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擊症候群:拯救肩痛刻不容緩,喜歡球類運動的人要多注意

2020-12-23 91健身

肩峰撞擊症候群:拯救肩痛刻不容緩!

很多人在出現肩痛時首先會想到肩周炎,但肩周炎的另一個名字叫做五十肩,也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肩周炎比較常見,那麼,廣大熱愛運動的中青年,沒少活動肩關節,為何又會出現明顯的肩痛呢?事實上,除了我們之間提到過的單純的肩袖損傷,還有一種更加綜合、複雜的肩關節損傷,也就是肩峰撞擊症候群。

類似於髖臼撞擊症候群,肩峰撞擊症候群是指組成肩關節的肱骨大結節與喙肩弓反覆撞擊,引起的包括肩峰下滑囊炎、肩袖蛻變等在內的肩關節病變,尤其是在肩關節反覆前屈、外展時更容易發生。

發生肩峰撞擊綜合症最根本的原因是肩膀各部分的力量不均勻,例如我們經常所說的圓肩,就是由於背部肌肉過於羸弱,而對應的胸部肌肉過於緊張,造成肩關節之間的縫隙不一樣寬,關節活動時,力量無法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關節面, 先接觸關節面的那一部分骨性結構就會對關節面產生類似撞擊的效果。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的肩袖原先就發生損傷,這些人在運動的時候也更容易發生肩峰撞擊症候群。肩袖損傷既可以是肩關節撞擊症候群的原因,也可以是它的結果,這兩者會相互促進。

在肩峰撞擊症候群的早期,在運動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骨頭相互摩擦的聲音,運動幅度較大的時候還會出現關節的彈響,隨著病程進展,就會逐漸出現關節的疼痛。在關節已經出現彈響時,不要盲目地大量活動肩關節,這時候反覆大幅度地轉動肩關節只會導致肩關節滑囊炎及肩袖損傷,嚴重者可導致肩袖撕裂。

出現肩峰撞擊症候群後,如果尚未出現嚴重、明確的肩袖損傷,可以通過一些抗阻訓練來鍛鍊不平衡的肌肉,去除誘發病因之後,部分患者可以逐漸自愈。如果肩痛比較嚴重,最好就診於運動康復門診,進行全面的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手術。現在肩關節可以通過關節鏡進行肩袖的修補,或者對凸出的骨質進行打磨,或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具體的手術實施方式。非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肩關節的疼痛進行緩解,如局部封閉治療、口服或外用一些抗炎鎮痛的藥物。

對於喜歡進行球類運動的人,尤其是網球、羽毛球、桌球等,需要大量運用肩關節,肩峰撞擊症候群是應當時刻警惕的。

相關焦點

  • 肩痛,肩痛,應知肩峰撞擊綜合症
    原創 胡婷婷、夏義玲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肩痛,肩痛,應知肩峰撞擊綜合症肩峰下撞擊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肩關節疾病,以肩部周圍肌群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特徵,患病人群主要為年輕運動員和中老年人群。
  • 反覆出現胳膊上舉時肩膀痛是什麼原因?常見是肩峰撞擊症候群
    骨科門診中,經常見到患者主訴上舉胳膊後出現肩膀痛,影響生活與工作;經證實,這種現象多數是由肩峰撞擊症候群引起的。肩峰撞擊症候群是肩膀痛的常見病因,起病緩慢,過程較長,常被群眾及部分醫生誤認為肩周炎或者頸椎病,導致誤診誤治,甚至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對其進一步認識。
  • 「Superman」什麼是肩峰撞擊?
    superman陳晨superman丶晨今天肩關節疼痛,在各種年齡段的各種人群中都很常見,然而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大多數人並不很清楚,一言蔽之「肩周炎」,這往往會耽誤治療。其實,造成肩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肩峰下撞擊症候群。
  • 肩峰撞擊怎麼辦?來進行肩胛骨穩定訓練吧!
    肩峰撞擊症候群正確的說法是【肩峰下撞擊症候群】,是在肩部外展時,肱骨頭和大結節反覆撞擊肩峰前緣及肩峰下結構,造成肩峰下滑囊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從而產生疼痛,活動受限等一些列症狀。說白了,就是肩峰下間隙由於各種原因變小了,組織沒有空間活動了,就撞到了!那肩峰下間隙有什麼呢?肩峰下間隙大約有1-1.5裡面的寬度。
  • 肩峰撞擊怎麼辦?試試肩胛骨穩定訓練吧
    概念  肩峰撞擊症候群正確的說法是【肩峰下撞擊症候群】,是在肩部外展時,肱骨頭和大結節反覆撞擊肩峰前緣及肩峰下結構,造成肩峰下滑囊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從而產生疼痛,活動受限等一些列症狀。  而動力穩定性是肌肉,若肩關節肌肉的動態穩定性缺失以及力量失衡,也會造成肩峰下撞擊,這往往是被人忽略的。
  • 如果您正經歷著肩痛的折磨,疼的晚上根本無法入睡,請看此文!
    謝醫生本人在北京進行學習的時候,曾經因為肩關節撞擊症候群以及肩峰下滑囊炎出現過一次近半個月左右的肩痛,真的是撕心裂肺一樣的疼痛。所以針對這種疼痛首選還是要通過藥物治療,如果疼痛特別嚴,重建議要口服和外用聯合使用,口服的藥物建議要使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比如雙錄芬酸鈉,比如洛索洛芬鈉,都是相對來講療效比較好的藥物,如果有胃部不適的人群,可以口服塞來昔布。
  • 醫生:對待肩痛,不可一貼膏藥了之
    專家:對待肩痛切不可一貼膏藥了之據了解,慢性肩關節疼痛已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約有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但肩痛不像其他的兩種疼痛,公眾對肩關節疾病認識普遍不夠,有很多人在肩痛起病時都是一貼膏藥了之,這是非常不對的」,林醫生感嘆。
  • 55歲男子長期肩痛,卻被確診為肺癌!醫生:肩痛恐是3類癌症前兆
    還有哪些癌症也會引發肩痛呢?1、胰腺癌胰腺癌的可怕之處,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主要是因為它是具有發病隱匿、難發現、易轉移、預後差等特徵的惡性腫瘤。而胰腺癌的初期會引起的牽引痛就常常被誤認為是普通肩痛。2、乳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一樣,最容易出現骨頭疼痛、高鈣血症、骨折等骨轉移病症,腫瘤轉移到關節部位,就會出現關節受限的症狀,就常常會被患者以為是單純的肩痛或者肩周炎。
  • 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肩膀痛困擾著很多人,何醫生在門診時常會面對各種肩膀痛的患者,下至十八,上至八十,都有可能遭遇這個問題。絕大多數患者都已經有或多或少的就診史,有些患者會告訴我,「以前醫生說我是肩周炎啊,讓我回去爬牆啊,怎麼一直好不了啊?」,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 你的肩關節還好嗎?關節一動就咔咔響,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
    夏天,又快到了,是一個健身和運動的季節,在運動前一定要活動活動身體。。。咦?為什麼感覺肩膀怎麼咔啦咔啦響?這回好了,還健什麼身,運什麼動,這個響聲是什麼情況?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激發出來你對身體的進一步探索?
  • 肩痛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教你一招輕鬆辨別
    肩膀是人類重要的活動關節之一,部分人出現了肩痛、肩膀活動受限等情況,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部分人發生了肩痛肩,就會想到是肩周炎引起的。那麼,肩痛就是肩周炎?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肩痛就是肩周炎嗎?
  • 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認識岡上肌激痛點
    肩關節是一個非常精細且複雜的關節,它包含六個面向的運動,多達十幾條的肌肉參與肩部活動,因此一旦發生肩膀疼痛,常會讓人摸不著頭緒。    需要注意的是,激痛點並不一定就是痛點,很多人在臨床上只處理了痛點,這樣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肌肉損傷導致的疼痛,可以通過找到激痛點來處理。
  • 肩膀痛得睡不著覺 醫生用這一方法讓倆外國人得到「解脫」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Roger的肩膀痛得越來越厲害,甚至晚上痛得睡不著覺。而Anthony也一樣,在保守治療後,肩膀的疼痛也是越來越嚴重,晚上痛得睡不著覺。肩痛難以入睡是怎麼回事?專家直言:要警惕肩袖撕裂為什麼常見的肩痛會發展到如此地步?據暨大附一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鄭小飛介紹,這主要與患者的肩袖撕裂有關。
  • 經常感到肩痛不已?加強監管訓練,提升肩關節健康
    現在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繁重,很多年輕人患上了肩關節疼痛的毛病,很多健美愛好者或者訓練愛好者,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肩關節痛的毛病,誰說沒有受過肩傷的人就不算一個健美的愛好者?那現在訓練中受傷的,可能是訓練方法不正確或者訓練強度過大而造成的,正確的訓練方法,完整的身體活動度,是不會受傷的,至於為什麼好多大神都有肩傷,因為首先大神也是從小白過來的,第二大神的訓練強度不是你我能比擬的,所以受傷機率也就增大了一般肩痛指的就是岡上肌肌腱炎或者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 一文搞懂踝關節撞擊症候群!
    >談談踝關節撞擊症候群的治療和康復什麼是踝關節撞擊症候群?踝關節撞擊症候群由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或骨在運動時相互撞擊、擠壓所致,多見於運動量較大的青年人及職業運動員,為踝關節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病因分類包括骨性撞擊和軟組織撞擊兩類。
  • 女子痛到想剁下胳膊!結果醫生從她肩上擠出一條「牙膏」……
    肩痛≠肩周炎臨床發現,很多人只要有肩關節痛,到了醫院就會說,「醫生,我得了肩周炎……」在他們看來,肩周炎成了所有肩痛的代名詞。專家表示,肩關節痛的原因前差萬別,真正的肩周炎所佔的比例不足10%,更多的肩關節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是由於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引起的,建議立即就診,由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切不要以為肩痛都是一個樣,很可能延誤治療。
  • 肩膀痛抬不起來?別急著「動」!2種病因,用錯方法可能會加重病情
    人上了年紀,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病小痛,這其中,肩膀疼痛就是很常見的一種。一旦肩膀痛了,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家喻戶曉的"肩周炎"——多活動活動關節,吃些消炎藥,也許它就能好了?其實在醫生眼裡,肩膀疼痛還真不是這麼簡單的。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五十肩?
    不少四五十歲的人,會有這樣的經歷:某一天,突然發現沒梳頭的時候,手不利索了。起初是肩膀痛,慢慢地手臂也抬不起來。這個毛病叫「凍結肩」,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麼它的另外一個名稱——「肩周炎」早已家喻戶曉。全稱叫肩關節周圍炎,也叫「凍結肩」,「粘連性關節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