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模的類型:發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
發展常模
人的許多心理特質,如智力、技能等,是隨著時間以有規律的方式發展的,所以可將個人的成績與各種發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現相比較。根據這種平均表現所製成的量表就是發展常模,亦稱年齡量表。
在量表中,個人的分數指出他的行為在按正常途徑發展方面處於什麼樣的發展水平。
1、發展順序量表
最直觀的發展常模是發展順序量表,最早的一個範例是葛塞爾發展程序表。
2、智力年齡
簡稱智齡,智齡是年齡量表上衡量智力的單位。比內-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齡的概念。例如,在吳天敏修訂的比內-西蒙量表中,每個年齡都有6道測題,答對每題則得智齡2個月。
3、年級當量
即年級量表,在教育成就測驗中最常用。
百分位常模
百分等級
一個測驗分數的百分等級是指在常模樣本中低於這個分數的人數百分比。
百分點
也稱百分位數,是計算處於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對應的測驗分數是多少。
四分位數和十分位數
是百分位數的兩個變式,其含義相似。
標準分常模
標準分常模是將原始分數與平均數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出來的量表。因為它的基本單位是標準差,所以叫標準分數。
分為線性轉換和非線性轉換。
Z分數
平均數為0,標準差為1。
T分數
平均數為50,標準差為10,應用於MMPI明尼蘇達人格測驗和EPQ人格測驗。
標準九分
平均數為5,標準差為2。
標準十分
平均數為5.5,標準差為1.5,應用於16PF卡氏人格測驗。
標準二十分
平均數為10,標準差為3,應用於韋氏智力測驗的分測驗。
應用最廣,影響最大的離差智商(即IQ)
平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5或16 ,應用在韋氏智力測驗,CRT聯合型瑞文測驗和比內測驗。
比率智商
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之比。比率智商並不適合於年齡較大的受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