腳尖一致背部是直的肩胛骨在槓鈴正上方從側面看起來是這樣的:

當你到了這個位置後,你就可以開始拉了。

第三步:拉

這就是相撲硬拉與傳統硬拉的區別之處了,它更難把槓鈴從地面啟動,但是更容易鎖定。

對於實際的拉起來的過程來說,大多數人通常會以下面兩種方法啟動:

靜態啟動:進入起始位置,握住槓鈴,然後拉起來。動態啟動:先握住槓鈴,放下臀部,膝蓋往外推,背部挺直,然後再拉起來。還是那句話,選擇你喜歡的啟動方式,沒有哪一種更好。此外,啟動的過程可不僅僅只是深吸一口氣然後站起來。下面是一些技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用腳把地板分開挺胸想像在腋窩下方用力擠壓一個檸檬在拉起來的時候,你還要確保槓鈴沒有遷移,而是順著小腿直接拉上來的。當你完全站立鎖定時,看起來應該是這樣:

如何提高相撲硬拉的能力?

與任何其他動作一樣,在硬拉上變強壯的唯一方法就是逐漸提高重量。下面是一些建議:

每周做3-5組80-85%1RM的硬拉。組間充分休息。由於硬拉對於全身的壓力非常大,所以你一定要確保組間休息足夠的時間,3-5分鐘是比較推薦的。不要做到力竭。對於硬拉這樣的大重量複合動作,做到力竭會提高受傷的風險,而且效果也不一定會更好。因此,建議在力竭前1-3次就停止。當你達到了一組的重複次數範圍頂端,那就提高重量。總結

相撲硬拉是非常好的一種硬拉變式。如果你的身體結構允許,而且你做的比較舒服,那麼你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有關相撲硬拉還是什麼疑問?可以留言。#百裡挑一#

參考文獻:

[1]Escamilla RF, Francisco AC, Fleisig GS, Barrentine SW, Welch CM, Kayes AV, Speer KP, Andrews JR.A three-dimension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sumo and conventional style deadlifts.Med Sci Sports Exerc. 2000 Jul;32(7):1265-75.

[2]Escamilla RF, Francisco AC, Kayes AV, Speer KP, Moorman CT 3rd.An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sumo and conventional style deadlifts.Med Sci Sports Exerc. 2002 Apr;34(4):682-8.

相關焦點

  • 相撲硬拉怎麼做?你做動作時的站姿很重要!
    傳統的硬拉很多的健身朋友是很了解的,但是聽到相撲硬拉這個名稱可能會覺的陌生,那麼相較於傳統硬拉,這個相撲硬拉和它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區別很簡單,就相撲硬拉的站距比握距寬,那麼我們在做相撲硬拉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傳統硬拉與相撲硬拉,哪種類型的硬拉最適合你?
    在仔細研究了硬拉運動的好處之後,對於很多健美運動愛好者來說,什麼樣的硬拉就成了鍛鍊選擇的難題。本文,一隻將把傳統的硬拉與相撲硬拉相提並論,看一看它們各自的鍛鍊形式是什麼。在橫槓的第一部分中,兩個橫槓使用的膝蓋伸展程度都比髖部伸展得更多,但是在傳統硬拉中,這會轉移到更多的臀部伸展上。這可以解釋為傳統的硬拉比相撲更有效,並且可以使用更多的肌肉群。相撲硬拉動作採用誇張的寬大姿勢。這樣,橫槓便移至離地面更近的位置。相撲硬拉可以使垂直地面距離減少多達10%。另一個生物力學差異是,軀幹比傳統的硬拉直立得多,這可以消除腰部的一些拉傷問題。
  • 傳統硬拉與相撲硬拉,到底哪個更適合你,明白這些就好
    說到硬拉那是大多數健身者再熟悉不過的動作了,它可以訓練提升我們的力量。人們常常會利用它來拉力,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力量訓練的很好的動作,同時它也是健身中最常見的動作之一,不管是針對腿部訓練還是背部訓練都會時常看到有人在做這個動作。
  • 王牌對王牌:傳統硬拉VS相撲硬拉,誰才是你最愛?
    做硬拉的目的有很多,它的好處不用多說,今天的重點是,如何選擇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讓硬拉真正成為你的動作之王!硬拉是僅次於深蹲的一個強有力的肌肉和力量訓練動作。有兩種主要的變式動作:傳統硬拉:做傳統硬拉,兩腳分開大約與肩同寬。
  • 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這兩種硬拉,可以幫你更好的訓練
    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這兩種硬拉,可以幫你更好的訓練 對於硬拉這個動作你能了解多少呢?
  • 如何提高硬拉的重量?嘗試相撲式硬拉,讓你提升力量水平
    所以,今天筆者想說的一個動作,是對於我們的硬拉突破很好的一個輔助動作——相撲式硬拉。 筆者在平時的訓練之中,硬拉以及相撲式硬拉都會訓練。 相撲式硬拉,對於我們大腿前側的力量要求會比較高,所以,股四頭肌在相撲式硬拉當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 「手把手」的教你做會硬拉這個動作,硬拉真的很簡單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閱讀最新一期的推送文章,今天這一期文章我將會「手把手」的教你做會硬拉這個動作。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現在我們正式開始講解硬拉這個動作。接下來我會分為兩個個階段來講解。第一個階段是準備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就位階段。
  • 不一樣的硬拉——相撲硬拉,效果獨特可能更適合你,拉起更多負重
    其實相撲硬拉是起源於力量舉,目的是為了拉起更多重量,如果你的目標是徵服更大的重量,為了強化特定肌肉,那相撲硬拉你不可錯過。另外對於這兩種硬拉來說,還有一些先天因素影響你選擇,比如:髖關節外展的程度,上下肢的比例等,軀幹長腿部較短的人來說,做相撲硬拉可能更合適。
  • 硬拉要怎麼做?屈腿硬拉、直腿硬拉和相撲硬拉,該選擇哪一種?
    而硬拉這個動作,一旦姿勢不對,動作不標準,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硬拉有哪些種類,每一種硬拉側重鍛鍊的又是什麼肌群,然後才好選擇適合你自己的那一種。硬拉主要分為屈腿硬拉和直腿硬拉,還有相撲硬拉。
  • 相撲硬拉——最能刷存在感的動作,怎樣才能把它做標準呢?
    當你在健身房聽到「1、2、3,嗯……」時,十有八九是健身大佬在進行大重量的相撲硬拉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憋得面紅耳赤此位大力士的身上。硬拉比賽現場一般的健身愛好者平時在練習硬拉時,頂多在練背的訓練動作裡列入「傳統硬拉」。
  • 相撲硬拉——被低估的臀部訓練動作,關於它的健身技巧你應該掌握
    何為相撲硬拉;它與傳統硬拉的區別;相撲硬拉的動作要領;相撲硬拉具有哪些優點;把它拆分為兩個關鍵詞:①相撲,②硬拉。顧名思義,它是通過相撲動作與傳統硬拉動作相結合而形成的。動作的核心就在於「相撲」二字,我們應該都看過相撲表演,為了保證身體下肢的穩定性,選手都會將雙腿間距分開,並且降低身體重心。所以我們把這一特點融入到傳統硬拉當中,就有了現在的相撲式硬拉。
  • 三種不一樣的硬拉——直腿硬拉、屈腿硬拉和相撲硬拉!
    教練一定會告訴你是臥推、硬拉、深蹲。其中硬拉的技術動作最為複雜,那麼我們來簡單介紹硬拉的三個變化動作,以適應不同的訓練需要。硬拉英文名叫Deadlift,如果直接翻譯叫「死拉」,可以想像得出這個動作的威力。硬拉是一種負重訓練,分為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相撲硬拉3種.屈腿硬拉主要用於鍛鍊下背部即豎脊肌,直腿硬拉主要鍛鍊股二頭肌,但也涉及臀部肌群、豎脊肌。
  • 臀部訓練,不妨加入相撲硬拉
    相撲硬拉相對傳統硬拉來說縮短了運動軌跡,減少了俯身程度,使運動中身體更接近直立的狀態,相對來說減小了腰部的壓力,增加了臀部的壓力,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更大的重量去鍛鍊臀部肌肉。今天這篇文章將主要講述「相撲硬拉」以及常見問題與糾正!
  • 讓硬拉事半功倍的技術,選用最合適的硬拉提升
    硬拉的動作準備無論是哪種硬拉,都很少看到初學者做好硬拉的動作準備,若他們在一開始就做錯,對整個硬拉的過程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一開始就出現下背部酸痛,那極有可能沒做好準備。左邊沒夾臀,右邊向前夾緊臀部如果你盡力調整,身體還是以彎曲的姿態從地面上拉起槓鈴,那很可能是你後側鏈條柔韌性不夠,可以做架上硬拉。
  • 你的硬拉動作標準嗎?正確的硬拉體位
    你可以使用坐位體前屈的方法來測試你的柔韌性。>>>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的時候,脊柱要保持中立位,而不是弓背去做這個動作。如果你無法用手指觸碰到腳尖,那麼說明你的柔韌性不夠,建議先解決柔韌性問題再來練習硬拉動作。這時,AFPA功能普拉課程能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硬拉方式硬拉的方式,有傳統屈腿硬拉和直腿硬拉以及相撲硬拉,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講傳統屈腿硬拉。
  • 手把手教你硬拉
    但這也是它的難點所在,我們都知道硬拉的時候背要保持挺直,這恰恰是從來沒進健身房的人無法做到的 因此許多人硬拉的時候會無法控制肩胛骨,導致肩胛骨前引
  • 硬拉讓你更強,也會讓你受傷!硬拉注意這些細節,讓你練出好身材
    本期,我們就來分享一些關於硬拉的知識,以幫助大家在訓練上能夠更好地利用硬拉這個動作來為自己謀取福利。硬拉的種類有很多種,包括傳統硬拉,相撲硬拉,羅馬尼亞硬拉,直腿硬拉,屈腿硬拉不過最為常見的莫過於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兩種。
  • 做槓鈴硬拉時,使用這2個技巧,幫你拉起更大重量
    小編我之所以會說槓鈴硬拉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動作,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的朋友,在做槓鈴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比如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在做槓鈴硬拉的時候,如何才能夠去拉起更大的重量,如何才能夠提升自己的硬拉水平。
  • 想把硬拉做好,掌握這2種不同類型的硬拉,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傳統硬拉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朋友來說,在剛接觸硬拉這個動作的時候,自己去做的,應該就是這樣一種傳統的硬拉動作了。在小編我的觀念中,我們在做傳統硬拉的時候,所需要去注意到的要點,和一些重要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
  • 硬拉的細節盤點,讓你的硬拉質量變高,拉起更大的重量
    要做好硬拉,首先你的身體要準備好,在硬拉開始前要讓身體處於最佳的狀態,熱身動作一定要做到位,你可以雙腳分開然後拉伸一下大腿內側,以確保內收肌有足夠的靈活度,最好將大腿的所有肌肉都拉伸一遍,還有踝關節、膝關節,因為硬拉一開始是用腿部在發力,所以你必須要確保下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