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2020-12-19 上海政務

  圖片說明:同學們沿著「非遺旅遊線路」打卡景點

  日前,黃浦區有13個案例入選《上海市文化品牌創新案例》,這些案例品牌導向正確、機制創新、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影響深遠,進一步擦亮了「上海文化」品牌。從本期起,本報將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報導。

  作為海派文化發源地的黃浦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為數眾多且極具典型特色。經過多年工作實踐,作為黃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機構的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機制。如何繼往開來做好非遺傳承?學生群體是一支強大生力軍。大世界傳藝中心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接觸到非遺,通過「非遺進校園」將非遺內容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們進入非遺的斑斕世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有生力量。

  趣味課程實現黃浦非遺共建共享

  每周三下午,格致初級中學都會上一節生動活潑的滬語課,來自大世界傳藝中心的項震老師帶領學生們開展滬語情景會話課程,讓學生們學滬語、講滬語、保護瀕臨語境缺失的上海方言。

  雖然滬語課是去年新開設的拓展課,但是學生們反響熱烈。項震老師將吃飯、購物等日常情景通過趣味問答、情景表演等方式融入「海派文化」的教育,不僅糾正讀音、語法,也會指導俚語,鼓勵學生準確說出上海話。「上滬語情景會話課是希望激發學生對滬語的興趣,在快樂的氛圍中讓學生多熟悉滬語。不僅上課時講,更要走出去講才行。」項震表示。

  記者了解到,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自成立以來,組織開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常態化活動,將優秀的非遺項目送進黃浦區10個街道及15所學校,迄今共開展傳習課程超過1600場,受益人數超過3萬2千人次。尤其是「非遺進校園」活動,課程針對學生群體特點,兼具知識與藝術性、趣味與互動性,受到學生、老師的歡迎。

  通過多年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大世界傳藝中心與區內多所學校及所有街道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文化館建立了聯盟關係,並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一批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發展,有資質、有經驗的企業。由此,大世界傳藝中心聯動傳承人、學校、社區,企業形成多個社會主體合作推進的非遺普及教育模式,使非遺的教育普及不只是政府或學校單方面的事,而是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氛圍。

  據悉,在該模式中,大世界傳承人負責師資教學,社區、學校負責提供實踐基地,企業負責具體運作,傳藝中心負責全局把控、全程監督、組織協調及活動的宣傳推廣。而在項目的有序推進中,各個主體的力量也被深層激活聚合:青少年了解非遺、感悟中國傳統文化魅力、進而形成傳承意識;傳承人鍛鍊傳授水平,反哺項目傳承發展;社區、學校的公共文化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文化建設得以豐富;企業獲得盈利、得到發展,吸引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到文化建設事業中來。多個主體合作共贏,實現整個黃浦非遺共建共享。

  學生自覺成為非遺的保護人和傳承人

  學生們在學校、社區各類非遺項目的體驗過程中,感受到傳承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體會到「匠人精神」和傳承的力量,自覺肩負起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

  作為黃浦區「非遺進校園」15所學校之一的格致中學,2015年自發成立了「上海非遺青年」社團,圍繞「非遺」開展各類活動。成立之初,社團成員們定期走訪城隍廟、朱家角等地,切實了解目前非遺手工藝人的傳承現狀;採訪在非遺方面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收集專家寶貴意見;開通「上海非遺青年」微信公眾號,定期製作並推送非遺相關內容;聯合10多所優秀非遺學校創立了「上海特色非遺信息中心」。

  今年7月16日,社團成員們策劃組織了一場有聲有色的「非遺+定向越野」活動,吸引了全市近百名中學生的參與。活動中,同學們沿著黃浦區推出的六條「非遺旅遊線路」,打卡黃浦著名景點,探訪城隍廟梨膏糖、湖心亭茶藝、五香豆等非遺項目,走訪中華老字號品牌「邵萬生」公司,試玩滾鐵圈、跳房子、打彈珠等具有老上海文化特色的遊戲。在城市文化中找尋非遺元素,在遊戲中收穫傳承,近百名學生完成定向越野的同時也完成了一趟精彩的非遺探尋之旅。格致中學的「上海非遺青年」們希望通過這些舉動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他們的隊伍當中,共同成為非遺的保護人和傳承人。

  多方力量緊密結合,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一個全網式的青少年非遺教育平臺,從而切實有效地吸引了一部分學生們加入到非遺傳承和保護行列。大世界傳藝中心希望通過引入多方社會力量、建立合作聯盟機制,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成為非遺的保護人和傳承人,打造一支持續壯大的「上海非遺青年」隊伍,更希望通過「上海非遺青年」帶動全民重視、全民參與、全社會共同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大世界,非遺,製作,體驗,香囊,傳藝,中心,活動-上海頻道-東方網
    市民在老師的指導下縫製薰衣草香囊原標題:市民周末嘗鮮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 「大世界」外感受「大世界」借市民文化節的東風,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周末(25日、26日)首次邀市民在黃浦區文化館體驗墨錠描金、風箏製作、創客竹編等傳統文化活動。
  • 大世界傳藝中心舉行老物件捐贈儀式
    老物件捐贈儀式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 毛冠飛採訪 9月16日,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迎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毛冠飛先生。留一絲眷戀,存一分不舍,但更多的是有關未來無限的期許與展望,懷揣著崇高的精神信仰,毛先生將珍藏近70年的珍貴老物件捐贈給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讓這份樸素的情感在大世界得以傳承。
  • 百年「大世界」將以「傳藝中心」新形象復出
    圖說:「大世界」一樓沿街商戶停業裝修告示「大世界」是承載著眾多上海人兒時記憶的懷舊之地。2017年,停業十餘年的「大世界」將迎來它的百年「誕辰」。記者昨天下午從「黃浦區對接中央活動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這座昔日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遊樂場,未來將以「大世界傳藝中心」的全新形象「復出」,打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和「民族、民俗、民間」文化集聚高地。據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的定位將重點圍繞非遺表演、非遺展示、非遺傳授等內容。
  • ...優秀傳統文化後繼有人「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收徒傳藝
    這是4月2日在舜泉大酒店舉行的「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的收徒儀式,而與其他徒弟不同的是,這次吳寶炎新收的兩個弟子除了學習繼承他的紹興評話等曲藝藝術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傳承好省級非遺項目「虞舜傳說」的演講藝術表現形式。
  • 市民周末嘗鮮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 "大世界"外感受"大世界"
    市民在老師的指導下縫製薰衣草香囊原標題:市民周末嘗鮮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 「大世界」外感受「大世界」借市民文化節的東風,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周末(25日、26日)首次邀市民在黃浦區文化館體驗墨錠描金、風箏製作、創客竹編等傳統文化活動。
  • 屬於「孩子們」的大世界非遺暑期學院開班啦!
    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認識非遺,走近非遺,進一步推動「非遺在社區」工作向縱深發展,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暑假期間精心推出了「非遺暑期學院」,根據區域內青少年暑期教育的需求,並結合今年抗擊疫情大背景下安全防疫的要求,對本區域內非遺項目的資源進行篩選、整合,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設計了豐富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內容包括編織、衍紙、拼布藝術、文化講座等
  • 黃浦區非遺暑期課堂即將開課!學茶藝、做衍紙,帶孩子感受傳統文化...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舉辦的2020年黃浦區非遺暑期學院應運而生。7月4日,第一堂衍紙課將在皓古文化藝術館開講。圖說:黃浦區非遺暑期課堂即將開課 官方圖地處上海中心的黃浦區擁有1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如何充分利用這些非遺資源,讓傳統文化走進年輕人的世界?非遺暑期學院便是黃浦區「非遺在社區」項目與青少年暑期教育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走在隊伍前面的是龍燈、牛燈和獅子燈,色彩斑斕的藏家服飾,使人流成為絢麗的「彩帶」。  「彩帶」飄處,寨樓的主人打開鍋莊房,擺出早已備好的煙、茶、糖、水果,站在大門口迎接。  龍燈、牛燈和獅子燈表演者先叩頭禮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笑和尚」在主人家門上掛起一道紅彩,祈福主人家新的一年開門紅、大吉大利,然後領著龍燈、牛燈和獅子燈翩翩起舞。
  • 學習傳統技藝 弘揚非遺文化 西安市青年臺胞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與...
    11月6日,在市臺辦的組織下,青年臺胞一行30餘人參加第三期「青年臺胞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與體驗活動」,走進灞橋區「唐三彩燒制技藝傳習基地」,體驗非遺技藝,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該活動以非物質文化為載體,將探究與體驗非遺文化結合在一起。
  • 大世界非遺主題樂園,端午打卡攻略送上!
    大世界非遺主題樂園,端午打卡攻略送上!大舞臺雜技、曲藝、歌舞等傳統類的文化節目將在此輪番上演戲曲茶館少兒戲曲導覽與皮影戲趣味、體驗於一體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經典
  • 2016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招聘公告
    大世界」是承載著眾多上海人兒時記憶的懷舊之地。2017年,停業十餘年的「大世界」將迎來它的百年「誕辰」。這座昔日中國的綜合性遊樂場,未來將以「大世界傳藝中心」的全新形象「復出」,打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和「民族、民俗、民間」文化集聚高地。崗位一:金領接待服務員工作內容:1.
  • 百歲大世界明年重出上海灘 定位非遺展示傳承中心
    「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這是上世紀流傳的一句話。明年,這句話可能又要流行了。  昨天下午,市政協2015年優秀提案獎部分獲得者與媒體舉行見面會。會上透露,上海大世界將於2017年,即建成100周年時復業,變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中心,上海民俗、民風、民間表演等傳統文化節目等,也將在這裡展示、演出。
  • 上海百年「大世界」重開 昔日文化標誌如何轉型?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 題:上海百年「大世界」重開 昔日文化標誌如何轉型?  新華社記者 吳霞  有著百年歷史、曾被譽為中國文化「東方之門」的上海大世界遊樂場,12月28日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新身份復業試運營,計劃於2017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隔13年後再度向世人敞開懷抱,百年「大世界」重新開放,昔日的重要文化標誌面臨新的轉型。
  • 上海大世界將於3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 票價60-大世界 非遺 白相...
    周五周六有夜場  作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唯一一個推廣傳統文化的地標,大世界總建築面積16800平米,U型結構,造型獨特。中庭迴廊和大舞臺構成了獨特的建築風貌,四層樓面內設置了劇場、茶館、展廳、書院、美食廳、傳習廳等多種功能,非遺的技藝、作品、民俗、文化、表演和美食,均衡分布,常更常新。
  • 上海潮趣非遺「鬧傳統」
    2020大世界「鬧傳統」系列活動之兒童戲曲聯唱。新華網史依靈 攝 26日,2020大世界「鬧傳統」系列活動暨第三屆長三角非遺節開幕。
  • 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儒學研究與闡發「登峰」、儒學普及「落地」、幹部政德教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濟寧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持續性、長遠意義的實踐探索,打造了一批傳統文化普及推廣活動品牌;濟寧文化中心、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濟寧雜技城、濟寧大劇院、兒童公園、鳳凰臺公園等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在文化場館、娛樂場所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搭建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平臺
  • 上海大世界非遺展廳幕後:與傳承者邂逅是一種緣分
    大世界自試運營以來迎客已有7個月,二樓的非遺原生態展廳總是人氣火爆,華麗的雲錦、精緻的顧繡、拙樸的高密剪紙、靈動的泰順木偶……還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在現場講述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大世界運營團隊工作人員鄭靚雯昨天對記者說,項目遴選標準便是「好看、好奇、好玩」,而參觀者能見到各地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也很不容易。
  • 我們的節日丨燈彩、剪紙、西服……多項非遺亮相上海大世界
    曹素功墨錠、周虎臣毛筆、恆源祥絨繡、何克明燈彩、杏花樓廣式月餅、培羅蒙海派西服等,這些帶有上海傳統與海派文化印跡的作品,被納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上海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而這些作品,都在「上海大世界」集體呈現。
  • 傳承孔子儒家思想 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打造...
    「傳承孔子儒家思想,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加強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為主導,致力開展孔子文化教育培訓、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孔子文化產業,為曲阜打造培訓之都貢獻力量。  復聖顏子第七十八代嫡孫顏廷淦為院長,特聘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為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董乃強、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王殿卿、上海大學祝瑞開、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等為顧問,韓國權赫範、李惠京,馬來西亞顏進明、林源瑞及國內扈慶學、梅慶吉、朱天才、翟傑等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教授,形成較強的管理團隊和師資力量。
  • 大世界「鬧傳統」精彩不斷,大世界城市舞臺中國魅力榜「非遺跨界...
    圖說:2020大世界「鬧傳統」系列活動暨第三屆長三角非遺節頒獎晚會現場 官方圖 下同來自江蘇的金箔工藝、浙江的金銀彩繡、安徽的徽墨、上海的金銀細工製作技藝等60多種非遺技藝匯聚於大世界非遺體驗館,長達一個多月的非遺潮流盛會讓遊客們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