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大學生實習,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學習知識,如果跟了好的師傅,會學到很多,成長很快,別說當成廉價勞動力,沒有收學費,也是用人單位的仁慈,很多大學生是託關係,才能有進到好的單位實習的。@貓女女巫師
比如醫院,政府部門,學校,包括大型企業,你比如鄭大一附院,不是你想進去實習就可以進去的。
第二,你去對口的單位實習,不是你去大街上自己找工作打工,比如你是個師範生,你利用假期,去一些補習班,輔導機構,打工,因為你可能大一,沒有教師資格證,沒有教學經驗,一個假期,可能給你很少的工資,你認為是廉價勞動力,我覺得也可以理解。@貓女女巫師
圖片來自網絡@貓女女巫師
我大學大二暑假去輔導班打工,一個暑假說好的500,當時2002年,但是最後老闆又剋扣工資,給了350,我覺得很生氣。
所以不清楚,你指的是,暑假打工,還是去對口的優秀單位實習。
不管哪種情況,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多學習,虛心點,對自己都是好處,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積累,厚積薄發的階段。
一次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組織的校外創業項目,餅畫的很大,我們十幾個學生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在做,跟現在的直營差不多。基本工作是把一種產品推銷出去,我當時覺得這是個鍛鍊自己的機會,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每天煞有介事地帶著電腦去上班,制定營銷計劃,繪製海報,印刷名片,然後到各個人流密集的地方去推銷。八月份的上海,早上起來就一身臭汗,可想而知有多辛苦。薪資分兩個部分,有三個人是最早加入的,他們每月有800的工資,我沒有。另一部分是銷售提成,忘了多少了,反正我也沒有銷售出去。
這份實習我做了三個月,大二下學期的時候,課業太多,沒有繼續。收穫還是有的,體會到行業的心酸,也有被夢想叫醒的早晨,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到自己不是做銷售的料。由於沒有期待收入,所以並不把自己當成廉價勞動力。
再講一段,這次貌似是是2010年吧,上海房車錦標賽,招聘布展工作人員,記得是220一天吧,當時覺得好多哦。一共五天,每天是重複性的工作,製作工作吊牌,搬運各類物資。本來說是可以進去參觀的,後來忘了什麼理由沒去成,略有遺憾,但是到手一千多塊錢還是很開心的。
兩個經歷,想要說明,有時候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看清楚想要什麼,心態平和地努力去做,應該是更好的生活態度。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