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的素質教育,富人的遊戲,窮人的鐐銬

2020-08-14 實戰家庭教育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素質教育,是富人用金錢堆砌起來的教育堡壘,這件事沒什麼可爭議的。隨便舉個例子,這兩年超過五千萬孩子在學習鋼琴,這一結果是非常典型的鼓吹素質教育的產物。孩子學得高興不高興我不知道,賣鋼琴的商家和鋼琴輔導班的老師絕對很高興。家長們覺得很委屈,我這是素質教育呀,為了孩子能綜合全面的發展,不要輸在起跑線。

我們就拿學鋼琴這件事來分析一下,你的素質教育和富人的素質教育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

富人家的孩子選擇的鋼琴,價格動輒數十萬,一流的音質,完善的售後保障;你買個一萬出頭的鋼琴都算大出血;富人聘請的老師都是一流名師,很多富人的孩子甚至跟著鋼琴家郎朗一起學習鋼琴,你的孩子跟著路邊傳單上介紹的老師一周上一次課;富人的孩子穿著優雅的禮服,在寬闊乾淨的演奏廳練習獨奏,你的孩子和一群小孩擠在一間屋子裡,雜亂的演奏聲甚至分辨不出自己彈得對不對;富人的孩子懷著對音樂的嚮往,一邊學習鋼琴,一邊陶冶情操、培養氣質,你的孩子被你逼著,一邊流淚,一邊準備考級;富人的孩子,只要孩子願意可以一直學下去,你的孩子,你家但凡有點經濟困境,孩子就得停了鋼琴課。

看出來了嗎?素質教育,是讓孩子踩著雄厚的物質基礎起舞。對窮人而言,所謂的「素質教育」,不僅不會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反而會加重孩子的負擔和壓力,更糟糕的是,所謂的「素質教育」,分散了孩子的時間精力,有可能會將窮人依仗翻身的應試水平也拉下去,最後一家人除了痛苦,什麼也收穫不到。

我見過大量的前來諮詢的家長,物質基礎好的家庭,一家人一進門,夫妻二人衣冠楚楚,渾身上下一股子社會精英的氣息,可以流暢地表達現存的家庭問題,邏輯清晰地提煉出諮詢過程中我的核心理念。自然,他們的孩子雖然是頹廢的模樣,但是周身打扮一看價值不菲,白白淨淨的雙手也無聲的傳達著孩子優越的家庭環境。但是物質基礎較差的家庭,往往都是媽媽帶著孩子過來,或者媽媽自己過來。雖不至於到寒酸的地步,但總是顯得局促不安,往往要經過好一陣子安撫,他們才能夠斷斷續續地說出自己的問題。

哪怕是問題孩子的素質再教育,物質好的家庭可以給到孩子的自由和時間,也遠遠大於物質水平較差的家庭,所以這些年向我報喜的家庭中,富有的家庭佔比更高,這很無奈,也很現實。

以上這兩個例子是要向各位說明,養孩子這件事情,尤其在孩子綜合性、全面性的人格塑造這條「素質教育」的賽道上,窮人成功的機率很低,這條賽道贏的更多的是富人家的孩子,肯花錢,花得起錢。那麼窮人家孩子的戰場在哪裡呢?毫無疑問是應試教育!

前一陣子南京一中因為今年高考戰績不夠理想,被憤怒的家長團團圍住,要求校長引咎辭職。家長們的評論兩極分化得厲害,一波家長認為讓孩子考南京一中,就是不想讓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做題,希望孩子可以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另一波家長則不買帳素質教育,認為南京一中高分招收尖子生卻沒有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浪費了孩子三年時間。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看得出來,支持的家長其實並沒有把高考應試作為孩子唯一的出路,良好的經濟條件足以讓他們為孩子鋪平腳下的路;反對的家長大多是普通人家,因為高考不僅有可能改變孩子的命運,甚至有可能改變他們一家人的命運,這是他們有限的物質能力範圍內唯一的選擇。

普通人的選擇很少,少到可憐,按照現行的教育,應試教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教育投資。而你所謂的素質教育除了浪費錢,給孩子增加負擔以外【當然孩子自願的除外】,其他的正向影響小的可憐,並且教育效果也遠遠不到真正的素質教育能達到的水平。

所以當這些年,我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不計代價的紛紛投入到「素質教育」潮流中時,我都由衷的替這些家庭的孩子感到無奈。甚至很多普通家庭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素質教育沒搞出名堂來,孩子的應試水平反而降低了。

這是不是說我就完全反對普通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呢?並不是,關鍵在於如何定義「素質教育」,很多家長直接把「學習課外技能」定義為「素質教育」,這是典型的人民幣玩家定義,畢竟長期的學習高爾夫,馬術,足球,琴棋書畫等等,普通人家是玩不起的。其實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修身養性,普通人家的家長們完全可以通過讓孩子多讀書來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孩子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眼界,見世面。

讀書,成本低,收穫多,並且有利於孩子的應試教育,這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領取《20位
優秀家長成功教子經驗精品分享》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聽聽過來人的育兒經!)也是普通人玩得起的「素質教育」。或許鋼琴買不起幾十萬的,老師請不到郎朗,可是書的作者都是一樣的,漢字也都是一樣的,這樣的「素質教育」,才是真正在現階段適合孩子的好教育!


父母會教,很重要,父母教對了,孩子才能以較低的代價走好成長成才這條路!

教子問題答疑解惑,立即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由實戰家庭教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別說教育不公平,高考真的是利於窮人而不是富人
    素質教育珍貴的教育權,階級上升的通道,打開了大概20年,又緩緩的合攏了,這一次貴族們用的武器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越深入,富人獲得的教育權越多,窮人越被排斥出去。應試教育的原理很簡單,拿著一本電視機說明書比賽誰鑽的快鑽的深,一樣可以比出人才。當初發明應試教育就是統治者為了篩選出高智商人才的遊戲,這個遊戲只比讀書智商,不比家世,也不比財富,非常公平。並且課本幾百年不改,大家就比智力高低。這種情況下,富人的優勢會被削弱到最小。與僵化到極點的應試教育相反的就是素質教育。
  •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教育減負的結局是什麼?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受教者,所以說教育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是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來進行制定的。由於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從小就要上各種補習班,所以教育局決定要為孩子進行減負。但是這樣的減負卻造成了很多的孩子,因為家庭的物質水平不同。
  • 美國教育體制下的素質教育
    有些人羨慕美國的快樂教育,說他們教育人性化,學生可以一邊玩、一邊學,還有很多課外活動。 有些人羨慕美國的素質教育,埋怨我們的應試教育,似乎應試教育成了他們的一種心病。殊不知,在抨擊我國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痛苦的同時,美國精英階層和富人子弟家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進行應試教育,而不進行快樂教育呢? 美國富人區裡的公立學校資金多,教師工資高,對學生進行的應試教育;窮人區裡的學校資金少,學生只能接受所謂的快樂教育或素質教育。
  • 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窮人賺錢靠的是技術,窮人永遠都在為富人打工。而富人卻恰恰與窮人相反,富人靠腦袋賺錢,只通過自己的腦袋支配窮人為自己打工,為自己創造價值、利潤。在市場營銷方面,窮人花錢,富人賺錢。窮人打工賺來的錢想要花在哪裡,富人的廣告就出現在哪裡,富人主要收割的就是窮人口袋裡的錢。窮人每天為富人打工,富人每天都在收割窮人口袋裡的錢。也就是說,窮人一直在打工,富人一直在賺窮人的錢。選對池塘釣大魚,而富人的營銷方式,富人釣魚的池塘就是窮人的錢包。
  • 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應試教育才能真正改變窮人的命運!
    現在在網上,很多人都在抨擊應試教育,希望國家儘快實行素質教育。但作為老師,我真的想告訴大家: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傳統應試教育才是能改變窮人命運最有力的方式!第一:在中國讀書最苦,但絕地值得,因為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窮人的命運。
  • 窮人和富人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差別?主要是這三點,跟錢無關
    當然,這其中不僅僅包括父母的整體素質,還包括父母給提供的經濟環境,雖然現在的教育環境傾向於公平教育,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富人給孩子提供的教育水平就是高於窮人,在學校、專業、興趣等的選擇上,窮人家的孩子就是相對於富人家的孩子少很多的選擇權。
  • 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
    說起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很多人立馬想到的就是錢方面的差距。畢竟不少窮人因為沒有錢,從而讓自己時常為生計所犯愁,而富人則能夠擁有身家過億的財富,就算是這輩子不工作了,也能夠讓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麼,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看看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窮人看重知識的數量,富人注重知識質量和實踐在很多人眼裡,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自己得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為此,很多窮人就努力去看書,想要從書本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 素質教育拼的是財力,應試教育是對窮人最有利的方式,你認同嗎?
    為什麼千百年已來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對讀書熱情不減?因為從古代的科舉考試開始人們印在骨子的概念就是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至少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直至中國恢復高考制度,有多少貧寒之家的孩子通過努力考上名校,再經過名校的教育找到一份高薪職業或者開始創業,拼搏一塊江山,實現了「鯉魚躍龍門」的飛躍。在讀書面前,你的背景,你的財富等等這樣一些不公平的因素都會被弱化,只要你肯下功夫,頭懸梁,錐刺股,你就可以通過讀書改變你的人生,甚至家庭的命運。
  • 高速免費是窮人補貼富人?
    出行就是為了方便,不存在窮人補貼富人,富人補貼窮人的問題,而是讓我們每個人能出行更方便,更自由出行,就是假設是收費才能體現不是窮人補貼富人,那高速路上收的費,窮人撈著多少呢,一分也沒有得到吧,並且窮人出行上高速也要交費。這才是現實。網友暱稱: 網友2015-01-06什麼是窮人?什麼是富人?現在開輛車走高速就是富人嗎?
  • 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流行的觀點認為思維差距是關鍵,那麼,具體而言,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相比,到底差在哪?以下就分享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一、窮人思維欠缺思考、草率行事;富人思維深謀遠慮、促進成功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悖論,窮人的功利心越強,越是著急想要致富,結果反倒是越來越難以致富。這是因為,窮人的功利和急躁會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喪失頭腦的清醒,導致他們在致富過程過程中屢屢為自己的草率買單,甚至誤入歧途,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 窮人家的孩子真的不適合學藝術嗎?窮人才做選擇,富人都要
    雕塑專業相關的畢業生適合在建築/裝飾設計公司、雕塑設計院及雕塑相關的教育行業從事工作。繪畫專業主要從事文化藝術領域、藝術教育、設計、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如今比較火熱的遊戲原畫設計和動畫設計對從業人員都有很大的需求。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裡,從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事」、人情世故、以及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雖然說窮人和富人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思維和格局,胸襟和氣度也不一樣,更重要對於同一個事物做出的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次序和先後都不一樣。
  • 寧做「富人區窮人」?不做「窮人區富人」?有人不信,後悔了
    不知道在哪裡看見一句這樣的話,說:寧做富人區窮人,也不做窮人區的富人。這句話用來買房上面,似乎很有道理,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做富人區的窮人,而不是窮人區的富人,只因為環境問題。那麼,具體如何理解,寧做「富人區窮人」,不做「窮人區富人」這句話呢富人區的窮人,看起來似乎有點殘酷,生活在一群富人中間,自己卻是一個窮人。但是這未來預期是很不錯的,一方面,富人區的房子未來很可能升值,給你帶來收益,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有錢人。
  • 原來富人教育孩子,和窮人教育孩子的主要區別是這十二條
    大多數富人都有平板電腦,他們通常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就做好了計劃,不像窮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沒有事先計劃的情況下度過一天,但卻有著敏銳的觀察力。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富人有一個具體的做事方式,從他們的吃飯到一天的活動,他們的生活目標以及如何在幾乎每件事上花費時間都是有計劃的。
  • 窮人孩子與富人的孩子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富人眼裡時間就是金錢,他們更願意用錢去買時間。窮人眼裡只有錢,總想著怎麼才能多省錢,寧可多走遠幾公裡去買打折的商品,也不願意花原價購買,對於他們而言金錢遠遠勝過時間價值。巴菲特曾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所以你窮的很穩定!因此富人家庭培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成功的,而窮人家庭的孩子成功佔極少數。
  • 富人的成功,窮人的平庸,什麼是真正的富人思維
    富人的成功和窮人的平庸之間的秘密和區別是什麼?學歷不高,在校成績一般,而調皮搗蛋的學生,上了社會後成為老闆,發財了,這是為什麼?普通人渴望舒適,富人渴望挑戰職業選擇的不同觀點:普通人喜歡在大企業工作,工作環境比較穩定。富人教育他們的孩子,不介意在小公司工作,甚至鼓勵他們創辦自己的小公司。銀行提供不同的理財產品:普通人通常會選擇「保本」計劃,滿足3%至5%的年回報率。
  • 在長壽的人群中,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
    很多不講養生的窮人,有許多的長壽者,這是因為他們經常勞作運動,甚少得病;只要不是勞作太多,身體能適應過來,一般身體都會健健康康。另外,窮人沒有一些不必要的擔心,很多的富人,雖然吃的好,用的好,但他們有很多的擔心。整天擔心這,擔心那,比窮人更複雜。而窮人吃飽穿暖即可快樂的生活下去,比富人簡單多了。
  •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窮爸爸,富爸爸》
    人們常說:「窮人越窮,富人越富」。但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就在於:窮人和中產階級在條件支持的情況下會先買下諸如房子,車子,珠寶等。富人則會最後再買奢侈品,因為他們認為真正的奢侈品是對投資和積累真正資產的獎勵。
  • 富人和窮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到底富人和窮人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富人會越來越富,而窮人卻依舊那麼窮,有的是越來越窮呢?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深思的問題。根據「二八定律」,這個社會百分之八十的資源是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而百分之八十的人要去搶那20%的資源,甚至還不止這個差距。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