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2020-08-06 老王學習說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受教者,所以說教育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是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來進行制定的。由於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從小就要上各種補習班,所以教育局決定要為孩子進行減負。但是這樣的減負卻造成了很多的孩子,因為家庭的物質水平不同。有一些孩子接觸一些藝術班的培訓,有一些孩子就只是純粹的減少了學校方面的負擔。所以說,這也就在某一方面造就了窮人的孩子比富人的孩子要差一些的局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教育減負對社會到底有什麼影響。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1、教育減負是否等同於在培養學渣

這個觀點是小編所不認同的。既然提出了減負這個概念,就證明了現在的教育帶給孩子們的壓力要遠大於孩子們能夠承受的壓力,並不是說減負是等於完全的不學習。減負的作用就是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之餘接觸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不至於每天的生活都被學習填滿。但是孩子也應該保證自己的成績,應該做到減負不減分。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2、窮人的孩子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這也是一個比較無奈的社會現象。因為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同,決定了孩子能否進行一些課外的活動,所以說他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就算是在以前沒有提出過減負的這個概念,同樣,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窮人家的孩子可能只是學習在學校裡獲得的知識。而相對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可能會給孩子報更多的課外班,興趣班或者是補習班等一系列的在學校學習之後的一些學習課程。所以說,對於減負這一現象可能最重要的影響是,富人家的孩子會增加一些培訓班和一些課程,窮人家的孩子就是單純的減少了自己在學業上的壓力。也並不能夠將時間投入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上面。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接觸的東西不同。所以說,這也是一個社會沒有辦法避免的狀況。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3、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對窮人教育資源的一種減少

如果學校比較注重素質教育,那麼學校在成績方面就可能會不是太重視。發生這樣的局面,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會給孩子報學一些課外班。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可能就沒有報課外班的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窮人家孩子的教育資源的減少。而且相對於務農的父母來說,孩子們提早放學,提早接孩子回家,也會給父母帶來一定的任務。所以說,教育減負對於窮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場不太好的改革。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4、促使一些補習班開始泛濫

在這裡,小編用了泛濫獗這個詞。因為有很大一部分的補習班的教師並沒有真正的教師資格證或者是一些證書,很有可能就是上大學的學生,來為學生們進行代課。我想大家通過疫情這個暑假可能會或多或少的觀察到。因為半年沒有在學校裡進行很長時間的學習,家長們在暑假都拼了命的想要給孩子們報各種補習班,所以就造成了在今年暑期班比較猖獗的現象。現在的學校的任課老師是基本上不允許在外面進行一些補習班的教學活動。所以說,補習班的師資力量也沒有辦法得到保證。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小編覺得教育減負是一場寒門的災難。現在普遍來說,農村裡的中學很難再考取985和211等高等院校。如果在為學生們進行減負的話,很有可能使學校的升學率更低。所以說教學減負減的是學校的負,老師的負,而不是學生和家長的負。

相關焦點

  •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變相減負形式主義不要也罷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變相減負形式主義不要也罷!「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越有錢的家庭越努力,這是真的嗎?1、兩者教育的不同所謂「窮人」習慣將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也許是因為未來發展的壓力焦慮吧,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對於孩子的課程安排、補習往往採取的是強制性的安排(基於經濟基礎限制,可選擇的餘地也有限。)而相對富裕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安排,則表現得更寬容。
  • 目前美國教育的現狀: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而窮人的孩子卻在減負!
    目前美國教育的現狀:富人的孩子在苦讀,而窮人的孩子卻在減負!現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每天都在學習、回家的生活當中度過的。每天也都是起早貪黑的學習,沒有什麼假日更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很多的家長都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想著要給自己的孩子減負。但其實這樣是非常盲目的,雖然說這樣的學習非常的辛苦,但事實上他們可能並沒有學得很好。如果真的像表面上看著那麼的認真這樣,我們國家的科研能力可能會發展得更好吧。所以在這麼努力的情況下,都沒有學好,就開始說要減負可能是不好的。
  • 「減負」是在毀了普通人的孩子
    所以對下一代的教育也不會特別上心 還有一部分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因為自己就是受教育少所以跟不上社會的步伐。 但是他們因為本身受教育少,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是正確的方式方法,導致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的孩子 跟不上怎麼辦?
  • 孩子學業負擔重,教育部門減負措施引發爭議,看家長十條減負意見
    如今,孩子學業負擔重,一直讓家長們憂心。近期,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為學生減負制定了一些措施,出臺一些辦法,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上引發爭議。圍繞「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家長熱議:為什麼現在孩子的學業負擔重?因為競爭壓力大。為什麼競爭壓力大?因為好學校就那麼多,大家都想上。為什麼好學校不多?因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平衡。我們可以看出,學生難以減負的原因,家長們其實已達成共識。
  • 「小學生晚9點不作業」是教育減負還是加壓?老師:結局已經註定
    與「減負」密切相關的人:孩子、家長,還有老師。如果確實規定「小學生晚九點、初中生晚十點以後有未完成作業的,只要經過家長籤字確認後, 學生可以拒絕完成剩餘的作業,老師不得對有此類行為的進行懲戒」,孩子、家長和老師將會出現什麼狀態呢?
  • 南京教育減負的思考,減負後的教育怎麼做
    隨著南京教育減負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學生減負再次成了當前的熱門話題。減負後的教育怎麼做?以下幾點期望能在減負後得到關注:一、改變目前的教材體系。1、充分考慮孩子有限的學習時間、大部分孩子的學習能力,合理的規劃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優化教材。2、改變教材內容風格。從原來的說教式,轉向更有利於提升孩子綜合能力的風格。二、減負節下來的時間用來做什麼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具備怎樣的能力?
  • 減負是給孩子的未來「加負」?透過英、日等國,看減負教育弊端
    否則,孩子只能淪為失去競爭力的學渣。在社會各界的對減負質疑聲沸騰了幾天後,教育部終於發聲:「減負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合理的負擔是學生開發智力、激發潛力、鍛鍊能力的必要條件,這不應該視為過重學業負擔。減負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減少作業量,不能搞「一刀切」減負......」
  • 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應試教育才能真正改變窮人的命運!
    現在在網上,很多人都在抨擊應試教育,希望國家儘快實行素質教育。但作為老師,我真的想告訴大家: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傳統應試教育才是能改變窮人命運最有力的方式!第一:在中國讀書最苦,但絕地值得,因為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窮人的命運。
  • 揚湯止沸的減負——寒門再難出貴子的陷阱?
    所以減負也好,打擊違規校外培訓也罷,都是捨本逐末,只會治標不治本。現在的減負,減的是學校的負擔,孩子的負擔沒有減。因為大家競爭的是排名,既然校內教學不足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那自然要通過校外補習獲取優勢。這除了把學校、財政的負擔轉嫁給家長,別無用處。而在校外的競爭,「拼爹」的作用遠大於孩子本身的天分與努力。
  • 中國教育減負:為何知易行難
    本文認為:其一,當前教育活動中各責任主體的利益定位不一致,甚至彼此間還存在不可調和的零和矛盾,當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時,教育政策必然大打折扣;其二,教育減負措施無論多麼新穎前衛,都無法迴避一個事實,即學生還是要通過考試來升學,只要升學考試還在,那麼凡與其相衝突的減負措施最終都不免走向落空的結局;其三,當前踐行素質教育的方式與減負方針背道而馳,這集中體現在家校分界線與學玩分界線劃分都不合理
  • 不贊同學校大搞素質教育,不贊同給學生減負,為啥?聽聽專家說法
    近十來年國人在討論教育問題這一方面,對中國原有教育方式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其中呼聲最為高的就是學校需要加強素質教育與需要給學生減負這兩個問題上。不過通過這些年一些地方的學校改革,我們又發現了一些問題,於是有專家呼籲不要在學校大搞素質教育,不要給學生減負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01素質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人們定義為德、智、體、美、勞。
  • 寒假來了話減負:減負究竟該減什麼?
    如果減負以犧牲質量為代價,這樣的減負是不值得的  又要放寒假了,但是孩子們還要參加各種培訓班。最近召開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中國中小學生減負報告》,報告顯示近30%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超過60%小學生均報名參加各類輔導班,年均費用12000元,最高達30萬元;部分地區小學四年級孩子,作業竟然達到3個小時以上。  應該說,這些數據並不讓人意外。
  • 白巖松:請不要再給中國孩子減負了!
    這些評論的核心思想,就是重壓下的孩子,一定沒有出息,要有出息,必須要「減負」,要「快樂教育」。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減負,才會葬送中國孩子,葬送我們的民族未來!多出來的時間,他們購買了更奢侈的教育。下午三點半放學後,小孩都去了哪裡?有讀者說,她一個月給女兒報了8個課外輔導班。送她去學奧數,學英語,學鋼琴。 在叢林模式下,誰給自己減負,誰就是自願退出競爭。 其次,條件一般的家庭,削尖了腦袋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
  • 窮人孩子與富人的孩子到底有什麼區別?
    窮人孩子與富人的孩子到底有什麼區別?富人孩子和窮人孩子到底有什麼區別?1、 富人家庭培養孩子「鐮刀」思維,從小培養出敏銳的洞察力,1+1>2的團隊合作精神,不任人魚肉,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尊重孩子的想法並有能力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
  • 禁止幼兒園教拼音,減負正在變成笑話
    >雖然近幾年的減負措施總是給人以「越減越負」的印象,但教育部門之所以鐵了心要給中國的孩子們減負,的確還是存在很多現實原因的。>從之前的小學生提早放學、初中生禁上晚自習,到現在的禁奧數加分、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縱觀近些年的幾份重要文件,可以看出國家給孩子減負的決心。
  • 現在的學生總喊著要減負,減負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很多家長都讓孩子「搶跑」,甚至背負孩子的重擔和孩子一起跑。中國家長的焦慮大多集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都送孩子去輔導班,自己不送那就是害了孩子,大家都讓孩子多做作業,自己孩子玩久了那就是退步,總之雖然「減負」被提出來好長一段時間,但是並沒有真正實現,那麼,減負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減負:給孩子減負是整個社會的事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減負:給孩子減負是整個社會的事       「給孩子減負這個事不光是教育戰線的事,是整個社會的事。」
  • 減負是減什麼?正確理解減負
    減負,喊了很多年,今年更甚。(文字來源鳳凰網)3月16日上午10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 若美育體育納入中考高考,如今教育減負,只會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
    @家長1:還嫌現在的孩子不累嗎?教育減負了這麼多年,孩子的學習任務不但沒有減輕過,反而越來越重了。每天7:00不到就要起床,晚上10:30後才能上床睡覺,這還只是小學生,中學生每天睡眠的時間更短。還要把美育、體育納入中考高考,恐怕結果會與減負一樣,事與願違了。
  • 別說教育不公平,高考真的是利於窮人而不是富人
    高考有利於窮人,而不利於富人,反對高考其實是富人美麗的謊言,卻有無數傻乎乎的窮人跟著站隊。高考也考完兩天了,廣東中公考研跟大家聊聊高考。高考真的能改變命運嗎?這種應試教育還有一個好處,統治者想給孩子灌輸什麼思想都方便多了。古代有君臣不得僭越的洗腦思想,現在也有一門《思想品德》的學科。學生不僅要學,還要學好。古代統治者們明白,洗腦要從孩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