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皇后張皇后張嫣,是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她的父親叫張國紀,以女兒尊貴的緣故,被封為「太康伯」,天啟元年(1621年)年四月張嫣被冊封為皇后。
張皇后為人正直,多在明熹宗面前歷數魏忠賢、客氏等的不法行為。
魏忠賢本已娶妻生有一女,但因欠了一屁股賭債,加上其妻也離他而去,走投無路的魏忠賢淨身入宮,做了小太監。
遇到客氏後,兩人一見鍾情,熹宗賜婚形成太監宮女過假夫婦生活的「對食」關係。
客氏,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定興人,朱由校的乳母,被朱由校封為「奉聖夫人」,剛進宮時客氏憑著心靈嘴巧,在宮中上下折騰,很快讓朱由校的生母王氏放心地把朱由校託付給她,等到王氏一死,朱由校竟漸漸地把客氏當成了母親,朱由校繼位後,客氏這個「假皇母」竟然在後宮擺出不可一世的架子來,客氏生性風流,把朱由校迷惑的也是神魂顛倒的,乘機她與同她同樣出身、同樣野心的魏忠賢,二人一拍即合,狼狽為奸。
朱由校最大的愛好是土木建築,木工製作,如果他不當皇帝的話,倒算木匠中的狀元了,凡是他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閣都能有模有樣的做出來,他在做木工活的時候,最煩別人打擾,即使是天大的國家大事也無暇顧及,魏忠賢熟悉掌握了這一點,專挑他忙於製作木器時上奏,朱由校往往是很不耐煩,手一揮,全權交給魏忠賢,胡作非為,打擊異己。
在宮裡,張皇后張嫣,不但年紀小,漂亮,還有文化,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她打心眼瞧不起魏忠賢和客氏,時不時把他們訓斥一番,魏忠賢和客氏也只能到朱由校那告狀,拿她沒法。
張嫣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太祖的馬皇后和成祖的徐皇后,她要像她們一樣輔佐丈夫開創一代霸業,可丈夫一門心思撲在木匠活上,其它一概甩手不管,朝政任由魏忠賢瞎折騰,於是,張嫣想了一個勸諫的法子,一天,朱由校來到張皇后寢宮,發現張嫣正在看書就問:「你在看什麼書?」張嫣說:「《趙高傳》」,朱由校沉吟不語,趙高他還是知道的,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太監。
天啟六年,朱由校還沒有兒子,既使曾經有過也遭到魏忠賢和客氏的下三濫手段和毒手,死的不明不白,魏忠賢和客氏害怕由於皇子的出生,他們失寵,熹宗的慧妃範氏生的次子朱慈焴未滿一歲夭折,容妃任氏生的三子朱慈炅也是未滿一歲夭折,裕妃張氏懷孕期間無意中得罪魏忠賢和客氏,被他們假傳聖旨活活餓死,張皇后是懷孕期間腰疼,即懷衝太子朱慈燃,被魏忠賢和客氏派去的按摩師按摩流產生下死胎,此後,張皇后再無生育。
而此時,熹宗還又生病了,這下樂壞了魏忠賢和客氏,二人商議要玩「狸貓換太子」的鬼把戲,還託人代話給張嫣,說生下的孩子直接當皇后的兒子,接著當皇帝,張嫣當皇太后,張嫣豈能上當?!她直接了當的拒絕說:「從之,必死。不從,亦死。不如不從,死後可以見祖宗的在天之靈。」,張嫣的斷然拒絕,打亂了魏忠賢的全盤計劃。
張皇后陪著生病的朱由校,聊得也很投機,但朱由校的重病讓她忡心衝衝,她擔心皇上一旦駕崩誰來繼位,她向朱由校推薦了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檢,朱由校表示同意。
公元1627年,朱由校撒手而去,年僅23歲,朱由檢繼位。朱由檢非常感謝這位嫂子,封其尊號為「懿安皇后」,住慈慶宮,得空「必衣冠朝謁,禮敬如母后」。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當晚,張嫣自隘被李自成派人救下,但張嫣在第二天還是自盡殉國。滿族入關後,順治皇帝感念張嫣的聲望,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與朱由校合葬於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