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實際行動至關重要

2020-12-17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評論員

  近期,集納全世界氣候變化領域最優秀科學團體的智慧與心血而成的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再次印證了氣候系統變暖毋庸置疑的事實,全球減緩和應對氣候變暖的需求則顯得更為迫切。面對當下全球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將這份迫切的需求轉化為有效的行動,顯然,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面對氣候變暖毋庸置疑的事實,全世界都應該行動起來。工作組報告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科學嚴謹的文獻和更加真實的模擬模式,展示出關於氣候變暖這一事實的客觀性,並指出,氣候正在以更迅猛的方式發生變化,在許多情況下,氣候變化的速度都超乎預期,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極有可能是導致20世紀中葉以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這一結論。這就需要我們主動適應這種變暖趨勢,正確看待氣候變暖問題,採取措施和辦法減緩氣候變暖。各國需要制定相適應的宏觀戰略決策,以氣候承載力為基礎,主動順應氣候規律,合理開發和保護氣候資源,強化生態氣候服務,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有效防禦氣象災害,著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同時,我們還需要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能源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消費模式,這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氣象部門有責任、有義務向我國公眾科學、客觀地解讀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問題。IPCC對氣候變化事實和趨勢的最新評估結論顯示,人類活動的影響極有可能是導致20世紀中葉以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這說明,適應和減緩氣候變暖需要每一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行動起來。為了使公眾能夠真正了解和認知氣候變暖這一事實,各級氣象部門應該抓住有利時機,通過媒體宣傳、講座宣講以及製作各種手冊等方式與渠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公眾能夠了解這份報告的客觀性與科學性,它所包含的重要內容與舉足輕重的意義,並最終轉化為在實際生活中適應與減緩氣候變暖的行動。

  最後,中國科學家尤其是氣象部門的科學家,應該更加深入地對氣候變化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繼續為全社會適應和減緩氣候變暖提供科學支撐和決策依據。近年來,雖然氣候變暖逐漸得到主流認可,但是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氣候系統極為複雜,給準確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提出巨大挑戰。同時也意味著科學家,尤其是氣象部門從事氣候變化的專家,要更為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氣候系統中存在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以及各種要素之間的聯繫,大力促進科技創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氣候系統模式,建立氣候變化領域科技支撐體系。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3年10月28日一版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局長: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
    極端的意見甚至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鬧劇和騙局。這些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困惑。氣候變化科學問題爭論和質疑的焦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百年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是否真實?二是這一變暖現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呈波動式變化、總體升溫的特徵。全球地表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地球大氣運動的客觀規律。
  • ...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
    2020-12-14 07:54:11來源:FX168 【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致開幕詞時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應在本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
  • Nature Climate Change:氣候變暖下的真菌植物病原體全球分布數據...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西班牙巴勃羅·德·奧拉維德大學Manuel Delgado-Baquerizo團隊對於氣候變暖下的真菌植物病原體相對豐度及分布進行了研究,並提供了病原體的全球分布數據及未來預測
  •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社會衝突 軍隊不可避免被捲入
    全球氣候變暖讓各國軍隊面臨越來越大挑戰。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軍隊將不可避免地被捲入。變暖加劇社會衝突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芬加近日向國會發出警告說,全球氣候變暖容易使世界各地現有問題更為尖銳,諸如貧窮、糧食漲價、社會關係緊張和環境惡化等,這些因素將威脅一些國家的穩定,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
  • 【地理探究】雪崩和氣候變暖的關係,關於氣候變暖,你所要知道的...
    但是雪崩一定與全球變暖有著直接的關聯嗎? 其實並不是。 雪崩是瞬間發生的事件,而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長期過程。雪崩和全球變暖並不一定直接相關。雪崩需要有物質來源,即高山區的降雪。實際上,高山區的降雪量在時間和空間上差異很大,目前並不能夠用「氣候變暖」來詮釋。
  • 古特雷斯呼籲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全球變暖
    【環球時報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致辭時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應在本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據路透社12日報導,古特雷斯表示,《巴黎協定》已達成5周年,世界仍未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視頻]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很大
    氣候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造成了局部地區的洪澇、乾旱、颱風等氣候災害增多,過去三十年裡,全球僅十四級以上的強颱風頻率就增加了20%。不斷增加的氣象災害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會導致病蟲害增加、農業產量下降、水資源短缺、北方乾旱頻繁發生和沙塵暴增多、森林防火和疾病控制的形勢也更加嚴峻。
  • 氣候變暖,為何寒流席捲全球
    氣候變暖,為何寒流席捲全球 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在高喊全球變暖口號的今天會遭遇如此嚴寒?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導,日前多位權威氣候學家表示,連日來的異常氣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的開端而已,在接下來的20至30年間,地球將經歷一個「微型冰河世紀」。
  • 環保組織:氣候變暖了解一下
    摘要:近日,為了抗議美國總統川普無視全球變暖問題,芬蘭的一個環保組織計劃把川普的臉刻成一個115英尺高的冰雕,並以此證明氣候變暖問題確實存在。目前他們正在籌集50萬美元的資金,如果籌款順利,他們將會公布冰山的雕刻地點,並將通過網絡進行實況轉播。
  •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2015-08-10 07:50:51    兩位氣候變化問題專家,丹尼爾和挪威科學家爾蘭·穆斯特·克努森,今年分別從南、北極出發,用騎行、徒步的方式前往巴黎。兩位年輕人希望,在今年聯合國召開氣候變化會議之前,能用自己的行動和專業知識喚醒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為各國達成「氣候協議」做出貢獻。此活動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局和亞太地區眾多國別辦公室的支持。    「如果一個人體溫上升3度,那他就發燒了。
  • 專家稱全球氣候變暖將使東京等大城市消失
    國際在線報導:據紐西蘭先驅報消息,看過美國大片《後天》的人們也許不會忘記影片中描寫的氣候變化帶給美國的深重災難。近日,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學術會議在德國召開,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大衛-金博士在會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將使地球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 氣候變暖 「看海」還是抗旱 「西部變暖變溼」現象再引關注
    【來源:中國青年報】據外媒報導,由於氣候變暖,美國阿拉斯加州育空河三角洲凍土和海冰融化,當地居民生活受到威脅。有專家表示,阿拉斯加州的氣候變暖速度約為全球平均速度的兩倍。新華社供圖 去年,一則有關「我國西部正在變暖變溼」的新聞刷屏:西北地區一些乾涸多年的湖泊再現碧波,荒蕪的戈壁逐漸顯現綠色,降水量出現增加趨勢,一切似乎都在宣告,西北地區正在變暖變溼。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有關「變暖變溼」現象的討論再次引發關注。
  • 氣候變暖:蘇格蘭或產優質長相思
    Scotland Warms up to Wine 摘要: 之前有關氣候變暖的糾結曾密布哥本哈根
  • 科學家:隨著氣候變暖,赤道地區愈加「荒蕪」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候變暖,隨著氣候變暖,哺乳動物、浮遊生物、植物和海鳥的數量在不斷變化。我們預測,隨著氣候變暖,原本寒冷的棲息地變得更加適宜生存,變暖的海洋將導致每一物種在其活動範圍的較冷一端的數量增加。我們還預測,隨著溫度變得太熱而無法生存,每個物種在赤道附近範圍內的數量都將減少。」研究小組的分析表明,極地和赤道山脈邊界的海洋生物種群正經歷著預期的物種豐富度變化。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氣候變暖的數字對比:從66%到90%
    過去50年全球氣候變暖超過90%的可能性與人類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而在2001年發表的第三份氣候評估報告中,與此相關的這一數字還是66%。布希還曾經表示,現在尚沒有科學的論證結果能證明全球氣候變暖跟溫室氣體排放有關。
  • 中國氣候變暖趨勢加劇 本世紀末可能升高4.2度
    中新社北京九月八日電 (記者 阮煜琳)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羅勇八日在北京提出,未來中國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最新預測結果顯示,到二0二0年中國平均氣溫可能比上世紀後二十年升高零點五至零點七攝氏度,到本世紀末可能升高二點二至四點二攝氏度。
  • 氣候變暖已明顯改變我國降水類型
    2月7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信息稱,2016年我國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第三暖年;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氣候總體上呈現出強降水增強、區域性乾旱加重、颱風增強、西北氣候暖溼轉型等特點。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公報表明,2016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高出0.83℃以上,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各國氣候數據顯示,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全球氣候變化高級會議:求同存異 快速行動(組圖)
    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在發言中說「加拿大對氣候變暖問題的核心原則是平衡」,他強調應對氣候變暖的措施不應以減緩經濟活動為代價,「我們要平衡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關係」。和他持相同看法的至少還有美國總統布希,他因反對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而沒有出席會議,僅派代表參加,不過他將在會議後出席一個由潘基文邀請的主要國家參加的小型餐會。
  • 研究:吃素或不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宜居未來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適當吃肉對氣候變暖產生的影響並不大,吃素不一定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他們發現,在他們調查絕大部分國家中,人們每天只吃一次肉、魚或乳製品,這對氣候變暖和水資源造成的影響,甚至比某些素食還小。研究員表示,包括攝取昆蟲、小魚和軟體動物等在內的飲食對環境的影響,跟吃素差不多,但相對而言營養價值卻更高。報導稱,當今世界,許多氣候運動人士和科學家都呼籲改吃素食,以遏止氣候變暖、減少森林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