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冬季進補誤區 · 不分地域丨南北補冬有差異!北補畜...

2020-12-19 上遊新聞

地域不同,氣候差異大,進補也各有側重點。

像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用溫熱之味,像牛肉、羊肉等,補品如參茸等,禦寒助陽的功效好;

但是長江以南地區,氣溫相對較暖和,宜清補,吃些雞、鴨、魚類是不錯的選擇;

而像地處高原山區,雨量少氣候偏乾燥,宜潤補,如燉銀耳百合、冰糖雪梨等。

北方吃水餃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愛吃餃子。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河東水西是「老天津衛」的聚居地,有立冬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非常地道,再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在東北立冬進補也吃餃子,主要吃酸陷的,這主要與東北寒冷的氣候有關。另外東北人在冬至後還喜歡吃小雞燉蘑菇、亂燉等家常菜。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名菜,用幹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製而成。榛蘑燴著雞肉的鮮香,真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亂燉是東北比較普遍的家常燉菜之一,是將豆角、豬肉、土豆、西紅柿、茄子依次入鍋,先炒後燉,風味獨特,馨香無比。

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立冬後人們還喜歡吃涮羊肉。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寒冷。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用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格外有味道,而且是大補。

南方吃雞鴨魚肉

在我國南方很多城市,立冬要吃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寶島臺灣這一天,人們愛吃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食。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南京人立冬喜歡吃蔥。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老南京人認為吃生蔥可以抵抗冬季溼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因此,南京人還總結出了「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蔥再辣嘴中盤」的俗語。南京人不僅是生吃蔥,燒肉、燒魚裝盤後也不忘特意撒滿一層南京特有的香蔥,讓新鮮的蔥花一起下肚,既吃了美食,那青白玉般的蔥兒又帶來冬季裡的健康。

在福建很多地方,立冬要吃甘蔗。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中國幅員遼闊,從北到南無論氣候、風俗都差異很大。立冬時節,北方往往已經草木凋零、寒意逼人,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而南方很多地方卻依然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冬至進補方法,但只要健康、合理,都是值得推崇的。 

進補需吃肉 南北各不同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為「四立」,自古就受到老百姓的重視。民間有立冬進補的習俗。吃肉當然是進補的一個重要選擇,那麼應該吃些什麼肉,南北方有何差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北方選擇溫補畜類

中醫裡的立冬進補也有個地域原則: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具體來說就是,北方地區的冬季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

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其中含蛋白質10%-20%,脂肪10%-30%,無機鹽0.6%-1.1%,無機鹽中以鈣、鐵、磷含量豐富,且鐵和磷在人體內利用率較高,維生素中以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含量較多,含糖量較淺。總體來說,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溼氣,避寒冷、暖心胃。

燉、燜、蒸是羊肉最營養的吃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最佳。燉時,營養成分部分溶入湯裡;燜、蒸時,營養成分基本還在肉裡,適合嗜肉族。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姜小火燉製。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

牛肉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其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中醫食療認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適合與某些素菜一起燉著吃,可以酸鹼中和,口感效果都會更好。例如牛肉和白菜、土豆、粉條燉一起味道極佳,和南瓜也是不錯的搭配。值得一提的是,牛肉遇到番茄後,可以使牛肉中的鐵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

南方選擇清補禽類

入冬後,南方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暖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主,比如雞、鴨。

雞肉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傳統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肉肉質細嫩,適合各種烹調。為了保持其低脂肪的優點,最好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相反,香酥雞、辣子雞、炸雞等經過油炸,不僅損失營養成分,熱量也比較高,不利健康。

鴨肉

鴨是餐桌上的上乘餚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但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在南方冬季清補最為適宜。

鴨肉+酸菜:鴨肉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B族維生素等。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尿消腫的作用。酸菜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具有開胃利膈、殺菌、治寒腹痛等功效。鴨肉+山藥:老鴨既可補充人體水分又可補陰,並可消熱止咳。山藥的補陰功能更強,與鴨肉伴食,可消除油膩,還可起到滋陰補肺的作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至:20首冬至詩詞,請收好!
    {"title":"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至:20首冬至詩詞,請收好!"", "classid":"2712"}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至:20首冬至詩詞,請收好!
  • 上遊•文薈丨最美疊字詩詞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title":"上遊•文薈丨最美疊字詩詞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url":"https://www.cqcb.com/yuedu/yeyu/2019-10-07/1897341.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
  • 上遊•文薈丨秋食誤區 · 老話謬誤丨秋不吃薑、秋瓜壞肚...
    誤區一:秋不食姜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營養專家表示,秋季並非絕對一點也不能吃薑,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誤區二:秋瓜壞肚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 立冬進補,來年打虎!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進補方法都在這了!
    立冬進補,原則大不同河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雪梅在2016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談到,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進補還要注重區域之分。王雪梅介紹,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也就是說: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中年: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老年: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
  • 南北方補冬有差異!冬至進補要跟著地域來
    如今人們認識到之所以補冬,是因為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進和加速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來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此時多進補可以補充消耗的過多能量。因此,補冬是有科學道理的。現在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立冬進補方式,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 冬季正確進補,記牢3句口訣
    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而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現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
  • 冬季進補記有三句口訣五道菜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孕媽冬季保暖,「衣食住行」攻略一覽,躲開這幾個避寒誤區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民間俗語告訴我們冬季進補的重要性。普通人尚且如此,孕婦更是應該保護好自己,避免生病。天氣變冷了,人體也是需要進補的,冬天是一個十分適合補身體的季節。
  • 食安城市創建時丨進補不是亂補!一碗牛肉湯喝翻11人!
    冬季進補因人而異 冬季進補是不少人的選擇,但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3 冬季進補的三大誤區,千萬別踩!
  • 冬季進補五個「坑」中醫教你避
    但許多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也沒有根據年齡、所處之地來定製進補方案,補了但營養難以代謝,甚至產生不良反應。對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劉喜德為本報讀者梳理了幾大誤區,幫助大家科學進補。誤區一:以藥代食不少人認為,進補就是吃中藥,更有甚者用補品代替一日三餐。相對來講,食補比藥補更溫和,如沒有特殊疾病,最好採用食補。
  • 冬季進補你吃對了嗎?
    冬季進補 你吃對了嗎? 明天(7日)就進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了,可謂是冬補正當時令。除了熱乎的牛肉湯、羊肉湯,什麼燕窩阿膠滋味美,保溫杯泡枸杞水,不少人都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以此禦寒和增強體質。俗話不是說了嗎,「冬令進補,春天打虎」。
  • 購買窗戶看性能,南北地域差異大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不同的地域,對於窗戶性能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我國,南北兩地氣候上的差異比較大,對於窗戶性能的要求自然也不盡相同!在南方非常合適的窗戶,在北邊未必就適用;相反,在北方非常流行的窗戶,可能在南方鮮有人用!下面咱們就來具體說說南北兩地對於窗戶性能的需求究竟有哪些差異。首先說說南方。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必看!20個冬季常見病的防治小妙方,便宜好用!
    冬季皮膚乾燥:用兌水的甘油推薦專家:北京電力醫院皮膚科馮仁洋冬季皮膚皮脂腺分泌減少,手足皮膚容易變幹、變脆,這種情況適合塗抹甘油。建議把純甘油添加30%左右的水後再使用,一天一次,在皮膚局部塗抹有很好的保溼作用。4.
  •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專家提示:冬季老年人如何中醫養生與進補
    冬季人體精氣收藏、食補容易吸收,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冬季進補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尤其老年人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所以,冬季養生.應重冬補。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進補那些事兒,一次跟你講清楚丨蝌諺More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但是,這句話真的正確嗎?冬天氣候比較惡劣、疾病頻發,注重飲食、營養跟得上了,免疫力自然會提高,到了開春氣候再度變化的時候,就能展現出比較強的抵抗能力。因此,這句俗語不無道理。不過,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誇大進補的效果。
  • 冬季進補三誤區
    ■營養快餐  冬天進補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比如,常會使用的四物湯,一般認為是女性的專利,實際上,臉色蒼白、容易疲倦的男性也適合食用。四神湯一般認為是大人獨享的補帖,但有過敏體質的小孩子也可適當食用。
  • 冬季切忌亂進補!這幾個冬季進補的禁忌你知道嗎!
    >冬季進補也是有禁忌的 一起來了解下吧! 虛實不分 中醫認為虛者補之,非虛症病人不宜濫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 滋養進補越貴越好?冬季養生4大誤區
    冬季雖然冷,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很多人都會選擇服用溫補食材來抵禦寒冷,調理身體,但是冬季養生誤區,你踩了幾條呢? 小佳今年大學畢業,工作了半年,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吃不消,看到同學小瑗在朋友圈賣燕窩,有滋養進補的功效,就被朋友的廣告吸引了。但是自己的工資有有限,買不起那麼多的名貴藥材,小佳感覺非常的苦惱。像小佳這樣有需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的花掉了自己大部分的工資來購買這些昂貴的藥品,有的甚至超前消費,讓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
  • 冬季該如何進補 中醫答疑解惑
    原標題:冬季該如何進補 名中醫答疑解惑 人們都說,冬季是進補的時節。可是冬季為什麼要進補?又該怎麼進補?今天,我們就請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遼寧省名中醫張豔教授為您說說冬天該咋補? 冬季進補提高免疫功能 中醫有個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相應,天人合一。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故宮四季,絕色中國
    單就藍色,就有素雅的魚白、玉色、月白。中國曾有個龐大的色彩系統,但卻失落在歷史中,被遺忘在故紙堆裡。立冬地始凍,冬色起於黃琮色。黃琮是大地色,落葉成泥百草枯,土地現出原來的顏色,冬天便來了。小寒鵲始巢,冬色盛於霽藍色。「霽」,乃雨過天晴的模樣。霽藍與霽紅都是上品之色,在這寂冷的冬日裡,唯有故宮裡的霽藍,不流不裂,透著久經世事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