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袁歡 文學報
作家餐桌計劃
前不久周杰倫的歌曲《Mojito》,讓海明威和他鍾愛的古巴哈瓦那小酒店又火了一次,說到作家與餐廳或美食,更是有不少美談:普魯斯特曾用好幾頁紙描述瑪德琳蛋糕,汪曾祺則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博主」……作家與餐桌間的故事帶著獨特的氣質,而今年上海書展首次開啟了「作家餐桌計劃」,端出了一道道充滿煙火氣的思想盛宴,為上海書展乃至上海全民閱讀創造更多可能。
從8月12日至8月18日,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7位作家將走進滬上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的7家餐廳,與嚴鋒、駱新、趙松、王佔黑、王侃瑜、李偉長等跨界學者們暢談文學與美食、城市與生活等話題。
7集節目將在澎湃新聞、看看新聞、B站、抖音等平臺陸續上線。「2020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紅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當它與其他生活內容相融合,便能起到「破圈」的效應,輻射到更大的人群,在8月10日舉辦的作家餐桌計劃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表示,作家餐桌計劃是本屆書展走融合破圈之路的一個典型代表,是倡導由閱讀通達高品質生活的一個示範案例,同時也是文旅結合潤澤人民城市的一次有益探索。
活動合影
作為作家代表,科幻作家陳楸帆認為,這是一次富有創新意識的合作,文學同樣可以是感官的、具象的、日常的,「詞句、意象、隱喻具有觸發大腦『通感』的神力,能讓人嗅聞情感、聆聽顏色、品嘗記憶。這種全感官、高沉浸式的體驗哪怕是最先進的科技尚且不能實現,而文學卻可以輕易做到。」他剛完成了一場在蘇浙總會的錄製,與學者嚴鋒、科幻作家王侃瑜邊吃邊大開腦洞,暢聊「外星人會吃什麼呢?」的主題。
預告片截圖
打通文字與味蕾之美,作家餐桌計劃的第一站由孫甘露、駱新與王佔黑帶領讀者們走進上海國際飯店,這家有著悠久歷史的飯店出自匈牙利建築設計師鄔達克之手。
建築師貝聿銘在看到這家飯店的時候連連發出讚嘆:「那時候有一個新的高樓叫國際飯店。聽說國際飯店會蓋20多層,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所以每周六都要去看看它往上冒……國際飯店是我當時最喜歡的建築,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從那一刻起,我開始就想做建築師。」
對於很多作家而言,它也有著特別的意義。香港作家劉以鬯曾提到好多作家會在國際飯店會客,如今,在前來旅遊的人心中,它還擁有必須打卡、排隊也要買的名點蝴蝶酥。
「作家不一定都是美食家,但衣食住行種種日常生活,的確是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歷史上的偉大作家,留下了關於飲食、日常的精彩描述,最典型的就是《紅樓夢》。作家們喜歡用美食隱喻世間萬物,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就是巴黎生活的寫照。」孫甘露表示青年時期常常往來於國際飯店附近,但那時候,國際飯店對他來說,是個有些神秘的地方,當時被稱為「上海的原點」,「我想國際飯店是一座可閱讀的建築,它有很多故事。」
孫甘露、王佔黑、駱新在上海國際飯店
駱新則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美食是作家以其豐富的身體感知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的方式,好的文學就跟好的美食一樣,能讓人有鬆弛感。
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畢勝表示,策劃這場活動的初衷在於把文學、美食、旅行等城市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嘗試擦出「跨界破圈的火花」 ,為城市提供更有煙火氣的文學。書店是精神大餐的補給站,言幾又華東區域總經理鄧凌說,參與「作家餐桌計劃」,讓書店看到了跨界融合的新機遇,希望讓閱讀寫作與品嘗美食繼續融合,成為這座城市的生活新風尚。
「作家主題菜單」
此外,作家餐桌計劃還將會同本市相關文旅單位為市民讀者定製「作家主題菜單」,上線精選文學美食書單,設置餐廳文學閱讀專區,發布文學美食特別線路,推出系列閱讀美食惠民福袋,通過實體餐桌和文化空間的拓展加深融合文學閱讀與美食的文旅體驗。
新媒體編輯:袁歡
配圖:主辦方圖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原標題:《作家餐桌計劃:喜歡用美食隱喻萬物的作家們,這次釋放了城市的煙火氣》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