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素質教育,是富人用金錢堆砌起來的教育堡壘,這件事沒什麼可爭議的。隨便舉個例子,這兩年超過五千萬孩子在學習鋼琴,這一結果是非常典型的鼓吹素質教育的產物。孩子學得高興不高興我不知道,賣鋼琴的商家和鋼琴輔導班的老師絕對很高興。家長們覺得很委屈,我這是素質教育呀,為了孩子能綜合全面的發展,不要輸在起跑線。
我們就拿學鋼琴這件事來分析一下,你的素質教育和富人的素質教育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
富人家的孩子選擇的鋼琴,價格動輒數十萬,一流的音質,完善的售後保障;你買個一萬出頭的鋼琴都算大出血;富人聘請的老師都是一流名師,很多富人的孩子甚至跟著鋼琴家郎朗一起學習鋼琴,你的孩子跟著路邊傳單上介紹的老師一周上一次課;富人的孩子穿著優雅的禮服,在寬闊乾淨的演奏廳練習獨奏,你的孩子和一群小孩擠在一間屋子裡,雜亂的演奏聲甚至分辨不出自己彈得對不對;富人的孩子懷著對音樂的嚮往,一邊學習鋼琴,一邊陶冶情操、培養氣質,你的孩子被你逼著,一邊流淚,一邊準備考級;富人的孩子,只要孩子願意可以一直學下去,你的孩子,你家但凡有點經濟困境,孩子就得停了鋼琴課。
看出來了嗎?素質教育,是讓孩子踩著雄厚的物質基礎起舞。對窮人而言,所謂的「素質教育」,不僅不會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反而會加重孩子的負擔和壓力,更糟糕的是,所謂的「素質教育」,分散了孩子的時間精力,有可能會將窮人依仗翻身的應試水平也拉下去,最後一家人除了痛苦,什麼也收穫不到。
我見過大量的前來諮詢的家長,物質基礎好的家庭,一家人一進門,夫妻二人衣冠楚楚,渾身上下一股子社會精英的氣息,可以流暢地表達現存的家庭問題,邏輯清晰地提煉出諮詢過程中我的核心理念。自然,他們的孩子雖然是頹廢的模樣,但是周身打扮一看價值不菲,白白淨淨的雙手也無聲的傳達著孩子優越的家庭環境。但是物質基礎較差的家庭,往往都是媽媽帶著孩子過來,或者媽媽自己過來。雖不至於到寒酸的地步,但總是顯得局促不安,往往要經過好一陣子安撫,他們才能夠斷斷續續地說出自己的問題。
哪怕是問題孩子的素質再教育,物質好的家庭可以給到孩子的自由和時間,也遠遠大於物質水平較差的家庭,所以這些年向我報喜的家庭中,富有的家庭佔比更高,這很無奈,也很現實。
以上這兩個例子是要向各位說明,養孩子這件事情,尤其在孩子綜合性、全面性的人格塑造這條「素質教育」的賽道上,窮人成功的機率很低,這條賽道贏的更多的是富人家的孩子,肯花錢,花得起錢。那麼窮人家孩子的戰場在哪裡呢?毫無疑問是應試教育!
前一陣子南京一中因為今年高考戰績不夠理想,被憤怒的家長團團圍住,要求校長引咎辭職。家長們的評論兩極分化得厲害,一波家長認為讓孩子考南京一中,就是不想讓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做題,希望孩子可以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另一波家長則不買帳素質教育,認為南京一中高分招收尖子生卻沒有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浪費了孩子三年時間。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看得出來,支持的家長其實並沒有把高考應試作為孩子唯一的出路,良好的經濟條件足以讓他們為孩子鋪平腳下的路;反對的家長大多是普通人家,因為高考不僅有可能改變孩子的命運,甚至有可能改變他們一家人的命運,這是他們有限的物質能力範圍內唯一的選擇。
普通人的選擇很少,少到可憐,按照現行的教育,應試教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教育投資。而你所謂的素質教育除了浪費錢,給孩子增加負擔以外【當然孩子自願的除外】,其他的正向影響小的可憐,並且教育效果也遠遠不到真正的素質教育能達到的水平。
所以當這些年,我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不計代價的紛紛投入到「素質教育」潮流中時,我都由衷的替這些家庭的孩子感到無奈。甚至很多普通家庭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素質教育沒搞出名堂來,孩子的應試水平反而降低了。
這是不是說我就完全反對普通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呢?並不是,關鍵在於如何定義「素質教育」,很多家長直接把「學習課外技能」定義為「素質教育」,這是典型的人民幣玩家定義,畢竟長期的學習高爾夫,馬術,足球,琴棋書畫等等,普通人家是玩不起的。其實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修身養性,普通人家的家長們完全可以通過讓孩子多讀書來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孩子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眼界,見世面。
讀書,成本低,收穫多,並且有利於孩子的應試教育,這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領取《20位
優秀家長成功教子經驗精品分享》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聽聽過來人的育兒經!)也是普通人玩得起的「素質教育」。或許鋼琴買不起幾十萬的,老師請不到郎朗,可是書的作者都是一樣的,漢字也都是一樣的,這樣的「素質教育」,才是真正在現階段適合孩子的好教育!
父母會教,很重要,父母教對了,孩子才能以較低的代價走好成長成才這條路!
教子問題答疑解惑,立即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由實戰家庭教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