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3歲仍和媽媽睡,背後原因讓人心疼,爸媽要打好3-5歲拉鋸戰

2020-08-22 JOJO育兒說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多平臺籤約作者,嚴禁各種形式轉載

前陣子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節目,一個媽媽來求助,說她兒子13歲了,依然要跟她一起睡,試過很多方法,就是無法說服兒子自己睡,她很苦惱,希望得到幫助。

我當時發了微頭條,想聽聽網友們的看法,果然評論區也是討論熱烈,很多網友表示,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天經地義,13歲確實太大了

當然,也有讓我意外的地方,就是很多網友表示,孩子遲遲無法分房,在生活中是挺常見的現象,都是一家人,內心乾淨就不會有邪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其實,從孩子的生長發育、世界觀、人生觀等多角度來講,我們都不太支持這麼大還不分房睡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媽媽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13歲還無法與媽媽分床,背後的隱情有哪些?

拖到13歲,早幹嘛去了?這是嘉賓和育兒專家的最直接的問題,其實,媽媽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原來孩子在小時候有比較嚴重的哮喘,為了隨時觀察孩子、照顧孩子,媽媽一直帶著他睡,而且孩子長得弱小,媽媽擔心他一個人睡著涼、生病,對他的心疼也多一分,漸漸就養成了習慣。

後來,從孩子10歲左右,這位媽媽就開始嘗試讓孩子睡自己的房間,但孩子總是抗拒,要麼不同意,要么半夜跑回來找媽媽……

為了訓練孩子,媽媽也曾出差1個星期,希望可以強迫孩子自己睡,沒想到受不了孩子的軟磨硬泡,奶奶又陪了孫子一個星期……

反反覆覆,一拖就拖到了13歲,如今,孩子上中學了,個頭比媽媽都高了,媽媽很尷尬,夏天也要穿長袖長褲睡覺,而且最重要的是,媽媽覺得兒子在生活中也表現出膽小、怯懦的特點,性格內向,不善與人溝通、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媽媽覺得孩子的心理也有一些問題,所以上節目來求助。

專家聽了媽媽的描述,首先肯定了媽媽對孩子分床所做出的努力,同時也問了一個大家心裡的疑問:那孩子願意跟爸爸睡嗎?爸爸和兒子做過溝通嗎?

這一問把媽媽給問哭了,原來,她丈夫是個不折不扣的「問題爸爸」:酗酒、脾氣暴躁、無法溝通……在孩子小時候,還經常家暴,她夜晚也經常抱著孩子哭,顧不上孩子是否真的睡著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這個男孩至今不和爸爸多說話,並且有一種恐懼感,爸爸只要大聲說話,或者家裡突然有一些響聲,孩子都會嚇得一哆嗦。

聽了這位媽媽的話,專家和各位嘉賓都很同情,專家提到:其實孩子不願意分床,是一種分離焦慮、也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父親的行為和父愛的缺位,則是孩子安全感缺乏的關鍵所在。

這位媽媽表示,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這些年也鼓起勇氣反抗過丈夫,聯合家裡的親朋好友一起施壓,所以現在丈夫不敢再施暴她了,但脾氣依然不好,對家庭的責任和貢獻依然很弱,她表示,現在明白了孩子的問題所在,如果丈夫再不改,為了兒子的身心健康,不管多難,她都會選擇帶孩子離開,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聽到這裡,專家肯定、點讚了媽媽的勇敢與付出,並祝福過得她越來越好。

孩子一定要和父母分開睡嗎?

評論區也有很多網友提到,農村就是一個大炕,全家人不分老小都睡上面,怎麼分?家裡就只有一間房,你發我一間房來分嗎?

別槓,條件限制和孩子心理依賴分不開,可不是一回事兒。

所以,首先我們需要觀察孩子的狀態

如果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或者孩子喜歡撒嬌,長期住校只有周末回家想黏一下父母……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先順其自然的

但如果孩子屬於膽小、沒有安全感、害怕和父母分開,特別黏人,我們就需要注意尋找孩子的不肯分床背後的原因了。

那麼,分床太晚有什麼危害呢?

1、性別認知混亂

小朋友1歲就會發現男女的區別,而到了3歲左右,就會有明確的性別認識了,他們也會逐漸建立起隱私的概念。別看有的小男孩在家裡皮,可以光著屁股亂串,一旦家裡來個小姑娘,他上廁所關門可是比誰都嚴實。

所以3歲孩子尚且如此,更不要說13歲進入青春期的大男孩了

如果男孩長期跟媽媽一起睡,或者女孩長期跟爸爸一起睡,就有可能發生性別認知混亂,也會對隱私保護的界限不清,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沒有好處的。

2、有可能會變軟弱、膽怯

專家也提到一個案例,有個男孩性格內向、軟弱,即便在結婚後依然無法承擔家庭的責任,他在外做生意總是失敗,一旦失敗就會玩消失,然後讓老婆和媽媽去收拾爛攤子……來諮詢的時候一問,果然和媽媽一起睡到13歲。

這種人在心理上沒有真正斷奶,對媽媽有過度的情感依賴,換句話說,就是媽寶男。這一點,節目中的育兒專家也特別提到了:過度的情感依賴,會影響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

該如何教孩子分床睡呢?

1、先解決心理原因

就像之前提到的案例,如果孩子是因為一些心理的因素而有分離焦慮、害怕分開,我們首先要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

2、以3歲為節點

如果小寶寶生下來就願意獨自睡小床那自然好,但大部分的家庭,寶寶低幼時期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睡的,所以,我們首先用3歲來做一個時間節點。

在3歲之前,寶寶覺得自己和媽媽是共生體,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而且3歲以前的小朋友,溝通上也不太順暢,孩子很容易理解為「媽媽不愛我了」,分房睡會很波折

到了6歲以上,孩子有慣性了、自己的主意也更大了,容易形成依賴和習慣,也不容易再實施。

所以,3歲分床,5歲分房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間節點。

3、自然看待拉鋸戰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拉鋸戰,這是正常的,孩子作為一個個體,就是在這樣的拉鋸戰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一個星期,孩子自己睡2天,跟媽媽睡了5天,我們不要覺得沮喪,這不是失敗,比起每天都要和媽媽睡,這個星期已經進步了2天了呀!我們要看到孩子的進步,這事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看到螺旋式的上升。

特別是大孩子,拉鋸戰會更長、更反覆,都是正常的,媽媽要淡定,要溫柔而堅定。

4、全家人戰線統一

就像之前提到的例子,媽媽好不容易躲去出差了,結果奶奶來「補位」了,或者媽媽很堅決在跟孩子說不可以,旁邊爸爸來一句「哎呀今天就算了吧,孩子哭得多可憐呀!」……這種豬隊友的拆臺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這事兒有商量的餘地,從而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無限拉長拉鋸戰的戰線

5、多鼓勵、多肯定

不要總是指責孩子「你昨晚上又跑媽媽房間來了」、「別人家的孩子都自己睡,你怎麼就這麼膽小?」孩子需要改變習慣、需要克服恐懼,也是一件挺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多鼓勵、多肯定,誇張地肯定、小小地否定。

可以給孩子做一個「積分表」,只要自己睡就能得星星,攢夠多少個可以換獎品,連續一周可以得大獎……

激發孩子的自豪感,故意跟鄰居、朋友、老師說,我兒子都自己睡一間房啦!長大啦!特別勇敢!

還可以給孩子辦一個「成人儀式」,一起布置他的房間,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床、家具、擺設,然後選個「好日子」舉行「成人儀式」,慶祝他「喬遷新居」,從此有了自己獨立的小窩

……總之,多管齊下,總有適合孩子的方式。

可能有的誤區

最後再來聊兩個肯能的誤區:

1、一起睡不是建立安全感的唯一方式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分開睡,哭得厲害、晚上害怕、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其實這隻看到表象。孩子的安全感固然重要,但一定不會只依賴睡覺這一個地方。

平時多陪伴,特別是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孩子保持平等、通暢的溝通,才是讓孩子真正變得有安全感的方式。

2、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我在評論區看到這條留言,覺得很有趣:

事實也確實這樣,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我們總覺得他還是那個軟軟糯糯的小娃娃,像一直抱在懷裡,一直可以親親,但孩子真的已經長大了,作為父母,我們比他們更清醒、我們要學會自我分離,學會主動去建立界限感。這種界限感不是把孩子推開,是讓孩子建立完整的、獨立的、健康的人格。


分床、分房,是孩子跳躍性成長的第一步,因此陣痛也會來得格外明顯,不單是孩子,我們自己也會覺得捨不得。但孩子就是要長大,終究會用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

所以,學會遠遠地看著孩子,也是我們父母需要的成長哦,加油!

相關焦點

  • 12歲男孩告訴媽媽不想上學,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12歲的張雪楊,看著她在田地裡幹活的媽媽,猶豫了許久說道:媽,我不想上學了。母親坐在輪椅上,臉上並沒有看出異樣,只是繼續揮動著手裡的工具說道:孩子,千萬別這樣想,媽媽再苦再難都是為了你,也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上學。「不想上學?」
  • 一歲的孩子最喜歡的人不是爸媽,而是這個人,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導讀:一歲的孩子最喜歡的人不是爸媽,而是這個人,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的孩子最喜歡的人不是爸媽,而是這個人,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8歲男孩還和爸媽一起睡,看似愛實則害,如何訓練孩子獨自睡覺?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女兒和幾個同學聊起誰最勇敢的事,一個女孩說自己5歲就獨自睡覺了, 接著大家紛紛說了自己獨自睡覺的年齡,有的是6歲,有的是4歲,只有一個男孩支支吾吾不肯說,最後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說自己現在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完,他紅著臉跑開了。
  • 8歲男孩還和爸媽一起睡,看似愛實則害,如何訓練孩子獨自睡覺?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女兒和幾個同學聊起誰最勇敢的事,一個女孩說自己5歲就獨自睡覺了, 接著大家紛紛說了自己獨自睡覺的年齡,有的是6歲,有的是4歲,只有一個男孩支支吾吾不肯說,最後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說自己現在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完,他就紅著臉跑開了。
  • 10歲男孩不願和媽媽分床睡,看過心理醫生才發現,原因在媽媽身上
    10歲男孩,不願意和媽媽分床睡有時候父母都覺得孩子過於依賴媽媽,其實有時候只是媽媽離不開孩子,總是擔心孩子出現各種問題,而不願意放手。卻不知孩子需要獨立成長,需要離開媽媽的懷抱,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浩浩從小都是媽媽一手帶大的,但是最近有一個問題讓媽媽非常頭疼。
  • 女孩17歲還摸著媽媽胸部睡覺,不讓摸就哭,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女孩17歲還摸著媽媽胸部睡覺,不讓摸就哭,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琳琳今年已經17歲,還有一年就要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可是,小時候的習慣卻一點沒變,就是睡覺的時候要摸媽媽的胸部,不摸就睡不著。媽媽每每跟朋友提及此事,朋友都會說這個孩子比較戀母。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我為什麼和爸爸(媽媽)身體不一樣?那個弟弟怎麼進女澡堂一起洗啦......說明他們潛意識裡開始知道男孩女孩有別,不再想著讓異性爸媽幫忙換衣服或者洗澡。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把握機會,及時和孩子分房睡,不然會對他們後面的性別認知有影響。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到底幾歲分床睡?
    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但這只是一個參考,大家千萬不要根據年齡一刀切,要找到適合娃的分房年齡段才是最好的。,有35%的家庭採取親子共眠;3歲時,有7%的家庭和孩子同睡;5歲和6歲的時候,有4%的家庭仍然和孩子睡在一個房間。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我為什麼和爸爸(媽媽)身體不一樣?那個弟弟怎麼進女澡堂一起洗啦......說明他們潛意識裡開始知道男孩女孩有別,不再想著讓異性爸媽幫忙換衣服或者洗澡。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把握機會,及時和孩子分房睡,不然會對他們後面的性別認知有影響。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不少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和孩子分房睡,是每個過來媽都必須要經歷的事。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畢竟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網上也有各種關於分床睡的年齡期限:有六個月,一周歲,還有2歲,3歲,5歲......總之各有各的道理,也有父母會跟著效仿。確實有權威建議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從3、4歲開始可以考慮分房。
  • 3歲前寶寶和誰睡,竟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可以說,3歲前,孩子跟誰睡,對他以後一生的性格都有重要影響。那麼,有娃以後,你家寶寶睡哪裡呢?1爸媽同睡,孩子跟老人睡寶寶和老人形成錯位的依戀關係孩子的性格脾氣與老人相似3歲後,寶寶很難教養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看寶寶,很多老人就會心疼,自覺承擔起夜間照顧寶寶的責任。媽媽苦於自己時間和精力有限,也就順其自然的讓老人去陪伴寶寶入睡。這種模式,父母可能會輕鬆一些,但弊端也很明顯。→寶寶和老人建立錯位的依戀關係,寶寶和媽媽不親。上班族媽媽本來白天陪伴寶寶的時間就少,晚上再不加以彌補,就無從建立親密依戀,寶寶和媽媽不親。
  • 3歲前寶寶和誰睡,竟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可以說,3歲前,孩子跟誰睡,對他以後一生的性格都有重要影響。那麼,有娃以後,你家寶寶睡哪裡呢?1爸媽同睡,孩子跟老人睡寶寶和老人形成錯位的依戀關係孩子的性格脾氣與老人相似3歲後,寶寶很難教養很多媽媽生寶寶不久後,就會投入工作。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看寶寶,很有老人就會心疼,自覺承擔起夜間照顧寶寶的責任。
  • 寶寶晚上怎麼哄都不睡,哭一陣就睡了,背後的原因寶媽心疼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怕了,因為不發威,孩子就無法無天,發威了,孩子就不敢捉妖了,然後閉眼睛一會就能睡了。這也是家長在面對孩子不睡覺問題時,普遍採取的措施。父母雖然心疼,但是效果很好,很管用,而且孩子還睡得很香。
  • 上海書店10歲男孩對5歲女孩侵害,強脫其內褲:男孩媽媽稱是自願
    這個10歲男孩,四周看了看監控,然後靠近了女孩,先是要帶5歲女孩去男廁所,女孩沒有同意,但在接下來,這男孩竟然做出來讓人想不到的事情,他竟然直接在書店扒開了小女孩裙子,又脫了小女孩的內褲,而且對小女孩上下其手,撫摸下體。之後還讓小女孩撫摸自己的下體,甚至誘騙小女孩舔自己的下體。
  • 12歲男孩被投訴「耍流氓」 至今還和媽媽睡
    寧波案例  12歲男孩被投訴「耍流氓」,至今還和媽媽睡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天生就有性別意識,不需要刻意去引導,即使孩子做出了一些不合適的動作,那也是因為他年紀小,年紀大了,自然就會好了。王小笳表示,這是家長的誤區,前幾天她就碰到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  浩浩(化名)今年12歲,身高已經有160釐米,人壯壯的,是個大男孩了。最近,孩子的媽媽非常苦惱:「家裡挺乖的一個孩子,卻被同學投訴為『耍流氓』,已經被班主任叫去談話了。」  「班主任說,孩子經常會說一些『下流』的話。
  • 13歲男孩行兇案,家屬至今不賠償道歉,背後原因或讓人脊背發涼
    13男孩行兇案大約是一年前的事兒了,我以為事情早已得到解決,本來快要忘卻,又看到後續的報導,行兇男孩家屬的行為引來無數正義者的譴責。就拿13歲來說,筆者這個年紀的時候,就屁事不懂,可以說什麼見識都沒;而現在的13歲少年,他甚至什麼都懂了,為什麼?因為如今信息發達,很多不想知道或者不能知道的事情,有電腦、手機等,什麼都會被接觸到。現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普遍早熟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而蔡某幹出這等糊塗事,就是早熟。
  • 13歲男孩,每晚拉著媽媽的手才能入睡,原因竟然是……
    但經過禹華良醫生的詳細問診,小明(化名)之所以需要陪著入睡,原因竟然跟心理狀態有關。睡個覺而已,是什麼讓小明丟失了睡眠?每晚拉著媽媽手才能入睡的小學生「媽媽你別走,等我睡著了再走。」最近每天晚上,小明(化名)都要纏著媽媽陪睡。剛開始王女士答應了,但隨著兒子的陪睡時間越來越長,王女士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了。
  • 男孩幾歲應該分床睡?3歲?6歲?還是8歲?
    很多孩子都很大了還是跟著父母睡覺,如果孩子分開睡,爸爸媽媽可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晚上踢被子容易著涼。其實,小編覺得爸爸媽媽真的想太多,孩子的成長是個必然的過程,到了一定年齡肯定是要分床睡,不然對他的生長發育也不好。
  • 5歲男孩睡夢中死亡,結果令人氣憤:睡前千萬別做這3件事!
    對於孩子的睡眠,有些家長抱著「等他玩累了自然就會去睡覺」的心態,如此一來還能省下哄娃睡覺的時間和精力。最直接的影響是孩子不能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一旦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高峰期(晚上9點~凌晨1點),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