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校減負需從機關減人開始

2020-12-25 網易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黃文輝(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某縣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職工編制數為32人,而實際上班人數為122人。這多出的90餘人,大多是通過上派、掛職、借調、抽調等方式,從基層學校或者下屬單位抽借上來的。人雖在教育行政部門上班,但其人事檔案、工資、福利、考核等均在原單位。據了解,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給基層學校和教師減負的政策措施,以便學校全心全意抓中心工作——立德樹人,教師全心全意從事主業——教書育人。但從調查情況看,減負的效果並不顯著,年年喊減負,年年出減負清單,學校、教師、學生的負擔就是減不下去,減負清單就是清不了,有的甚至還越減越重、越減越多。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教育行政部門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事務繁雜,多頭管理,是基層學校和教師負擔沉重的原因之一。要給學校和教師減負,教育行政部門要做表率——先從機關減人開始。

禁止教育行政部門從學校抽借教師。教育行政部門從基層學校抽借教師,讓學校師資更加緊張。從全國範圍來看,基層學校普遍編制不足,教學人員數量不夠,有的學校還要靠招聘臨時教師應急。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行政部門再從基層學校抽借教師,勢必使原本緊張的師資更加緊張,加重在崗教學人員的負擔。因此,要減輕基層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讓抽借的人員回到教學崗位,讓其從事本該從事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精簡教育行政部門給基層學校的任務。教育行政部門的人員多了,給基層學校和教師安排的任務也必然會增多。如果教育行政部門嚴格按照編制配備工作人員,沒有多出數倍的工作人員,可做可不做的事,可報可不報的表,可交可不交的總結和計劃,可發可不發的文件,就不會要求基層學校和教師完成,因為他們自己也完成不了。一旦有了多餘的人員,就會把上級發布的文件層層轉發、上級召開的會議層層召開、上級布置的任務層層加碼,層層加重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有的教育行政部門還是要求學校和教師天天打卡、報告、填軌跡,沒有外出、沒有情況也要報告,並且經常到學校抽查打卡、填表的情況。

減輕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教育行政部門起著「開關」的作用。2019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行政部門要起帶頭落實的表率。對於其他系統和部門加給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教育行政部門要敢於拒絕,並旗幟鮮明地支持學校拒絕。教育系統內部,更要精簡人員,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做減負的榜樣。只有學校和教師的負擔真正減輕了,學校專心抓教學,教師全心抓教書,教育教學的質量才能提高,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才能減輕。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綜合 責任編輯:楊卉_NQ4978

相關焦點

  • 尊重教師需先從為教師減負開始
    山東省、海南省在教師節前夕相繼發布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及徵求意見稿,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而在此前,寧夏、江西、河北、廣西等地已經先行制定了為教師減負的相關規定。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承擔各類評比、觀摩交流活動、充當活動人數、填報各種數據,有的教師還需要被借調到其他單位支持某項重點工作。
  • 減負提質需深化改革與多元互動 ——基於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提質的調查研究
    減負提質需深化改革與多元互動——基於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提質的調查研究     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教育部今年3月印發《關於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減負」工作開展自查,8月又面向全國公開徵求對《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的意見。
  • 學校忙減負輔導班卻人氣旺,專家提醒面對升學壓力家長需理性
    秋季開學,家長找輔導班「學校對低年級學生不舉行考試,百分制也取消了,孩子在班上處於什麼水平,家長無從知曉。」南昌市民熊女士的孩子在青雲譜區一所小學念三年級,由於二年級期末時學校未安排正式考試,秋季新學期剛開始,她就給孩子報了好幾個課外輔導班。
  • 減負,從給書包減重開始!
    給孩子減負,是家長們共同關心的話題。有業內人士呼籲:小學生課業減負,先從書包減重開始,因為沉重的書包已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那麼,現在孩子的書包到底有多重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今年9月初,育才實驗學校開展了「給書包減重 給身體減負」的青少年關愛行動,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效果如何?一起去看看。同學,我來稱下你的書包有多重,你書包重2.835公斤,也就是五斤多,你的書包重量是合格的。
  • 人情需減負,賀喜樹新風!沭陽家長有話說~
    人情需減負 賀喜樹新風——關於「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的附議各位家長朋友們:伴隨著高考成績的揭曉,很多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即將進入大學殿堂。在慶賀這一喜事的同時,也出現了以升學為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加重人情負擔等不良社會現象。
  • 我對教育減負的看法
    偶爾看到一篇文章,關於教育減負的。筆者觀點很不錯,但是有些地方不敢苟同。我們的教育從2009年開始減負,2019年3月份,陳寶生部長曾說:「……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可見,教育減負仍然在路上。關於減負,我也想說幾句。
  • 浙江省著力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減負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下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建立減負工作定期會商機制,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商會,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制定年度計劃,分解落實減負工作年度重點任務。組建減負工作專家指導團隊,提供專業對策,加強中觀指導;分析全省基礎教育生態,會診減負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
  • 教師減負有清單,還需抓落實
    為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社會氛圍,陝西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陝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具體包括嚴格控制與教育教學活動無關的考察檢查,杜絕強行攤派無關社會事務,嚴禁佔用學校資源開展無關活動等規定。
  • 脫離了高考的減負,意義在哪?
    「學校減負也沒用,課程輕鬆了、作業少了,但考試依然是『擇優錄取』。即使學校不留作業,孩子每天也在拼命學,怎麼可能真正做到減負呢?」趙女士的兒子在老家黑龍江省的一所重點高中讀高二,在她看來,減負也許會對小學生的成長起到較大作用,但對於提前幾年就需要備戰「大考」的高中生而言,意義實在不大。
  • 科教興國的減負,也不能只是空喊從英語開始
    僅僅是為學生減負麼?有文章認為,科教興國的減負,只是空喊口號,建議一切從減負英語開始。誠然,英文教育存在諸多缺陷,甚至在民間出現了誇大其詞,將「學好英語才能走遍天下」的偏頗言辭當成了真理。然而,家長和老師們都在幹什麼呢?你們都會相信這樣的「江湖傳聞」嗎?你們的辨別能力和對孩子們的引導力呢?
  • 精英學校用英文授課,普通小學不讓學音標!減負減掉的可能是……
    最近,教育部又開始減負了。「減負」的話題提了許多年,已是老生常談,但是教育現狀卻絲毫沒有任何改變。但仔細想想,教育部這些充滿情懷的文件,就像是給了學生們一個詩意的遠方,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依舊是只能選擇苟且,畢竟提高成績才是王道。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減負效果難立馬顯現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胡金木表示,「這些內容對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政策所產生的減負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與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尚待明確此前,與教學無關的各種社會任務「進學校」成為新趨勢。河南省新鄉市某小學校長陳華明告訴記者,扶貧、禁毒、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創建等各項工作都進入了學校,要求教師參加。
  • 會議多,教學精力被擠佔……為教師減負,學校能做些什麼?
    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2019年教育部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那麼,具體到學校層面,究竟可以為老師們做些什麼?在2018年杭州拱墅區推行教師減負行動的背景下,杭州大關小學也根據自身實際開始了教師工作「瘦身增效」的探索。
  • 大連市40所學校及培訓機構將被重點監督減負
    大連中小學減負工作又一次加強力度。在4月7日召開的全市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工作推進會上,確定的40所重點監督學校和機構包括10所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及民辦高中、2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10個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在此之前大連市已有9所學校和教育機構確定為省規範辦學行為重點監督學校。
  •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該不該給「減負」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孩子作業多,這個物理奶爸也深有體會,很多家長反饋說孩子寫不完作業!能不能少布置作業。奶爸呢,布置的課後作業比較少,大部分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尤其,剛入初中,一下增加了很多門課程。孩子明顯感覺作業量增大了。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那麼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
  • 教育部談嚴控作業量,家長反饋學校應付檢查走過場,減負如何落實
    相關政策一出,各地的各種檢查也開始了,結果馬上就有家長爆料稱,學校讓學生把練習冊全部放在家裡藏起來,等到檢查的風頭過了再拿出來。 可以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問教丨切實給教師減負,才能給學生減負
    中小學班主任、教師非教學負擔沉重的問題,早已引起教育部重視,也出臺了給教師減負的具體措施,但減負並未落到實處。根本原因在於對教師的考核、評價由行政部門主導,而非實行專業同行評價。切實給教師減負,必須深化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建立教師同行評價機制,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有一些孩子接觸一些藝術班的培訓,有一些孩子就只是純粹的減少了學校方面的負擔。所以說,這也就在某一方面造就了窮人的孩子比富人的孩子要差一些的局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教育減負對社會到底有什麼影響。就算是在以前沒有提出過減負的這個概念,同樣,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窮人家的孩子可能只是學習在學校裡獲得的知識。而相對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可能會給孩子報更多的課外班,興趣班或者是補習班等一系列的在學校學習之後的一些學習課程。所以說,對於減負這一現象可能最重要的影響是,富人家的孩子會增加一些培訓班和一些課程,窮人家的孩子就是單純的減少了自己在學業上的壓力。
  • 教育減負:可以完全取消學生家庭作業,全部變成學校作業嗎?
    教育「減負」成為國家基礎教育改革頻繁出現的一個熱詞,毫無疑問,教育減負的主體是中小學生。,或呆若木雞,開始懷疑人生。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強調要求: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不要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 減負是減什麼?正確理解減負
    2、減負,從哪些方面減?要從以下幾方面減:一是從學校減,叫做從學校教學減負。二是校外減負。三是考試評價減負。四是老師教學減負。五是家長和社會減負。從這五個方面減負,我想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為減負,教育部門煞費苦心,部長談了1概念、5方面、2措施。但是,為什麼負擔始終減不下來?耍是人的天性,父母從內心更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快樂的童年、少年、青年乃至整個人生。輕鬆愜意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嚮往。到底是什麼?讓社會、學校、家長、孩子一邊喊減負一邊投入到更重的負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