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非遺文化,全國150名選手挑戰中國傳統智力遊戲

2020-12-16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 王勝男)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古人智慧成果,挖掘、推廣「古老中國智慧」,第三屆中國(北京)休閒大會以創新活動的形式,舉辦了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

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包括九連環比賽、華容道比賽、魯班鎖裝解鎖挑戰賽、漢字滑塊棋比賽等多種比賽項目,參賽選手按照淘汰賽、決賽形式進行角逐。

據北京收藏家協會智力玩具收藏委員會主任車志紅介紹,今年有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的150名選手參與比賽,他們中最小的才6歲,最大的有84歲。覆蓋全國、年齡跨度大,是此次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的兩大特色。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10月26日上午的大九連環比賽決賽環節中,大九連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葉佳希打破了自己之前2分28秒60的世界紀錄,創造了2分28秒46的新成績。

車志紅表示,此次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覆蓋人群廣,參與者包括非遺傳承人、世界玩具大師和普通老百姓。專業選手與業餘選手同場競技、同場交流,吸引了更多傳統智力遊戲愛好者的參與,更好地弘揚、傳承了優秀的非遺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智力玩具文創產品走進百姓生活中。

據車志紅介紹,為更好地傳播和發揚中國傳統智力玩具,結合現在年輕人的文化消費特色,他們對中國傳統智力玩具從材質、內容、玩法三方面進行了改造。材質方面,將傳統智力玩具與景泰藍等非遺元素進行了融合;內容方面,將三國的華容道題材改編為紅軍長徵的內容,讓更多的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了解紅軍長徵的艱辛;玩法方面,將一些遊戲的難度降低,如將華容道81步解法改良成30步,將九連環改良成五連環。

中國的傳統智力遊戲非常豐富,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共選取了五類作為比賽項目,大九連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葉佳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比賽融入此次休閒大會,是對中國傳統益智遊戲的一種很好的推廣,希望在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上能夠增加更多有特色的傳統智力遊戲。

對此,車志紅表示,基於今年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的經驗,在明年的世界休閒大會上,活動主辦方會對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項目進行調整,以增加項目為主,把更多、更好、更優秀的傳統遊戲加進去。此外,還會對比賽用具進行改良,以更貼合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的宣傳主題。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王勝男

編輯 李錚 校對 李世輝

圖片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相關焦點

  • 全國150名選手挑戰中國傳統智力遊戲
    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鮑聰穎)10月25日上午,以「休閒產業新業態 城市發展新驅動」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北京)休閒大會在北京市平谷區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旅遊協會、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平谷區政府主辦,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執行委員會辦公室承辦。中國(北京)國際休閒產業博覽會同步開展。本次大會匯聚眾多國內外權威休閒專家、知名休閒企業、全國多個休閒城市代表歡聚一堂,共話休閒領域熱門話題,共同解讀休閒領域發展新趨勢,共享休閒產業發展新業態和新產品,共同傳播休閒生活方式新理念。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挑戰賽。
  • 用英語講述非遺文化,全國48名青少年決戰紫禁之巔
    十二生肖申遺、皮影戲........用英語講述非遺文化。「中華少年說」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全國總決賽昨天在北京太廟啟幕。來自全國的48名優秀青少年齊聚紫禁之巔,用英語上演了一場弘揚非遺、展現民族自信的文化創新盛宴。
  • 非遺課堂: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陣地
    寒假裡的「非遺課堂」  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非遺部主任劉媛之告訴筆者,2017年寒假,南京市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三大主題,其中之一為「傳統文化在身邊 幸福新春喜盈門」,此主題與博物館的「非遺周周學·南京非遺在我身邊」正好契合,於是南京各校小學生自發組織起雛鷹假日小隊,紛紛來到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跟隨非遺大師學非遺。
  •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大世界傳藝中心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接觸到非遺,通過「非遺進校園」將非遺內容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們進入非遺的斑斕世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有生力量。  通過多年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大世界傳藝中心與區內多所學校及所有街道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文化館建立了聯盟關係,並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一批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發展,有資質、有經驗的企業。由此,大世界傳藝中心聯動傳承人、學校、社區,企業形成多個社會主體合作推進的非遺普及教育模式,使非遺的教育普及不只是政府或學校單方面的事,而是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氛圍。
  • 蕪湖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四步走" 發揮優秀文化的引領作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該文件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 非遺+遊戲:傳統文化傳承有了新玩法
    而中國遊戲人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積極承接這一任務,將非遺與遊戲結合起來,給傳統文化賦予了新玩法。 現代社會非遺傳承新方法:遊戲作為人類文明的記憶載體,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日益受到重視,社會各界都紛紛投入到這項事業當中,但非遺傳承依舊處在困境當中:社會上年輕一代與這些傳統文化的距離越來越遠,很多非遺項目的傳承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狀態。
  • 發掘中國文化的遊戲表達,網易遊戲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自大話西遊、夢幻西遊以來,網易便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在頂層世界觀設計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創作了天下、新倩女幽魂、逆水寒、率土之濱等產品,這些精品遊戲樹立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典範。作為取材自中國傳統四大名著《西遊記》的遊戲,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兩大IP不僅是在世界觀上繼承了原著的底蘊,更在許多日常玩法和運營活動中,實現了對傳統經典的二次傳播。
  • 懶人聽書推出「非遺有聲」專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非遺有聲」項目由懶人聽書於2019年底發起,旨在發揮有聲閱讀載體優勢和平臺影響力,幫助瀕危非遺藝術保護與傳播,挖掘培養新生力量,賦能非遺傳承人,為非遺文化面對市場提供新的契機,「非遺有聲」內容專題是該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後續將陸續補充傳統音樂、民間文學等非遺項目的音頻資源。
  • 遼寧盤錦皮影戲展演: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非遺文明
    (遼河晚報 記者 劉楊 攝)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明,將非遺保護與少年兒童教育有機銜接,叫響遼河口文化品牌。7月27日上午,由遼寧省盤錦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盤錦市文化體育旅遊發展促進中心、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興隆臺區創新街道鐵塔社區承辦的遼寧省人民政府惠民實事工程——「燈影的魅力」皮影戲展演活動在盤錦市少兒圖書館七樓繪本館舉辦,近百名家長和孩子參加了活動,孩子們近距離地接觸了非遺,了解非遺。  活動開場由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荒皮影戲第五代傳承人李春印介紹了皮影戲的歷史。
  • 體育非遺如何傳承 浙師大團隊在研學遊中弘揚傳統文化
    日前,浙江師範大學「傳·承」團隊帶領30餘名小學生和志願者來到嘉興
  • 湘益茯茶與國館寶藏首次合作 大力弘揚非遺文化
    2020年4月29日,北京國館寶藏藝術機構與湖南省益陽茶廠,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媒體全國招商,在京開幕。國館寶藏與益陽茶廠此次合作,強強聯合,致力於推廣中國黑茶,傳承國家非遺文化,將茯茶韻美傳遞給更多人。
  • 「少年說非遺」故事大賽決賽選手進行研學之旅
    「少年說非遺」故事大賽決賽選手進行研學之旅 2020年12月16日 16:57   來源:青田網
  • 走進七巧樂園弘揚傳統文化 七巧板拼出誠信圖案扮靚樓道
    走進七巧樂園弘揚傳統文化 七巧板拼出誠信圖案扮靚樓道 2018-08-18 09:32:39 來源: 南通網
  • 北京文博|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賽事」是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新增賽事之一,賽事已於7月28日正式啟動,快來參與吧~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賽事
  • 精彩表演弘揚非遺,南海九江《少年說非遺》決賽名次出爐
    8月27日晚,南海九江鎮《少年說非遺》決賽舉行,《九江燈謎代代相傳》在21個表演節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九江煎堆的前世今生》和《「數」說周家拳》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九江鎮歷史悠久,素有「儒林之鄉」的美譽,九江鎮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少年說非遺》大賽,面向全鎮小學生弘揚九江傳統文化,旨在加強九江非物質物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承,引導廣大學生對家鄉本土文化有更多了解和進行更深一步探索。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各路演出隊開始了別開生面的傳統節目表演。  楊明星便年年活躍在「上九節」舞臺上,帶隊演出、演唱彈奏,成為節日裡不老的明星。  為了更好地保護民族文化、保護滋養民族文化的土壤,2007年3月,磽磧藏族鄉的「上九節」也被正式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十二生肖、皮影戲……8少年將遊學海外,用英語講述非遺文化
    十二生肖申遺、皮影戲........用英語講述非遺文化。「中華少年說」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全國總決賽昨天(7月22日)在北京太廟啟幕。來自全國的48名優秀青少年齊聚紫禁之巔,用英語弘揚非遺、展現文化自信。
  • 「零」距離教學 弘揚傳統文化
    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潘璐萍 通訊員 陸偉斌)「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剪一隻蝴蝶,首先將剪紙對摺好,選取一個點,用剪刀慢慢剪下去。」7月29日,我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非遺項目)《保安剪紙》傳承人鄭靈芝,到路橋街道人峰社區的文化禮堂指導孩子們學習剪紙。
  • 積極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三七互娛獲2019環球「金趨勢獎」年度...
    此次評選活動以「時代使命 創新交融」為主題,面向全國,評選出2019年度在改革創新、發展成就、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優秀案例和優秀代表。三七互娛憑藉專注於中國傳統文化深度、廣度和精度的挖掘,不斷加大傳統文化在精品內容上的滲透力度,助力文化傳承,彰顯文化自信,榮獲2019環球「金趨勢獎」年度文化傳承獎。
  • 北京海澱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 傳承傳統文化
    為使人們體驗京津冀不同地區非遺大師和傳承人的手工絕活,領略風格迥異的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強化對非遺項目的保護意識。海澱區各街鎮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  內容多樣傳承傳統文化 活動中,《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傳統劇目不絕於耳,《沙家浜》、《紅燈記》等現代劇目輪番唱響。此次展演活動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53名京劇愛好者參加。此次展演活動不僅為全區女性京劇愛好者提供平臺,也通過展示的形式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據了解,海澱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自2010年成立「京劇社」以來,開辦京劇課、京劇化妝課、京劇展演等活動,服務人群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