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死後,為何傳位給弟弟朱由檢,知道這個原因你也會這麼做

2020-12-19 史界新觀點

大家都知道明朝開國之後,太祖朱元璋為了避免後世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就立下了長子繼位的皇位傳襲法則,及時在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也沒打破這一法則,將皇位傳於其他兒子,而是傳給了長子朱標的長子建文帝朱允炆。縱觀明朝16位皇帝,大多數都是以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但是有4個皇帝例外,其中一個就是深受後世同情的崇禎帝朱由檢。

明朝最後兩個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是異母弟,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明熹宗朱由校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傳給了弟弟呢?其實這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無奈之選。

明熹宗朱由校16歲繼承皇位,在位7年,駕崩時年僅23歲。本來他有三個兒子,可是都先後夭折了,等到明熹宗朱由校臨死之後,竟然面臨著無子可傳的窘境。這時候,深受明熹宗朱由校寵信的大宦官魏忠賢,一方面為了能夠在明熹宗死後繼續操控朝政,另一方面為安慰明熹宗臨死之時無子可傳的悲情,就謊稱後宮之中已有嬪妃壞了龍種。

明熹宗朱由校雖然是有名的木匠皇帝,但在臨死之前腦子還算清楚,屢次三番問魏忠賢,后妃中果真有懷上龍種的嗎?可見他對魏忠賢持有懷疑態度。魏忠賢此時一不做二不休,信誓旦旦的表示確有其事。其實私底下串通好,想上演「狸貓換太子」的把戲,扶持一個兒皇帝,自己好繼續當九千歲。

明熹宗朱由校知道魏忠賢是矇騙自己,他為了朱氏江山社稷,在病重之際,依然宣旨,讓唯一在世的異母弟信王朱由檢入宮,當著眾臣的面宣布自己死後由朱由檢繼承大統。朱由檢即位之後,大力清除閹黨,懲辦了魏忠賢等人,但無奈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他在位17年,在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城時,自縊於煤山之上,成為了明朝的末代皇帝。

各位讀者,如果你是明熹宗朱由校,在當時情況下,會相信魏忠賢「後宮已懷隆重」的鬼話嗎?

相關焦點

  • 天啟帝朱由校死後,為何傳位弟弟朱由檢?知道這個原因你也這麼做
    時間回顧到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23歲的明熹宗朱由校因遊玩時不慎落入湖中而患病,最終在乾清宮駕崩,朱由校這麼年輕就早早病逝。明熹宗朱由校早逝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朱由校的突然駕崩勢必會造成一些朝廷動蕩,因國不可一日無君,容易出現「有心人」來破壞,此時就需要立新的皇帝來穩定朝野,讓國家穩定運行。
  • 木匠皇帝朱由校傳位給弟弟,而不是自己兒子,背後有什麼隱情?
    我們經常說皇帝是最誘人的一個位置了,很多人為此擠破了頭,不惜造反和政變也要做皇帝。皇帝一般情況下是傳位給自己兒子的,這樣也讓子孫後代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不過傳位給弟弟也不稀奇。歷史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而沒有傳給兒子,這種事並不少見。
  • 明熹宗在位7年,卻讓宦官專權如火如荼,他死後為何讓弟弟繼位
    明朝作為後人建立的最後的封建朝代,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很多人的眼中,明朝滅亡的原因跟宦官專政與奸臣當道密不可分,但是我認為要為這一情況負責的還是要數皇帝。如果皇帝足夠賢明並且有能力整治山河,那麼自然不會存在這些導致明朝滅亡的因素。明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只有7年,但是在這7年間實際上是由宦官魏忠賢掌權的,可以說他讓歷史上湖南的宦官專權荼毒了明朝。
  • 趙光胤有四子,為何傳位弟弟趙光義,因為杜太后的一句話
    按照古代皇位的世襲制,趙匡胤為何不傳位兩個兒子而要傳位弟弟趙光義呢?雖然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但是趙光義殺死哥哥趙光胤的根據畢竟不足。即便是他殺害的,以當時的情景畢竟不是李世民玄武門政變,趙光義繼位必須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
  • 明熹宗死後,身為「五大艷后」之一的張皇后下場如何?
    那麼明熹宗死後,張嫣的下場如何呢?張嫣自小就是個美人胚子,唇紅齒白,姿色天然。長大後,更是傾國傾城,端麗冠絕,並且張嫣自小便熟讀經書,茹苦耐勞,可謂是眾多男子心中最完美的女人。如此出色的樣貌,張嫣自然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年僅15歲(虛歲)的張嫣便被宮中選中,參加選美。
  • 為什麼有人會說出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的話!
    但是僅僅過了幾十年後,他的子孫為了省事設立了一個內閣職位,後期的時候這個內閣甚至比丞相的權力還要大,輕輕鬆鬆就超越了皇權。明熹宗,也就是木匠皇帝在傳位給自己的弟弟朱由檢的時候,曾經跟他說宮裡有兩個人是不能動的,第一個就是自己的張皇后,第二個就是魏忠賢,這句話讓崇禎很不理解,因為在他的印象裡這些太監幾乎都沒幹過什麼好事,對他們的印象非常差,國家的這個蛀蟲應該儘早除掉才是啊!
  • 該皇帝對皇位無感,不好色卻娶了奶媽,沒有子嗣只好傳位弟弟
    圖:太子妃今天,我就來說一位,娶了自己奶媽的皇帝這位皇帝大家很熟悉,比較奇葩,不愛學習,也不廣納妃子,只是喜歡一心一意的做著他的木匠活>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他就是明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 明熹宗皇后張嫣被稱為古代最美皇后,只侍一君,卻有兩個封號
    而明熹宗的皇后張嫣是從海選的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直接冊立為後的平民皇后。其幸運是一般人費盡畢生心血都難以達到的,當然也是因為有她的過人之處,話說,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根據史料記載:張嫣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從小就嫻靜淑雅,能吃苦耐勞,會做家務,精通女紅也博覽群書。十三四歲時,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容顏更是絕世無雙。
  • 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明明是有兒子的,為何要傳位給弟弟朱由檢?
    而天啟皇帝身體抱恙,太醫們無計可施,霍維華知道自己加官進爵的機會到了。他趕忙把「仙方」送給了當時的九千歲魏忠賢,然後就等著朱由校藥到病除,封賞自己。然而,霍維華並不知道,這個「靈露飲」根本就不是什麼仙藥。其只不過是普通的蒸餾米湯,根本沒有任何治病功效。最終,朱由校於當月的二十二日,駕崩於乾清宮。
  • 明熹宗的賢后張嫣
    張皇后為人正直,多在明熹宗面前歷數魏忠賢、客氏等的不法行為。魏忠賢本已娶妻生有一女,但因欠了一屁股賭債,加上其妻也離他而去,走投無路的魏忠賢淨身入宮,做了小太監。遇到客氏後,兩人一見鍾情,熹宗賜婚形成太監宮女過假夫婦生活的「對食」關係。
  • 「文盲兒子」朱由檢如何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原標題:「文盲兒子」朱由檢如何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原標題:「文盲兒子」朱由檢如何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崇禎登基的過程驚險曲折,充滿了戲劇性。從信王府到乾清宮,路雖不長,卻布滿了荊棘與陷井。崇禎一路走來歷盡了兇險。   崇禎在剛剛進宮的那兩天,真有點獨闖龍潭虎穴的意味。
  • 宵衣旰食,日理萬機的明朝亡國之君朱由檢,為何沒能挽救大明王朝
    朱由檢是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他在位17年間一直勤於政事,朱由檢即位之初就開始剷除在明朝橫行多年的閹黨勢力,並最終徹底滅掉閹黨,他還平反冤獄,扶正除惡,大力並重新任用有才能的被閹黨陷害入獄的良官,朱由檢還派遣得力幹將去「澆滅」農民起義軍的「烽火」,並在關外抵禦清軍南下,但他為何還是無法改變明朝滅亡的命運
  • 明熹宗為什麼會被稱為木匠皇帝?
    這就要忍不住罵人了,是你富的太久還是我們窮的太久,沒錢能自由快樂?有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古有明熹宗朱由校,現有馬雲。今個主要聊朱由校,這人典型到什麼地步呢?好好的皇帝不做,天天搗鼓一些木匠,還時常感慨自己生錯了地方。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說的就是他,這人說到治理朝政方面提不起精神,但一說到木工活兩眼冒精光。
  • 趙匡胤明明有兒子,為何就不立兒子為太子?反而把皇位給弟弟?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有人就產生一個疑問,為何趙匡胤不立自己的兒子呢?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德秀,次子燕王德昭,三子舒王德林,四子秦王德芳。趙德秀和趙德林都早夭,所以實際上趙德昭就是長子,趙德芳就是次子。
  • 天啟帝臨終前對朱由檢說了一句「吾弟當為堯舜」,有什麼深意?
    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明王朝的第十五位帝王,年僅23歲的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重病臥床兩個月後薨逝。天啟帝朱由校是明史上有名的昏君。朱由校沒有子嗣,信王朱由檢是他唯一的親弟弟。遵照嗣位「兄終弟及」的規矩,信王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信王朱由檢彼時年已十七,和當初朱由校即位時的年齡差不多。據說他性格沉毅冷靜、通情達理、深明大義、賢名遠播,張皇后早有耳聞,因此她看中了信王。張皇后雖與天啟帝感情不睦,被其冷落,但名號仍在,她擔心由校突然死去,卻無人繼位,於是對老公提起了信王,說信王可以託付大事。病入膏肓的朱由校點頭表示贊同。
  • 孫策為什麼要傳位給弟弟孫權,而不是傳給自己兒子孫紹
    我們先要明白,自古皇帝或者諸侯傳位有兩種方式: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孫策傳位給孫權,而不傳位給他的兒子孫紹,這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歷史上傳給兒子的,比傳給弟弟的要多得多。孫策去世的時候,是26歲。這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孫紹。
  • 孫策明明有兒子,為何執意傳位給弟弟孫權?
    不過孫策有點兒特殊,他臨死時把自己的位子傳給了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獨生子孫紹。 孫策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把位子交給孫紹? 其一,孫紹年齡太小。當時江東雖然被孫策打下來了,但孫策亡故時才25歲,其子孫紹的肩膀稚嫩,未必能扛得起統治和發展江東這大片地盤的重任,畢竟自古以來,守江山遠遠比打江山更難。
  • 貴妃琴技驚人,皇后問一句,正經人家女子怎會彈琴?皇帝怔了
    但是,崇禎的這個寵愛,便也就註定了她悲慘的命運。田氏祖上是西安人,她父親田弘遇在揚州做官的時候,生下了她。後來,由於父親田弘遇改行經商,且經營有道,家境極富裕,因此,田氏也就成了千金小姐。經過多番篩選,她成為朱由檢側妃。天啟七年(1627年),沒有子嗣的明熹宗朱由校去世。朱由檢成為大明王朝第十六任皇帝,田氏隨正妃周氏入帝宮。才貌雙全、多才多藝的田氏最得朱由檢寵愛。朱由檢便想將她立為皇后。
  • 朱元璋為何不傳位給朱棣?這三大原因,註定了朱棣本事再大也沒用
    那麼為何朱元璋捨棄文武全才的朱棣,非選定孫子朱允炆呢?這個問題,只要站在朱元璋的視角去觀察便會發現,朱元璋沒法傳位給朱棣,這三大原因,註定了朱棣本事再大也沒用!其一:朱棣沒有代言人大明朝既是朱家人的,也是文武百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