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最好的補課,而且是請各行各業的大咖給你的孩子免費補課。

2020-08-28 做學生的貴人

我的朋友劉老師就是那個曾陪叛逆兒子騎行川藏線,把兒子送進北大的女主人公。

前段時間,她在朋友圈中發了這樣一段引人深思的話:「父母不給孩子補習就是最好的補習,因為這其中傳遞的是無比的信任。給孩子補習就是擔心孩子學不好,都已經不相信孩子了,一切鼓勵的話語都蒼白無力。」

她的兒子和女兒都沒上過補習班,但成績都名列前茅。因為劉老師的傾心陪伴讓她的一雙兒女學會了自主學習,因此一雙兒女都是妥妥的學霸。

而我在培養女兒的過程中,未能免俗,有些從眾。我必須開誠布公地講,女兒課外還是上了提高班。

關於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的問題,國家已經明確規定,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對課外輔導機構都進行了整治。


雖然老師不允許補課,但課外輔導機構卻如火如荼發展。

如果有人問我關於到底需不需要補課的看法,我內心深處是無比認同劉老師的觀點的。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老師的建議》中曾說:「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雖然這需要假以時日,但堅持不懈,一定能夠讓孩子厚積薄發。

蘇霍姆林斯基還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讓學生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的魔力大到你想像不到。作家楊絳女士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入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

香港女歌手陳美玲先後把3個兒子都送進了美國排名第一的史丹福大學。然而,陳美玲的教育理念卻和大多數中國父母完全背道而馳: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當然省出來的金錢和時間,她陪伴孩子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和各種益智怡情活動,比如家庭旅行、孩子們學自己喜歡的特長……

作家馮唐說:「閱讀幾乎改變了我一切,那真是糧食。」

我也是這樣認為,閱讀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閱讀早已成為了我精神糧食的一部分。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在《我如何每年堅持讀60本書》中說: 「讀書絕對是我最大的愛好,現在如果讓我只選擇一件事情,那麼我就會請求老天給我一屋子書。」

俞敏洪高考三次才考上北大,在大學裡,他平均每年閱讀200本書。工作至今,一直保持每年至少60本書的閱讀量,家裡每一面牆都做成了書架。

他說:「通過閱讀、思考和人生歷練,才能帶來人生的厚度,人生的厚度決定著你未來做事業的高度。」


我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陪伴學生成長,一有空閒就主動閱讀,我沒有一天不閱讀的。

今年生地會考時間這麼緊張,我仍然每周抽出一節課時間讓大家進行閱讀。因為閱讀有時也是給學生一個精神的緩衝,給學生一個減壓的渠道。

補習大多只能補知識,補不了能力。而閱讀卻可以既補知識又補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不愛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要想成為學霸,閱讀是帶你逆襲的最好途徑。

在《奇葩大會》上,梵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說:「如果你覺得生活中有任何困難,都一定有一本書等著你,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夠加入到閱讀的行列中來。」


希望家長和孩子們都加入到閱讀大軍中來。這是一個很美的世界,只有深入其中,只有沉浸其中,你才能領略它的美好與深邃。

再聰明的父母也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但如果你幫助您的孩子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那麼你不亞於邀請了無數的聖人全方位地教育你的孩子。

即便家長在不能陪伴孩子的歲月,還有好書陪伴你的孩子。好書是孩子的終身監護人

羅振宇說過一段話,很有意義,值得家長借鑑:「以前認為父母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所以有責任把經驗、知識、技能傳授給孩子。但是現在可能得倒過來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久、死得遲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經驗和技巧都不足以讓他應付未來社會。」


雖然父母提供的任何經驗和技巧都不足以讓孩子應付未來社會,但是當你幫助孩子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你就能讓孩子百毒不侵,你就是在以另一種方式為孩子保駕護航。

樊登老師曾這樣勸導世人:「讀書,是絕大多數問題的出口。」

孩子閱讀好書之後,心智會更加成熟,性情會更加理智,內心也會更加充實,學習能力自然也會噌噌上升。

當然,凡事不能絕對化。如果你的孩子即將面臨小升初或是中考或是高考,還有一些短板需要短期內提高,而你又認可名師出高徒的話,未嘗不可以一試。

只是不要讓孩子養成了依賴性,堤內損失堤外是補不回來的,關鍵還是要督促孩子抓好課堂。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是,閱讀帶給人的成長必須堅持長期主義。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見到效果。

相關焦點

  • 暑假,學校免費補課,你怎麼認為?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補課,都是一種職業操守的體現,並非邀功請賞,而是高傲自大。校方教師給自己的學生補課,這種形式最好,因為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最了解,學生缺什麼補什麼,還可以提前給學生講一些下學期的新內容,這樣對學生,下學期的課程也有幫助。對於學校暑假免費為學生補課,我表示支持,這個事情恐怕反對的人也不會太多。
  • 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好好利用這個暑假,多多閱讀吧!
    現代人都習慣了孩子成績不好時,給他補課。
  • 孩子補課與不補課的差距有多大?
    觀點:補不補課的差別的大小因科目的不同而不同。一、如果題主的「差別」指的是語數英等文化課的話,補課和不補課的差別不會特別大,甚至一些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即便不補課也會名列前茅。因為語數英等文化類課程學校裡可是已經很多,並且經過了系統講解訓練,對於大多數學習習慣好的孩子來說已經可以做到掌握了,剩下的回家自己做題練習鞏固一下就足夠了。當然對於一些本來課堂吸收能力差的孩子,可能補課再重複一遍,加深理解的情況也有。對於一些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即使補再多課也不會做到全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發現身邊的學霸一般不是補課補出來的。
  • 學生「補課」已經不再是你認識中的「補課」了
    (特別說明,本位不講學校和校內老師的補課,只講社會補課,而且重點講的是小學生階段的補課,因為這塊市場也是最大的。)自己的孩子學習時間就那麼幾年,一切都是不可逆的,你真當別人會跟你一樣「隨便說」?隨便說可以,可是有多少人敢「隨便做」呢?顯然更多的人「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因為不去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去了沒效果那麼大不了退錢不上了……對比與孩子的學習,區區這點錢多數家長是願意嘗試一下的。
  • 在家給孩子補課要告,免費給學生補課也要告,當個中小學老師好難
    那為什麼還有家長去舉報在家給自己孩子補課的老師呢?如果真要找原因,就是故意與老師過不去。按照那位實施舉報行為的家長的邏輯,所有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輔導作業,那也得舉報才是。為啥呢?因為你給孩子輔導學習,你的孩子就比其他學生多學了,不公平啊!老師在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靈魂工程師,在家裡也是普通的父親或者母親。
  • 要不要給孩子補課?
    一方面孩子有事可做,不至於完全沉溺網絡,另一方面可以給他們複習一下課程或者預習一下新課,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看看近幾年的假期,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學霸在補課,學渣在補課,中間狀態的學生更在補課,幾乎進入了全民補課的時代,這種教育現象也不知道是否正常?到底有沒有必要都去暑假補課呢? 從補課班的門口經過,可以發現每一個補課班的生意都異常的火爆。
  • 暑假開始,孩子奔走於各種補課班,補課的根源在這裡
    一提到補課,人們就會想到教師,特別是公辦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其實補課的主體是學生、家長。學生需要以補課來提高學業成績,教師是補課服務的提供者,那學生、家長為什麼要補課呢?各行各業的入職者都需要一學歷文憑在手,有了文憑才有資格求職,如果你沒有競爭力強的文憑,要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就比登天還難。企業招聘時先看你的文憑與求職簡歷,如果你是一流大學畢業如985、211高校,現在叫雙一流高校,那麼你會得到招聘公司的青睞,如果你是二三流大學畢業,你就會直接被pass掉。
  • 機構免費給孩子補課,有這好事,天上掉餡餅了?
    機構絕非萬能就在前幾天,在距離中考所剩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某個機構找到了學校老師,商談給孩子免費補課事宜。免費補課?老師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對方明確,完全免費,只要面試合格即可上課。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教育機構不為賺錢,搞公益課堂了嗎?仔細一想,當然不是。請注意,是面試合格即可上課,面試需要什麼條件呢,條件就是必須是本校最優秀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明白這些教育機構的目的所在了。
  • 老師有償補課被家長舉報?家長反對的並不是補課,而是「有償」
    其實家長反對的並不是老師補課,而是反對老師在補課的時候提出「有償」的要求。只要是免費補課,老師怎麼補家長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意見,但是老師收錢了,那麼對於有些家長而言,老師的這種做法如同在用水泵在抽他們的血,他們何以保持淡定?不淡定會怎麼樣?當然是舉報,而且是那種殺傷力比較大的那種實名舉報。
  • 舉報老師有償補課的「真相」,家長反對的不是補課,而是有償
    最大的原因出在高考制度上,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將來考上一所好的學校;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迫切需要補課時,家長就會主動找補習機構或老師給孩子補課。之前網上爆出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對教師夫妻在家給自己孩子補課,遭到了學生家長的舉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對夫妻都是教師,在暑假期間給自己的孩子補課,遭到了同班家長的舉報,此事在當時堪稱奇葩,讓人看了覺得可笑。可是,這份可笑的背後,卻是中國家長滿滿的焦慮感。
  • 補課,補課,我們的孩子真的需要補嗎?
    現在,國家命令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一旦發現予以重罰,這給各種各樣的輔導機構提供了便利,眼下各種輔導機構如雨後春筍,還有各種網絡在線輔導也紛紛來爭搶學生補課這塊大蛋糕。給孩子掏補課費恐怕已經成了教育投資的大頭了,當然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那麼孩子真的有必要補課嗎?
  • 寒假馬上來臨,孩子需要補課嗎?補課和不補課有多大差別你知道嗎
    寒假馬上來臨,孩子需要補課嗎?補課和不補課有多大差別你知道嗎很多中小學現在基本已經進行完期末考試了,接下來的就是為期1個月左右的寒假了。對於馬上就要到來的寒假,很多家長朋友都在糾結一件事情:這期間孩子到底要不要補課呢?
  • 怎麼給孩子補課,聽聽多年補課老師怎麼說,另說教師補課的利弊
    誰都想當學霸,誰都有追求進步的權利,再說,更高教育資源獲得,無法避免高考,無法迴避應試教育,所以,一味否決補課,是對需要補課孩子追求進步權益的剝奪,打擊了孩子和家長的積極性。然而見別人補什麼,或者什麼都補,那是有錢「任性」,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 孩子上高中以後,要不要補課?在什麼情況下沒有必要補課?
    這就好比一隻公雞,你把稻穀硬塞到它嘴裡和公雞自己主動去吃稻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會拼命掙扎,後者則完全不需要你操心。而補課,就如同公雞吃的這「稻穀」,家長強迫孩子去補,必將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白白浪費了高昂的補課費。
  • 2019大規模整治「補課」!補課老師:家長高興了?
    2018年大規模整治「補課」,補課老師:家長高興了?
  • 教師:我不補課,請不要讓我背鍋
    說起教師補課,幾乎人人吐槽,矛頭直指全體教師,甚至把教師的「師德」都給搬了出來,讓處於冰冷期的教師行業雪上加霜。然而,作為廣大教師的代表,我要向全社會喊話:我不補課,請不要我背鍋! 補課,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和寶貴的時間,而且其本身也是枯燥無味的,為什麼有些老師寧願自己辛苦甚至不快樂也要去補課呢?無非就是生活所迫待遇不高嘛!馬雲也是英語教師出身,你看他會去給學生上課補貼家用嗎?因此,高薪養師是很有必要的。
  • 家庭教育比補課重要,孩子或許要補課,家長比孩子更需要「補課」
    聽說過某個家長花二十多萬補課費補了十個月左右孩子卻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教育奇聞,聽說過家長花了十幾萬讓孩子上輔導班結果孩子高考成績卻只有兩百分左右的奇葩案例,但是縱觀當下,家長「飢不擇食」趕著孩子四處去各種輔導班補課的事情依然如過江之鯽。
  • 盲目補課 危害極大 如何補課 大有學問
    當前,送孩子去補課已成氣候,大多家長跟潮流,認為人家補課我不補,孩子競爭不過人家豈不淘汰?殊不知,盲目補課不僅不能讓孩子受益,有的還帶來災難性的後果。1.寒暑假放學就補下學期的課 這種補課就是重複勞動,不僅浪費時間浪費錢財,而且使得學生以為學過了,學校上課時不用心聽講了。況且寒暑假補課是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式地上課,豈能代替學校上課!
  • 沒有補課,怎麼跟富二代鬥?您真的是在反對補課嗎?
    白巖松說:「如果沒有高考,你能鬥得過富二代嗎?」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今社會,給子女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孩子上補習班。正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補課屢禁不絕,越禁越瘋狂。只有補課一條路了。補課現象愈演愈烈是正常的社會現象。反對補課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到底在反對什麼呢?有時我在想,補課本來就是正常的社會需求:你不想讓孩子補,那就沒有人補;你若是想補,那自然需要付出薪水請人補。這一切都是在雙方你情我願的情況下進行的。
  • 補課和不補課,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究竟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課外補習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尤其暑假更是補課的黃金時間,各種課程五花八門,預科班、培優班、強化班、外教班等等,看得人眼花繚亂,儘管教育局很早就出臺過相關規定,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老師有償補課,然而屢禁不止,這種現象依舊非常普遍,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無論孩子成績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