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網上,很多人都在抨擊應試教育,希望國家儘快實行素質教育。但作為老師,我真的想告訴大家:
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傳統應試教育才是能改變窮人命運最有力的方式!
第一:在中國讀書最苦,但絕地值得,因為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窮人的命運。
現在很多人埋怨讀書太苦,心疼孩子,認為小小年紀承載了太多不該承載的。但大家可想過讀書到底值不值得呢?
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除了刻苦讀書,還有其他方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嗎?看看今年的高考狀元,雖然農村孩子不多,不照樣有幾個嗎?如果不讀書,這些孩子怎麼可能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學習呢?他們可能逃離農村嗎?
在中國讀書很辛苦。但只要你足夠勤奮、努力、刻苦,真的可以改變你的命運。這個代價相比孩子美好的未來,絕對是值得的。
第二:減負對誰最有利,但肯定不是窮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希望減負,我作為老師也希望給孩子們減負。但減負這麼多年了,我們看看對誰最有利呢?
看看鄉村的孩子,越減負輟學的越多;看看公立學校,放學時間越來越早,想讓孩子在校多待一會,還得給學校掏課後服務費;看看私立學校,迅速發展壯大,收的都是精英富豪子弟;看看培訓機構,迅速遍布大街小巷,收費越來越昂貴。為什麼會如此呢?實際原因很簡單,窮人盼望減負,富人卻在給孩子增負。
看看疫情期間回國的那麼多小留學生,他們為什麼小小年紀不遠萬裡出國學習呢?父母難道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嗎?看看大城市的孩子,為什麼要上那麼多輔導班呢?難道父母不知道為孩子減負嗎?
再看看農村的孩子,與城市孩子的差距是不是越來越大了呢?原因實際很簡單,城市的父母一刻也不敢停,一直在給孩子增負,只有農村的家長徹底給孩子減負了。所以大家的差距才會越來越大!
第三:素質教育,拼的是課外學習,是家庭的購買力。
很多人一直夢想著學校儘快實行素質教育,以為只要實行了素質教育,孩子就有美好的未來了。真的是大錯特錯。
素質教育拼的是什麼?是校外補習,是父母的購買力。
看看現在的自主招生,對學生面試的是什麼?是各種才藝展示,是各種大賽獎牌。這些農村孩子怎麼可能有?
鋼琴、舞蹈、繪畫、書法、足球、籃球、桌球、編程等等,不管進行哪一項素質教育,不需要額外的投資,僅憑學校可以嗎?這些項目真正想學好,必須是小班教學,目前的學校哪個能做到?
所以我們看到,各方面素質培養上,城市的孩子是遠遠領先農村的孩子的。如果未來的學校也不要應試教育,只管素質教育,那麼農村孩子還能有未來嗎?怎麼可能競爭過城市的孩子?
第四:目前的高考,是最公平的對窮人最有利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學生現在之所以太苦,就是因為高考的存在,建議取消高考或者改變目前的「一考定終身」的錄取模式。但大家可想過,目前的高考,對誰最有利呢?
很對,對窮人的孩子最有利。
藏區的孩子,可以降低分數線很多上大學;貧困山區的孩子,名校可以傾斜招生名額。最關鍵的是,我們窮人家的孩子,可以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源,只要努力勤奮照樣可以上名校。
如果真的改革,普通百姓掌握的資源可以拼得過那些富二代學二代官二代嗎?真到那時,可能再努力學習也考不上名校,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了。
所以中國的高考,對窮人家的孩子絕對是最有利的,大家也不要盼著取消。
素質教育拼的是爹媽的背景和錢包,只有應試教育,只要努力刻苦勤奮學習就行了。雖然目前的教育有種種問題,但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講,這是唯一的公平的可以改變命運的方式。
大家贊同嗎?也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