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大世界明年重出上海灘 定位非遺展示傳承中心

2020-12-19 東方網

  「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這是上世紀流傳的一句話。明年,這句話可能又要流行了。

  昨天下午,市政協2015年優秀提案獎部分獲得者與媒體舉行見面會。會上透露,上海大世界將於2017年,即建成100周年時復業,變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中心,上海民俗、民風、民間表演等傳統文化節目等,也將在這裡展示、演出。「到那時,白天去『迪士尼』,晚上逛大世界,有你玩的了。」市民、遊客對此好不期待。

  哈哈鏡將迎升級版

  大世界曾經號稱遠東第一俱樂部,是上海最大的室內遊樂場,位於西藏南路、延安東路路口,建築面積約13202平方米,1917年7月14日建成開張,內設劇場、電影場、書場、雜耍臺、商場、中西餐館等,活動豐富多彩,小吃聲名遠揚。自開張以來,「白相」大世界一直是上海人和中外遊客津津樂道的好地方。露天場地安裝的高空飛船,上下兩層、坐席千餘的「乾坤大劇場」,還有讓人捧腹不止的哈哈鏡,無不承載著屬於老上海的美好回憶。

  「大人帶著我去大世界,我就會像過節一樣開心。」今年已經80多歲的馬老伯至今回憶起大世界,仍是一臉的嚮往,他說,老上海人幾乎都去大世界玩過,外地人來滬,最想去的也是大世界。「印象最深的是哈哈鏡,它能讓你變高、變矮、變胖、變瘦……百態千姿,讓人捧腹大笑不止。」據悉,重新開門迎客的大世界將保留傳統的哈哈鏡,同時引入現代技術形成的升級版哈哈鏡。

  13年復業呼聲不斷

  新中國成立後,大世界改過名字,叫「人民遊樂場」,1958年恢復原名。1974年又改名為「上海市青年宮」。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定名為「大世界遊樂中心」,內設「四大板塊」——遊樂世界、美食世界、博覽世界、競技世界。「競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臺」及吉尼斯紀錄擂臺賽,吸引了各地的遊人紛至沓來。

  從2003年5月起,為了修繕,大世界閉門謝客,這「一關」就是13年。曾經的輝煌,如今已不復存在,中外遊客、上海市民慕名而來,只能遠遠地遙望「空世界」而嘆息。

  雖然上海娛樂場所不斷增加,大世界曾經淡出人們的生活。但作為一個時代的烙印,承載著幸福回憶的上海地標,大世界並沒有被遺忘,有關改建復業的呼聲一直很高,「大世界到底做什麼用」的討論不絕於耳,設計方案幾易其稿。此前還打算作為上海歷史博物館的館址。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大世界仍然空關,復業迎客遙遙無期。

  非遺文化確定入駐

  市領導高度重視大世界的復業工作,市政府召開「大世界」項目的專題會議,並對整個「大世界」明確定位:以非遺為主題,合理配置上海、國內、國際資源,同時兼顧民族、民俗、民間以及公益性的要求。

  去年接手大世界改建的黃浦區政府表示,將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承」的功能定位,以存續品牌,合理配置非遺、三民內容,公益性為主的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黃浦區政府負責成立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和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理事會。

  如此,大世界的用途終於塵埃落定。

  大世界未來會是什麼樣?

  大世界的大門、圓柱大廳及劇場等主要是仿西文古典式建築,主要由12根圓柱支撐的多層六角形奶黃色尖塔構成。主樓分別由3幢4層高的建築群體合璧相連,另有兩幢附屬建築。而內部頗多中國傳統形式,是近代娛樂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一處樣本。據了解,作為文物保護建築,大世界至今保持著歷史原貌,修繕時外觀上也沒有一點改動。未來重新展現在市民面前的,將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大世界。

  至於改變,上海大世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有關大世界展示設計運營方案徵集公告中描述道:改造後的大世界旨在傳播展示非遺文化、弘揚光大中華文明,使其成為集展示、體驗、傳承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新地標。眼下,大世界展陳內容徵集已經結束,有7家國有、外資、民企企業參加並最後入圍方案徵集。經專家評審,相關布展方案還將作進一步優化完善。具體的展陳內容也尚未確定。

  記者獲悉,大世界改建項目比較順利,目前已完成保護建築的結構加固、外立面修繕復原、新建建築結構土建牆體築砌及部分配套項目等建設,整個工程現已進入展示及內裝飾建設階段。另外,改建還將和毗鄰的雲南南路美食街的改造結合起來,向其擴大用地範圍,還使兩者具備一定的互動功能,融合成一個「大世界街區」。「大世界迷們」,拭目以待吧。

  名人筆下她的模樣

  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的夫人胡友松,曾於2006年6月1日的一篇口述文字《上海大世界裡的童年記憶》中,這樣回顧在大世界裡度過的快樂時光:

  「我是1939年在上海生的,我跟媽媽生活了6年。很小的時候我就看見大人們在上海大世界裡跳『國標』,幾乎每個星期我都會跟著媽媽出入這些大娛樂場所,那裡很熱鬧。那裡有我的很多乾媽,我被她們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樣。我一出現就有人喊:洋娃娃來了。百樂門裡放的都是上世紀30年代的老歌。偶爾,我也參加募捐活動,就像《日出》裡寫的一樣,給前方的戰士募捐錢什麼的。她們在臺上唱,我就手裡拎著小籃子在場裡走動。我長得漂亮,又被打扮得很洋氣,大家都很喜歡我。

  那時候我就盼著自己長大後也能穿和媽媽一樣漂亮的裙子、跳一樣的舞。所以到現在,我也特別喜歡跳舞。我想就是受了小時候的影響。

  ……

  到現在,我的腦子裡總有小時候的生活回憶,那些老歌的旋律、那些大人們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我腦海中始終揮散不去,有時我在路上走著,腦子裡還迴響著三十年代歌曲的旋律,腳底下也情不自禁地會跳兩下。這些也影響了我現在的心態,我的心態很年輕,儘管我今年已經67了,但我從來不把年齡當回事,我就希望快樂地生活每一天,不去想明天會怎樣。」

  著名作家沈寂在《上海大世界》一書中,這樣描繪她的模樣:

  「大世界周圍開設了各種商店:菜館、布莊、百貨店和糖果鋪。這些店家的前面擺滿了各地特色的吃食攤。附近小馬路還有煙館、賭場和妓院。那些店鋪門口,各自發出燦爛奪目的燈光,仿佛眾星捧月,把這上海最大的遊樂場點綴成一座繁華宏麗的迷宮,吸引過往行人,吞噬成千上萬遊客。遊客經過收票處,每人憑票贈送『小囡牌』香菸一包。然後經過兩邊排著『哈哈鏡』的大走廊,來到備有『空中飛船』的大場地。人們坐在飛船上,在空中盤旋,飄飄欲仙。再抬頭四望只見場地的上空,架著雙層迴廊式的水泥天橋。彎彎曲曲的橋身,通往大樓各層,層層有兩三個演戲的場子。每一層樓面和室外的亭臺、假山前,都有古色古香、牌樓似的華麗裝置,並署有奇趣雅致的美名『飛閣流月』、『鶴亭聽曲』、『瀛海探奇』、『層樓遠眺』等,它們被稱為『大世界十景』。從『十景』裡傳出各戲班的鑼鼓聲、琴弦聲和高唱低哼聲。整個『世界』充溢著熱鬧和喧囂,使人們感到身入繁華而庸俗的『仙境』。」

  相關連結

  曾經的上海味道

  上海大世界由滬上大商人黃楚九創辦經營。1930年轉由上海灘青幫頭領黃金榮經營,當初建的是大遊戲場,以遊藝雜耍和南北戲曲、曲藝為其特色,花樣翻新,令人眼花繚亂。其開幕廣告就可以證明:大世界裡有花園及屋頂花園、商場、劇場、各種書場、特別大廈、共和廳、美術界、動物院、彈子房、中西餐館、中東名寮、鴛鴦池、金鯉池與大觀樓、四望臺、招鶴、題橋、登雲各亭並旋螺閣諸勝;藝術則有小京班與超等女伶會串京劇,優美社女子文明新劇,日本松旭齋天左男女大魔術團,大發公司訂定特級之最新電光影戲,天津班男女各種雜耍,寧波時調文明書、女說書、蘇州著名評話反彈詞、灘簧、廣東潮州特別焰火;至種種遊戲,則有走線飛船、機器跑馬、升高椅、升高輪、鞦韆架、各種電光、西洋鏡、哈哈鏡等;並蒙諸大文豪設立文虎社,每晚懸掛燈虎,並有詩鐘徵聯文人遊戲,各品射中及揭曉後,以遊券或薄彩車酬,藉助雅興。

  大世界的小吃也很有名氣,比如雙檔、單檔、油豆腐線粉湯等。也有不少遊客喜歡自帶飯菜,一是省錢,二是便於趕場看戲。於是帶著飯盒遊大世界也成了一種風氣。

相關焦點

  • 揭秘大世界「成長日記」:阿拉的百歲哈哈鏡猶在
    重開後的大世界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民族、民間」為主題,定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內設五大功能業態:非遺展覽、非遺表演、非遺傳習、數字非遺、非遺美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10大門類均可在此呈現。展示內容上,大世界設有戲曲、民樂、創新劇目輪演,手工藝、民俗、文化主題輪展;還將定期舉辦技藝、禮儀培訓和專業互動活動,立體化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容。
  • 非遺的活態傳承:「大世界」裡的非遺「小世界」
    原標題:非遺的活態傳承:內設展覽、表演、傳習、美食、數字非遺等五大功能業態「大世界」裡的非遺「小世界」這棟穿越百年時光的建築,定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內設非遺展覽、非遺表演、非遺傳習、數字非遺、非遺美食五大功能業態。步入其中,竹編、磚雕、麵塑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精粹,令人恍若進入獨具魅力的「非遺小世界」。  推廣非遺,少不了「活態」傳承  一進門,迎面放置著的便是作為大世界經典記憶而留存的12面哈哈鏡。
  •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2016-12-29 08:52 來源:
  • ...大世界,非遺,製作,體驗,香囊,傳藝,中心,活動-上海頻道-東方網
    80後市民張先生表示:「小時候就喜歡去大世界,這次提前來感受一下新的大世界,很有趣,也很期待。」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負責人昨天透露,定位於非遺與民間、民俗、民族文化的大世界不僅聚焦中國與本土,更嘗試走向世界,「我們正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談合作,今年7月大世界將迎來百歲,可能會有一些活動」。
  • 市民周末嘗鮮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 "大世界"外感受"大世界"
    80後市民張先生表示:「小時候就喜歡去大世界,這次提前來感受一下新的大世界,很有趣,也很期待。」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負責人昨天透露,定位於非遺與民間、民俗、民族文化的大世界不僅聚焦中國與本土,更嘗試走向世界,「我們正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談合作,今年7月大世界將迎來百歲,可能會有一些活動」。
  • 上海大世界28日起試運營 試運行不公開售票
    大世界傳藝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運行的目的是進行各項安全和管理測試,暫不對公眾開放,不向市民和遊客售票。定位非遺的活態傳承大世界建築的改造以保持歷史原貌為總體原則,著重在重點部位、特殊材質方面進行了修繕和復原。在建築內部,大舞臺和中庭連廊作為大世界獨有的建築風格,同樣進行了原樣復原。
  • 探尋非遺傳承新出路,傳承從傳播開始
    植根中華文明傳承,非遺文化需要被看見中國是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國家,反映的是中華文明最深厚的根源。而「老藝人」是民間文化遺產存續發展的重要主體與動力,非遺保護就是對非遺傳承人的搶救和保護。據統計分析,目前我國大多數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平均處於50歲以上的年齡段,最大的已經進入「百歲」行列,在世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50%以上超過70周歲。有鑑於技不外傳的傳統觀念制約、口傳心授的固化模式影響、市場萎縮的客觀因素困擾等現實,非遺文化的存續成為當務之急。而在年輕群體中,非遺等傳統文化並不為其所熟知,且存在認為其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
  • 百年「大世界」將以「傳藝中心」新形象復出
    圖說:「大世界」一樓沿街商戶停業裝修告示「大世界」是承載著眾多上海人兒時記憶的懷舊之地。2017年,停業十餘年的「大世界」將迎來它的百年「誕辰」。記者昨天下午從「黃浦區對接中央活動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這座昔日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遊樂場,未來將以「大世界傳藝中心」的全新形象「復出」,打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和「民族、民俗、民間」文化集聚高地。據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的定位將重點圍繞非遺表演、非遺展示、非遺傳授等內容。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廣東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慶豐收的節令習俗,佛山手工業者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品,通過秋色賽會進行展示和競技,使他們的店號行業和個人技藝名聲大振,促進佛山手工業繁榮發展。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秋色巡遊成為佛山市民了解、觀賞秋色民俗的一道風景線。
  •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經過多年工作實踐,作為黃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機構的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機制。如何繼往開來做好非遺傳承?學生群體是一支強大生力軍。大世界傳藝中心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接觸到非遺,通過「非遺進校園」將非遺內容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們進入非遺的斑斕世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有生力量。
  • 大世界城市舞臺中國魅力榜全新發布「非遺跨界創新榜」
    近年來,許多企業、組織和個人都在嘗試讓非遺文化真正融入民眾生活,實現活態傳承,創新發展,為了表彰他們所作出的努力,今晚,在上海大世界,大世界城市舞臺中國魅力榜全新發布「非遺跨界創新榜」。當晚同步頒發的還有「非遺跨界創新榜」的兩項特別獎,分別授予在非遺傳統工藝的標準化研究,以及非遺扶貧幫困等領域成績斐然的中華婦女基金會「天才媽媽」公益項目以及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磽磧民歌走進央視  多種方式擴大「非遺」影響力  磽磧原生態多聲部民歌、「上九節」、磽磧鍋莊……近年來,寶興的「非遺」項目向世人展示出了當地獨特的文化特色和精湛的民間技藝  同時,相關部門加強了對文化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充分發揮了各類文化陣地和文化研究協會的作用,深度挖掘寶興特有的熊貓文化、紅軍文化、藏鄉文化、歷史文化等資源,創作出一批富有特色、易於流行和展示的文藝作品,提高寶興文化品牌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寶興還成立了大熊貓生態與文化研究會,聚集文化發展要素,展示文化成果。
  • 「非遺」能在城市落腳紮根就會更好傳承生存
    CITY陝西非遺文化體驗中心(大秦之聲 攝)「非遺」文化走進城市生活記者在現場看到,約3000平方米的場地上薈聚了眾多的中華老字號、陝西「非遺」美食及陝西特色小吃,還有社火、草編、泥塑、面花等「非遺」手工藝展示。
  • 「山西非遺文化傳承中心」在兵團六師芳草湖農場揭牌
    匯報演出前農場黨委書記,政委張勇和農場黨委常委、副政委、工會主席(山西省援疆幹部)郭向奎為農場「山西非遺文化傳承中心」揭牌。  農場黨委書記,政委張勇表示:傳承發揚非遺文化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為了更好地展示兩地文化交融,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兩地雖隔著千山萬水,地域不同,但是通過五年的文化援疆、非遺舞蹈的傳承,為芳草湖農場的文化潤疆事業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 世代傳承丨央視《鄉村大世界》聚焦非遺傳承手工柿子醋
    忙著參展「三門峽家鄉大集」事宜,參與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的欄目錄製;忙著市人大調研非遺的準備。忙,只一字,便道盡了事事之辛苦,但,忙的有價值便是內心豐盈,而內心豐盈,得到的正是踏實的歸屬感。1《鄉村大世界》走進三門峽2019年4月7日,賈氏貢醋品牌受邀參加「三門峽家鄉大集」,並接受包括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等多方媒體採訪,節目在三門峽陝州巷子拉開帷幕。
  • 傳承自然世界環球集團自然派精神,開啟百歲人生之旅
    2018年6月24日 ,自然世界環球集團在中國上海蘇州河畔寶格麗舉行了一場以「走入百歲人生」為主題的品牌發布會,祝賀集團旗下的NPO非侵入性醫療研究機構大中華區醫學部「自然醫境」開業和大中華區「自然世界品牌中心」正式成立!
  • 非遺瑰寶齊保護,民族文化「童」傳承
    非遺瑰寶齊保護,民族文化「童」傳承小市長體驗廣繡小主人體驗廣彩小主人展示剪紙作品小市長、小主人為非遺保護說想法、提建議一針一線、一筆一畫、一邊一角……6月22日,「本次活動是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的公益活動,由廣州市婦女聯合會主辦,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承辦,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荔灣區青少年宮、荔灣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協辦,活動吸引了約100名羊城小市長、羊城晚報學生記者、非遺小使者和家長參與,這也是第十二屆「羊城小市長」當選後公益履職的第一站。
  • 上城將打造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
    上城將打造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作為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南宋文化發祥地,上城區一直將南宋文化傳承作為該區建設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過去5年,上城全力打造文化傳承標杆區,全面實施文化強區戰略,落實《上城區文化興盛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南宋皇城大遺址保護開發。此外,還持續舉辦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南宋文化節,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位居全市主城區第一。
  • 福州東街舉辦「古厝+非遺」傳承活動
    福州新聞網6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見習記者 王月玲 /文 記者 張旭陽/攝)昨日上午,由鼓樓區東街街道舉辦的「古厝+非遺」傳承活動,在歷史文化街巷朱紫坊舉行。活動通過在福州老街巷展示非遺產品、聽非遺傳承人講故事以及遊坊巷、逛書院等形式,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州將在6月份舉辦近百場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其中,首度舉辦的「廣州非遺購物節」標誌著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展覽立體化呈現廣式健康生活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