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的數字對比:從66%到90%

2020-12-15 央視網

全球氣候變暖的數字對比:從66%到90%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5日 07:39 來源:人民日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月2日在法國首都巴黎發表了全球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摘要。這份長達21頁的摘要指出,地球表面氣溫在過去100年裡上升了0.74℃,到2100年可能比1980年至1999年時高1.1℃至6.4℃。過去50年全球氣候變暖超過90%的可能性與人類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而在2001年發表的第三份氣候評估報告中,與此相關的這一數字還是66%。

  從66%到超過90%,這組數字的對比,或許只能令人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過去5年的時間裡,我們與《京都議定書》中所確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已經漸行漸遠。其中一個方面的原因是人類的經濟活動日趨頻繁,產生的溫室氣體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人類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所做的努力還很不夠,前面的路也變得更長。

  從66%到超過90%,這組數字的對比讓人心情沉重,不過,令人心情更加沉重的,是布希政府隨之的表態。IPCC的氣候評估報告摘要發布不到4個小時,白宮就急忙發表聲明稱,美國仍不準備採取強制性的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布希政府這樣的表態,已經不是第一遭了。

  2001年3月,布希政府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其理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2005年7月,布希再次表態,不會在限制廢氣排放的任何類似協議上簽字,否則,美國將因此失去500萬個工作機會!布希還曾經表示,現在尚沒有科學的論證結果能證明全球氣候變暖跟溫室氣體排放有關。

  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將日趨嚴重,正如美國著名的氣候科學家傑裡·馬爾曼說,「確鑿的證據是明擺著的。」如果僅就人類自身目前的感受而言,氣候變暖的感覺似乎並不壞:油價降下來了,天寒地凍的感覺沒了,甚至有報導說,隆冬12月的莫斯科郊外,蘑菇在發芽,小草還有嫩綠的顏色……不過,科學家理性而嚴謹的分析會讓你透過眼前的表象看得更遠:在不太遠的未來,人類將不得不承受氣候變暖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比如說數十億人缺水、南北兩極冰蓋將迅速消融,海平面升高將導致一些島國的消失,暴雨、乾旱、熱浪等極端天氣將頻繁出現,生物鏈被打亂以及傳染疾病肆虐等。世界經濟論壇等機構10日在日內瓦發布的「2007年全球風險」報告稱,氣候變化將成為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由全球變暖造成的自然災害在今後數年內可能會導致某些地區人口大規模遷移、能源短缺以及經濟和政治動蕩。

  既然溫室氣體已經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變暖的頭號「元兇」,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計,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毫無疑問地成了一種理性的、積極的選擇。早在1997年12月,為了使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就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在過去的10年裡,許多國家為了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採取了種種措施,做出了種種努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目前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世界的1/4。僅僅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就理應做溫室氣體減排的表率,而不是回回成為不願承擔責任的「例外」。

  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不以國界論,「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難逃於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政府推卸責任的這種言行,只能讓人對美國生出為富不仁的感覺。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氣候變暖,為何寒流席捲全球
    氣候變暖,為何寒流席捲全球 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在高喊全球變暖口號的今天會遭遇如此嚴寒?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導,日前多位權威氣候學家表示,連日來的異常氣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的開端而已,在接下來的20至30年間,地球將經歷一個「微型冰河世紀」。
  • 英語新詞:由全球氣候變暖到「全球異常」
    在大家都擔心全球變暖的時候,有些地區在近兩年經歷了極度的嚴寒或乾旱天氣。這個時候,用全球變暖(globalwarming)似乎已不足以說明問題,有人說用globalweirding(全球異常)來描述更加準確。
  • ...全球氣候變暖|degree|俄新社|planet|carbon|攝氏度|歐洲|印度|...
    本期,我們精選了與全球氣候變暖話題有關的數據新聞案例,看媒體如何為讀者直觀呈現全球氣候變暖。作品通過交互式地圖首次將海平面上升估計值與現代人口密度圖相結合,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出氣溫上升前後日本大阪、埃及亞歷山大、巴西裡約熱內盧、中國上海、美國邁阿密等幾個重點城市的水域覆蓋區域對比及受影響人數,細緻描繪出上升的水面將驅使人們離開家園的圖景,揭示了全球變暖的真實風險,帶給讀者對於氣候變化對生活影響的直觀感知。
  • 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幸運兒,中國英國均上榜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世界葡萄酒版圖悄然發生了變化。NASA和哈佛的一項研究發現,溫度的上升使得法國提前採收葡萄的情況越來越頻繁。一般來說,氣候變暖有利於葡萄更快成熟,從而釀造出更高質量的葡萄酒。
  • 中國氣象局局長: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
    極端的意見甚至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鬧劇和騙局。這些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困惑。氣候變化科學問題爭論和質疑的焦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百年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是否真實?二是這一變暖現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呈波動式變化、總體升溫的特徵。全球地表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地球大氣運動的客觀規律。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社會衝突 軍隊不可避免被捲入
    全球氣候變暖讓各國軍隊面臨越來越大挑戰。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軍隊將不可避免地被捲入。變暖加劇社會衝突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芬加近日向國會發出警告說,全球氣候變暖容易使世界各地現有問題更為尖銳,諸如貧窮、糧食漲價、社會關係緊張和環境惡化等,這些因素將威脅一些國家的穩定,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
  • 【地理探究】雪崩和氣候變暖的關係,關於氣候變暖,你所要知道的...
    但是雪崩一定與全球變暖有著直接的關聯嗎? 其實並不是。 雪崩是瞬間發生的事件,而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長期過程。雪崩和全球變暖並不一定直接相關。雪崩需要有物質來源,即高山區的降雪。實際上,高山區的降雪量在時間和空間上差異很大,目前並不能夠用「氣候變暖」來詮釋。
  • 專家稱全球氣候變暖將使東京等大城市消失
    國際在線報導:據紐西蘭先驅報消息,看過美國大片《後天》的人們也許不會忘記影片中描寫的氣候變化帶給美國的深重災難。近日,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學術會議在德國召開,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大衛-金博士在會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將使地球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 [視頻]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很大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報告分析,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    氣候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造成了局部地區的洪澇、乾旱、颱風等氣候災害增多,過去三十年裡,全球僅十四級以上的強颱風頻率就增加了20%。不斷增加的氣象災害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會導致病蟲害增加、農業產量下降、水資源短缺、北方乾旱頻繁發生和沙塵暴增多、森林防火和疾病控制的形勢也更加嚴峻。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新聞—科學網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報導了這一結論。根據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十年增加15%。
  • 氣候變暖,30年後香蕉將消失?全球溫度變化,這是人類的鍋嗎?
    最近,有消息稱,氣候變暖,香蕉或將消失,這些年來,氣候變暖一直是一個熱議話題,那麼氣候變暖真的是人類的鍋嗎?如果氣候真的不斷變暖,那麼香蕉的生長的確可能會受到限制,我國科學家曾對海南島30年間的香蕉產量做了對比分析。對比發現,1971-2000年間,海南島平均氣溫升高了0.3℃,年極端最低氣溫平均升高1.2℃,1月最低氣溫平均升高0.3℃,香蕉種植氣候適宜區減少了約4%。
  • 美國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稱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6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1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 氣候變暖已明顯改變我國降水類型
    2月7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信息稱,2016年我國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第三暖年;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氣候總體上呈現出強降水增強、區域性乾旱加重、颱風增強、西北氣候暖溼轉型等特點。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公報表明,2016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高出0.83℃以上,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各國氣候數據顯示,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科學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增強導致!
    科學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增強導致!地球作為人類生命的起源之地,人們一直都充滿了優越感,不過隨著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生產排放的各種大氣汙染,導致環境造成的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問題已經發展為了全球人民的困擾。
  •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竟然是
    全球變暖是目前人類最關注的環境問題,為了緩解全球變暖問題,國際社會定期召開氣候大會,已商討解決辦法。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新的關於控制全球氣候的《巴黎氣候變化協議》。
  • 全球多地迎來寒潮 分析稱氣候變暖「推波助瀾」
    近來,全球多地出現嚴寒天氣,美國遭遇暴風雪,預計將影響5000萬人,日本北海道24小時積雪達到92釐米,兩名烏克蘭居民凍死街頭。  受南下的北極寒流影響,美國中西部和東部地區迎來大降溫,多地溫度降至冰點以下,部分地區可能會迎來降雪。
  • 每十年升高0.23攝氏度 中國氣候變暖幅度是全球的兩倍!
    因溫室效應而導致的全球變暖仍被一些人認為是個偽命題,比如最近令歐巴馬都頭疼的美國參議院環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席吉姆·因何夫(James Inhofe)。為了讓更多人相信全球氣候變暖是個偽命題,他出版了一本書——《最大騙局:全球氣候變暖陰謀如何威脅你的未來》,在書中,他搬出《聖經》為自己作證。
  • 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實際行動至關重要
    ,全球減緩和應對氣候變暖的需求則顯得更為迫切。面對當下全球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將這份迫切的需求轉化為有效的行動,顯然,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面對氣候變暖毋庸置疑的事實,全世界都應該行動起來。工作組報告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科學嚴謹的文獻和更加真實的模擬模式,展示出關於氣候變暖這一事實的客觀性,並指出,氣候正在以更迅猛的方式發生變化,在許多情況下,氣候變化的速度都超乎預期,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極有可能是導致20世紀中葉以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這一結論。這就需要我們主動適應這種變暖趨勢,正確看待氣候變暖問題,採取措施和辦法減緩氣候變暖。
  • 英國氣象局:全球仍在變暖 但速度放緩
    全球變暖威脅海冰英國氣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在過去一年裡變得「更充足」了。在於今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英國氣象局利用9個指標的最新數據告訴人們,全球氣溫在過去10年裡出現了上升。這9個指標包括海冰與積雪的不斷減少、大氣溼度的不斷加大。聯合國(UN)氣候變化談判將於下周在墨西哥坎昆拉開帷幕。英國氣象局是全球領先氣候研究中心之一。該局資深科學家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從各種指標的觀測結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