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一直代表著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因此父母都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商,大多數人都相信高智商的人取得成功更容易,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戈爾曼有句話說得好:人要想成功,20%靠智商,但80%卻靠情商。
所以智商往往可以讓一個人學習好,成績優秀,可並不直接表示他們將來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
白巖松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他曾在表示:要想國家有質的飛躍,那必須得培養情商高的孩子。因此假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情商的培養,國家要想一直繁榮昌盛就很難。
到了將來,會越來越看重一個人的情商。培養高情商不僅要在學校教育中,還有在平常生活中體現。如果教育中缺乏情商教育,那就是失敗的。
高情商的優勢
1. 孩子情商高,比一般人更能察覺出自己情緒的微妙變化,如果他們碰到挫折,他們會自我暗示與自我鼓勵。還有一點,孩子情商高,能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處理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並能完美解決。
2. 大人情商高,更容易比一般人取得成功。哈佛大學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抽取了188個大公司管理層領導的情商與智商,結果表明,這188個大公司高層,他們中情商高比智商高的人佔九成。
意思就是,當領導的人往往情商比智商高。因此,父母不能一味看重孩子的學習與成績方面,而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情商高的人,這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
父母多對孩子講這四類話,培養出來的孩子,個個都是高情商
1. 學會自信
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在培養孩子期間,應該多鼓勵並支持孩子。假如孩子碰到挫折懊惱喪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鼓勵鼓勵孩子,類似於跟孩子講:&34;
2. 你完成得很出色
相同的,孩子長大成人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多加以鼓勵與認可。每當孩子把事情出色地完成時,父母應該積極地表揚孩子,就好像:&34;
當孩子接受到你的認可時,他會越來越自信,對待生活也會更加樂觀積極。長久以往,孩子的情商會愈來愈高。
3. 要有自己的觀點
許多父母自以為,孩子還沒到自己做決定的年齡,就沒必要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建議,所以,家長都會幫孩子&34;下決定。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父母常常替孩子做選擇,下決定,限制了孩子自主思考的權利,會不利於他在探索欲望與追求思想的發展。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
4. 自己事情自己做
還有,父母不光要給孩子在思想上的自由,更應該在行為中。如果生活中一切小事都幫孩子安排妥當,則孩子會過度依賴家長,自然也不會擁有好的自理能力了,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34;的意識,這樣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情商呢?
三到六歲左右的兒童是塑造性格的黃金時期,父母們要在這段時間多下功夫,特別是性格養成方面。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每天多抽出點時間陪陪孩子,還有要幫助孩子學會該怎樣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多說上面那五句話,漸漸的就會從孩子身上看到奇妙的變化。畢竟大家可能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急切希望在孩子身上用對方法,其實不用著急,只要一心為著孩子,終有成效的那一天。
在教育方法上面,建議家長們從孩子最感興趣的卡通故事入手,通過繪本裡的故事來將日常的行為習慣帶入,孩子願意聽,不知不覺的就領會了其中的道理,再加上3-6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模仿,理論+實踐兩者結合,更能促進孩子對好習慣、好品質的掌握。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別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孩子2歲起就要看繪本,從繪本中學習行為。家長別小看繪本的力量!
抓住孩子2-8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說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媽媽我能行》、《好孩子懂禮貌》、《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是我快樂》,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10冊不過是69.9元,平均一本7元不到
而且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2-8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旦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