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讓孩子更高 幹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樺教授表示,身高干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超過12歲,骨骺接近閉合,就很難再進行幹預了。如何為孩子進行身高管理?該多久量一次身高?怎樣發現身高發育異常?後天怎樣促進身高發育?針對家長們的「盲區」,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樺教授進行了詳細分解。應該多久給孩子測量一次身高?
-
兒童內分泌專家:個子矮難處多,孩子身高管起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書記王天有、內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鞏純秀出席本次活動,多名兒童內分泌領域專家以科普講座,義診等形式傳播正確的兒童生長發育知識,共同呼籲全社會對兒童生長發育領域的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你懂嗎?
-
5歲至10歲 是孩子身高干預黃金期
市中心醫院兒保科醫生在為孩子測量身高。 劉瓊 攝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宋璽株洲日報訊 如何判斷孩子患上矮小症?怎樣幫助孩子長高?12月26日,在市中心醫院,2020年「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株洲站」大型公益活動啟動,300多位家長帶著孩子現場聆聽科普講座並進行互動遊戲。據悉,我國兒童矮小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4歲至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人。目前,株洲約有矮小兒童4萬人,但他們的綜合管理率不到3%。去年6月,市中心醫院成為中國紅十字會成長天使基金合作醫院。
-
9歲男孩半年身高猛長了5cm,結果……兒科專家道出了真相
所以發現孩子矮小應及時就診,明確導致兒童身材矮小的原因,以尋求最佳的治療手段,多數矮小兒童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如果錯過治療時機骨骺閉合,這些孩子將終生與「矮小」為伴。● 身高的誤區知多少?一起來看看——矮小症,又稱侏儒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
-
9歲男孩半年身高猛長了5cm,結果......兒科專家道出了真相
● 不同年齡孩子,每年生長速率不一樣① 出生第1年,大約長25cm左右。0-3個月每月長3cm,4-6個月每月長2cm,6-12個月每月長1.0-1.5cm,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每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② 第2年,大約長10-11cm左右,每3-6月測一次身高。
-
兒童生長發育早期科學幹預
梅州市人民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溫志園表示,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及時診斷和幹預兒童生長發育遲緩,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如何判斷孩子發育是否遲緩?「很多有生長障礙的孩子在幼年與正常孩子無異,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溫志園說。
-
專家提醒:忽視聽力篩查 可能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專家提醒:忽視聽力篩查 可能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來源:紅網 作者:洪雷 李俞辰 韓旭 編輯:李豔華 2016-03-02 21:09:46
-
矮小症義診就診者猛增 專家給出孩子身高標準
有一名媽媽帶著16歲的女兒前來參加義診,女兒的身高還不及1.5米,身材屬於矮小,但由於她的身體已經開始發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年齡。現場還有父母已經得知孩子不長個是因為缺乏生長激素導致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先上網百度,但是看到網絡上網友們的說法不一,對於治與不治也難以拿定主意。
-
兒童身材矮小別忽視 切莫錯過最佳幹預時機
(上遊新聞記者 喻舒)據最新資料統計,目前,全國4~15歲的矮身材兒童總數約為700萬,除了這些亟待治療的矮小兒童,還有3900萬個普通家庭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達到理想身高
-
兒童生長發育知識,如何預防身材矮小
專家指出,矮小指的是同性別、同年齡正常人的平均身高差小於2個標準或低於第三百分線。「短是一個描述性術語,意思是這個人在100名相同年齡和性別的人中名列前三。」「出生後的前兩年是一個快速發展期,第一年增長20-25cm,第二年增長約10cm。從三歲到青春期,這段時期的身高增長緩慢而穩定,每年大約長5-7釐米。」
-
矮小兒童可免費測骨齡 孩子能長多高?市立醫院專家告訴您
相關調查顯示,1/3以上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3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身高遲早能長高;70%以上的家長不知道矮小是一種病,更不知道可以治!矮小兒童該去哪兒檢查? 「越早了解骨骺癒合情況,越早幹預,越能夠對孩子進行更好地幹預治療」。
-
專家提醒:自閉症兒童要早發現、早幹預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林苗苗、屈婷)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在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當晚10點,一顆衛星將專門為自閉症兒童閃爍。專家提示,作為家長也應留意自閉症兒童發出的「訊號」,爭取早發現、早幹預。
-
經常責罵會影響孩子身高!專家:良好的家庭氛圍才利於生長發育
早在多年前,英國就做過一項研究,為了確定家庭衝突對兒童在7歲前生長緩慢是否有影響,研究人員對6574名1958年的同一星期內出生的英國兒童進行了研究,並追蹤他們40多年。通過分析發現,在經過過家庭衝突的兒童中,身材矮小者佔31.7%,而無此經歷的兒童中身材矮小者只佔20.2%。
-
骨骼也有年齡 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
今天張大夫給家長朋友們做一期關於骨齡科普-《骨骼也有年齡,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目的是希望家長儘早關注孩子身高問題,選擇合適時機檢測骨齡,不要錯過孩子身高最佳幹預期。什麼是骨齡? 雖然拍骨齡過程有少量輻射,但是還是安全的,一般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的,而且與錯過孩子發育和身高最佳幹預期相比,危害更加微不足道。3-15歲的孩子,都適宜接受這項骨齡測試。當然如果孩子的身高沒有特別地與其年齡段不符,也沒必要去測骨齡,以免遭受不必要的輻射。通常情況下,兒童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動不超過1歲。 骨齡與身高有什麼關係?
-
專家:兒童早期矯治最佳年齡3到8歲
醫生在治療牙齒。今(16)日上午,重慶華西牙科醫院舉行的「兒童顏值提升班」啟動儀式上,口腔全科教授、研究生導師、重慶華西牙科醫院院長童冠雄表示,兒童面部畸形受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矯治最佳年齡為3歲到8歲,家長要特別注意。 今年8歲的潤潤家庭條件優渥,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雖他濃眉大眼,是一個小帥哥,但因長著一口爛牙,讓他變得不苟言笑,有些沉默寡言。
-
自閉症兒童3歲之前幹預治療可達到90%的效果
3歲之前幹預治療可達到90%的效果孤獨症的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語言障礙、行為問題。目前治療主要有三種:補償性和替代性治療、教育訓練和行為幹預、藥物治療。教育訓練和行為幹預的康複目標,主要是減輕患兒症狀,保持社會功能和學習能力,提高自我生存與發展能力,爭取能融入主流社會。「康復越早進行越好,就像賽跑一樣,不能等孩子落下太多再開始。」兒童孤獨症一般在3歲以前會有自閉症相關表現,男女發病率約為4至6比1。但女孩如果發病,康復的效果會比男孩差。到目前為止,治療兒童孤獨症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
-
專家提醒:家長應監測孩子身高 記下每年身高增長值
8月18日市婦幼保健院將聯合省健康教育中心舉辦「8·18中國兒童長高日」大型義診活動。專家指出,身高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家長應定期測量、評估孩子的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狀況。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生長情況做出初步判斷:凡嬰幼兒期(3歲以下)生長速度低於每年7釐米,兒童期(3歲至青春期前)生長速度低於每年5釐米,青春期低於每年6釐米,就說明孩子的生長可能出現了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個子長得慢的孩子是晚長。
-
遼寧生長發育專家:跟骨骺線生長板搶身高,治療要趁早
每周二周三周五盛京醫院南湖院區發育兒科特需門診出診 「很多家長都存在23歲還躥一躥這樣的舊觀念,認為孩子個矮是晚長,這種觀念要不得。現在孩子們越來越早進入青春期,晚長可能是得了病。」專家指出,我市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為3.3%,卻因家長存在著種種誤區,讓孩子錯失了長高的機會。
-
無錫3.3萬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專家:小心矮小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在逐步升高,家長也期望孩子能夠「節節高」。然而,兒童矮小症卻成為繼肥胖、早熟之後又一個危害兒童健康的大敵。近日,「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無錫站」在市兒童醫院舉行,從活動了解到,無錫的矮小症患兒約有3.3萬人,治療率不到1%。
-
合肥約有3.5萬14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中安在線訊 身材矮小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卻由於家長重視不夠或觀念錯誤,導致錯過最佳診治時期而抱憾終身。下周六(1月16日),「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合肥站活動將在安醫大二附院啟動,本次活動將為符合條件的30名身材矮小患兒提供為期半年的免費治療,即日起,符合條件的患兒即可報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