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月刊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作文專輯、9月試題分析專輯、12月分類練習專輯、4月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歡迎選用!
諮詢電話:02085213337,微信13602424805(手機)
====
品讀語文
「一個孩子即使學習成績平平,但只要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根源在於讀書太少?
前幾天,朋友給女兒推薦了一位數學輔導老師。「您孩子數學學習是什麼情況?」在電話裡簡單交流了幾句後,老師問我。
「如果題不難,成績還不錯。但是一遇到難題,就好像深入不進去,也不願意思考。」提起女兒的數學,我還真有點頭疼。
「那她平時喜歡讀書嗎?」老師的問題讓我一愣,讀書不都是語文老師的事嗎?難道跟數學還有什麼直接關係?
「不是特別喜歡,但也不是一點不讀。平時喜歡看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還有一些校園小說。但是經典讀得並不多。」我想了想說。
「哦,那《水滸》、《三國演義》還有《十萬個為什麼》等一些科普讀物讀過嗎?」老師接著問。「沒有,她對歷史、科普類的書都不太感興趣。」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要想提高孩子數學成績,必須養成讀書習慣
「是有些問題。」老師頓了頓說,「孩子到了初中要想學好數理化,必須得多讀書,特別是一些歷史、地理、自然科學類的書。多讀書的孩子思維活躍,視野也開闊,到了初二更能明顯地顯示出優勢。如果您想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必須讓她現在就養成讀書的習慣。否則,我再怎麼輔導,孩子的數學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
聽他這麼一說,我忽然想起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經說過:「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予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閱讀不僅能使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還會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當時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些觀點,我很認同,但總覺得讀書所帶來的改變是一件很緩慢的事情,而考試就擺在面前,所以還是覺得不如補課來得直接,效果更顯著。
當孩子學習困難時,
不要只靠補課,而要靠閱讀
今天,經這位年輕的數學老師一提醒,我忽然有種頓悟的感覺。閱讀的功效絕不僅僅是豐厚學生的文化積澱,提高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是幫助點燃思維的火花,發展學生的智力。
所以,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同樣,閱讀也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師都重視起來。一旦學生的思維版圖被打開,那麼它就會很自然地建構起事物、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這遠遠要比最簡單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補課」更能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所以,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當孩子學習困難時——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現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明白,但隨著孩子進入小學、中學,學業負擔不斷加重,閱讀和學業開始爭搶時間,二者間的矛盾也變得似乎難以調和。
作為一位懷揣教育理想的學者,近年來,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廣閱讀,尤其是童書閱讀。在不同場合,他都強調,「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其閱讀史」。他是如何看待學業和閱讀的兼容問題的?為什麼在學生時代培養起閱讀習慣尤為重要?以下是對朱永新的採訪:
「精神飢餓感」
更易在中小學階段形成
「閱讀就像美食一樣。吃了好吃的東西,就不斷想吃,讀了好的書,也會讓你不斷地去找好書讀。」說起閱讀,朱永新很形象地用美食打了個比方,他說,閱讀會帶給人喜悅感、新鮮感,這些最後都會匯聚成精神上的飢餓感,也正是有這種飢餓感作為動力,他每天清晨都比一般人早起兩個小時,專心讀書。
但正如孩子學習語言、音樂、繪畫都有不同的最佳時間窗口,朱永新認為,這種「精神飢餓感」在中小學階段更容易形成,因為科學上一般認為人閱讀的關鍵期在14歲之前。
新疆奎屯八中的一個名叫塞甫丁·哈斯木拜的同學讓朱永新記憶深刻。這個孩子所在的學校參與了新教育實驗(由朱永新發起的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旨在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個孩子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才開始接觸漢語。」朱永新說,但是,從此之後塞甫丁·哈斯木拜就像一個被餓了很久的孩子,再也丟不下圖書了。他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讀了幾百本書,在2012年中央電視臺評選出的十大讀書少年中,塞甫丁·哈斯木拜入圍成為其中一員。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科學家認為,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後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後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的東西的展開。
事實上,孩子長大以後,是用在14歲以前所閱讀的東西、所體驗的東西、所經歷的東西、從書本當中獲得的基本價值觀,用感恩、慈善、友愛等這些最偉大的觀念和知識在建設。
「所以,孩子早期的經驗對成長非常重要。當他們成人以後,他們是用孩提時代所獲得的東西為根基,繼續去構建內心的成人世界。」朱永新說。
閱讀與學業
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捨。」這位媽媽說。
這位媽媽的苦惱絕非個案。在巨大的應試壓力面前,如何平衡閱讀和學業,是擺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項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朱永新說,重複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並無作用。
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
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知的」;
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說,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這兩套大綱絕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和補充的。
朱永新介紹,在一些進行新教育實驗的學校中,有些老師可以僅用1個月的時間把課程講完,剩下的大量時間進行閱讀。
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只盯著分數,而成長絕對不僅僅是成績的增長。「閱讀會讓教育變得更加美好,它在給孩子的成長打好精神的底色。」朱永新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歷程中,還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旦他們離開校園就將書永遠地丟棄在一邊,教育一定是失敗的;相反,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普普通通,但是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終身學習和閱讀的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最初的滋養,最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讓我們學會自主飛翔。」
即使是充分了解閱讀重要性的父母,仍然有很多困惑。
壯壯的媽媽一直奔波於各大醫院之間,因為壯壯的視力突然變得很差,「有一隻眼睛只有0.1了。」壯壯媽說,壯壯今年上一年級,面對即將到來的更加繁重的學業負擔,壯壯媽希望儘早恢復孩子的視力。「孩子的眼睛變差就是因為家裡有了iPad之後,雖然儘可能限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但是,也在上面下載了很多故事還有一些學習軟體。」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一代的家長和孩子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這股電子閱讀的浪潮中。對此,朱永新認為,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提供的內容太過絢麗動感,這對低年級的孩子還是有危害的。「對孩子專注力和寧靜的心態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朱永新認為,網絡、電影、電視大多只能帶給人們一時的感覺刺激,這種快感是感官性的、短暫的,而閱讀帶給人們的既有豐富的感官刺激,也有感官之外的無盡想像,還有對天地人生的深入理解,這種快感是全方位的。
閱讀重要,比閱讀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讀什麼。
「我現在就有這樣的困惑。」一位一年級孩子的媽媽說,學校每天會利用孩子早晨到校這段時間給學生放古詩,「幾十首古詩全部用說唱的方式錄製,孩子在家裡時嘴裡經常叨叨,不過怎麼聽都不是味兒。」據這位媽媽介紹,別管是「鋤禾日當午」還是「床前明月光」,什麼樣的詩句在孩子嘴裡都用歡快的說唱節奏唱出。
「這種方式追求的是琅琅上口,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朱永新說,但閱讀的關鍵不是背下來,而是體驗、感受文學作品中的美。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孩子的閱讀也是一個階梯式的、逐步過渡的過程。」朱永新說,在最初的粉紅色的階段,閱讀是以讀、寫、繪、兒歌、童謠為主,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閱讀則表現為大聲朗讀、複述故事、默讀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級,就要開展主題的探討了。
閱讀如此重要,但究竟什麼書才適合孩子?
推廣閱讀「第一人」朱永新的超實用書單
「讓每個階段的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物」
強烈推薦家長們收藏!
▉ 學齡前基礎書單(0基礎閱讀):
年齡段
書名
0-3歲
10本
《中國童謠》
《大象雜技團》
(「樂悠悠圖畫書」系列)
《可愛動物操》
《米米愛模仿》
(「米米系列」)
《好餓的毛毛蟲》
《鼠小弟的小背心》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
《小玻在哪裡》
(「小玻翻翻書系列」)
《米菲住院》
(「米菲繪本系列」)
《波波去購物》
(「小鼠波波「系列)
《我要拉baba》
(「噼裡啪啦系列「)
3-4歲
10本
《外婆橋》(「永遠的兒歌小球聽民樂」系列)
《一園青菜成了精》
《你一半,我一半》
(「兒童多元智能繪本」系列)
《子兒,吐吐》
《拔蘿蔔》
《逃家小兔》
《數數看》
《大衛,不可以》
《我就是喜歡我》
(「青蛙弗洛格系列「)
《和甘伯伯去遊河》
4-5歲
10本
《鄉下動物園》
(「中國繪」系列)
《武松打虎》
(「京劇貓」系列)
《吃黑夜的大象》
(「中國原創圖畫書」系列)
《媽媽,買綠豆》
《神筆馬良》
《雪人》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巴巴爸爸的馬戲團》
(「巴巴爸爸經典系列」)
《一本關於顏色的黑書》
《電視迷》
(「貝貝熊系列」叢書)
5-7歲
10本
《帶不走的小蝸牛》
(「小蝸牛自然圖畫書系」)
《小巴掌童話》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巨人和春天》
《進城》
《野獸出沒的地方》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蘇和的白馬》
《田鼠阿佛》
《犟龜》
▉ 學齡前推薦書單(進階閱讀):
年齡段
書名
0-3歲
15本
《誰咬了我的大餅》
《我喜歡書》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讓我蕩一會兒吧》
(「小貓噹噹」系列)
《我不怕孤獨》
(「中國第一套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
《愛米麗》(「愛米麗系列」)
《做鬼臉》
(「聰明的小寶」系列)
《小圓圓早上好》
(「小圓圓」系列)
《小鞋子,走一走》
(「幼幼成長圖畫書」系列)
《這是什麼形狀》
(「小酷和小瑪」系列)
《喬比洗澡》(「喬比洗澡書」)
《藏貓貓》(「嬰兒遊戲繪本」)
《蹦》
《什麼地方不一樣》
(「創意啟蒙膠片書」系列)
《打預防針,我不怕》
(「可愛的身體」系列)
3-4歲
15本
《我的第一本古詩小童話》
《一幅抽象畫》
(「顏色國的秘密」系列)
《小豬尼奴》
(「中國原創圖畫書」系列)
《古利和古拉》
《誰的自行車》
《菲菲生氣了》
《小真的長頭髮》
《阿立會穿褲子了》
《我不要去幼兒園》
《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
《黃雨傘》
《蝸牛的家在哪裡》
(「科學寶寶圖畫書」系列)
《你睡不著嗎?》
《咕嚕牛》
《家裡的安全》
(「我的安全養成書」系列)
4-5歲
15本
《老鼠娶新娘》
《小丑魚》
(「冰波系列童話繪本」)
《九色鹿》
《小馬過河》
(「中國優秀童話書典藏」系列)
《安的種子》
《100層的房子》
《阿文的小毯子》
《14隻老鼠賞月》
(「14隻老鼠」系列)
《大象能玩撐杆跳》
(「我們愛運動」系列)
《點》
《圖書館獅子》
《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
《我不知道我是誰》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變焦》
5-7歲
15本
《團圓》
《鏡子裡的小孩》
《春神跳舞的森林》
《小小牛頓幼兒館》(第一輯)
《俺們農村》
《想當老師的貓》
(「王曉明心情童話繪本」)
《雷公糕》
(「波拉寇心靈成長系列」)
《極地特快》
《我的第一套職業體驗書我最熟悉的……》
《奇趣謎》
(「I SPY視覺大發現」系列)
《有色人種》
《小威向前衝》
《夢遊妖怪城》
(「數學遊戲故事繪本」系列)
《睡美人》
《瑪蒂娜學做廚師》
(「瑪蒂娜」系列)
▉ 1-6年級基礎閱讀書單:學段
類別
書名
小學低段
1-2年級
10本
文學
蝴蝶·豌豆花
稻草人
沒頭腦和不高興
小豬唏哩呼嚕
猜猜我有多愛你
不一樣的卡梅拉
(我想去看海)
科學
第一次發現
(瀕臨危機的動物)
神奇校車
(在人體中遊覽)
人文
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
中國神話故事
小學中段
3-4年級
10本
文學
千家詩
三毛流浪記
寶葫蘆的秘密
安徒生童話
長襪子皮皮
親愛的漢修先生
科學
奇妙的數王國
讓孩子著迷的77×2個經典科學遊戲
人文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
書的故事
小學高段
5-6年級
10本
文學
西遊記
城南舊事
草房子
我的媽媽是精靈
夏洛的網
科學
科學家故事100個
昆蟲記
地心遊記
人文
孔子的故事
少年音樂和美術故事
▉ 1-6年級進階閱讀推薦書單
學段
類別
書名
小學低段
1-2年級
15本
文學
百歲童謠
尋找快活林
熊夢蝶 蝶夢熊
月光下的肚肚狼
格林童話選
讓路給小鴨子
青蛙和蟾蜍
木偶奇遇記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科學
一粒種子的旅行
鼴鼠博士的地震探險
動物王國大探秘
人文
笠翁對韻
人
小學中段
3-4年級
25本
文學
武松打虎
孫悟空在我們村子裡
讓太陽長上翅膀
小英雄雨來
戴小橋全傳
舒克貝塔航空公司
我是白痴
雪花人
父與子
丁丁歷險記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柳樹間的風
彼得·潘
時代廣場的蟋蟀
窗邊的小豆豆
科學
生命的故事
最美的科普·四季時鐘系列
有趣的科學
101個神奇的實驗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
人文
成語故事
圖說中國節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
希臘神話故事
兒童哲學智慧書(第一輯)
小學高段
5-6年級
30本
文學
繪本聊齋
寄小讀者
有老鼠牌鉛筆嗎?
四弟的綠莊園
我要做好孩子
狼王夢
狼獾河
鐵絲網上的小花
魯賓孫漂流記
湯姆·索亞歷險記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小王子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不老泉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科學
飛向人馬座
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
安德的遊戲
森林報
萬物簡史(少兒版)
科學家工作大揭密
人文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
老子說 莊子說
世紀三國
中國孩子的夢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希利爾講藝術史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的對話
居裡夫人的故事
本文由語文日刊公眾號yuwenrikan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原創投稿,打賞全歸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務合作:Q160280748
[歡迎關注語文日刊公眾號yuwenrikan!]
即時消息關注「語文月刊」微博,多轉發、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