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焰教授領銜的教學團隊歷經5年所打造的「影視文化MOOC」系列課程《電影與人生》即將上線,現授權「海大電影課」公眾號推送部分講稿。好電影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溫暖、美好、感動之力給予我們的人生以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愛電影、懂電影、懂人生!
——柴焰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被賦予了財富、勵志、創業、創新等各式標籤的網際網路領軍人物。他現在是眾多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馬雲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主人公阿甘。2014年,阿里集團在美上市,馬雲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阿甘正傳》看過不止10遍,阿甘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來紐約之前他又再次觀看了這部影片。阿甘這樣一個虛構的影片人物,給了馬雲的人生很多啟示和激勵。「我想我是阿甘,每當受到挫敗感的時候,我都會看這部電影。因為它告訴我,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是你。」2017年10月,馬雲帶隊去洛杉磯,還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馬雲來到《阿甘正傳》的片場
《阿甘正傳》可以稱得上是美國電影的經典之作。2007年該片入選美國電影學會(AFI)評選的美國電影史上百部最偉大的電影。《阿甘正傳》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影片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它不僅創造了美國本土3億票房,全球6.57億票房的收入奇蹟, 獲得了1995年第67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影片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師導演的電影作品為大家所熟知還有《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年)、《荒島餘生》(2000年)、《雲中行走》(2016年)、《間諜同盟》(2016年)等等。在這部影片中,飾演阿甘的美國著名影星湯姆 漢克斯,憑藉出神入化的演技徵服了所有觀眾,尤其是他略顯呆滯的眼神和僵硬的肢體動作,舉重若輕地演活了這個智商只有75,卻創造一個又一個人生奇蹟的角色。
湯姆·漢克斯憑藉阿甘一角
獲第67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影片用阿甘自我敘述的方式將其個人成長的歷程與三個朋友珍妮、布巴和丹中尉命運的交錯發展,與美國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就是這樣一個整天挺著個脖子,一副傻乎乎樣子的「阿甘」,從就讀正常孩子的學校遇到美麗的珍妮,為躲避壞男孩的欺負一路奔跑,跑掉了矯正腿的鐵箍,並且跑進了大學、後來參軍遇見滿腦子都是捕蝦的黑人好友布巴,赴越南戰場九死一生,奔跑著去救受傷的布巴,連帶著救了丹中尉。布巴死在越南戰場,阿甘養傷期間學會了打桌球,成為中美桌球外交的使者。退役後阿甘為了實現好友布巴的願望,和失去雙腿的丹中尉出海捕蝦,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又投資了蘋果公司成為超級富翁。當阿甘飛跑著穿過那條長達30多年的當代美國歷史長廊時,同時也從這段美國歷史上最為動蕩、坎坷的年代中跑出自己人生的精彩。他不但漸漸取得了每一個觀眾的認同,而且使每一個觀眾都感覺他奇蹟般的人生旅程是那麼真實可信、那麼鼓舞人心!阿甘開掛了的人生讓人們也會不由思考:命運到底是什麼?這也是阿甘問媽媽的問題。阿甘天生智商不高,他的生活哲學來自母親的教導。片中阿甘媽媽臨終時給予了解答,她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在美國,巧克力通常有十二快或二十四塊,每個都有不同的包裝和口味,以前沒有標誌。只能拆開放在嘴裡,品嘗了之後才知道箇中滋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口味,如同誰也不可能完全預知自己的人生境遇,而這也是人生的有意思之處。自己的命運自己把握,做好當下,完善德行,才能遇見未來人生更好的自己。阿甘身上所具有的本真、誠實、善良、忠誠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是數百年來美國社會主流意識所崇尚的人性品格和美德。無論世事怎樣變遷,阿甘始終如一,簡單純樸善良之心從未改變。他不聰明,也因為不聰明沒有去沾染當時美國社會出現的種種不良習氣,他身上也沒有勾心鬥角虛偽造作。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別人問阿甘:「你是傻瓜嗎?」阿甘總是回答:「我媽媽說,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阿甘智商不如常人,但他卻能把正常人從人生的迷茫和困惑中帶出。影片中阿甘用時三年兩個月橫跨全美的跑步之旅讓他成為了很多人精神上的導師,更幫他認清楚自己。「人要想擺脫過去,就要不停地往前跑!」阿甘的這句名言一時間使無數人願意跟隨他跑在融入自然、不斷明晰自己內心,尋找人生方向的希望和陽光之路。無獨有偶,熱愛跑步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跑」中獲得這樣的人生體悟:「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麼一丁點,才更為重要。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這與影片中阿甘一言不發的奔跑有異曲同工之處。
美國《娛樂周刊》評價電影《阿甘正傳》是「一則成功而及時的美國神話,一部穿越了歷史的人生寓言。」《阿甘正傳》中將阿甘的成長經歷與美國20世界50年代到70年代的歷史貼合在一起,阿甘的人生既是自我走向成功的人生,也是美國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廢除種族歧視的大學校園、黑人民權鬥爭、反戰風潮、甘迺迪被刺、中美關係解凍、水門事件等當代美國一系列重大事件,阿甘都以無意識地出現,不經意間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影片還運用特效技術實現阿甘與華萊士、甘迺迪、詹森、尼克森、列農等一系列當代美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的真實影像同框出現,特別是片中阿甘與兩位美國總統的握手、交談,使阿甘的奇蹟人生變成了一段使人深信不疑的歷史。其中有一個設計十分精妙的情節:阿甘的一個好心行為促使了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森下臺的水門事件的曝光。
阿甘與甘迺迪總統「握手」
阿甘一生所愛的女孩只有珍妮。兩個人初識於校車裡,珍妮漂亮、善良,她是唯一肯讓阿甘坐在身邊的人。這個場景在阿甘參軍的時候再次出現,而這時願意給他座位的人變成了後來的好朋友布巴,簡單的舉動卻阿甘倍感溫暖。童年灰暗的生活影響著珍妮的一生,兒時她希望自己是一隻小鳥,能夠遠離這個讓她痛苦掙扎的地方,能夠擺脫可怖的父親。成年後的珍妮與阿甘的價值觀、言行和命運形成強烈反差。阿甘大學畢業,入伍從軍,珍妮想要成為優秀的歌手,卻淪落到裸體賣唱;阿甘載譽歸來,接受表彰,珍妮卻成為反戰的嬉皮士,居無定所、四處漂泊;阿甘開著珍妮號完成巴布的夢想時,珍妮卻陷入毒品,踟躕在輕生的邊緣,兩人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但是阿甘始終深愛著珍妮,從不計較珍妮現在和過去的生活,從不計較自己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阿甘不會說什麼甜言蜜語,他那句「我不聰明,但我知道愛是什麼」卻足以打動人心。他對珍妮,沒有任何索取,他只耐心等待,安心守候。珍妮曾經總說阿甘不明白什麼是愛,可是當她經歷了與不同男人的交往,最終知道阿甘才是最懂得愛的人,只有阿甘會放下所有偏見、成見、計較,純然地去對自己好。正如愛爾蘭詩人羅伊·克裡夫特的詩句寫得那樣:「我心裡最美麗的地方,卻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別人都不曾費心走那麼遠,別人都覺得尋找太麻煩,所以沒人發現過我的美麗,所以沒人到過這裡。」
阿甘與珍妮
回歸了正常生活的珍妮溫柔甜美,她告訴阿甘自己生下並撫養了他們兩人的孩子,也說出自己患病的消息。阿甘和珍妮回到家鄉結了婚,在寧靜溫暖的環境中,珍妮度過了自己最後的生命時光。影片中珍妮最後居住的房間正是阿甘母親離世時居住的房間。不同的是,阿甘母親平靜地面對自己的死亡,告訴兒子「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而珍妮顯然對死亡懷有恐懼,所以她問阿甘:「你在越南害怕過嗎?」在戰場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喪命,阿甘是這樣回答的。
阿甘的這段話不僅不弱智,反而具有幾分詩意的深邃,他從雨停後的星空、夕陽西下的海面、山間清澈的湖水這些自然美景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與純粹,這些都幫助他排遣孤獨,消除恐懼,正視和接受人生遭遇到的一切。阿甘的詩意描述喚出珍妮內心中最真的情感,對阿甘愛的告白也表明她感受到了阿甘最真摯而深沉的愛,她不再害怕死亡。
阿甘與兒子
影片的結尾,阿甘陪伴著兒子,過著平靜而有趣的生活,他沒有給兒子過高的物質生活,雖然他很有錢。他給予兒子的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成長的陪伴和無盡的愛。看過《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觀眾很少去質疑這個故事的可信性,都認為阿甘成為一個從戰場歸來的英雄、成為商業大亨、成為卓越對父親合情合理。人們在善良、誠實、勤懇、守信、忠於愛情和家庭的阿甘身上發現了一種道德感召力,一種弱者的精神優勢,這種精神優勢絕不僅僅是一種頑強的奮鬥精神,它已成為指引人們洞穿歷史和當代人類如何面對富裕的現代化生活,精神和心靈卻日漸荒蕪的良藥。當影片通過阿甘的視角來看待歷史和人生時,一切的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和明澈。貫穿全片的「巧克力」人生哲學,會讓很多人為自己被紛繁複雜的現代生活搞得身心疲憊的人生終於找到堅守自我、重燃熱愛、重新回歸簡樸的希望。「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臺詞也提醒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上,無論發生什麼,都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要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生活簡單,內心充盈,永不放棄!
更
多
精
彩
世上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
關注
海大電影課