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領先世界600年,卻被說成滅國神器

2020-12-16 漢周讀書

今天就來說說他,北宋中期的天才通才蘇頌大人。

01

蘇頌字子容,泉州同安人。

出生於書香門弟,不折不扣的學霸一枚,二十二歲中進士。

這就象他的人生一樣,早早就是人尖。

更為難得的是這個學霸不假奇特,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從小公務員開始工作。

在南京,任歐陽修手下的留守推官(秘書),工作出色,歐陽修很信任,是「你辦事,我放心」的典範。

蘇頌名聲鵲起,被調到京城工作,在國家圖書館,擔任過九年的圖書較對、勘驗、記錄等工作。

期間,蘇頌無書不讀,還給自己做了規定:每天抄書兩千字,記錄珍本。

蘇頌家裡的書越積越多,號稱「藏書上萬卷」。

連皇帝都知道:「愛卿家怎麼會有這麼多藏書?有些書,國家圖書館好像還沒有?」

蘇頌還給子孫留下戒律:何以遺後,其在此書。非學何立,非書何習。

蘇頌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君子,待人接物,寬厚大氣。

宰相富弼讚許:「蘇子容有古君子之風」。

熙寧九年(1076),蘇杭地區發生災荒。

宋神宗派人選時,表態:蘇頌仁厚,一定能安撫好吳人。

02

馬牛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裡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酪漿羶肉誇希品,貂錦羊裘擅物華。種類益繁人自足,天數安逸在幽暇。

這是蘇頌出使遼國的一首詩《契丹帳》,描寫了契丹人民逐水草而居,遊牧打獵的生涯。

蘇頌前後兩次出使遼國,並多次擔任遼國使者訪宋的陪伴使。

第一次出使遼國,遼國皇帝就被蘇頌的「君子之風」深深折服,總是拉著蘇頌一起聊天。

蘇頌回國,遼人仍念念不忘,十年之後,蘇頌再次訪遼,得到遼國的熱情歡迎。

03

時下王安石很受寵,所以有個叫李定的官員,特別拍王安石的馬屁。

王安石頒布新法,李定立即上書說:新法非常好,非常利國便民。

王宰相舒坦了,決定跳級提拔李定。

宋神宗命中書省下令執行。

不巧,時下的中書舍人正好是蘇頌,他不同意:「這不符合官員的提拔程序。」

硬是詔書封好,退了回去。

前前後後,皇帝的詔書被蘇頌、李大臨、宋敏求三位中書舍人,退回八次。

並表示:因此事,丟官丟命也要頂住。

最終,神宗皇帝大怒,全部下放。

幾位中書舍人,為什麼如此不給皇帝面子?

原來,這個李定是個小人。

那時候,母親去世,要守喪三年。

可李定為了仕途,隱瞞了消息,被查出來又說死的是他養母。

因此,大家都非常鄙視他。

司馬光怒斥為「禽獸不如」,蘇東坡當面譏笑他「不孝」。

所以蘇頌如此堅定地反對小李上位。

水運儀象臺

04

蘇頌晚年官至宰相,但是作為政治家的蘇頌,遠遠不及科學家的蘇頌,完全被科學的光芒掩蓋了。

蘇頌,被譽為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他主持發明的「水運儀象臺」被贊為「世界時鐘鼻祖」,更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這個儀器高12米,寬7米,分三層。

上層是觀察天體的渾儀;

中層是演示天象的渾象;

下層是可以隨天體運動報時的「時鐘」,到點有木人自動敲鐘、擊鼓、搖鈴。

「水運儀象臺」能準確觀察星圖,天體的運行,並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鐘錶的錨狀擒縱器雛型。

這座偉大的儀器後來「靖康之變」,被金兵運到北方,但是無法正常運行,後又遭雷擊,最終在蒙古滅金的時候損毀殆盡。

幸好蘇頌留下了一本書《新儀象法要》,這是世界上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機械圖紙。

二十世紀,醉心於中國古代科學,中國科學家王振澤、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正是根據這些圖紙,比較準確地復原了水運儀象臺的全貌。

之後,美國、臺灣等地相繼出現了復原模型。

日本的精工表故鄉,也成功仿製了「水運儀象臺」。

總之,「水運儀象臺」震驚了世界。

在這之前許多被認為是歐洲人的發明,都被蘇頌大人打翻了。

現在同安搞了個蘇頌文化節。

使得這個偉大的人的偉大事跡,漸為世人知曉。

05

蘇頌,還有一個壓桌的成就在藥物學上。

嘉祐年間,他奉詔命校定和編撰醫書,不辭辛勞,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全國各地寄來的標本、圖片卡片堆積如山。

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嘉祐本草》21卷問世,對我國歷史上醫藥學、生物學、礦物學、冶金技術等諸多門類的科學貢獻巨大。

這位大牛是個天才,也是個通才,非常人所能及。

詩詞並非他的強項,但只在《蘇魏公文集》中的詩就587首,碾壓好多好多所謂詩人亦!

06

中國古代歷史上,記錄的大都是王侯將相,對於科學技術,很多以「奇技淫巧」幾個字一略而過。

想流傳下來,甚是不易。

蘇頌,是幸運的那一個。

當然,這也離不開他政壇的身份,加上科學成就,才能夠在宋史中站一席之地。

後人才得以千年之後,看到前人智慧的結晶。

遺憾的是,古人對百工是多麼的鄙視!

從宋人及以後刻意隱瞞水運儀象臺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表面理由是:

水運儀象臺落成後34年,北宋滅亡,南宋末代皇帝也是跳水而亡,宋是火德,水運儀是水,水滅火,所以他們選擇要燒掉此書。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為水運儀象臺「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自己不發展,可別人會發展啊。

所以,我們現在更要記住老祖宗的光榮和智慧。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間諜「神器」領先世界
    中國間諜出現得如此之早,搜集情報的手段和間諜工具自然也不會落後。其中有四種為國際情報界人士矚目,而且被看成是間諜工具上的中國「四大發明」。1、聽甕古代最原始的「竊聽器」,早在2500年前已經出現。 3、明礬水古代被廣泛使用的「密寫術」,《金史·宣宗本紀》已有記載。中國古人的情報研究工作,其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可能與中國多戰事,時分時合有很大的關係。不論是陰符陰書,還是字驗、反切碼,都是眼睛能看到的,為避免這種情況,在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又發明了「密寫術」。
  • 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算盤(圖)
    歷經1800多年漫長歲月,珠算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中國第五大發明」。  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亞塞拜然巴庫通過決議,將珠算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珠算申遺成功,一些年代久遠的算盤成為文物收藏的新寵。
  • 品穀雨茶,聊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中國的四大發明,大家耳熟能詳。那麼,你知道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嗎?今天,咱們就喝著沁人的穀雨茶,就著眼前這繁花綠葉,聊聊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當然,如果你還能聽到窗外有布穀鳥的鳴叫,那就更應景了!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耕社會,為了準確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就根據太陽運行發明了二十四節氣。
  • 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所有喜愛漢文化的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文:讀閱評說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年歲最大、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廣的一種比較獨特的文字。郭錫良先生在《漢字知識》一書中提到,漢字不僅為中國人民服務了幾千年,對東南亞和東南亞其他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朝鮮、越南等國家使用過漢字,日本至今還在使用部分漢字。另外,日本、韓國等國都曾仿照漢字創造出自己的文字。
  • 十大中國古代發明,你知道幾個?
    中國人民擁有數千年來蓬勃發展的豐富而迷人的文化。中國的大部分歷史都以統治這片土地的特定王朝為標誌。在這些朝代中,中國人發明了許多今天仍在使用的有用和有價值的物品。中國人對眾多的發明和創新負責,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中國人,從戰爭,航海,計時甚至是流行飲料的一切都會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列出了中國人十大最佳創新和發明。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與新四大發明——時代的變遷
    是古代中國百姓們在實踐中對磁石的認知而得出的結果。具體是誰發明的暫還沒有定論。2、造紙術:西漢之前,中國人就發明了造紙術,只是那時候的紙張昂貴,大多都是用竹帛,只有王公貴族才用得起。後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改良,蔡倫擴大了造紙原料的範圍,破布、漁網、樹皮、麻頭等都可以造紙,其中樹皮造紙更是他的發明。在7世紀過後造紙術被推廣到亞洲乃至西方等國家。3、火藥: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
  • 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2)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推論中國四大發明產生的便利,在老師引導下理解中國古代發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②學生通過綜合分析我國在數學、天文學和農學上的成就,在老師引導下探討中國古代的科技結構,並分析其原因;  ③學生通過對比東西方在不同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聯繫所學知識,探討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 被遺忘的古代科技,火柴其實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
    被遺忘的古代科技,火柴其實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  對於現代人來說,獲取火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需要一根火柴、一個打火機或者點火器就可以,然而對於古人來說,取火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古人取火有許多辦法,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古人很早就發明了「火柴」用於取火!
  • 這個神器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孔子被認定為發明人,當了祖師爺
    說孔子是算盤的始祖其實有些牽強,因為無論是算盤的始祖,還是算盤的形成,孔子都沒有在算盤中發揮重大作用。據說,黃帝統一中國後,部落、家族的規模和大業都變大了,所以內部帳目成了一個難題,經常會遇到內部帳目不清的情況。這時,有一個叫李頭的人,一開始,他用水果當珠子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水果很容易腐爛,但後來用石頭代替了,這就是神話傳說中算盤的起源。
  • 那些巧奪天工的古代發明,不服不行!
    現在的牙刷,能保存1000年嗎?提及中國古代,有一樁向來讓國人揚眉吐氣的成就——那就是歷代各種「巧奪天工」的發明。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曾以文物的形式科普過:《不過,比起這些文物,下面的這些發明同樣意義重大——它們有的看似平淡無奇,卻撐起古代中國;有的神秘莫測,至今都無法複製。都有哪些?一起看看,那些至今令國人自豪的輝煌發明!
  • 古代中國科技水平有多高 先看看數學十大發明
    眾所周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並列為中國的 「四大發明」,它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種標誌。但也毋庸置疑,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古代中國人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發明創造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寫的《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一書詳細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 中國領先世界的5項頂尖技術!厲害了,我的國
    導語:中國領先世界的5項頂尖技術!厲害了,我的國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而且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雖然現在的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在我國某些技術領域卻已經領先於世界水平了,那麼下面就帶各位網友了解一下中國領先世界的幾大頂尖技術,看完之後大家都發表一下感想!一,量子通信技術可能很多人對此不太了解,其實它主要指的就是用量子糾纏效應來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通訊方式。它和傳統的通訊方式相比更安全更隱蔽。
  •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有的甚至提早到公元前1000年, 例如[9]), 九章的前身是張蒼、耿壽昌的著作, 張蒼在秦時就已做官, 耿壽昌也是西漢宣帝時人. 西方的某些說法是有一定依據的. 但我們仍不妨依錢說, 認為是公元50—100年間寫成的著作. 另一部《周髀算經》則據錢寶琮考證 ([3]) 成書於公元前100年前後.
  • 看看外國人怎麼說,中國憑什麼能在古代領先其他國家
    導讀:中國身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其中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斷層的古國,所以我們現在仍然能自豪的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和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那麼古代中國有什麼優勢,能使得我國能夠領先同時代的其他國家?一起來看看外國人的看法。
  • 中國古代最神奇的十大發明:領先世界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都有發達的創造性思維,除了我們熟知的四大發明外,還有N項重要的發明領先世界,這裡面包括現代計算機二進位語言、機器人、直升機思想雛形......等等一大批現代科技發明,涵蓋各個領域,讓國人都為之驚嘆。1、風箏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
  • 源自中國古代發明的現代科技--陀羅儀
    源自中國古代發明的現代科技--陀羅儀古代被中香爐其實早在中國古代的西漢末(公元1世紀)就已經有了陀羅儀的雛形。巧工丁緩的「被中香爐」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構造精巧,無論球體香爐如何滾動,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爐體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鏤空球內有兩個環互相垂直而可靈活轉動,爐體可繞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轉動。其原理與現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同。
  • 為啥武當山長明燈600年不滅?專家也很難解釋,卻被遊客一語道破
    為啥武當山長明燈600年不滅?專家也很難解釋,卻被遊客一語道破世間萬物都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什麼長生不老,什麼久經不滅都是騙人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直存在著,除了小說裡面的神仙,妖魔鬼怪之類的,不過那些人物都是編造出來的,怎麼可能長久不衰,怎麼可能不變化?不過還真的有,武當山上的長明燈亮了六百年,並且還在一直亮著,這是為啥呢?專家也很難做出解釋,這個答案卻被遊客一語道破了。
  • 中國古代最牛的3個發明家,其中一個發明機關槍,卻被康熙坑死
    說到發明,我泱泱中華可謂是令世界敬仰,中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等,尤其是火藥可以說說名震海內外,當時可以說是領先其他國家不下10幾年,而且中國的發明不僅限於一哥領域,在建築上,數學,天文學,地質,地理學等造詣頗深,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盤點3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最牛發明家吧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中國古代五大統帥,嶽飛墊底?
    中國古代五大統帥,嶽飛墊底?top.5 精忠報國——鄂王嶽飛嶽飛,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我國古代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公元1142年,被秦檜一黨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風波亭,長子嶽雲、大將前軍統制張憲同時遇害,孝宗時平反,追諡武穆,後改忠武,追封鄂王。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